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镇国公主_黎侯【完结】(188)

  朱瞻基闻言有些哭笑不得,“你们姐弟两个一条心,让爹爹做恶人?”

  朱祁镇亲近地靠着朱予焕坐下,骄傲地说道:“大姐姐对我最好。”

  朱友桐转了转手中的茶杯,递到唇边,好掩饰那一丝嫌弃和不屑。

  朱瞻基无奈地摇摇头,“你也该多和钰哥儿一起玩,不要总是赖着你大姐姐。”

  朱祁镇本就是奶奶抚养,应该多和同龄的男娃娃相处才是,否则岂不是一点男子汉气概都没有?

  朱祁镇撇撇嘴,道:“钰哥儿成日里安安静静的,一点意思都没有,我还等着大姐姐这次回来带我骑马呢。”

  朱瞻基只好安慰自己,到底朱祁镇年纪还小,正是调皮的时候,道:“你要是再静不下心,就跟在你母亲身边,每日读读经文,到时候就能安静下来了。”

  没想到朱祁镇竟然也不怕,一挺胸膛道:“去就去,母亲宫中的点心最香,听说都是姐姐让人在宫外茶坊卖的,比奶奶宫里的还好吃。”

  朱予焕赶紧抬手捂住朱祁镇的嘴,免得这小子怼个没完,真把朱瞻基惹恼了。

  胡善祥也看出朱瞻基的愁闷,自己这个皇后不能一言不发,便劝慰道:“太子聪颖,所思所想正是天马行空的时候,焕焕小时候也是如此,陛下何必介怀?”

  朱瞻基总不能当着胡善祥的面说朱予焕又没有继承皇位的重担在肩,因此只是叹了一口气,道:“要是五弟在就好了,算来祁镛与他年纪相仿,兄弟之间一起玩也是一件好事。”

  朱瞻基本人年幼的时候便跟在朱棣身边,周围都是军士,曾经和朱棣微服民间不说,十二岁的时候便曾留守顺天,算是受过一番磨砺。

  但朱祁镇却是朱瞻基千盼万盼得来的继承人,他出生的时候朱瞻基已经是皇帝,这太子天生便含着金汤匙,张太后也好、朱瞻基也好,就算再怎么对朱祁镇严厉,也始终狠不下心。

  朱予焕十分明白,他们都是过来人,吃过那份苦,自然也舍不得后代受苦。朱家的这点特性,从朱元璋为子孙后代设置的各类保障和限制就能看得出来。

  加之朱祁镇很是机灵,做长辈的难免会有侥幸心理,想着等太子长大一些就好了。

  朱予焕闻言一笑,道:“爹爹何不召大臣之子入宫做弟弟的伴读?也免得镇哥儿孤寂。”

  朱祁镇听到这里,立刻期待地问道:“爹,你真的要让人进宫来陪我?”

  朱瞻基摆摆手道:“孩子到底还是长在自己眼前好,他们哪里舍得?宫中也有不少与镇儿年纪相仿的宦官,让他们做伴读也是一样的。”

  朱予焕恍然大悟,“爹爹说的是,是焕焕思虑不周。”

  朱予焕是故意如此发言,为的便是让朱瞻基自己把路堵死。

  其实她和朱瞻基都十分清楚,伴读与太子朝夕相处,若是擢选官员的子弟陪侍在侧,和太子的关系过于亲近,保不准将来会出什么乱子,自然是要将这种不可控的萌芽提前扼杀。

  相较之下,太监和藩王世子的威胁性小上许多,正是最佳人选。只可惜朱瞻墡不愿意牵涉皇家事务,跑得最快,朱瞻基总不能把人硬抓回来。

  若要召人入宫,武勋子弟也是不错的人选。毕竟和需要考试的文官不同,武官职务皆为世袭,只要家中没有绝嗣,官职便会一直继承下去。

  太子有戒备和利用之心,将来未尝不能借着武勋的手把控全局。

  朱瞻基是未曾想到这点也好、还是不愿意这么做也罢,对于朱予焕来说都算不上一件坏事。

  朱予焕自己还想着和武勋们拉近距离呢,但要是有太子这么个香饽饽在,还要她这个顺德公主干什么?

  朱瞻基驾幸顺德公主府,索性直接在府邸召见徐恭等人。胡善祥、朱予焕和朱友桐母女三人自然不能跟在朱瞻基旁边,朱祁镇倒是可以,只是见朱予焕回来,朱祁镇的心思早就跑到了怎么让朱予焕带自己玩上面了,对于例行公事的汇报自然是没有什么兴趣,便跟在母女三人身边,一起在公主府中浏览风景。

  公主府内的园林精心设计,尽管是冬日,仍有红梅傲雪凌霜,清新雅致。一行人进了屋内坐下,隔着窗边的竹帘看去,更多了一层朦胧。

  “又瘦了。”

  朱予焕见胡善祥满脸心疼,拍拍胸口道:“我还长高了呢,至少长了一寸。”

  朱友桐煞有介事地点点头,道:“是啊,明明我也长高了,可姐姐好像还是比我高一大截。”

  朱予焕伸手将她抱起来,惊奇道:“结实了不少呀,看来每日都有好好用膳。”

  朱友桐被她一夸,骄傲地抬起头,道:“姐姐让我注意自己和娘的身体,我可是乖乖遵守,连小钰都监督好了呢,现在小钰都能跟着我一起踢蹴鞠啦。”

  胡善祥忍不住笑着捏捏她的脸颊,“瞧你这样厉害,担心你姐姐在外时落下的大字也该补一补了吧?你姐姐的柳体可是越练越好。”

  朱友桐只好乖乖道:“那之后我临姐姐的柳体,一定补上……”

  朱予焕摸摸她的头,道:“姐姐练的时间也不长,你要是想练柳体,姐姐帮你去找几本合适的字帖。”

  朱友桐揽着她的手臂撒娇道:“我就要姐姐的字嘛,等我的画画好了,也要姐姐为我题序。”

  朱予焕拿她没办法,只好道:“好好好,等我之后认真写一本送你。”

  朱祁镇在一旁看着其乐融融的母女三人,心中忽然有些羡慕。

  奶奶虽然疼爱教导他,可总说他是太子,不能懈怠,每日都得乖乖跟着奶奶听人讲那些枯燥无味的书。至于孙贵妃,一个月才见几面,况且之前马场上母亲的目光犹在眼前,朱祁镇也不大想和贵妃亲近。

  三姐姐倒是有空便来探望他,只是每次除了简单的关心,大多也只是转述贵妃的话,叮嘱他一定要谨言慎行,要有太子的样子,讨得奶奶和爹满意。

  胡善祥察觉到朱祁镇投来的目光,温声开口道:“太子也到了准备练字的年纪,之后我便让人准备一本字帖送去。”

  朱祁镇脸上这才露出笑容,跑到朱予焕身边,道:“我也要姐姐的字帖。”

  朱予焕一碗水端得平,道:“我托虞瑛和吴宁去找几本好的,给你们四个都送过去。”

  第46章 小礼物

  朱予焕出了一圈京城回来,耗费了大半年的时间,张太后看着她又高又瘦又黑的样子,便也将先前祖孙两个的别扭抛诸脑后,心疼起了孙女。

  到底是去一趟关外,朱瞻基在这个年龄的时候也就只是陪同朱棣出征,留守彼时还不是京城的顺天,朱予焕一个女儿家却已经在关外溜了一圈回来。也多亏兀良哈刚刚朝贡互市结束,边境还算平静,朱予焕这一遭下来平安无事。

  不说张太后,妃嫔们和女官们看到朱予焕平安无事,也都松了一口气,

  人虽然消瘦了些,乍一看不如以前那般光彩照人,但朱予焕精气神一如既往的好,还特意将自己在边境的所思所想写成了文章呈交朱瞻基。

  本质上虽然是颂圣文章,从太祖爷一路夸到朱瞻基,制度也好、建设也罢,全都夸了一遍。但她文笔极佳,文章不乏道理,还将朱瞻基回迁开平、另修堡垒的一番操作言明利益,可谓是将陛下一片为国为民的良苦用心剖明于天下。朱瞻基自然十分骄傲,特意命司礼监的低阶内官抄录,分发示下。

  他自己平日里也常做诗文分发天下,以此来说明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到底是皇帝,总是到处去解释自己的所作所为,到底太没面子,有了朱予焕的“说明”,一切都显得如此顺理成章。

  当然,这也是为了堵上群臣的嘴,毕竟按照普遍的观念来看,朱予焕是公主,更应该比寻常女子更加恪守礼节,如大部分闺中小姐一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可朱予焕这次不仅出门,出的还是远门,总要有个说法。

  这篇文章恰好可以用于应付疑问,公主是代陛下出巡、体察民情,且边境安稳无事,公主也平安归来,又写得一手锦绣文章,这一番操作显然是在明示群臣不要多言。

  朱瞻基御下有方,又一向君臣和乐,先前出宫暗访杨士奇,还把老头子吓了一跳,在心计方面丝毫不亚于这些年龄大他许多的老臣,况且又是年纪,换成是谁都不想在这个时候找不痛快。

  更何况顺德公主都已经回来了,这个时候多说无益,还不如迎合朱瞻基多夸几句。更何况朱予焕的文章确实写得不错,遣词造句的水平远超许多大臣的想象。

  毕竟朱予焕是皇家公主,真正看过她的文章的只有那么几个人。就算外面再怎么夸,对于臣子们来说,都会下意识地把这些夸赞当做是场面话。

  但真的看到朱予焕的文章之后,大臣们也总算明白朱瞻基为什么如此放心大胆地拿出顺德公主的文章抄录下发了,原来顺德公主聪慧一说并非客套。

  大臣们吃惊他们的,朱予焕则是照常出宫去,不是跑东岳庙便是去太平茶坊和布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女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