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镇国公主_黎侯【完结】(197)

  别说是他,就是换了三杨来教导太子,谁敢多说一句不是?也就只有顺德公主这个长姐对太子来说算是有些威严。

  朱予焕原本让人搬了把椅子在旁边看书,察觉到张辅的目光,开口问道:“说来忘记问问英国公……”

  她的话还未说完,张辅已经道:“公主请问。”

  “忠哥儿的婚事如何了?”朱予焕见张辅有些吃惊,笑道:“爹爹要我帮着一起教习镇哥儿的骑射,我也不好常常出宫,先前英国公夫人为忠哥儿相看的事情还是从小徐大夫那里听来的……到底先前忠哥儿也帮了我不小的忙,若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我一定尽力而为。”

  张辅明白过来,忙称不敢,道:“回公主,忠哥儿的婚事定下了,待到明年便正式成婚,只是他患有腿疾……”他的话未曾说完,朱予焕已经明白言外之意。

  张辅如今也是在撞运气,无论如何先把孙子生出来,至于能不能继承爵位,那只能等之后再小心询问陛下的旨意。

  朱予焕了然地点点头,道:“人生大事,早些定下也好。”

  恰好朱祁镇骑马回来,他踩着凳子下马,好奇地问道:“姐姐聊什么呢?”

  朱予焕看向他,转移话题道:“姐姐是在和英国公商量,这马上就要入秋了,之后京师下雪,你的骑射也该歇息歇息,专心读书。”

  朱祁镇失望地啊了一声,道:“我好不容易才能自己骑马,要是一整个冬日都不练,之后不就要忘了吗?”

  更重要的是骑马可比一动不动地读书有意思多了,姐姐送来的启蒙书读完之后,朱祁镇更觉书本里面苦涩的文字无趣,但看过一遍的启蒙书又不想再看第二遍,也就只有王振讲的故事还有些意思。

  朱予焕耐心劝解道:“这一下雪就要清理马场不说,冬日里人的骨头脆,要是一不小心摔下来,自己伤筋动骨不说,之后不知道要惹出多少麻烦来。”她又笑着夸赞道:“你练了这些时日,早就铭记于心,待到明年春日的时候稍稍练习,很快便又能重新上手了。”

  朱祁镇还有些不大情愿,朱予焕已经开口道:“要是一不小心摔了,奶奶和贵妃娘娘是不是又要念叨你了?”

  朱祁镇立刻严肃起来,道:“我知道了,姐姐说得对。”

  孙贵妃念叨的时候他还可以假装学业繁忙溜走,但张太后是抚育他的奶奶,爹又最为孝顺,给他十个胆子,他也不敢随意顶撞怠慢。

  朱予焕这才笑道:“好啦,我让人将新蹴鞠送到你宫中,冬日里若是没事,你就叫上钰哥儿玩玩蹴鞠,总不至于无聊吧?”

  朱祁镇这才喜笑颜开,道:“还是大姐姐对我好。”

  张辅见到此情此景,便知道这姐弟二人感情甚好,和寻常百姓家中的姐弟几乎没有区别。

  若非顺德公主聪颖正直,太子这样对姐姐百依百顺,之后不知道要惹出多少事端来。

  天气渐冷,朱予焕出宫次数也减少许多,又不用陪在朱祁镇的身边,总算能抽空去务农寺转一圈。

  秋日里最清闲的要属务农寺的工匠们,一看到朱予焕终于有空闲前来,工匠们便立刻热情招待起来。

  他们负责研究农具,可看来看去,似乎也没什么还能继续改进的地方,之前屡次提出建议的顺德公主又不在,工匠们难免都有些消极怠工。

  只是没想到刚到务农寺的暖房门口便听到了蛐蛐声,倒让朱予焕悚然一惊。

  上一次在暖房里面听到蛐蛐声还是永乐年间,要不是朱予焕确定此时此刻的自己十分清醒,她都要怀疑是不是回到小时候了。

  务农寺的工匠见她格外吃惊,这才解释道:“是陛下身边的王大珰安排的,说是陛下原先养着的那几只被御猫吃了,所以才让人养新的,之后交给乾清宫的管虫儿太监。养不活也不碍事,宫外也有人去寻新的蟋蟀了。”

  朱予焕陷入了沉默,她心情复杂,许久之后才道:“这暖房倒是重操旧业……”

  她曾经让胡善围在暖房内养蟋蟀,以此讨好朱瞻基,而朱瞻基借暖房的法子来办差。在朱予焕看来,蟋蟀不过是个媒介罢了,没想到暖房现在反而成了养蛐蛐的地方。

  工匠以为她是担心养蟋蟀影响育种,赶忙道:“殿下放心,最近不是育种的时节,新麦子早就种下去了,这暖房拿来养蟋蟀不碍事的。”

  朱予焕摆摆手,道:“我知道。”

  她也算靠这个“发家”,当然很清楚暖房的使用时间和季节,只是没想到朱瞻基会这么做罢了。

  怎么说务农寺也是个衙门,即便最近空闲,那也是官家,直接公器私用给皇帝养蟋蟀……这说出去也不好听啊。

  朱予焕转移话题问道:“对了,近些日子我没什么空闲来务农寺,你们最近可还在研究农具?”

  听她这么问,工匠们都有些不好意思,道:“回公主的话,这农具能研究的不多,宫中也多有不便,是以我们近来未曾研究改进农具……”

  “原来如此……”

  朱予焕也知道农具这种东西改进的空间不大,毕竟农具即便是再怎么精妙,也无非是套在耕牛身上,不提高动力,农具再怎么进化,也注定上限不会太高。

  其实朱予焕也想让这些工匠研究一下火药之类的,奈何这些东西都是违禁品,朱予焕没办法向朱瞻基伸手,只能作罢。

  朱予焕只恨自己不是个工科生,在明朝生活这么多年,脑子里除了所剩无几的名人之外,几乎没有什么穿越人士必备技能。

  工匠不知道朱予焕的内心想法,只是接着说道:“先前公主送来的织机图纸,我们都看过了,如今正想着能不能研究出新东西呢。”

  朱予焕闻言有些好奇,道:“新东西?”

  “公主的水力织机很是特别,我们打算也以水力为主,做水磨和水锯,已经有简单的图纸了,只是宫城中水流有些小,成效不大。为了让公主看出效果,我们做了几个小型的,就在屋里放着。”

  和朱予焕一样,这些工匠也意识到农具的改进是有限的。先前陛下便主张裁撤冗官,要是务农寺拿不出别的成果,万一哪天也被裁撤了,他们岂不是又要回到过去的生活?只听说越活越好的,还没听说越活越回去的。

  朱予焕顿时将其他想法都抛之脑后,激动地说道:“快带我去看看!”

  她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到底有限,只能起到出主意的作用。但如今这些工匠能主动制作新的器械,她不由多了几分骄傲和期待。

  第58章 上林苑

  “爹爹瞧瞧,这个可是务农寺的工匠们想出来的,费了不少辛苦呢。”

  朱瞻基看着跟随流水运作的水力锯模型,不由有些惊奇,道:“先前的农具也好,织机也罢,都是根据古人古书而来,没想到这务农寺还能自己琢磨,做出这种精巧的小玩意儿来,太子肯定喜欢这些小东西。”

  朱予焕认真地说道:“爹爹,这可不是玩具,是用来给爹爹演示效果的。”

  说罢,朱予焕将一根小木条放到小型的锯子下,伴随着水流,锯子来回移动,很快便将木条截成两段。

  朱瞻基微微挑眉,道:“原来是锯子?倒是和你在皇庄中的织机一样快捷。”

  朱予焕这才接着说道:“只要将这水力锯按照比例放大,威力会更大,之后边防城池营造修建的时候,制取木料也会更加方便,可以节省一定的人力。除此之外,他们还做了水力磨,只是女儿今日没有让人拿来。”

  朱瞻基多了几分兴趣,他重新坐回书桌前,拿起朱予焕送来的图纸细细端详。王瑾则让人为朱予焕搬来一把椅子,好让顺德公主在皇爷身侧坐下。

  过了一会儿,朱瞻基才开口道:“倒是有些意思,不过如今务农寺的选址恐怕没办法将这个东西放大制作吧?”

  朱予焕点点头,道:“正因如此,焕焕才想请爹爹将务农寺旧址迁徙到西苑或者上林苑,那边水流众多,既能耕种、又能放牧,地方也比如今务农寺的地方更大,虽然和其他衙门相比偏远了一些,但对办公有利。”

  朱瞻基沉吟片刻,似乎是在思考朱予焕所说的话,过了一会儿才道:“那便将务农寺迁到上林苑吧,南海子除了普通的海户,还有原本在宫里当差的太监,也可以充作务农寺的劳力。等到务农寺迁移过去,爹带着你一同视察。”

  上林苑又叫南海子,原本只是皇家打猎的场所,直到永乐时期才增添了农耕养殖的机构,分设番育署、嘉蔬署、良牧署、林衡署四署,并修建了“二十四园”,豢养外邦进献的各类珍奇动物。

  所谓海户,并非沿海户籍的百姓,而是永乐时期由京师附近和山西等地的编户齐民充当,这些人并不住在南海子,每日凭腰牌上工,分别属于四署,平日里负责种植蔬果、养育禽鸟,供给宫中,赋税上有优待,但本质仍然是贱民。

  而如今宫中宦官巨多,有没办法继续当值的,或者是犯了事的,就会被打发到上林苑,一起编入海户干活儿。不过相比其他海户,这些宦官们倒是可以居住于上林苑,只是环境自然不会好到哪里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女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