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学了,所有贵族都会死。
包括他。
他想活着,所以——他不能放同伴回到法兰西,不能让他去那群小地主出身的精英里宣讲他在华国的所见所闻。
同伴必须死在海上。
可能是脚滑掉到了海里,也可能是吃错了东西,腹泻至死。
总之,有很多办法。
博杜安依旧看着那些士兵,可他也去看高台上的人。
他有些失望,失望于法兰西没有这样的国王。
他也庆幸,庆幸法兰西没有这样的国王。
第736章 万邦来贺(十)
阅兵持续了大半天,博杜安见到了许多兵种,这很有趣——他在此之前只知道步兵和骑兵,但是在这里,除了这两个主要兵种以外,还有炮兵,侦察兵,通讯兵,后勤和文娱。
谁能告诉他文娱是什么?打仗的时候还需要听人唱歌吗?
不过博杜安这次什么都不再问了,他安静下来,对同伴嘈杂的声音充耳不闻。
直到阅兵结束,博杜安看着白日烟花,心里只是想,这一趟过来,他已经看到了许多本来一辈子看不到的东西,这就已经够了。
他大约这次回去后,再也不会来了。
但阅兵结束后,博杜安没有回去酒楼,而是被吏目们请到了一栋建筑里。
他今天穿着自己最体面的衣服,用最昂贵精美的丝绸制成,戴了假发,甚至还上了粉,在前往那栋建筑之前,他甚至还抽空去找了盥洗室,重新上了一次粉。
有不少欧洲贵族都和他一样,他们甚至帮忙互相上粉,毕竟脖子有死角自己不好上。
在不远处,也有等着用盥洗室的使者,不过那些使者不是欧洲人,他们有着几乎和华国人一样的面孔,只是比华国人矮上许多,也没有那么强壮,看起来似乎都是贵族。
看脸是看不出来的,但是能从气质上看出来。
贵族们身上都有一股倨傲感,那是一种脆弱的倨傲。
好像出一点事,就能令他们鬼哭狼嚎,将那高贵的脖子低下来。
在这件事上,西方和东方似乎都一样。
但那些东方各国的贵族们此时却远远的抬高了下巴,甚至皱了皱鼻子,以示对这些西方蛮子的鄙夷,甚至还有人直白的捏住了鼻子。
博杜安原本是会生气的,他也应该生气。
但他现在气不起来了。
这些周围小国的贵族,他们只能在这些远道而来的外邦人面前有优越感了。
毕竟这样的大国在侧,他们这些贵族,甚至国王,也不过是代管当地的傀儡罢了。
傀儡——能有什么自尊呢?
他们非得要鄙夷别人,才能勉强维持自己那摇摇欲坠的尊严。
但显然只有博杜安是这么想的,其他欧洲贵族们都对那些东方人怒目相视,可是语言不通,就算骂,也不知道该骂什么,这些话译语人也不会帮他们翻译。
而东方人在鄙夷之后就不肯再等他们把盥洗室让出来,互相之间说了点什么,就离开了这里,上了等在盥洗室外的人力车。
人力三轮在青州非常常见,自从橡胶开始大规模产出后,三轮车的价格就下来了。
许多不愿意在工厂干活,又想留在青州的人,都开始涌入了这一行。
三轮车的质量也因此越来越好,毕竟只有一直生产,工厂有钱赚,这才能投入钱和人才去研发。
高丽的漂亮世子和属臣并肩坐在一起,很嫌弃地说:“我以为倭人就是世上最恶心的野蛮人,没想到这些蛮子更恶心!你闻到他们身上那股味道了吗?又香又臭,怎么会有那样的味道?!离他们近一些我都快要吐出来了!”
“而且他们的字,他们的字……”世子皱着鼻子,“那样的符号也配被叫做字吗?毫无美感可言,不像汉字,每个字都像是一幅画,那才是应该传世的东西。”
等他们到了会场,在吏目的引领下坐到自己的位子上时,世子看着藤原得悟的脸,都觉得这藤原得悟都没有以前那么讨厌了。
不过当藤原得悟在看了他一眼后立刻转过头,他又觉得这人还是那么讨厌!
这一桌坐的只有高丽和倭国的使者,双方互相都看不顺眼,因此在上菜之前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虽然是国宴,但阮响在吃饭前并不发表什么讲话。
只有各国使臣,尤其是东方各国的使臣都伸长了脖子看她,预备着等饭后就过去拍拍马屁,说点吉利话,看能不能试探出明年华国的政策,再看看他们能不能从这些政策里捞到什么好处。
国宴里都是好东西,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精贵的食材,可无论是山上跑的,海里游的全都有。
山珍海味不缺,不过像燕窝鱼翅这样的东西就没了。
倒是这次因为欧洲使臣来了,所以除了前几年常见的菜色以外,还多了一份饭后甜点。
吃到一半时,阮姐终于站了起来。
随着她站起来,使臣们都停止了说话,整个宴会厅都安静的不像话,落根针都能听见响。
欧洲的使臣们不习惯这样的场景,可这样的场景也都让他们都不由升起了敬畏之心。
这就是一个超级大国君王的威严,她甚至什么都不必说,只是一个站起来的动作,就足够让这么多人屏息,翘首以待的等待她的每一句话。
“诸位远道而来。”阮响的声音带着笑意,并不像使臣们想的那样倨傲,反而十分的可亲,像是个普通的中年女人,但她的声音是有力量的,她说,“都是与我华国有多年来往,或是货物,或是人情的友爱之国。”
使臣们连忙说:“都是仰仗贵国之仁之慈!”
他们脸上都带着真诚又谄媚的笑。
阮响就笑,她笑起来的时候更温和了,看着现在的她,没人能想象出在许多年前,这个人是怎么在这片大地上靠武力站稳脚跟的。
“客气话我就不多说了。”阮响,“诸位既然难得来一次,吃喝都要尽兴。”
“宴会上就不必多想什么,有什么事只等宴后对吏目说。”
她举起酒杯,虽然是酒杯,但大家其实都知道里面是茶水,这位统治者并不好酒,也不奢靡,对什么成瘾物都没有兴趣。
“希望下个十年,还能与诸位把酒言欢。”
她一饮而尽,使臣们也立刻将酒水喝干。
酒是好酒,度数不高,但很香醇,博杜安喝了这杯酒,脑子已经有些晕乎了。
他远远的望着那个再次坐下去的身影——
下个十年,他是不会再来了。
但眼前这一幕,他会永远记在心里,带到坟墓里去。
第737章 继任者(一)
有点不对劲,阮知微放下了手里的文件,她以为自己看错了,但在等了一会儿后又把文件凑到了眼前,上面的字她似乎都认识,但凑在一起就叫她有些看不明白。
她已经当了十多年的省长,平调了三回。
在她看来,这辈子她应该都不会再往上一步了。
不过她本来就志不在此,阮姐近七十了,她也近五十。
她在建国前出生,成长在建国后,她就如同所有女吏一样,老老实实的读书考试,考上了吏目,又慢慢升官,从街道女吏到一个小主任,她就走了足足十年。
接下来她的官路就容易多了,从县长到市长,再到省长。
但在阮知微看来,这一切都只是她运气好,她运气好生在这个时代,她运气好读书不错,她运气好处理了一些问题,于是官路亨通。
她是个孤儿,被扔到了孤儿院门口,从此跟了阮姐的姓。
院长给她起了知微这个名,盼着她见微知著,将来能成就一番事业。
她也确实没有辜负院长,至今为止,她的照片还挂在孤儿院的墙上。
可阮知微也认为,自己的顶点就在此时了,华国如今不再缺官吏,年轻的女孩们更有活力,更有学识,她们的胆子也更大,许多人年纪轻轻就开始游学,全国四处跑,甚至还要出国去,去看看欧洲,再去看看非洲。
等她们回了国,考了吏,当了官,应当比她们这些旧时代的老官更有远见眼光。
所以当她拿到文件时,几乎以为自己眼神出了问题。
在这个快要知天命的年纪,她竟然还有机会被调进中央。
当丈夫走进书房的时候,阮知微已经把文件收了起来,她正坐在书桌后发呆,目光不知道该落在哪一处,直到丈夫开口说:“大妞又没考及格。”
阮知微僵硬的转过头,她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其实只发出了一个音节:“哦?”
丈夫于是噼里啪啦的抱怨:“你也该说说她,她就是不肯听我的,不好好读书,将来她能做什么?难不成去当个工人?”
“当工人……有什么不好?”阮知微问。
丈夫愣了愣,知道自己说错了话,便又转口说:“我看是她那几个同学把她带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