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羲和倚月_墨青【完结】(259)

  心思百转之后,大长公主张嘴就是冠冕堂皇。

  人家毕竟在边陲运筹多年,正儿八经的胡话自然是张口儿就来:“陛下,眼看年也要过了,节也要过了,去年京城那么大的水都退了,惩办治水功臣的折子总不好继续淹了吧?”

  宝祐帝深深叹气,老实说对于此案他也不知如何是好:先帝山陵崩,孝期还未满。他是真不想再动手绞杀一个兄弟。何况……李太医都说……秦王没几天了……

  那就用个“拖”字诀呗,要是能拖得秦王病逝。他再寻个题目把苏探花放了,也未为不可。也许到时候,柳娘子早就从了他呢。自然,这些话皇帝是无法同大长公主实说的。

  于是皇帝只能垂头不语,他盼着姐姐知进退、识高低,就此不谈这话了。

  没想到大长公主今天恁地公忠体国,揪住这个题目死死不放。

  皇上自然不知道,大长公主府里那位沈郎已经发狠儿:“今天你们家要再不给我个说法儿,我就不吃饭了!”

  大长公主再开口还是大义凛然:“陛下,虽说正月里不杀人,可天牢之内的苏探花到底该如何判决,皇上总得有个主意不是?他老子苏尚书毕竟也没撤职查办,而且还当着大学士的差事。怎么说都是朝中重臣……”

  皇帝深深叹息:“姐姐!苏旭诬陷秦王,私制甲兵,还在他的知县廨里搜出来恁多银子!这也都是实情……嗯,都是大理寺明白回奏的!朕也不能随便一句话就给臣下推翻了吧?”

  大长公主咬定青山不放松:“朝堂上下谁看不出,这案子审得颇有些不对榫卯之处?何况三法司自己就打得团团乱转!陛下,杀忠臣不祥!拘着大臣的老婆……更不祥……”

  宝祐帝破天荒地白了大长公主一眼!

  陛下当时就不乐意了:“姐姐,你要说这个,朕可就不乏了。小苏相公的妻室是如何入宫的?还不是姐姐一手操办?朕不过动动心眼儿,您就给我送到眼前儿了。怎么着?送出手的节礼,姐姐还能要回去吗?”

  大长公主嗫嚅须臾,自己也觉得自己不太地道。

  但是!她总不能瞪眼儿看着沈彦玉跟她一哭二闹三上吊!

  大长公主也是近日才知:敢情爷们儿豁出去撒泼打滚儿坐地号丧就没娘们儿什么事儿了。他们底气多足啊!日子还过不过了?!

  那日,大长公主运运气、跺跺脚,索性豁出去不要脸了:“陛下,我不管!今儿个正月十五云遮月的好日子,我回家交代不了,您也别想踏实过节!今天陛下得赏我句痛快话儿,是重审小苏相公,还是放了人家老婆!要不然沈彦玉真敢在我床头上吊!沈相公说了,没辙上吊是翰林院祖传的手艺!他这是跟苏尚书现学的!”

  宝祐帝扶额半晌无话可说!

  被长姐逼到没奈何处,皇帝只得将那姿容美艳、性情活泼、不走寻常路的柳大美人与忠贞勤恳、屡破奇案,下河治水不耽误上岸收税的能臣苏旭细细比较,权衡良久。

  最后皇帝一咬牙一跺脚:“也罢!朕马上传旨刑部,下午就亲自审问苏旭!”

  大长公主试探着问:“那柳娘子呢?您就不放了吗?”

  皇帝怫然不悦:“姐姐,讲道理说,他家怎能都占着呢?”

  第152章 御驾亲鞫

  正月十五皇宫

  有道是: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虽然未必一定恶鬼横行,可怎说都不像吉祥之兆。

  宝祐帝闷坐暖阁,长久地盯着三法司呈上来的案卷。案卷之上官员手书黑大光圆,千篇一律。这是太祖高皇帝定下的章程,本朝官员务必以此馆阁字体上奏朝廷。

  当时太祖是想着定下规矩才有方圆;如今看来,倒仿佛天下官员都被祖宗规训出了一模一样忠君爱国的心思。宝祐帝不过做了一年多的皇帝,便已深知其中三昧:他的臣下各有肚肠!就没有一盏省油的灯!

  皇帝安静坐在御案之后,他在默默等待,他要了结一段公案。

  登基以来,皇帝还不曾在宫中提审过人犯,其实这并不十分符合规矩。

  但这世上真正的大事,中规中矩的又有几件呢?若是大家都依规矩,太祖爷爷就不该造反;若是大家都依规矩,坐在这里的还是他的长兄。窃钩窃国,赏罚各异,这世道本来就没有天理。

  殿外传来步履声声,宝祐帝深深地吸了口气,他并不喜欢今天要做的事。

  然后,皇帝就看到了苏旭。

  他没想到:这年轻的探花郎是被人用块破毯子提溜进来的。然后,苏旭即被人拖拽进殿。

  察觉了皇上惊诧,冯恩在陛下耳边嘀咕:“这是让三法司拿夹棍断了腿……小苏探花伤重得狠,只怕几个月都走不得路了……”

  宝祐帝轻轻“啊”了一声。是了,案卷上轻描淡写了一句“虽用刑罚,人犯无招”。

  皇帝不禁哂笑:不错!这很合规矩,他的臣下们并没有瞒他!

  会办事的内监们将那个重伤垂死的男子拖到暖阁正中的地上,就施礼退下了。

  冯恩沉吟了一下儿,见皇帝挑眉看了看门口,他也快步退了出去。

  冯恩猜得出,今日陛下和小苏相公必然有些私话要说。有眼睛的人都明白,小苏相公这案子,原不在他是否贪赃枉法,只在皇家要不要他的人头……

  冷眼看着侍卫、内监匆匆退去,屋子里只剩下皇帝和苏旭两人。

  宝祐帝静静看着那强打精神的青年,他正努力按照礼法,趴在地上艰难地向自己叩拜。苏旭大概真的伤重,他行礼的姿势拖沓又难看,就连自陈姓名的声音都带了些痛苦的颤抖。

  作为一个仁德天子,宝祐帝知道自己应该说一声“免了吧”省得场面难看。

  但他没有,皇帝居高临下地俯视这个跪伏的男人。他有点儿不能接受这个满身污秽的憔悴囚犯和那个精神焕发的翩翩探花是同一个人!

  皇帝甚至有点恐惧,他从未亲眼见过经历过惨酷刑罚的活人。

  那些牢中重犯、那些乱臣贼子、那些斩决人犯,从来都是雪白奏疏上的一段行文、几个正字。皇帝从没想过经过大刑的人……是这么凄惨的……

  吞一口唾沫,皇帝心虚地别开了眼。

  苏旭艰难跪着心下一沉,他只当是皇帝厌弃得自己狠了,所以连正眼都懒怠看他。他真想不明白,自己到底哪儿得罪皇上了?皇上为啥从头儿不爱看他?

  他其实并不知道,皇帝……对他的心思是十分复杂的……

  御座上的宝祐帝从小就记得苏旭的模样。

  犹记得那一年,也是新春,也是十五。

  当时还是皇后的太后娘娘恩准诰命们携带子嗣入内行礼。还是二皇子的宝祐帝曾在御园深处看到过幼年苏旭被他娘亲领入宫墙。

  也不知怎地,过了多少年了,皇上还是忘不掉那日的情形:穿戴一新的清秀孩童得了皇后娘娘的夸奖赏赐,看来特别兴高采烈。帝师独子从正殿出来,便耍赖地攀住母亲的衣袖不住摇晃,口中絮絮不知说了些什么,惹得他娘好生爱怜地抚着他的发顶摩挲个不停。

  宝祐帝冷眼站在远处,只看苏夫人的神情,便知那是慈母在和爱子说些最亲昵的话儿。也就是那一年,垂髫之年的二皇子刚刚丧了并不得宠的母妃……

  所以皇帝这些年都在以一种极微妙的眼光偷偷观察着苏旭:他看他进学、他看他中举、听说苏师傅为官清廉,他家公子的衣裳大多都是他娘亲手缝的!

  做晋王时,皇帝亦听礼部官员嘀咕过,苏尚书为了儿子娶亲不顺日夜忧愁,还不敢在家多说多言,唯恐伤了儿子的心……

  及至他登基以后,终于看到昔日孩童长成翩翩少年。

  他看他跃龙门,他看他赴琼宴,他看他簪绒花,他看他骑骏马在御道上被他的子民簇拥赞叹!

  宝祐帝十分惊奇:你说世间怎会有如此有福之人?他少年得志!他倜傥风流!他甚至没有个想要他性命的亲生兄弟呢!

  后来,皇上发现就连苏探花的老婆都那等活泼剽悍!

  想明白了这一层,皇帝陡然惊觉:难怪自己不肯给他好脸子!难怪他不想给他一家好脸子!纵然自己贵为天子,若说凭生妒恨,唯有苏旭!他被父母宠爱,他有忠贞爱妻,他擒贼治水被一方百姓敬重,听说他老丈人还颇有家产!怨不得宛平上下都说苏大人性情温和脾气好!朕要是如此十全十美,朕也没有脾气!

  但是,当皇帝再次俯视这个被拖拽进来的重伤男子时,他的心还是抽动了一下儿:他今日是打定主意要杀他的。思来想去,他还是要借他人头一用!皇帝太想平平安安把日子过下去了。

  三年之内,这座庞大的帝国已经接连失去了两位天子,朝局纷乱危机四伏。

  宝祐帝自幼并非按照东宫教育。他的臣下也有诸多秦王心腹。他甚至还没有儿子!

  午夜梦回,年轻的天子总是错觉自己操控着一艘豪奢巨轮航行于茫茫大海之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