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镇国公主_黎侯【完结】(374)

  中秋的夜风吹过,朱予焕幽幽开口道:“是啊。往者不谏,来者可追……”

  怀恩听出她的语气轻松许多,心中的石头也渐渐放了下来。

  过了一会儿,舆轿上又传来朱予焕的声音:“怀恩,我发现你在心理一道也颇有研究,要不要考虑也写一本什么著作,阐述一番你的理?咱们给它取名心学如何?”

  怀恩被她突如其来的话说得一愣,少见地不知该如何回答,只能干巴巴地啊了一声。

  朱予焕见他少有的不知该作何反应的模样,忍不住笑出了声。

  第77章 来吵架

  胡善围留居京城,开始教导宫中女官,朱予焕为了方便,索性将女官的学习地点也固定在内书堂,让负责教导内官的官员和胡善祥一起给内官和女官们上课。

  胡善围教导宫中规矩,翰林院官员负责教导经史子集,提高培养效率,有利于人才类型多元化。

  原因也很简单,现在的皇帝曾经是公主,更加习惯女官在身旁伺候,自然要培养女官代替内官的职务。

  当然,朱予焕也不是要取缔内官的存在,考虑到年后要下西洋,朱予焕特意下旨加了个临时衙门,称之为南洋学堂,主要用于教导和培训船队相关人员,面向人员包括朝廷官员、勋贵子弟、军官、女官、内官。

  这下算是捅了都察院的老窝,御史们纷纷看不下去皇帝这样“胡来”,不仅不区分身份高低贵贱,甚至连男女内外都不分,实在是太过分了。

  往常上早朝,都是朱予焕兴致勃勃,大臣们无精打采。

  如今上早朝,御史们激情发言,朱予焕昏昏欲睡。

  原因无他,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句话,伦理纲常、男女有别、遵循古礼,他们没说烦,朱予焕都听烦了。

  朱予焕敲了敲龙椅的扶手,这才开口问道:“都说完了?”

  身为首辅的曾鹤龄看出朱予焕早就已经听得不耐烦了,是故意等这些御史们全部说完,这才要放大招。

  “既然都说完了,该轮到朕说了。”朱予焕扫视一圈,道:“这一年有余,每日上早朝,感觉如何?”

  自从朱元璋之后,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四代人没有一个如朱予焕这样每天抓着官员上早朝的,最多也就是两日一朝,更不用说朱予焕还要抓着人上午朝,有的时候阁老来不及出宫,只能宿在皇城的值房里。

  其实大部分官员心中一直苦不堪言,但朱予焕也有说法,这是效仿太祖遗风,要勤政爱民。

  这番言论还有另一个意思,朱予焕也可以效仿朱元璋那样对于不服从自己的官员直接出手。

  是以众人都沉默不语,不敢说话。

  朱予焕仍旧是一脸淡然,道:“每日上早朝,早就有人坚持不住,有几个胆子大的甚至敢旷朝不来,以为朕真的不知道吗?朕只是知道太祖爷留下来的法子在如今不适用了,不愿意难为你们罢了。既然你们可以不循祖制,朕为何不可以?这一年来朕日日听经筵,未曾听说过君子有‘严于律人,宽于待己’的道理啊,莫非是哪位圣人说过,朕却没有听过,不如朕让人跑一趟孔府,问问孔夫子的后代,有没有这样的道理。”

  孔府充其量就是个花架子、吉祥物,哪敢插手朝廷的事情,若是真有这个胆量,早在朱予焕登基的时候,这群人就应该跳出来了。

  朱予焕扫视殿下一圈,又看向远处站在奉天门外有些模糊抽象的官员身影,接着说道:“朕长在三代帝王身边,比谁都明白什么叫做忍耐,你们能忍,朕也一样,咱们大可以继续这样耗下去。或者等到哪一日你们忍不下去了,扶持年幼的皇长子上位,再去瓦剌将庶人请回来!”

  如今的皇帝朱予焕固然喜欢折腾,但她的折腾仅限于朝廷内的事情,几乎从未有过如王振那样将官员直接拉去诏狱折磨的情形。

  “只要朕有意,大可以效仿你们怀念的圣主明君,将你们送到徐恭那里,不管是你们的肋骨还是性命,对于朕而言,都是唾手可得。”

  众人闻言都不敢说什么。

  他们是不论如何也想不到朱予焕会这样直言直语,竟然在早朝的时候将事情说得如此明白。

  “你们要是只想借此机会博一个好名声、恫吓朕做宋仁宗,以此来掩盖你们结党的意图,朕绝不会轻饶。”朱予焕让韩桂兰将之前都察院御史的上奏全部拿来,放在面前的御桌上,冷冷开口道:“翻来覆去就这么几句话,都说得如出一辙,朕想装聋作哑都装不下去,既然要结党,那就大大方方合章上奏。”

  奉天门内,鸦雀无声。

  下朝之后,朱予焕难得轻松,既没有留内阁的大臣们议事,也没有回乾清宫去批阅题本,反而是换了一身衣裳,带上人溜达着去了南洋学堂。

  笑话,吵架归吵架,该干什么还是要干什么的,总不能因为喷子耽误了正事。

  自从大同回来之后,朱予焕就没有私下出过宫门,这次虽然称不上“离家出走”,但是也颇有些相似。

  在宫中每日就干那么几样事情,朱予焕就是再怎么勤于政务,也总有觉得无聊的时候,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出来看看情况。

  尤其是南洋学堂的教学情况。

  要不是朱予焕没有时间,她自己都想跟着巩珍听课学习一下海上知识。

  只可惜她大概是没有出海的机会了。

  不过如今的情况,朱予焕也还算比较满意,至少她还能出宫溜达一下,俗称“微服私访”。

  若非朱予焕在大同扳回一城,只怕也要被限制人身自由,只能在皇城里面打转。

  第78章 分公私

  “圣……女郎,咱们还是先去茶坊吧……”

  朱予焕登基后事务繁多,韩桂兰和怀恩都有要帮着忙碌的事情。

  韩桂兰要帮着朱予焕和都察院的御史们唇枪舌战,还要帮朱予焕查看司礼监批红后的题本奏本,确认是否有猫腻,总结汇报给朱予焕,确认无误后再由女官们将批改后的题本抄录一遍,下发执行。

  怀恩则在朱予焕的授意下接管东缉事厂,接手情报工作,除了原本监视锦衣卫的职能,朱予焕还特意提出了另一个新职能,那便是监视各地的镇守太监。镇守太监是用来巡视当地的,因此权柄极大,但这部分人因为作为皇帝委派的“钦差”,对于地方军事民政都有较大的干涉权力,如刘永诚在甘肃的时候可以调兵出击,但镇守太监中也有如郭敬这样的人,和外族勾结走私,朝廷对此既没有深入了解、也没有插手阻止,无形之中酿成了恶果,朱予焕当然不能坐视不管。

  总而言之,韩桂兰和怀恩都不能再像从前那样寸步不离地跟着,故而朱予焕身边的随侍便换了人。

  其人名叫宋翠莲,和周盈盈差不多年纪,还不过二十岁。

  宋翠莲年纪虽然不大,但四五岁的时候便入了宫,在宫中也已经呆了十年,办事可靠稳妥。

  因着韩桂兰的事务越来越繁忙,宋翠莲与皇帝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近,开始逐步了解皇帝的喜好和习惯。

  只是她近距离跟随朱予焕的时间太短,还称不上熟悉,也没有韩桂兰在朱予焕身边那般自然。

  只是她自从幼年入宫后便再也没有出宫,从未想过自己还能跟着皇帝随意出宫,难免有些紧张和拘束。

  朱予焕见她这副样子,对着面店的伙计喊道:“店家,再来一碗面。”

  “好嘞!”

  朱予焕冲着她招招手,道:“你也不要太过拘束,不然让人看出来怎么办?凡事有一就有二,以后日子还长着呢,你要多多适应我私下里的模样,做到公私分明。”

  公私分明……是这么用的吗?

  宋翠莲无法,只好乖乖地坐了下来,只是不敢往实了坐,只是虚虚地挨着长凳的边。

  她入宫的时候年纪还小,只记得当初外面的风气远没有如今这样开放,至少一般的路边馆子不会让两个未婚女子入内就餐。

  朱予焕好不容易出宫一趟,第一件事便是跑到以前常去的饭馆吃面。

  宫里的饭菜看似口味众多,但是口味也就那样,哪有宫外的饭馆里面的饭菜这样好滋味。

  好在她们出来的时候天色还早,是午后开张的店家的第一批客人,馆子里尚且没什么食客。

  宋翠莲看朱予焕埋头苦吃、风卷残云的模样,仿佛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饭菜一般。

  店家将面端了出来,看着朱予焕的模样,不由感慨道:“客官,咱们店里这么多年都没有人像你一般吃得这么香,客官也是陛下的纺织厂里的人?”

  朱予焕离京多年,店家早就记不清朱予焕的容貌,更不用说如今朱予焕这副狼吞虎咽的模样,和以前来馆子里吃饭的模样截然不同,店家自然认不出朱予焕这个曾经的常客。

  朱予焕笑盈盈地说道:“还真不是……我离京外出去行商,一走就是好多年,好久没吃你家的饭菜了,有些想念也是情理之中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女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