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镇国公主_黎侯【完结】(375)

  店家闻言笑开了花,道:“客官好会说话,咱去给客官泡一壶好茶!客官要是喝酒,咱们这也有高粱酒!”

  “喝酒就算了,我今日还要去办事。”朱予焕看向旁边的宋翠莲,道:“你也尝尝,这家的浇头最好吃,比宫里的那些汤汤水水有滋味多了。”

  宋翠莲有些犹豫,但见朱予焕看着自己,只好乖乖“屈从”。

  不吃不知道,这一吃,宋翠莲也不由狼吞虎咽起来。

  宫中伺候的女官也好、宫人也罢,为了方便随时伺候皇城的主人,平日里都是吃一些简单的饭菜填肚子,甚至不敢吃得太饱,以免御前失仪。

  只是宋翠莲多年没有吃过外面的饭菜,突然“开荤”,宋翠莲便有些难以自控。

  待到她吃完了一整碗面,只见皇帝正在用帕子擦嘴,笑眯眯地看向她。

  宋翠莲这才想起自己跟在皇帝身边也要负责伺候,赶紧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吃饱了?”朱予焕道:“吃饱了咱们可就要去学堂了,再想吃什么好吃的,都要等到晚上回宫。”

  宋翠莲一怔,面色羞赧,连忙道:“是。”

  朱予焕匆匆出来,跟随左右的宋翠莲临时上值,还没有吃午饭,是空着肚子跟出来的。

  宋翠莲跟在朱予焕身后,看着街边形形色色的女子身影,有的是走街串巷、货郎打扮的妇人,有的是窄袖长裤、包紧发髻的干练女子,她们大都目不斜视,步履匆匆,宋翠莲看着,总觉得自己的身体轻飘飘的。

  南洋学堂的选址距离皇城不远,是朱祁镇原本划分出来要给朱予焕修建道观的地方,但只是修建了房屋,里面的设施还不够完善。如今正是需要用地的时候,朱予焕也不“吝啬”,将这里划了出来,让官员拨钱置办了桌椅板凳,自己提笔写下“南洋学堂”四个大字,赐了匾额。

  朱予焕这次出宫有马车和护卫随行,很快便抵达了学堂。

  张忠作为学堂的负责人,听说皇帝亲自前来,吓了一跳,拖着腿急急忙忙地前来迎接。

  朱予焕见他这样,示意旁边的人扶着张忠,以免他跌倒,“没有和别人说朕来了的事情吧?”

  “没有是没有……”张忠小心翼翼地问道:“陛下怎么忽然来了?平日里这个时候,陛下不是应该在宫中听经筵吗?”

  朱予焕莞尔,道:“本来应该是,可朕和御史们吵了一架,只怕官老爷们容不下朕,要另立他人为帝,朕也只能孤身离开了。”

  张忠被她这短短几句话吓了一跳,谨慎地扫视一圈,这才道:“陛下,您这话要是让范太监听到了,只怕要吓个半死。”

  范宏掌管御马监,如今平日里的职权虽然在朱予焕这里放着,但他本人还是要对皇帝的安危负责的,要是皇帝能够说换就换,只怕是“御马监全责”。

  朱予焕轻笑一声,道:“他的胆子可比你想象中的大多了。”

  张忠先是应了一声,随后意识到什么,道:“那……那陛下可曾给宫中留过信?”

  朱予焕一脸淡定,终究是说出了张忠最不想听到的话:

  “没有啊。不然我为什么让你不要告诉别人呢?”

  张忠:“……”

  第79章 至学堂

  午后的南洋学堂一如既往在授课,学堂的先生出身五花八门,主要教授各种航海、地理和天文知识,按照朱予焕的要求,分不同门类的课程教授,以便担任不同职务、负责不同职能的人合理安排时间来上课学习。当然,若是课程结束后还有空闲,也可以听别的课程来丰富知识。

  女官和内官有统一的回宫时间,因此可以趁着这个时间多听几节课。

  当然,借着这个机会偷懒的也不在少数。

  张忠陪同朱予焕过了前厅的门,便到了会客厅,这里原本是给朱予焕用来接见宾客的,被朱予焕征用为学堂用地之后,便成为了学堂管理人员的办公区域。

  过了会客厅后便是当初阮安设计的园林区域,原本摆放的神像都被搬到了原本的顺德公主府,比之前宽敞许多,墙上又多开了两扇窗,改善殿内的采光,其中摆放桌椅板凳,以便更多人能够同时听课学习。

  朱予焕倒是没有要进去的意思,只是学着以前上学时的班主任的样子,在窗口偷看正在听课的官员们。

  好在大部分人听得都极为认真,并未发现朱予焕这个皇帝的存在。

  当然,朱予焕能够这么明目张胆地出现,也是因为这些官员之中的大部分人都没有见过朱予焕这个皇帝,最多是奇怪南洋学堂内为什么会有陌生的面孔出现。

  “南洋遥远,风向、流向都与我大明海边不同,而海面上行走和地面行走截然不同,能够供人参考辨认方向的手段不多,除了观察日升月落的方向、使用水罗盘,还有一种方式就是使用牵星板,想当初,我和郑先生在海上……”

  巩珍正在里面讲海上行船的注意事项,他已经年过七十,但精神瞿烁,打扮干练,甚至还戴着绑腿护腕,一副练家子模样,连白发都不算多,足以看出他身体素质不错。

  再看他讲课时神采飞扬的模样,便知道巩珍不仅身体好,还十分有工作热情。

  朱予焕不由畅想自己要是到了这个年纪还能有这样的身心状态和素质,那简直是天大的好事。

  朱予焕本来就是活过小半辈子的人投生成了小孩子,心理上又经历过不少事情,尽管她自己有意识控制自己多和年轻人接触,但还是不免有几分老气横秋。

  尤其是这两年,朱予焕一直在忙于收拾烂摊子和破窗,偶尔也会有些疲惫,只能用高强度的处理政务来矫正自己的心理状态。

  看到巩珍讲课时手舞足蹈、意气风发的模样,朱予焕便知道什么叫做人老心不老,难免心生羡慕。

  在一旁的张忠不知道她的心思,只是对朱予焕小声道:“巩先生虽然年事已高,但对于航海一事仍旧十分上心,讲课的时候也与常见的私塾先生不大相同。”

  朱予焕不以为意地摆摆手,笑道:“巩珍、费信于航海一道很有经验,若非他们两个年事已高,我肯定会让他们和船队一同出海,如此也能多一分保证。好在还有马欢跟随船队一起充作翻译,至少沟通不会出问题。”

  她余光一扫,便看到周寿正在那里听得津津有味,显然是听巩珍讲的故事听得入迷,笔已经倒在了手边都未曾发现。

  “前几日我说过,宝船高大,行船不仅需要船夫,还需要天时地利的配合,所以过往郑太监率船队出海,大多是每年秋冬出发,春夏返回,免得消耗太多人力物力。可有人知道是为何?”

  “因为气候寒冷时,海流和冷风自北向南,气候回暖后,海流和热风自南向北流。”

  在原本寂静的课堂中,众人忽然听到一个陌生的声音,不由纷纷看向开口的人,只见一人站在窗边,头戴幅巾,身着水绿色披风,手持折扇,正笑盈盈地看向他们。

  还是周寿最先回过神,赶忙行礼道:“草民拜见陛下!”

  屋内听课的官员官职不高,大都是上早朝的时候远远地见过皇帝,未曾看清她长什么模样,也就只有周寿获准入宫拜见姐姐的时候,曾经被姐姐带着拜见过皇太后、皇帝,周寿行礼的时候偷偷地看过大明第一个女皇帝究竟长什么样子,事后还被姐姐训斥了许久。

  有了周寿开口,众人很快反应过来,齐刷刷地跪倒在地。

  朱予焕抬了抬手中的折扇,示意旁边的书童扶住年事已高的巩珍,道:“巩先生不用行礼,你讲课讲得极好,朕都听得入迷了,否则也不会应答你的问题,只是不知朕答对了吗?”

  巩珍怎么也没想到皇帝会亲自前来,连忙道:“陛下所说确实没错……”

  朱予焕这才走进屋内,扫视一周,先让众人起身,这才道:“朕今日是特意来看你们所学如何。你们之中有的已经为官三四年,也有元光元年的同进士,消息应当很灵通,早就知道了都察院劝谏的事情。”

  御史接连参奏南洋学堂的事情,不说官员,就是外面的百姓都有所听闻。

  毕竟自从朱祁镇亲征以来,便鲜少有这样御史为了一件事不断参奏的场面,而皇帝竟然为了一个小小的学堂这样较劲……

  这才让学堂内某些嗤之以鼻的人意识到,皇帝对于这件事的看重。

  为了仕途,他们也得更加努力。

  “朕要告诉你们,这次出海不单是为了宣扬国威、让番邦朝贡,更重要的是重新恢复满剌加外府,建立海上商路,护卫海域、探索海洋,将海洋也划分到大明的统治之内。”

  第80章 别胡闹

  听到朱予焕的雄心壮志,学堂内的众人还是难免有些惊讶和诧异。

  尽管知道皇帝对于出海这件事是认真的,他们也未曾想过自己的责任竟然会有如此之重,只以为是像过去那般,简单出使、震慑小国,顺便将沿海那些小国家的使者带来,朝拜皇帝。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女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