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废土满级后,穿越荒年当女帝_竹野【完结】(61)

  再不讲理的农人也没办法反驳,毕竟拉出虫子的人并不少见,以前还以为是虫王发威,哪里知道是因为喝生水呢?

  “有多少人去上打谷机的课?”村长问——他当然希望只有自己的两个儿子去,这样家家户户要打谷,都得来求自己,哪怕不敢收受贿赂,但毕竟是一个村的,让自家先打谷,不过分吧?

  妻子到院子里草棚搭的厨房那生火蒸馍馍,一边倒水一边说:“多呢,家家户户都要去一个,咱家是大郎去,二郎非要跟着。”

  村长点点头:“要我说,还是留在村子里好,对了,你问过亲家了没?”

  “带口信的还没回来呢。”妻子放上蒸笼,“我看啊,我们还是亲自跑一趟,免得他们不信。”

  “虽然女大王刚来的时候,大家伙都怕,不过看看今年的粮食……”村长坐在小马扎上咂烟枪,里头一根烟丝也没有,只能咂个意思,他话锋一转,“老李头都把他家外嫁的女儿接回来了,咱家怎么不能接?”

  妻子:“他家女婿都死了,自然好接,那边没道理留着。但咱们大花又没死男人。”

  村长叹了口气,以前村里女儿多的人家那是要被笑的,当面说家里有几朵金花,背地里骂那家就是生女儿的命,给别家养媳妇。

  如今女人能分地,能去做工以后,那些曾经被笑的人,全都起来了!

  虽说有些女儿去了工厂,拿了工资,就不再服家里的管。

  甚至还有直接跑到护卫面前跟父母闹起来的。

  不过那也只是父母少收些钱,给女儿多留点。

  加上还有女儿分的地,真要说什么深仇大恨,那也没有,只是吵闹了些。

  村长突然说:“老杨的闺女有本事呢,马上要接他去县里享福去了。”

  老杨年轻时死了妻子,家里又穷,再娶不上一房,一个人拉扯着女儿,老杨笨,女儿则很是聪明。

  “他那女儿,以前看着也不是什么有能耐的,就是脾气大!”村长很是嫉妒,“七八岁的时候,谁说她没娘养,她就去丢谁家的瓦,那也是我心地好,照顾着他们家,否则就她那脾气,早被丢山沟里去了。”

  妻子:“行了行了,你也就替她说过一回,人在县里挣了钱,不也给你送谢礼了吗?”

  “老杨家女儿才去了县里多久啊,就分了房。”村长,“村里的地也不要了,要把户口挪去城里,我看啊,她迟早后悔!”

  “你就酸吧!我站这儿都闻着你身上的酸味了。”妻子,“那要是咱家女儿,你脸都能笑烂。”

  “这话说的,地是咱老农民的根!”村长摆摆手,“你不懂!”

  村长又说:“我们家大花,也不比杨妮子差!接回来重新上了户口,也叫大花去上工,肯定也能当技术员,也能分房。”

  杨妮子给他送谢礼的时候说了,工厂里虽然男女工都能学机器,但技术员还是女的多——女的手小,身子也小,能钻进机器下头,手也能伸进去。

  男人骨头大,哪怕瘦,也没有女的灵便。

  男人若要当技术员,就要去进修,得去矿山那边,没几个人愿意去。

  毕竟矿山在众人眼里,那跟地府似的。

  女技术工们虽然也要去,但都是过完年后一起过去,有人作伴就没那么怕了。

  而女人中间,村姑们只要脑子聪明,比县城里的姑娘更容易当上技术员,毕竟自幼干活,农活也要干,手上劲大。

  只要当上技术工,平时除了修理机器就是带徒弟,县里给分房,吃喝都不用自己操心,工资都没有花用的地方。

  一个女技术工,养活一家四口都没问题,还不止是普通的养活,偶尔食堂给她们加餐,这些加餐还能带回家。

  村长十分眼馋,这才动了把外嫁女接回来的念头。

  他小声说:“先把亲家他们劝过来,咱们好好说,要是说得通,咱闺女又和女婿关系好,就叫他们小两口回来,户口先跟着咱。”

  “反正秋收完了,把粮食一卖,钱也不少,给他们小两口起间房,再把户口挪出去,不过话得跟他们说好,户主得是我们大花。”

  妻子:“……咱们闺女是嫁过去的,你这是要让姑爷过来入赘?”

  “那不是把他们户口给牵出去了吗?!咋叫入赘呢?小两口,户主是谁不都一样吗?”村长哼了一声,一双小眼睛里闪着精光,“我没叫他们离婚,都是我心好了!”

  妻子对自己丈夫的算计无言以对。

  村长:“你懂什么?县里每次有什么事,不都先通知的户主吗?咱大花虽说也是个能干人,但也没当家做主过,你不得让她立起来?”

  妻子:“咋?你还要让外孙们改姓?”

  村长哼哼道:“那得看咱们大花,大花想让他们姓啥就姓啥吧,我可不当老张那种傻子。”

  老张有三个女儿,两个儿子,以前一直将女儿当牛马。

  刚开始县城招工,他不敢叫女儿们去,怕女儿去了,挣了钱,有了底气,就不听他的话了。

  但看着别家女儿上了工,挣了钱,回家孝敬爹娘,日子蒸蒸日上,他就动了心思,先只叫大姑娘去。

  大姑娘去了,挣了两个月钱,都如数交给了老张,且对老张越发孝顺,回家依旧当牛做马。

  老张手就松了,叫大姑娘带着两个妹妹也去。

  结果这一回去,就再没有回来,只叫人带了口信,说是和老张断绝父女关系,老张的养育之恩,这些年她们当牛做马,也还尽了。

  虽说村里人都陪着老张一起骂,但转头对自家姑娘都更好了。

  该松的手也松了。

  如今日子好过,姑娘以后也能养家,再摆出老时候的模样来。

  到时候姑娘跑了,哭都没地方哭去。

  第83章 秋收时节(一)

  趁着日头好,在农先生看过后,村里家家户户无论男女老少都出动了。

  体弱的老人妇人和孩子们打扫好粮仓和空地,等着家里的青壮收割后晾晒麦子,要卖的和自家吃的都拿去村头的平地上打谷,留种的和准备存着的则不脱壳放粮仓。

  受过饿的人,实在不敢将口粮和留种外的粮食全拿去卖了。

  田间地头堆满了金灿灿的麦子,老农们弓着腰,镰刀使得虎虎生威。

  “县里发下的东西就是好!”老农看着手里的镰刀,“一割就下来了,哪像以前,跟割猪皮似的,划拉多少下都不成。”

  “哈哈哈哈,说得就跟你割过猪皮似的!”

  老农:“我咋没割过?我家大媳妇在养猪厂干活呢!”

  养猪厂的员工有福利,虽然分不到肉,但猪皮是有的,偶尔还能拿回家猪内脏。

  反正不缺盐了,用盐或面粉将内脏好好洗过,虽说还是带点味道,但那也是荤腥。

  “你也不怕你大儿媳跟人跑了!”远处的人喊。

  老农有些恼:“管住你的臭嘴吧!”

  他们村,出去做工的妇人,跟人跑了的实在不少,毕竟工厂并不全是女人,总有些光棍汉,家里也没有老人,自己又能挣钱。

  妇人们出去做了工,有了见识,就受不了婆家加诸在自己身上的苦头。

  自己的工资拿回去要交给公婆,明明也是挣了钱的人,回了家却依然要像以前一样不能上桌吃饭,家里活照样一样不少,累到极致了,丈夫一上床还想干那事。

  刚开始也还忍得,可是在工厂久了,发现进城没那么难。

  再加上在工厂里,无论男女,可都是在一个桌上吃饭。

  于是曾经觉得理所当然,能忍得的事,突然就忍不得了。

  以前不跑,是因为跑了没活路啊,有活路了,谁甘愿过这种日子?又不是天生下贱。

  自己在工厂找了相好,让相好陪自己回婆家,让护卫们来主持离婚,有些连财产都不分,办完离婚就走。

  老农也担心大媳妇跑,但不让大媳妇出去做工?他们这些老农,吃了半辈子苦头,实在是舍不得大媳妇的那份工资,外加也不敢打骂。

  打骂媳妇在以前是家务事,打死了,一家人帮着遮掩遮掩也就过去了。

  但现在有护卫常驻村中,哪家敢打媳妇,转头被捅到护卫那儿去,一家子锁去矿山怎么办?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对媳妇好些,老农时时叮嘱儿子,要对媳妇好一些,有些活别叫媳妇去干,贴心一些,总能一家子和和乐乐。

  儿子也害怕媳妇跑了,家里虽然有了点钱,能给他娶第二个。

  但这个媳妇是他自己相看的,大圆脸,厚耳垂,十分喜庆的长相,夫妻二人成婚后甚至没有红过脸。

  虽说大媳妇和儿子感情越发好了,但老农还是听不得这话,他骂道:“你家儿子以前总骂你媳妇,你还是担心自个儿吧!”

  远处的人又喊:“我媳妇又不出去做工!”

  老农:“你管得住?你什么东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女强文 基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