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废土满级后,穿越荒年当女帝_竹野【完结】(498)

  “我们是种地的,不是当兵的!”

  “我们不打仗!!”

  管事气道:“你们没领老爷的钱?!年年买种子的钱哪里来的!难道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打仗?谁说是打仗?!不过是去壮个声势!”

  石头上的女人还在喊:“他放屁!阮军已经打过来了!我娘家哥哥专程过来告诉我,就是要我拦下我家的死男人!”

  “前头的几个州都投了!”

  农夫们乱作一团:“我不能打仗!我不会!今年的粮食还没有收!”

  “回去!回家去!”

  管事手里本就没多少可用的人手,鞭子——鞭子管得住这样多的人吗?!

  他只能吼道:“快!拦住他们,快!”

  长工家丁们连忙去阻拦,但人群就像洪流,带着他们一同流回原处去。

  “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办啊!!”管事摆手踏脚,一脸狰狞,朝廷的兵不肯打,他们自己组织乡勇,这些乡勇也不肯打!等那阮军打进来,自家老爷没了命,没了地,他这个管事呢?这些年做了多少见不得人的事,他岂不是也要一起去死了?!

  “拦住他们啊!!”管事急得要落泪。

  但人潮来时垂头丧气,去时倒是气势汹汹,连管家都被冲到了后头,只能不断哀嚎怒吼。

  到最后,连哭的力气都没有,只能闭着嘴巴垂泪。

  “没道理啊!!”管事最后跌倒在路边,一身的泥污,不断的捶打地面,“没道理……没道理啊……”

  他穷困潦倒的时候,阮军不来。

  他卖身为奴的时候,阮军不来。

  他被主家打骂,任劳任怨如猪狗的时候阮军不来。

  等他放弃了良心,做走狗,做爪牙以后,阮军来了。

  怎么有这样的道理?天底下凭什么有这样的道理?!

  女子揪着丈夫的耳朵,得意洋洋道:“瞧瞧,看是谁救了你,还服劳役?我呸!这么多人去服?要修个什么?给皇帝修个行宫么?!哼,我就晓得,那些黑心的肚子里全是坏水,他们叫咱们做的准没好事。”

  丈夫连忙把自己的耳朵抢回来,边揉边问:“真是大舅哥说的?”

  女子翻了个白眼:“不然呢?只我哥哥耳目那样通达,我嫂子家的表哥,可是在城里当衙役的,再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我跟你说,阮军有攻城的东西,轰隆隆的,打雷一般,立刻就能将城门打烂!咱们这样的人,死了白死,朝廷的抚恤都拿不着,家里还有几个娃娃,我和公婆可养不活他们,你死了我就改嫁!谁肯帮我养几个娃娃,我就嫁给谁。”

  丈夫忙说:“多亏了大舅哥!我一定谢他,你也是,何必亲自来,叫村里的人来……”

  女子叹了口气:“我怕等我跟他们说清了,就追不上你们了。”

  “咱们回家。”女子回头看了眼路边一条狗似的管事,“谁叫咱们走,咱们都不走了,改朝换代关咱们这些种地的什么事?那城归谁都不归咱们,只要叫咱们还种地,还有口饭吃,就是城里的人都死绝了!那也与咱们不相干。”

  “你说,那阮军真有那么厉害?”丈夫和女人走到小路上,“真要改朝换代啦?要换个皇帝?”

  女人:“那是了,改朝换代肯定要换个皇帝。”

  “我听我哥说,从来改朝换代,新皇登基,都是要施仁……那个什么政!说不准就咱们新分地,还少收税呢!咱们就趁这几年,多种点地,攒点钱,起几间屋子,等娃娃们长大了成婚,也有个住的地方。”

  丈夫忙说:“还是你聪明!是,就是这个理!”

  夫妻俩互相搀扶着走过泥泞小路。

  他们只是普通小民,没什么功成名就的野望,只盼着安心种地,攒钱起屋。

  又一座城门被轰烂了,连战连捷,赢得主将都麻了,她骑在马上,看向已成废墟的城墙,又看向做鸟兽散的宋国官兵,她捶了捶肩,冲一旁的副将说:“想逃的抓起来,反抗的杀了,跪地投降的饶他不死。”

  “刚刚他们也用了炮。”副将有些担心。

  主将倒是平淡:“宋国也不是没有人才,这么多年了,倘若仿不出来才是怪事,那炮也有形有声,只是没有威力,假以时日,未必不能造出一门可堪一用的小炮。”

  副将:“也是,天底下聪明人何其之多,道士炼丹总有炸炉的时候,只要细心查验,想出小炮的原理去仿制,确实不算难。”

  “早些将宋国打下来,咱们也能少一块心病。”主将看着士兵们冲进城内,她叹道,“若那宋庭肯投降多好,少了咱们许多麻烦。”

  副将被逗笑了:“利益相关,怎么肯投?投降之后,还不是要被咱们清算?”

  “不知道乔荷花那边如何了。”主将,“她一向是个急性子,这会儿应该要到郑州了吧?”

  “我倒盼着她慢点,别我到的时候,她早把皇帝抓起来了。”

  “走吧,进城。”

  第676章 势如破竹(一)

  从前线收缴回来的小炮被带到了阮响的面前。

  “沙模做的。”研究员蹲在地上细看,“一个沙模做完就无法再用,所以每台小炮都独一无二,产量上不来。”

  每个沙模都得老师傅亲手去做,而一个老师傅同时最多只能带三四个徒弟,这都算老师傅精力强悍了,大多老师傅只能带一两个徒弟。

  这样的小炮,才是真正的纯手工,奢侈品中的奢侈品。

  阮响倒是不吝啬夸奖:“能仿制成这样已经算是匠心妙手了。”

  研究员小声说:“不过这样的模式不能长久,一旦没有战事,立刻就会停歇,手艺也会很快失传。”

  “民间的智慧。”阮响微微摇头,“多年前我就想过,父传子,师传徒,这样的传承模式下,人人敝帚自珍,不能形成产业,无法行业交流,固步自封,要不了多少年也就没有传承了。”

  “只是那时候说这个,很有点何不食肉糜的意思,对百姓而言,行业是否长久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下自己能不能凭此吃饱饭,技术一旦蔓延,自家的饭碗就不保了。”

  研究员安静的听着。

  阮响:“有些事,官府不能放任,许多事情只有官府能去做,完全依靠民间的智慧是绝无可能长久的。”

  “找个库房好好放着。”阮响看着那人工矫正打磨的小炮,“将来战事平息,它或许还有重见天日的时候。”

  研究员应了一声。

  两路阮军,自从开战起便连战连捷,这都在阮响的预料之内。

  前线将领们大约是抱着马革裹尸的决心上战场,结果却发现“我还没有用力,你怎么就倒下了?”

  身处工业化中的人是意识不到自己能运用的工具,调遣的人才是多么的奢侈。

  仅仅一个令行禁止,就足够和历史中大部分名将比肩了,而这是阮军将领们的日常。

  她们甚至无法理解,为什么令行禁止竟然是个可以拿出来夸的东西。

  军人、士兵不就应该如此吗?甚至各行各业也都该如此。

  但实际上让士兵听话,这本就是非常奢侈的事,封建王朝大多士兵是不识字的,他们自然也不会背什么规章制度——这是皇帝亲兵才有的素质,多数时候,能够让将领如臂指使的军队,都要和这个将领同生共死数场战役,且老兵人数远大于新兵可有这样的可能。

  为了能在战场上指挥得动士兵,许多将领还要脱下战袍,去和小兵们同吃同住。

  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没有日复一日的堪称僵硬的训练,没有脱盲,只能靠情谊去勉强团结他们。

  当武器碾压,士兵身体素质碾压,连制度都碾压的时候,宋国官兵根本没有抵抗的能力。

  这世上的大多数人集合在一块的时候,不算士兵,只能算是乌合之众。

  宋国士兵们可没有什么“我要保家卫国”的念头,他们要么是临时抓的壮丁,要么是靠一份军饷养活自己和家人,对他们而言,能活就不会想死,就算拿到了抚恤,这些钱足够养活自己的家人吗?

  当巨大的差距摆在眼前时,是人就会害怕,就算出现一个不出世的猛士,也改变不了局势,滔滔巨浪袭来,没有一艘船能昂扬不倒。

  战争还没开始的时候,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阮响:“前线有新战报吗?”

  经过二十年的功夫,阮地已经培养出了不少人才,这次打仗往前推一座城,就有工程兵开始铺设有线电报,如今战报能够一日一达,除非哪个地方遇到了极端天气,导致电线出了问题。

  “有是有……”一边的马二叹了口气,“不过我看乔将军也懒得写了。”

  她拿出战报递给阮响。

  阮响低头一看——

  开头一行是日期,而后是“天晴,巳时,攻颖昌府,耗时两日,三面包抄,占据山峦高处,建瞭望台,声东击西,引敌出城,杀敌两千二百一十一人,我方伤十二人,亡三人,已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女强文 基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