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废土满级后,穿越荒年当女帝_竹野【完结】(70)

  周昌看向阮响:“阮姐准备开科举吗?”

  阮响摇头:“开什么科举?那些科举出来的官,有亲民官吗?位高权重的那一批甚至没就任过一地主官,读完书就去临安,眼前能见的都是皇城里的繁华景象。”

  “每个封建王朝刚开始都会缺人才,以前的人才死了大半,上升通道就会打开,那些真正有才干的人就会冒头。”阮响,“但随着时间流逝,上升通道会关闭,无能的人在朝堂上你方唱罢我登场。”

  “没靠自己挣过一毛钱,从未见过农民在饿死的边缘挣扎,对穷人只会道一声懒惰。”阮响,“所以越到王朝末年,人才就越少,官员几乎都是酒囊饭袋之辈。”

  “不是每个封建皇帝都像武则天一样敢任用酷吏去打破规则。”

  “也不是每个打破规则的皇帝都能重建秩序。”

  “既然已经知道结果,那就不要去做了。”

  第95章 入冬前后(八)

  只因为几句话就立刻要走马上任的阮曼一直都有些恍惚。

  会议结束后,她就被带到了阮姐面前。

  阮姐……是个很温和的人,起码在她眼前很温和,同她说话时一直是带着笑的,这叫她放松了许多,但依旧无法将阮姐看做女童,反而像是童儿的身体里装着一个成女的魂魄。

  阮姐告诉她,她的法子还不能实行——她要调查出多少工资折成票不会招致工人们的反感,而工人们又愿意用票兑换哪些商品,这些商品能供应多少,每个月的生产量有多少……

  这些话将她吓住了,她不知道,只是发个票,怎么还要涉及这么多东西?需要那么多人手。

  阮姐还叫她做一份计划表,事无巨细,只要是她想到的都要写下来,誊抄清楚。

  “有风险也不是不能做。”阮姐语气柔和的对她说,“只要这个风险在可控范围内那就可以。”

  然后她就成了临时计划处的处长……

  手底下有二十个位子可供她挑选人才。

  但人才去哪里挑呢?在厂里她都接触到的人,都不是这方面的人才呀!

  阮姐不给她,她就无能为力了。

  阮曼头昏脑涨的带着放在工厂的随身物品回家,还没歇口气,房门就被敲响了,外头传来的男人声音:“小曼!是我!”

  她只能去给对方开门。

  虽然是未婚夫妻,但毕竟这屋子只有她一个人住,不能直接让人喊进来。

  “去茶馆吧。”阮曼揉着后颈,“咱们的婚事,恐怕要延后了。”

  男人错愕的看着她,有些急切道:“这、这是怎么了?你反悔了?是我哪里做的不好?”

  “不是因为这个。”阮曼叹了口气,“边走边说吧。”

  男人只能和她一起向茶馆走。

  一男一女走在一起,并肩而行,放在外头是必然要被骂伤风败俗的行径,但县内的人已经见怪不怪了。

  女人们有了工作,能挣钱,也能自己立户,于是就不愿意再接受盲婚哑嫁,父母对子女也失去了全然的控制权。

  男人们也更愿意去展现自己的强壮和优秀,一旦所有人都能靠工作养活自己,那择偶的范围就扩大了,男人们追逐女人,女人反过来挑选男人。

  “我换了个工作。”阮曼不知道这事能不能保密,但她下意识的连未婚夫都瞒着:“要组织人手,还要写计划书,实在腾不出时间了。”

  男人——杨河松了口气,他连忙说:“那你看推迟到什么时候?我也好重新去写请帖。”

  “再说吧……”阮曼有些歉意,“若是实在不行,你我的事就……”

  杨河立刻说:“我能等的!这怎么不能等?又不是一辈子都不行。”

  阮曼终于放松了些,她笑道:“没那么长,估计就几个月。”

  既然婚约还能继续,杨河也安心了许多,他和阮曼进了茶馆,叫了一壶便宜的茶,又给了些钱到小二手里,叫人去街边端两碗豆花过来。

  “我……”杨河轻咳了一声,小声对阮曼说,“我也准备换工作了。”

  阮曼来了兴趣,杨河如今在造纸厂工作,工作实在算不上清闲,虽然说好了他得换个工作,但清闲的工作哪里那么好找?

  杨河:“印刷厂那边要招人雕蜡板,这活可以带回家干,底薪不高,按件结钱,时间很宽松。”

  “你也知道,我写字还能看,印刷厂那边同意要我了,只等我在这边把这个月干完。”

  “好事。”阮曼也高兴,“我先前也忧心,要是咱们有了孩子,孩子大了,你又无事可做,那也不太好。”

  现在男人们不能把女人关在家里,不叫她们接触外人。

  同样的,阮曼也不能把杨河关在家里。

  这样一来,那些没有工作的人,哪怕在家做家务,也会生出不满的情绪的来,县城里常会出老式妇女和小贩勾搭上的事——最后都是离婚收场。

  阮曼也觉得,人忙起来,就不会想东想西了。

  就像军营里男男女女混在一处,却根本没出过这种事,难道是因为军营里的男女都没有男女之欲吗?

  自然不是,而是他们太忙,太累了,根本没有体力去干其它事。

  而且他们时不时还会参加竞赛,有足够多的事情做,又能在团体竞赛中得到成就感和集体荣誉感。

  当人足够忙碌,其它欲望又可以得到满足的时候,男女之间的那点事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杨河“嘿嘿”笑道:“我也想好了,反正我也不知道我爹娘是谁,咱们结了婚,重新弄户口的时候,我就也把姓改了。”

  阮曼没意见,她也是自己改的姓。

  “对了,印刷厂和造纸厂里有没有聪明人?”阮曼问杨河,“我要挑人,却不知从哪里入手,你要是有知道的只管告诉我,我找来见一见。”

  杨河茫然道:“我看别人都一样,也不知道聪不聪明。”

  阮曼叹了口气。

  小二端着两碗豆花回来了,他将豆花放到两人面前,脸上堆笑地说:“客官慢用,有什么就叫我,随叫随到。”

  阮曼看着小儿,她突然问:“小二,来茶馆的工人多吗?”

  小二立刻说:“多,怎么不多?咱们茶馆要价便宜,虽说便宜的茶不是太好,但并非茶渣子不是?也是正经的茶,饭也能在茶馆用了,两下便宜的事。”

  小二又说:“工人们寻常来茶馆都是凑份子,一人出一块,点一壶茶,多要几个杯子,能省不少钱。”

  阮曼点点头。

  小二看着阮曼的脸色,小心翼翼地问:“客官是领导吧?”

  阮曼笑道:“你怎么看出来的?”

  “干咱们这行,非要会察言观色不可。”小二有些高兴,“就说那普通的工人,来茶馆不过是为了打发时间,说说笑笑,哪里会问这些呢?只会问我哪里有便宜东西卖,只有你这样的领导,来茶馆是为了谈事,问问民生。”

  阮曼:“你成绩定然不错。”

  小二摸摸自己的脑瓜:“成绩还行,不过受不了在工厂的日子,还是出来做事好,跑上跑下的,舒坦。”

  阮曼点点头,心里终于有计较了。

  第96章 入冬前后(九)

  并非所有人都会去工厂,如小二这样的人,本身并非不守规矩,但又不爱工厂中森严的规章制度,也不愿意日复一日干同样的事,宁愿出来找个工作,既能挣钱,还能跟不同的人打交道。

  以往来茶馆都是有闲有钱的少爷老爷们,虽说有赏钱,可对小二却没几分尊重,即便他们笑着,小二也会恐惧于他们的威势,唯恐自己说错一句话便要失去这个饭碗。

  可如今,少爷老爷们几乎不出门了,工人们却尤爱成群结队的来。

  虽说工人们节省,并不愿意给他多少赏钱,可跑腿费还是给的,积少成多,不比以前拿的少,况且工人们都愿意同他说话,聊天,他每天跑上跑下,心里很快活。

  人若是能当人,有几个愿意当狗呢?

  小二听女工问他:“常来的工人们有什么想买又不舍得的东西?”

  “这就多了。”小二笑着说,“说小些就是肉,那是舍不得买,舍不得吃,工厂供啥他们吃啥,鸡粉和酱油也舍不得,盐倒是舍得了。”

  “说大些就是家具,鞋子和衣服,他们的鞋和衣裳,那是穿烂了都不一定买新的,还有日用,像水壶,烂了宁愿去别家借,铁锅也舍不得,如今不少工人家里还用着陶锅呢。”

  “哎,领导,他们不舍得的多了去了,自己不舍得,给孩子的也不舍得,您看看现在的娃娃,家里有点钱的都用着沙盘,到时候真写字了,那字可没有用纸笔的娃娃写得好。”

  小二絮絮叨叨说了不少,他并不怕工厂里的领导。

  他还见过工人当场和领导吵起来,两人吵得脸红脖子粗,差点没大打出手,后来不也什么事都没有吗?

  至于工作上被穿小鞋?那还能举报呢,举报箱又不是白设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女强文 基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