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废土满级后,穿越荒年当女帝_竹野【完结】(515)

  哪怕是国力最强盛时候的辽国,不也没能一统天下吗?

  他们什么都不必做,阮女自然就会意识到,天下之大,容得下一个偏居一隅的小国,她在这个小国中能做她的皇帝,可一旦她想将小国变成大国,拦住她的,未必是哪一支大军。

  但这道理在阮军拿下西夏的时候就变得摇摇欲坠起来。

  在宋国皇帝变成赵庶人之后,哪怕最笃定的人也无法再倔强的认为阮地没那个本事了。

  回纥朝堂的官员们,自阮地拿下西夏开始,就自然的分成了两派。

  一派认为,他们应该更积极的向辽国靠拢,如今天下之大,但只有辽国堪为阮地的对手,更何况辽国的皇亲国戚,地主乡绅,他们比任何人都痛恨阮地,都更惧怕有朝一日自己被从宅邸里扯出去,顷刻间从人上人变成任人屠戮的猪狗。

  只要牢牢跟随着辽国,只要辽国挺了过去,回纥仍旧能过从前的日子。

  另一派则以为,阮地最后一统天下是必然会发生的事,阮地有天下无敌的大军,有数不清的吏目,甚至阮地还有更高产的种子,能改良土地的办法,尤其阮地的君主很年轻,她才三十出头,她再怎么样都还有十多年,二十多年的时间,尤其她一直没有成婚,似乎也不准备生孩子,那么她的寿命甚至可能会长过武则天。

  遇到这样的人,打不过,也耗不起,与其等她过来,不如他们直接投了,以换取王室和官员们的安全——只要她不清算他们,那么家产他们也可以不要。

  两派吵得天翻地覆,前者认为后者是绥靖,甚至是卖国,为了不被清算,自己能平安过活,连国都不要了,这样的人也配位居朝堂?

  后者认为前者说的冠冕堂皇,实际也不还是卖国吗?只是不卖给阮地,卖给辽国罢了。

  但比起辽国,阮地更有赢面。

  既然要下注,自然要下个更可能赢的那一方。

  可汗听他们吵了好几年,直到宋国去国才下定决心。

  他派来了一支使团,以骨咄禄为首,只为了达成一项堪称卖国的交易。

  回纥可汗可以献国,但他必须住在自己的王宫中,他的妻妾们也不能被带走,自然了,他的个人财产也不能被没收了,不过他也没有那么得寸进尺,他只要自己还能享受从前的待遇,但儿子他就不管了,儿子是将来是去种地或是考官吏,他都不在乎。

  这就是回纥可汗的要求了。

  让骨咄禄一行人觉得可笑。

  这就是他们的王,没有一点英雄气概,既不肯死国,也不肯真的当狗。

  “我们已经来了五日,阮女……姐还不肯见我们。”吐罕吃着烤饼,他对窗外的景色没有半分兴趣,钱阳固然很好,是回纥王城都没有繁华,更别提水泥路和电灯这些东西,但他仍旧毫无兴趣,这里不是他的家乡,不是他的城,这里再好,都与他们没有干系。

  骨咄禄依旧看着楼下的百姓,这些百姓不算强壮,但也绝不面黄肌瘦,他们日复一日做着同样的事——上工,上学,摆摊,收钱或花钱,来来去去在一条街上行走着,他们就这么劳碌而又普通的活着,有片瓦遮身,有足以糊口的活干。

  看似和回纥的百姓相同,却又截然不同。

  骨咄禄:“可汗在我临行前告诉我,无论如何,都得让阮姐答应我们的要求。”

  他平静地说:“但这要求,于百姓有何益处?”

  吃下一口烤饼的吐罕冷笑道:“行了,别在这个时候说你那忧国忧民的大计,嘴里说说谁不会?若不按可汗的意思办,你又有什么好法子?是厉兵秣马同阮军打一场,还是文武百官共赴国难?漂亮话谁都会说,可天底下有几个能力挽狂澜的人?”

  骨咄禄没再说话。

  在回纥,他们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哪怕进了王宫,宫中的侍人待他们也格外小心客气,他们的父辈、祖辈都曾为回纥立下汗马功劳,他们从出生起,就能躺在父祖的功劳簿上享受一辈子。

  若是没有阮地,他们的儿女照样能继续他们的日子,继续歌舞升平,继续大谈特谈祖宗的功劳。

  可来了阮地,那些围绕在他们身边的奉承话都消失了。

  他们似乎突然没了官身,不再是贵族,连一个饭店的伙计都不会对他们卑躬屈膝。

  在钱阳,他们只是普通百姓,甚至还不如普通百姓,毕竟普通百姓不会穿他们这样的衣裳,走在路上时,哪怕是回鹘人都会奇怪的看着他们。

  骨咄禄也不明白,为什么钱阳会有这么多的回鹘人,他们甚至不是过来生意的,许多都在钱阳定居,他们每日早出晚归,就和任何一个汉人一般,他们怎么能忍受呢?

  没有回鹘官员,没有回鹘吏目,自己的一切都交到汉人手里,他们是如何忍受这样的日子的?

  而回纥百姓——将来也要忍受这样的日子?

  骨咄禄曾经想过,只要可汗能振作起来,文武百官上下一心,未必不能让回纥国力强盛。

  活生生的例子就摆在眼前,难道那阮女是继承了一个强盛的国家吗?不,她得到一个县城的时候,手里只有数百人,她就是靠着这数百人走到了今天,也是靠着一个小小的县城发展了民生。

  只要回纥也学,只要回纥学好,即便不能在战场和阮军碰一碰,也有更多的资本去和阮女讨价还价。

  骨咄禄正要说话,就看见一个熟悉的面孔走了进来。

  那是阮地给他们配的译语人,一个精通汉话的回鹘人。

  “阮姐要见你们。”

  第680章 大势所趋(二)

  那是个很年轻的回鹘人,他的祖上或许有胡人的血统,这让他看起来五官更与常人不同,皮肤也很白皙,大概是贵族出身,自幼不必顶着烈日干活,他也很年轻,看着不足二十岁。

  叫骨咄禄来说,即便是王宫中,这也是个漂亮的年轻人。

  但他显然已经不是他熟悉的回鹘人了。

  这个年轻人没有回鹘名字,只有一个汉名,明明他的父母都是回鹘人。

  他的回鹘话说的也没有汉话好,有时候他甚至要向骨咄禄请教回鹘话。

  “我不到十岁的时候父母就带我搬过来了。”年轻人笑着说,“我爹娘如今都在印刷厂干活,不过我是不肯去做的,比起在厂子里干活,我还是更爱在外面跑。”

  他领着使团的一行人前往官衙。

  钱阳下的官衙修缮过好几次,如今已经彻底换了面貌。

  当踏进官衙的时候,骨咄禄的心跳几乎都要停止了——真到了这个时候,他反而感受到了巨大的痛苦,那他自幼生活的,成长的故乡,从今以后就要消失了吗?

  那阮女,对回鹘人果真能像对汉人一般一视同仁吗?

  阮女是个什么样的人?

  她是暴躁,还是温和?

  不过她大约没什么容人的雅量,她的治下没有一个旧式读书人做官吏,或许曾经有,但如今已经彻底被取代了,她有耐心去等年轻人长成,却没有耐心去改变那些旧式读书人。

  她温和而又残忍。

  那些被她抛弃的人,恐怕到了此时此刻都不知道自己是在什么时候被抛弃的。

  进到官衙,他们先被带到一间屋子里搜身。

  骨咄禄并不觉得受辱,毕竟他们要见的是一个大权在握的君王。

  他们甚至还在搜身之后自己要求重新打理了仪表。

  在被领到会客厅的时候,骨咄禄见到了一个几乎满足了他之前所有幻想的君主。

  她似乎刚从某个地方刚刚赶来,甚至没有来得及梳理自己的头发,且穿着一件再普通不过的棉麻衣裳,唯一同常人不同的大概就只有她的一只手带着手套。

  但骨咄禄没有多看。

  阮女有神异,这个流言从未消退过,许多地方的人并不知道有个姓阮的君王,但他们一定知道,有个姓阮的神仙,她有一只钢铁手臂,如人手一般能行动自如。

  可其实到现在为止,已经没什么人在乎了。

  她并不以此立足。

  骨咄禄并不太信这个,倘若她真有钢铁手臂,何不让此异象现世?

  若是如此,恐怕天下民心尽在她手中了。

  这可比亲自征战沙场容易得多。

  她既然没有这么做,那就意味着流言就只是流言。

  可如果她……

  骨咄禄也想过,可如果,阮女真有那样的胳膊,又真能忍住不让这胳膊现世,那她该多么可怕!

  她宁肯让自己艰难,也不肯留下隐患。

  “近日事情太多,怠慢各位了。”阮女笑着对他们说,“都坐吧,不必客气。”

  骨咄禄在阮响坐下后却没有入座,而是行礼道:“阮姐容禀,外臣奉可汗之命献上国书,如今天下六分,唯独阮姐您多年殚精竭虑,厉兵秣马,要合六分归一,回纥虽人少力微,却也肯为了阮姐的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女强文 基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