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镇国公主_黎侯【完结】(359)

  “记下来了……”

  朱予焕看出两人脸上的困惑和犹豫,尤其是童守宏。

  朱予焕笑着问道:“你是不是想问我为什么要带你们前来,记下这一幕?”

  朱予焕这次孤身行军,带着的都是武官和士兵,只带了两个特殊人员,一个是行人司的正九品官员行人童守宏,一个是韩桂兰的学生正八品掌籍女官陆写梅。

  按理说,为了方便快速行军,朱予焕不带其他人也可以。但皇帝御驾出京,即便不是去打仗或是巡边,确实应该带个文官,方便记录情况,这样日后编写实录的时候才不至于在该写的时候只得到一片空白。

  但朱予焕这次出行并不是简单的打仗作战,而是公然“弑弟”。

  朱予焕微微一笑,道:“如果我不带你们,这件事只会在多年之后成为别人随意幻想而攻击我的把柄,如果我带着你们,我纵使做不了真君子,那也是真小人啊。我杀的究竟是真弟弟还是假弟弟,不都在你们手中的笔下吗?”

  童守宏微微一愣,很快便明白了朱予焕的意思。

  大明正统皇帝原本被宣布已死,但今日却在大同的城门外公然叩门,这件事自然是瞒不下去的。

  而众人如何看待这件事,不由皇帝做主、也不由他们的史笔做主,而是由看到他们的记载的人做主。

  他们能做的只是尽量客观地记载历史。

  如今的事实是,本应该自刎谢罪的皇帝跟随异族瓦剌骚扰边关,甚至亲自叩门,只为了能够回京,全然不在乎被他带着一起送死的官员和士兵,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童守宏能够猜到写下这样的内容会带来怎样的后果,这样一来,正统皇帝的名声被彻底摧毁,朝中部分坚持反对将朱见深过继给朱予焕的官员便无法继续反对。

  按照大明现行的继承制度,朱予焕不在继承的系统之中,本不应该拥有继承皇位的权力,但如今情况特殊,郕王和襄王都对皇位表现了明显的拒绝,朱予焕又有声望和履历,通过监国的方式攫取了调动军队的权力,最重要的是利用军报的信息差距提前塑造了朱祁镇的死讯,让皇位空了下来,朱予焕这才顺利上位。

  而朱予焕继位之后,就不得不考虑下一任皇帝的问题,她本人无子,她如今已经二十八岁,若是在生育之事上有个阴差阳错,对于大臣和大明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最稳妥的方式就是让本来可以继承皇位、但年纪太小的皇长子朱见深继位。

  但只要今日的事情记入史册,朱予焕完全可以借着通敌叛国的名义直接废去朱祁镇的帝位。

  周德妃大约是猜到有这样的可能性,所以才坚持要将皇长子过继到朱予焕的名下,而朱予焕也可以直接借着朱见深来完成成为正统大宗继承人的转变。

  年幼无知的朱见深是皇帝朱予焕的继子,同时受朱予焕的教导,也是朱予焕重新赋予了朱见深正统性,朱见深本就没必要否认这一点。

  皇帝朱予焕则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培养他和她下一代的继承人。

  朱予焕对自己的身体还是很有信心的。

  童守宏忽然明白了此时此刻皇帝赋予自己的权力究竟有多大,这件事对于他自己、皇帝,乃至整个大明而言有多么重要。

  这是那些高居内阁的阁老们、六部的尚书们无法得到的权力,能够在皇帝身边一展抱负的机会。

  童守宏回过神,旁边的陆写梅早已经面露郑重之色,应声道:“臣明白。”

  童守宏察觉到皇帝那道含笑的目光正看向自己,他猛地回答道:“臣明白!”

  朱予焕如此做还有一个考量。

  她知道想要以一个人改变一个已经运行了一千余年的社会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说是皇位传承这种大事,既然她改变不了如今的局面,那就只能把希望留给再下一代。

  不仅如此,她也可以给其他人做一个表率,通过自己的执政来撬动这个顽固的社会结构。

  京城和江南的城市妇女仅仅是一个开始,朱予焕至少打算留给未来的自己四十年的时间。

  她要做的唯有一件事,那就是拼尽全力去尝试改变,至于剩下的,只能交给之后一代又一代的人。

  这或许就是她的“尽人事,听天命”吧。

  其实即便没有童守宏和陆写梅,这件事也已经彻底无法掩盖,毕竟城墙上的人不是傻子,也不是下个命令就真的缝进嘴巴的机器人,只要人都活着、还在流动,这件事便无法彻底掩盖。

  但有正儿八经的史料记载,总比让其他人胡乱猜测要好。

  至于看了史料也不承认的人,就不在朱予焕的考虑范围内了。

  不过次日,被石亨派遣去打探瓦剌消息的斥候便迅速返回,带回来了一个好消息。

  原本还在正常返程的也先忽然加快返回速度,甚至只留少部分人做后队,自己带领精锐快马加鞭,显然是瓦剌的大本营发生了什么事情,否则也先不会如此焦急。

  “想必是甘肃镇监刘永诚和哈密王一同绕后袭击瓦剌后方,也先之母敏答失力还在后方,他比谁都着急。”朱予焕轻笑一声,道:“至于脱脱不花那里,有兀良哈的人牵制,还有人从旁游说,想必不会出乱子。即便真有什么意外,脱脱不花想要从东面回援也来不及了。”

  也先之父脱欢拥立具备继承性的脱脱不花为汗,看似让他成为了瓦剌等蒙古各部的首领,但实际权力仍然在脱欢的手中。脱欢死后,拿捏脱脱不花的权力便传给了也先,脱脱不花身为大汗却始终没有实权,若非这次也先南下袭击需要提防兀良哈和明军,是绝对不会让脱脱不花离开自己的监视范围的。

  尽管如此,也先也有足够的自信,脱脱不花绝对没有胆量背叛自己。

  当然,前提是也先还活着,且拥有强大的实力,这两样失去任何一样,脱脱不花都有机会掌握大汗本应该有的实权。

  尽管要折损一部分实力,但倘若真的能让也先就此消失,脱脱不花也不会拒绝这样稳赚不赔的生意。

  石亨看着老神在在的朱予焕,这才明白过来这位皇帝为何如此淡然。

  原来是早就已经调动别的地方的军队,打算在背后偷袭也先。

  朱予焕露出一个势在必得的笑容,道:“这下该轮到我们一雪前耻了,把阳和大败洗刷干净!至于防守,交给后来的京营士兵即可。”

  石亨精神一振,应声道:“是!”

  现在追过去,即使抓不到瓦剌的主力,至少也能杀一下还在正常撤退的瓦剌残余部队,对于一直固守城墙的大同士兵来说是立功的好时机。

  且看样子如今朱予焕并没有亲自去追的打算,他也可以放手一搏,洗刷之前自己在大同的败绩,也算是“戴罪立功”。

  第61章 大同事

  石亨率兵去追赶剿杀瓦剌的残余部队,朱予焕则是在大同进行简单的巡视。

  相较于蓟州,刚刚经历过两场战事的大同要稍微冷清一些,朱予焕则趁此机会将石亨募来的兵检阅了一番,顺便在当地官员的陪同下查看屯田等,同时等待后续部队的到来。

  尽管表面上看起来,每年屯田提供的粮食数量不变,但朱予焕大概过一遍,便能明显感觉到耕种田地的人数和上交的粮食的数字对不上。

  登基匆匆,朱予焕还没有来得及核实去年的税粮,不过她对自己辅政那两年的数字还是有印象的,每个人得到粮食的数量和需要缴纳的税粮数量落差极大,已经到了恐怖的地步。

  以小见大,朱予焕已经能够猜出边境一线上逃跑的军户数量不在少数。

  军户逃跑,屯田荒废,便会造成土地吞并,久而久之,便会成为一块烂疮。

  短时间重新拾起荒地不是难事,福建叛乱已经基本平定,跟随叛乱的不少人都可以直接发配边关来种田,可谓是大量的劳力。

  但想要在屯田制上做文章,确实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情。

  尽管朱予焕经常会做一些违背祖宗的决定,但目前看来还没有可以完美替代屯田制的方式,朱予焕贸然对着屯田动刀不一定是一件好事,只能如同改土归流一般,先从最简单的入手。

  比如兴修水利、提供农具、培肥土地、改良作物等,这些先前朱予焕已经做过一部分工作,缺的是因地制宜的进一步细化。

  除此之外便唯有政府的强制措施,将大量可靠的官员外派到各地来监督当地官员。

  也多亏朱祁镇走得早,朱予焕还能赶上明年的春闱。

  短短半年来不及再准备其他,朱予焕也只能先坐稳皇位,再对整体架构进行微调。

  大概巡视了一遍,朱予焕又对当地官员进行简单训话,终于等到了“姗姗来迟”的蒋贵和张辅。

  蒋贵和张辅到底年纪大了,不过考虑皇帝跑得实在是太快,这两位老人家也是日夜追赶,好不容易才追到了大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女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