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镇国公主_黎侯【完结】(235)

  也多亏朱予焕不懂其中玄机,否则即便不会立即和皇室翻脸,也只会怠慢应对。

  张太皇太后支起身体,正色道:“焕焕,你还记不记得当初你爹说的那些话?”

  朱予焕立即起身,道:“爹爹临终前说的那些话,焕焕全都记得。”

  “好。”张太皇太后郑重开口道:“这天下不光是百姓的天下,更是祖宗传下来的基业,皇帝年幼,正是需要辅佐教养的时候。你爹和奶奶知道你博览群书,通晓是非道理,都信得过你,否则不会留下那道圣旨。”

  朱予焕与张太皇太后对视良久,终于开口道:“奶奶和爹爹不仅是焕焕的亲人,更是焕焕的先生,这些年来,焕焕的一言一行无不来自奶奶和爹爹,只要是两位长辈的吩咐,焕焕无有不从、未曾忤逆,从前如此,往后也一样。但焕焕也有一件事不得不多想,那便是生死。”

  张太皇太后不由一怔,望着朱予焕的眼神格外复杂。

  祖孙二人相伴多年,但这样推心置腹的话却是从未有过的。

  “人生有死,修短命矣。”朱予焕沉声道:“焕焕不怕死,只怕死得窝囊、死得憋屈、死得不声不响。”

  张太皇太后心中一紧,道:“你是怕……皇帝待你不好吗?你怕什么?”

  只是这话说出来,张太皇太后心里也对答案一清二楚。

  “焕焕若是只有自己这一条命,死有何惧?”朱予焕定定地看着张太皇太后,道:“可母亲还等我亲自奉养,焕焕岂敢轻举妄动。”

  胡善祥只有一双女儿,未来的奉养只能期望皇帝,朱予焕若是插手太多,待到哪日皇帝要出手清算整治,势必牵连母亲和妹妹,此乃人之常情。

  张太皇太后沉默良久,终于对着女官招招手道:“刚才我让你拿来的东西,交给长公主。”

  “是。”

  朱予焕接过那个细长的匣子,面露困惑之色,抬眼看向张太皇太后,似乎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张太皇太后这才道:“里面是太皇太后的懿旨,写了是我授命于你,辅佐皇帝,谁若是胆敢有异议,便是对先皇、对吾的不敬。”

  朱予焕立刻跪下,道:“奶奶……”

  张太皇太后意味深长地说道:“这是奶奶对你的信任。奶奶也相信,皇帝不会让你有拿出这道懿旨的那一日。”

  朱予焕与她对视良久,最终还是俯身叩首,道:“焕焕明白。”

  离了仁寿宫,回到自己的宫殿,朱予焕看着手中装有太皇太后懿旨的匣子,打开细细核验一番,心情有些复杂。

  其实她的目的是想办法要回朱瞻基那道该死的圣旨,只是没想到张太皇太后会为此额外多写一道懿旨,往好处想,张太皇太后大抵是考虑到朱瞻基那道圣旨不仅无法保护朱予焕,甚至会让朱予焕丢了性命,所以不愿意交给朱予焕。往坏处想,张太皇太后说不准还想靠着那道圣旨反向拿捏朱予焕。

  朱予焕心里有了计较,将懿旨收好,交到韩桂兰手中,道:“你之后谨慎挑一个合适的时机,让郑同好好看看其中的细节。”

  韩桂兰小心翼翼地接过,“是。”

  虽然这懿旨面对朱祁镇的时候未必真的管用,不过也并非全然是废纸一张。

  到了朱予焕手中的东西,还没有彻底沦为废物的。

  第15章 逃课祸

  张太皇太后的寿宴一过,金英便降职离开了司礼监,被调任御用监管事。这下司礼监秉笔太监的位置立刻空了出来,王振摩拳擦掌,立刻在朱祁镇面前说好话,只盼着朱祁镇能够尽快让自己成为司礼监秉笔太监。

  朱祁镇自然是没有不答应的,金英虽称得上忠心办事,但也常有劝诫之语,哪里比得上王振事事顺从?

  王振这下总算是能够扬眉吐气,一扫原本的谨慎小心,对下面的宫人更是颐指气使,心中更是对着金英磨刀霍霍。

  宫人们见王振竟然能将侍奉几任帝王的金英挤走,一时间也纷纷开始谄媚讨好王振,光是上门想做王振干儿子的内官数不胜数,王振也照单全收,体验了一把什么叫做“儿孙满堂”。

  兴奋之余,王振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当务之急,除却在宫中迅速培养自己的势力之外,还有一点,那便是尽快想办法除掉金英。

  他比谁都明白,斩草不除根,只会给自己带来后患。金英能力有余,只是与皇帝亲密不足,谁知道哪一日会不会杀回来,既然如此,必须得想办法把金英杀了,免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他的这点小心思,大家不是不清楚,只是张太皇太后看在王振对朱祁镇还称得上忠心耿耿,且朱祁镇对王振也有几分依赖的意思,只要王振在司礼监的位置上,皇帝依旧能正常处理政务,不出现懒惰的情况,张太皇太后也不想和王振计较什么。

  况且如今朱祁镇已经正式出阁读书,按照先前朱瞻基在世的意思,加上张太皇太后和内阁的商量,挑选杨溥、苗衷、高谷、马愉和曹鼐五人作为朱祁镇的讲师,每日讲授各种道理,张太皇太后也时常检查朱祁镇的课业,相信自己的孙子在正经的帝王教导之下,应当不会被王振轻易哄骗。

  再不济还有顺德长公主朱予焕在旁边,有张太皇太后懿旨在,想必可以约束王振。

  “怎么样?会骑了吗?”

  朱祁钰坐在马上,乖巧道:“应当是会一点了,我自己试试,大姐姐放心。”

  朱予焕对旁边的御马监太监点点头,原本负责牵马的小内官退到一旁,朱祁钰自己握紧马缰,小心翼翼地御马前行,内官们则是陪在旁边,免得郕王有个三长两短。

  朱祁镇和朱祁钰虽然是兄弟,但一个是皇帝,一个是藩王,学习的内容自然不同,更不用说考虑到这兄弟二人感情还算不错,若是一同学习,只怕他们两个只顾着一起玩,耽误了课业。

  不仅讲官上课的时间错开,连练习骑射的课程也一并分开,且朱祁镇有英国公张辅教导,朱祁钰则是完全交给了朱予焕。

  正好平日里朱友桐和朱含嘉都只能窝在宫中,朱予焕也借着这个机会带朱友桐和朱含嘉出来走动走动。

  朱予焕倒是不担心自家妹妹,反而有些担忧朱含嘉。

  先前朱含嘉向朱予焕借了道家经文看,后面又传出来孙家四处搜寻和朱祁镇年龄相仿的女儿家入宫,朱予焕也隐隐能猜出来,朱含嘉大概是和她的母亲有了理念冲突,所以才突然向她借经文。

  朱予焕自己虽然名义上是道士,但本人对道士这一套并不算是太感兴趣,平时看经文也是正一道和全真教混着看。

  找邵以正探讨道法,无非是学点掐算的本事,或者是讨论炼丹药理,再不济打两套拳法锻炼身体。

  朱含嘉则完全不同,找朱予焕探讨时认真的样子,让朱予焕都有点害怕自己这个妹妹真的打算修炼成仙。

  其实爱修仙没什么大不了的,朱予焕担忧的是孙太后来找自己麻烦。

  “嘉嘉不去骑马吗?”

  朱含嘉见朱予焕走到自己身边,摇了摇头,道:“不去了,今日本就是二姐姐特意带我一起来。”

  朱友桐正在不远处给自己的坐骑梳毛,还不忘把马鬃收集起来,不知道要做什么。

  朱予焕听出她话语中的那一丝疏离,并未放在心上,毕竟她们两个年龄有一定差距,朱予焕读书的时候,朱含嘉还是个牙牙学语的小孩子,几乎没有什么共同话题。

  朱予焕想了想,又问道:“我借你的那几卷经文看得如何了?有什么心得吗?”

  朱含嘉低着头,小声道:“我愚笨,看了这么久也未有所得……”

  朱予焕望着自己这个同父异母的妹妹,许久之后还是开口问道:“嘉嘉,我不是想探听你的心事,只是不想你自缠自锁。”

  朱含嘉低着头,许久之后,她看向朱予焕,望着朱予焕那双总是闪耀光彩的眼睛,低声问道:“我以前听娘说过许多和大姐姐相关的事情,大姐姐从小就聪颖过人,最讨曾祖父喜欢,文武双全……皇室之中还未有大姐姐这样的公主,大姐姐是怎么想到成为这样的公主呢?”

  在这个时代,无论是公主还是民间女子,大多过着一种日子,一种一眼便能望到尽头的日子,过程中或许有坎坷,但结果都大差不差。

  朱予焕望着她真挚又虔诚的表情,像是一个学生在向自己信赖的老师请教问题。

  就如胡善祥所说的那样,明白得太多,反而会对这世间心生绝望。

  仿佛一个奔跑了许久的人,最终却发现只有自己的世界是天圆地方,只能看着别人从心所欲,而自己终其一生都无法打破头顶的罩子,只能耽于或被迫耽于这一方天地。

  朱予焕没办法告诉她自己的过去,她思量许久,最终还是诚恳地说道:“嘉嘉,我出生比你早,见过的人和事也多一些,你若是生在那样的环境里,你也会逼迫自己向前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女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