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镇国公主_黎侯【完结】(208)

  脱脱孛罗自然答应下来,道:“既然殿下这么说了,我肯定不能拒绝!这个叫‘军令如山’!”

  张忠忍不住抬手扶额,无奈地说道:“军令如山的军不是这个君……”

  脱脱孛罗有些困惑,道:“不是这个军吗?”

  朱予焕倒是并不介意脱脱孛罗的话,反而笑眯眯地说道:“要是我能证明自己,那你可要实现自己刚才说的话,把我想知道、你能知道的东西全都倒出来。”

  脱脱孛罗十分爽快,道:“好!”

  第73章 忽造访

  朱予焕和脱脱孛罗比试弓箭的事情很快便被传了出去,虽然朱予焕获胜,但难免会被怀疑这“获胜”其实是脱脱孛罗作为臣子的谦让。

  倒是脱脱孛罗屡次为朱予焕说话,大大方方地夸赞朱予焕的射箭功夫相当出色。

  朱瞻基对此倒是没什么表示,不过对于外间的人来说,没有表示本就是一种沉默的认可,也就没有人会过多非议这件事。

  朱瞻基本来就有意厚待失去了太师的阿鲁台,朱予焕这么做能让阿卜只俺等人迅速融入京城的圈子,无形之中是在稳定阿鲁台残部的人心,让这些原本担忧自己会被大明鄙夷针对的外族人安心,朱瞻基当然不会对女儿的行为过多置喙。

  虽然一个公主不安心学习女书确实有些争议,但只要最终结果符合朱瞻基的要求,这些都算不得什么大事。

  比起这些,朱瞻基最近有些发愁的是自己的身体。

  自从为期一月的巡边之后,朱瞻基的身体时常有不舒服的时候,尽管只是偶尔眼前发白,久坐起身会觉得头重脚轻,但这些信号无疑是给了朱瞻基一个不祥的预感。

  “皇爷,丹药拿来了。”

  朱瞻基放下手中的奏本,抬手捏了捏鼻梁,待到王瑾将丹药放在桌上后,这才开口问道:“近来丹药的调配可有更换?”

  王瑾赶忙答道:“回皇爷的话,确实有些变化,是通妙真人根据皇爷的脉象调配,除却提神功效,还有养气的作用。”

  朱瞻基叮嘱道:“让他的嘴严实些,不要随意透露。”

  自从朱瞻基意识到自己的小病不断之后,服食丹药更加频繁。

  “是。”

  皇帝每次宣太医问诊都有脉案,这份脉案同时向太后和内阁开放,定期查询。只是张太后不想让儿子觉得自己太过干涉朝政,而三杨也不想因为查看脉案的权力而触及到帝王的逆鳞,因此也几乎没有查看过朱瞻基的脉案。

  尽管如此,朱瞻基对于问诊的事情还是慎之又慎,若是皇帝频繁宣太医看诊,张太后和三杨必然都会查看脉案,无形之中证明了皇帝的身体日渐脆弱,这一点是朱瞻基绝对不希望看到的。

  朱瞻基就水服下,闭目靠在椅背上,天气越来越冷,宫中安静的时候总能听到呼啸的风声。

  往年朱瞻基从未在意过,今年的风声却好像无端放大了不少,让他少见地有些心慌,仿佛有一张不知名的巨网在自己顶上张开。

  王瑾见朱瞻基不说话,也一如既往地沉默侍立于一旁。

  他追随朱瞻基多年,比自己的这位主人大五岁,也勉强算是看着朱瞻基长大的。王瑾知道这位天之骄子平日里虽然看似自信随和,但心思却并不浅显,他的目标若非胸有成竹、了然于胸,绝不会诉诸于口,而沉默往往代表着他对某件事没有把握,或者是在盘算什么。

  “让内阁拟旨,封胡荣为成安伯,夫人郑氏为成安伯夫人,这道圣旨年后再发。”

  王瑾心中一惊,道:“奴婢遵旨。”

  “这本就是皇后母家应得的爵位,不过是迟来了些。”朱瞻基的目光悠远,道:“也到时候奖赏他们这份荣光了。”

  王瑾猜不透朱瞻基此时此刻的内心想法,一时间不敢应答。

  朱瞻基转过头看向王瑾,眼神平静如水,他开口问道:“王瑾,你说顺德最敬爱的是父亲还是母亲?”

  王瑾立刻回答道:“皇爷既是父、又是君,殿下自然最为敬重皇爷。”

  朱瞻基望着王瑾,忍不住笑道:“睁着眼睛说瞎话。”

  他怎么会不知道,朱予焕这样想留在自己的身边,其实是因为放心不下母亲胡善祥。

  不知道过了多久,朱瞻基起身道:“让人拿衣裳来。”

  王瑾急忙传人拿天子袍服入内,朱瞻基却摆摆手,开口问道:“今日顺德公主回宫了吗?”

  王瑾没想到朱瞻基会问起这个,不由一愣,随后赶紧回过神答道:“想必和往日一样……”他说到这里微微一愣,试探地问道:“皇爷是要……?”

  “让人拿几件寻常百姓的衣裳来。”

  王瑾立刻道:“是。”

  朱予焕从二楼探出头,瞧了瞧街边挂着的各式灯笼和架子,对身旁的韩桂兰道:“京城中的灯可是一年比一年豪奢,我怎么记得去年那灯架子才刚到茶坊二楼,今年就已经超过屋顶了。”

  韩桂兰也有些感慨,道:“这气派,看着丝毫不输宣德八年的灯节……”她有些好奇地看向朱予焕,道:“殿下不让茶坊准备些灯谜和彩头吗?说不定能吸引更多客人前来。”

  朱予焕闻言只是摇摇头,道:“这样铺张浪费的风气,有什么值得效仿的?”

  反正准备再多也是白搭,皇帝要是死了,即便不禁婚丧嫁娶、鼓吹奏乐,可谁敢热热闹闹过年?

  韩桂兰还没有开口,外间已经传来朱瞻基的声音,道:“还是顺德公主有远见卓识啊。”

  两人一同回头,韩桂兰没想到皇帝竟然微服出行,身边只跟了王瑾一个随从,还到了顺德公主的太平茶坊中,韩桂兰急忙行礼问安。

  朱予焕倒是毫无顾忌,立刻快步走到朱瞻基的面前道万福,揽着朱瞻基的手臂惊喜道:“爹爹怎么来了?”

  朱瞻基笑着说道:“爹爹可是好久没有到市井之中走动了,要论对宫外的熟悉,还要仰仗咱们的公主。”

  朱予焕先是流露出几分得意,随后又故作严肃道:“如今可是在外面,爹爹不能像在宫中那样叫我的封号。”

  朱瞻基被她这副认真的样子逗笑,故意反问道:“那爹爹该叫你什么?”

  朱予焕认真地思考了一会儿,笑嘻嘻地说道:“当然是叫大姐儿,焕焕有时听茶坊的客人们闲聊,便是如此称呼自己的女儿的。”

  朱瞻基抬手摸摸女儿的发髻,笑道:“好,今日可要让大姐儿带爹爹在京中好好转转。”

  韩桂兰心中有些紧张于皇帝的突然到访,拿不准皇帝究竟是什么心思。

  但见朱予焕依旧平静如水,韩桂兰也只能掐掐掌心,提醒自己不要露怯。

  决不能拖殿下的后腿!

  第74章 为父心

  从朱瞻基准许朱予焕随意出宫算来,她在京城内转了六七年,可谓是熟门熟路,比朱瞻基这个皇帝还要清楚京城的情况,自然帮亲爹安排得妥妥当当,好好体验了一把京城内的风俗人情和仁宣之治的盛世气象。

  对于朱瞻基来说,这样的场景无疑是对帝王的肯定,毕竟朱瞻基确实有志向、有能力做个好皇帝,看到这样热闹的景象,朱瞻基当然十分欣喜。

  父女两个在一家酒馆点了一只鸭子,又要了两三个小菜,朱予焕笑嘻嘻地说道:“我先前在这里吃过烤鸭肉,可好吃了,还带桐桐和小钰吃过,他们两个都爱吃,爹爹也尝尝。”

  王瑾担忧朱瞻基身体不适,吃不下去,让顺德公主看出什么端倪,连忙道:“小娘子,到底是外面的吃食……”

  朱瞻基倒是不以为意,挥挥手道:“无妨。”

  旁边招呼客人的小二听到两人的对话,见是常来吃饭的朱予焕,便笑道:“老爷和小娘子放心,咱们这鸭肉都是最新鲜的,从永乐年间到现在也已经十几年了,怎么会砸自己的招牌呢?”

  朱瞻基闻言对王瑾笑道:“听到了吧?我小时候也常跟在爷爷身边,这外面的饭菜可不比家里的差。”

  王瑾见朱瞻基心情似乎轻快不少,便也放下心来,道:“老爷说的是,是小的擅作主张了。”

  今日听皇爷话里话外的意思,似乎对身体情状有几分悲观,让王瑾更加心焦,但如今皇爷和顺德公主一起游历民间,身心轻松,王瑾也不由松了一口气。

  皇爷正值壮年,只要悉心保养身体,定能长命百岁。王瑾虽然不知道那些丹药是否有用,但如今看来,皇爷心情愉悦才是真正的良药。

  朱予焕忽然想到什么,对小二道:“再上两盅鸭汤。”她对朱瞻基笑道:“我听徐娘子说过,鸭肉清火又便于克化,还可以缓解食欲不振。家中的厨房时不时就做这个,确实有效。”

  朱瞻基只微微颔首,道:“今日爹爹都听你的。”

  小二先是去传菜,待到上菜的时候,不由夸赞道:“女客如此孝顺老爷,这就是那些书生们说的……叫……‘乌鸟私情’!可见老爷家风温良,家中一定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女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