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镇国公主_黎侯【完结】(231)

  朱予焕捏捏她的鼻尖,拎着妹妹向内走,开口问道:“你怎么跑到门口来了?”

  朱友桐挽着自家姐姐的手臂,撒娇道:“陛下在里面坐着呢,有小钰陪着娘,我就跑到宫门边上等姐姐。”

  姐妹二人到了正殿门口,朱予焕抬手示意不必通传,只见胡善祥正和朱祁镇、朱祁钰兄弟两个说话,旁边还放着一卷书,大抵是在说读书的事情,倒是吴妙素时不时望一眼门口,第一个便看到了朱予焕,急忙对胡善祥道:“长公主回来了!”

  胡善祥急忙起身,道:“过来。”

  朱予焕乖乖上前,前后左右转了一圈,歪头一笑道:“娘这下可是放心了?全须全尾的。”

  听出女儿话中的打趣之意,胡善祥嗔怪道:“你啊,真不知道该怎么说你才好。”

  朱予焕拍拍胸口,似乎很是骄傲,道:“娘就放心吧,望之给我求了个护身符,我一直戴着,有用得很。”

  吴妙素笑着打趣道:“太后娘娘就放心吧,长公主身边的护卫都是先帝挑选的精锐,如今陛下这般重用长公主,他们岂敢失职?”

  朱祁镇骄傲地直起身体,道:“那是!朕还要提拔姐姐身边的那个锦衣卫,叫徐恭的!他要是办差办得好,以后朕还会提拔他!”

  他这话一出,殿内寂静半晌,朱祁镇正有些疑惑,朱予焕在一旁提醒道:“陛下,拔擢官员是政事,后宫不可随意议论。”

  朱祁镇干巴巴地哦了一声,眼神扫到旁边的朱祁钰,义正辞严地强调道:“朕是在和郕王说话。”

  朱祁钰眨眨眼,这才明白过来,煞有介事地点点头,道:“弟弟听明白了。”

  朱祁镇找到了合适的借口,这下更加理直气壮,道:“以后朕要是和姐姐一样亲征,到时候就留郕王监国……”

  朱友桐总觉得这话越听越奇怪,立刻拿起桌上的点心盘子,强推到朱祁镇面前,道:“陛下多吃点,陛下日夜操劳国事,太辛苦了!”

  长得还没她高呢,就开始想着御驾亲征了,就算是死了的亲爹,真正亲自上阵只会杀敌的次数也寥寥无几,真当自己是太宗爷啊?就是她姐姐也没有亲自打仗的道理,更何况一国之主!

  朱予焕见状也道:“说来我还未谢恩陛下赐田,只是奇怪陛下怎么又赐昌平的田地给我?”

  要不是她确保杨稷的事情知道的人寥寥无几,朱予焕都要怀疑朱祁镇是不是知道了什么才特意赐田暗示自己。

  朱祁镇嘿嘿一笑,道:“王先生给朕看过了庄田的账簿,姐姐将庄田管得很好。朕正好在昌平那一带划了皇庄,自然也要给姐姐置办庄田。那边还有北元修建的温泉行宫,让人好好修缮一番,以后还能去那边休憩。”

  朱予焕不在京中,自然是不知道皇庄的事情,现在才算是明白了,原来朱祁镇是划了新的地盘出来,要她去管理。她看了一眼王振,便知道他是故意给朱祁镇送账本,又替朱予焕说了几句好话,想必是要给朱予焕卖好,以此来换取别的东西。

  朱予焕只笑道:“那陛下可得等等了,庄田的管事佃户们需要精心培养,光是丰润的庄田都有些管不过来,更不用说昌平了。”

  朱祁镇不以为意地摆摆手,道:“这事不用急,按照姐姐的吩咐去做就是。”

  朱予焕举杯调侃道:“那我以茶代酒,谢陛下隆恩。待到明年空闲,我亲自带管事去昌平,让他们好好打理皇庄。”

  朱祁镇自己送上门的,朱予焕不收都不好意思。

  第12章 推心言

  在外这么久,好不容易回到家中,朱予焕先是饱餐一顿,便早早休息。

  次日一早,朱予焕就去仁寿宫向张太皇太后问安,只不过问安是其次,当面汇报其他情报才是最要紧的。

  张太皇太后一边听着朱予焕的汇报,一边细细打量着自己这个孙女。

  她这一趟特意放权给朱予焕,为的也是检验朱予焕的心思。张太皇太后比谁都明白,一个曾经没有什么权力的人,突然“拥有”权力会是什么样子,即便是她当初成为燕王世子妃的时候,也难免为自己掌握的那点小小的权力而雀跃。但她的孙女脸上却没有任何异常。

  张太皇太后特意派遣身边的人去宴席之上观察顺德长公主,昨日朱予焕面见皇帝,穿的是先帝赐服,打扮简单,大概是考虑到了自己道士的身份,还特意戴了团冠,尽量做到简约又不失皇室端庄和公主气度。

  连衣服的细节都能够注意到,朱予焕要么对权力确实没有眷恋之心,要么就是有着极强的忍耐力,才能做到克己复礼。

  张太皇太后自然是更相信后一种结论。

  “奶奶?”

  张太皇太后回过神,看向面露困惑之色的朱予焕,道:“你刚才是说给各地流民编造户籍的事情?”

  朱予焕应了一声,解释道:“明年便要改元,全国的户口数量总要详细统计一番,不如趁此机会对一些逃跑的百姓宽大处理,重新分配田地户籍,不仅可以充实国库,收缴税粮,也能够平息民怨,以免再出现张普祥这样的妖人哄骗百姓。具体如何安排,焕焕已经写作题本,呈送奶奶与陛下。”

  她一边说,一边觑着张太皇太后的神情,只见她确实有疲惫之色,到底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即便张太皇太后内心如何强大,还是难保心绪不会受此影响。

  张太皇太后揉了揉眉心,道:“你亲自去了磁州,比京城的人更加明白百姓的生计如何,所言确实有些道理,之后我与内阁商量一番,让他们好好商议。”

  朱予焕见她如此,便知道张太皇太后这是头痛的老毛病要发作了,便试探着开口道:“奶奶若是旧疾复发,不如宣望之入宫瞧瞧?”

  张太皇太后听出她话中的关心之意,不免有些意外,但还是道:“我听人说了,徐家的小丫头在宫外给人看病风生水起,宣她入宫又是十天半个月不能回家,只怕她自己也不愿意。”

  她其实很清楚,自己若是有个三长两短,辅佐还未成年的皇帝的人选便会是慈惠皇太后胡善祥,对于这母女二人来说,她这个太皇太后早早去世才是更有利的做法。

  朱予焕假装没有看出张太皇太后那一瞬的迟疑,只是语重心长地说道:“望之最是崇敬奶奶,怎么会不愿意呢?况且弟弟年纪还小,国家大事还需要奶奶过目,自然要以奶奶的凤体康泰为重。”

  于朱予焕而言,张太皇太后活着与否都不重要,张太皇太后活着,话事人仍旧是她,虽然对朱予焕不够友好,但胜在张太皇太后也看不起孙太后,能起到一个镇压孙家的用途。

  且张太皇太后未尝不能成为她和朱祁镇之间的催化剂,和张太皇太后相比,朱予焕可没有“先帝遗诏”、“奉旨辅政”的含金量。

  朱祁镇虽然年纪尚小,但也知道什么叫做拉帮结派,对他来说,有没有共同的目标不重要,有没有共同的敌人才重要。

  张太皇太后闻言,少见地露出几分惆怅,道:“马上便要到中秋了……”

  去年的中秋还是一家人一起度过,今年儿子已经不在人世,只留下一群尚且年幼的孩子,张太皇太后难免心生悲伤。

  朱予焕对于去年中秋的家宴已经没什么印象,无非是一些套话和奏乐表演等等。朱予焕只记得回到坤宁宫后,小厨房送来一盘芋头馅的月饼,朱友桐喜欢得不得了,第二日还不忘送去吴妙素那里,让吴妙素和朱祁钰母子二人也跟着尝个新鲜。

  不过既然张太皇太后提起,朱予焕也不能一点反应也没有,她宽慰道:“爹爹虽然不在,但奶奶辅佐弟弟、弟弟孝敬奶奶,爹爹若是知道,九泉之下也必定十分欣慰,奶奶又何必耿耿于怀。”

  张太皇太后望着朱予焕,许久之后还是道:“你不在的这些时候,皇帝和郕王都想你这个姐姐想得厉害。”

  朱予焕开玩笑道:“怕不是忙着课业的事情,借口来找我偷闲。桐桐知道陛下来我娘宫中散心,常常想办法劝说陛下,愁得头发都掉了一大把呢。”

  张太皇太后听她这么说,不由也笑了起来,随后严肃道:“皇帝还未读过什么书,便已经开始接手政务,学习何为帝王之术,可支撑权术的唯有正道,唯有读书明理,这一点你应该能够明白。”

  朱予焕乖巧点头,道:“奶奶对焕焕多有教导,焕焕明白。”

  张太皇太后听她提起往事,想到朱予焕小时候在自己身边读书学习的模样,她的神情不免柔和几分,道:“你是皇帝的姐姐,一定要和你娘多劝皇帝用功读书才是。”她想到朱瞻基的那道遗诏,最终还是没有说出那句“你爹对你寄望深厚”的话。

  “是。”

  张普祥一事很快便有了最终结果,除却主谋和从犯秋后问斩之外,涉事官员也都有所处置,大都为免职或降职,少数下狱再审,如明知张普祥等妖人四处流窜却未能及时处理的官员、为了保命迅速投靠张普祥或只顾逃命的官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女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