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镇国公主_黎侯【完结】(198)

  朱予焕拍马屁道:“好啊!还是爹爹想得周到,焕焕都未曾想到海户的事情。”

  朱瞻基被她逗笑,道:“怎么顺德公主如今越来越会夸人了?”

  朱予焕笑盈盈地说道:“还不是前些时候带着镇哥儿学习骑射练出来的,他正是需要人夸的年纪,不然哪里学得进去?”

  朱瞻基语调微微上扬,道:“他练得如何?先前他可是向我夸下海口,要学你一弓三箭的绝技。”

  朱予焕掩唇笑道:“如今天气越来越冷,怕他跌着摔着,骑射是停了,不过爹爹放心,他每日在奶奶宫里偷着练呢。”

  朱瞻基闻言不免有些疑惑,道:“怎么还偷着练?”

  “镇哥儿年纪还小,奶奶怕他练得太勤,伤着身体。”

  一听说这话的是自己的亲娘,朱瞻基也不好说什么,只是道:“你奶奶也是为了太子好,太子和你亲近,平日里你也要多多劝说太子。”

  朱予焕乖巧应声道:“爹爹放心,焕焕明白的。”

  朱瞻基有些感慨,拍拍女儿的手,道:“你弟弟一贯对你敬爱有加,就是贵妃和嘉嘉也比不上你,以后有你的好日子。只是不要忘记,你们姐弟两个都是爹爹的孩子,你要对他多多上心才是。”

  朱予焕反握住朱瞻基的手,道:“焕焕明白。弟弟是太子,将来要挑起天下的担子,身为皇室公主,焕焕也理应多加辅佐弟弟。”

  朱瞻基见她能够明白这一点,十分欣慰,道:“你能这样想便好。”说罢,他对王瑾道:“你让人将先前西洋各国送来的珍奇礼物送到坤宁宫,尤其是西洋香料和象牙宝石,顺德公主用得上。”

  “是。”

  朱予焕晃了晃朱瞻基的手,道:“爹爹待我真好。”她说完又想到什么,道:“我听务农寺的人说了,爹爹在暖房里养蛐蛐儿,所以我特意问了问,听说喂豆腐渣便能将蛐蛐养得又肥又大,要是有更好的,喂蚕蛹粉最佳。”

  朱瞻基见女儿如此细心,更加高兴,随后又叮嘱道:“这事可不要让你娘知道了。”

  朱予焕心中好笑,嘴上道:“爹爹不必担忧,娘如今忙着将宫人们的诗文编撰成册,不然便是在处理宫务和善堂的事务,无暇兼顾其他呢。”

  朱瞻基微微一愣,恍惚片刻才反应过来,开口问道:“爹爹怎么记得这是许久之前的事情……”

  “正是因为娘将诗文编撰成册,众位娘娘和女官们都奋笔疾书,时不时就拿到坤宁宫中请我娘点评呢。”朱予焕笑眯眯地说道:“这么多的诗文,娘也不希望它们变成沧海遗珠,自然是勤勤恳恳让人修改编撰成书,哪有其他空闲呢?况且爹爹是天子,镇哥儿都常说,天子行事自有道理,娘怎么会过多置喙,爹爹就放心吧。”

  先前有个名为陈祚的御史劝谏朱瞻基少去游猎、多开经筵,没想到刺激到了朱瞻基的神经,认为陈祚是在暗讽他“读书不精”,若非当日有个名为陈循的学士劝解了几句,恐怕朱瞻基要直接命人杀了陈祚。

  只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朱瞻基直接给陈祚和一家十几口人一起下了大狱,到现在都没放出来……前有李时勉,今有陈御史,此情此景,换成是谁也不敢开口啊。

  大抵是因为朱予焕的影响,加上朱瞻基有不少其他的妃嫔,去坤宁宫的次数屈指可数,近年来胡善祥也往往只说些场面话,主要将心思都放在了后宫的妃嫔和女官们身上,让朱予焕十分欣慰。

  朱瞻基回想一番,自从马场上皇后和贵妃因为女儿起了争端,自己便更少去皇后宫中,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听到过他最讨厌的皇后的声音。

  若非节日祭典还要和皇后一起出现,他几乎都要忘记这宫中还有胡善祥的存在。但今日听朱予焕这么一说,这才发觉这宫中上上下下,似乎也只有他厌恶皇后,便是孙贵妃也从未在他面前说过皇后的一句坏话。

  朱予焕见朱瞻基不说话,这才接着道:“娘到底是皇后,当以后宫为重。况且爹爹是一代圣主,御下有贤臣良将,何须后宫劝谏?”

  朱瞻基闻言有些好笑,道:“怎么说来说去都是在夸爹爹?”

  朱予焕撒娇道:“爹爹可不要忘记带我去上林苑,我还想看务农寺的成果呢。”

  朱瞻基被女儿摇晃手臂,便顺着她的话道:“好好好,君无戏言,爹爹一定带你去看。”

  第59章 论公主

  随着京师渐渐入冬,张辅也不必再入宫为太子授课,加上他如今本就领着虚衔,自然清闲许多,便想着和三杨一聚。

  “怎么样?边赏雪景边饮酒也算是别有一番风味吧?”

  四人坐在英国公府花园的亭子内,为了保暖,亭子四周都上了竹帘的纱幔,四人又各着冬衣,赏雪饮酒两不耽搁。

  杨荣有些感慨,道:“这日子过得极快,如今内阁也只剩下我们几个老东西了。”

  杨士奇无奈道:“我们看重的年轻人都还未曾历练出来,陛下似乎也没有召人入阁的意思……”

  张辅摆摆手,道:“陛下自有决断。”

  张辅虽是武官出身,但他本人喜欢读书,接人待物又有几分风雅,和文臣们关系都不错,便是三杨也常来他府上做客,几人算是亲密无间的朋友。

  只可惜如今内阁空虚,公务繁忙,且四人年纪都不小了,好不容易才齐聚一堂。

  杨溥调侃问道:“公爷,这些时候入宫教授太子骑射,感觉如何?”

  提起太子,张辅正襟危坐,道:“太子对于骑射甚是勤勉……”

  杨溥见他如此,不由笑道:“那是因为顺德公主就在旁边瞧着吧?”

  张辅看他们三人都没有意外的神情,不由大吃一惊,道:“你们是如何知道的?”

  朱瞻基给他的圣旨里可没有一句提过顺德公主,怎么三杨却好像亲自去了马场一般?

  “我们亲耳听到太子殿下求陛下准顺德公主指教太子骑射。”杨士奇说到这里流露出几分无奈,道:“公主幼时已经有陛下之风,颇受文皇帝喜爱,太子却……当真怪事。”

  他们几个都见过幼时的顺德公主,虽然不甚了解,但也知道顺德公主聪明出众,颇受太宗文皇帝的喜爱。

  这位陛下不是一般人,只靠调皮可爱可讨不了这位的欢心。

  作为朱予焕半个老师的杨溥最有发言权,道:“太子是太后抚育,祖父祖母中有几个不喜欢含饴弄孙的?更不用说太子出生后不久便正式册封,百般宠爱,公主出生的时候陛下还是太孙,哪里比得上太子,民间都常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更何况是在皇宫之中。”

  如此倒也没有说错,杨荣摆摆手,道:“我倒是觉得与其担心太子,不如担心陛下……经筵也好,蛐蛐儿也罢,哪个不该劝劝?”

  杨溥赶紧打断道:“别胡说,你忘了陈御史了吗?一家人现在都还在狱中呢,咱们万万不可妄言陛下……别说咱们了,你看皇后娘娘,自从立太子以来,有劝谏过陛下一句吗?”

  他这么一说,众人都哑口无言。

  陈祚劝谏是尽自己的本分,没想到反而惹得陛下大怒,他们谁还敢上前触霉头?

  就算陈祚说的是实话,但只要陛下不想听,那便是天下最大的错误。

  现在连身为陛下妻子的皇后娘娘都不再劝谏,力求明哲保身,身为外臣的他们就更不好说什么了。

  最后还是杨荣开口道:“再过几年,陛下总该让皇太子出阁读书了,身为君父以身作则是常理。在座的几位都是皇太子未来的先生,理应培养皇太子为我大明盛世天子。”

  话是这么说,谁知道那个时候又是什么光景?

  尤其是张辅,想到太子调皮的模样,又想到顺德公主将皇太子训得服服帖帖的情景,不由在心底长叹一声。

  还好他年事已高、陛下春秋正盛,待到将来太子继位,他本人大概也已经进了土,何必想那么多?

  杨士奇见张辅似乎有什么不愿意提及的事情,便转移话题道:“咱们几个今日难得小聚,不聊国事。”

  张辅叫来侍女上了几样点心,只见其中一个盘子里放着的糕点方方正正,形如银锭,却是沙红色,不由有些疑惑,问道:“这点心不像是自家厨下做的。”

  侍女笑道:“回老爷的话,这点心是夫人让太平茶坊送来的,听人说这点心是太子殿下庄田种的高粱所制,顺德殿下亲自取名‘状元糕’,自从春闱后便一直在京中流行,夫人知道三位阁老来,特意让太平茶坊的人送新的来。”

  “太平茶坊?”杨士奇有些印象,道:“听说好像是顺德公主的产业?离国公府有些距离,怎么这点心看着还很新鲜?”

  “回阁老,先前太平茶坊开了分号,东城各个府邸送点心不要跑腿钱呢。”

  杨士奇和杨荣面面相觑,一个茶坊,竟然敢拿太子和公主做宣传,陛下竟然也没有阻拦。

  倒是张辅和杨溥都知道这位顺德公主一向别出心裁,这种小事对于她来说是信手拈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女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