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的事,我会留意。”
声音平稳无波,带着他一贯的沉静调子,甚至尾音都纹丝不乱,仿佛刚才那个胆大包天捏她鼻尖的人与他毫无关系。
林砚甚至没有转头看她,目光依旧落在前方口沫横飞的张不容身上,下颌线条比刚才似乎还要放松些,侧脸在光影里显得格外从容镇定。
苏绒一愣。
她没抬头,也没看他,只是抱着猫的手臂微微收紧了些,惹得怀里的橘猫不满地“咪呜”了一声。
少女这才回过神,连忙松了松力道,笨拙地揉了揉猫脑袋,可心底却像被一根微小的羽毛,极其轻快地搔了一下。
就这么轻飘飘地应了?
还真听进去了?
少女心里的小人儿无声地嘟囔着,可脸上却努力绷着,不让自己露出更多破绽。
只是那微微低垂的眼睫,和耳根处那抹可疑的薄红,诚实地出卖了主人此刻的心潮起伏。
林砚说完那句话后,便再无下文。
他甚至还微微调整了一下坐姿,让自己看起来更放松了些,目光专注地投向说书人,仿佛已经完全沉浸在了故事里。
就好像方才种种,皆是某人错觉。
苏绒:“……”
算了算了,反正事办了!
就在这时——
一串带着点急切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清晰地穿透了门帘外的喧闹,直直地朝着猫馆门口而来。
那脚步声嗒嗒嗒,像撒欢的小马驹,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活力。
苏绒本来只当是哪个街坊邻居家的皮小子。
可那脚步声到了门口却并未停下,反而带着一股子熟门熟路的劲儿,门帘哗啦一声就被掀开了。
她正坐在门边,下意识地循声望去,目光落在那张带着汗珠的少年脸上。
小少年眼睛亮得像两颗黑葡萄,却是苏绒再熟悉不过的一张脸。
少女抱着猫的手臂微微一顿,杏眼眨了眨,随即猛地亮了起来。
“小七?”
她几乎是脱口而出,声音里带着点惊讶和久别重逢的雀跃。
那少年闻声一乐,三步并作两步就朝这边跑了过来,声音又脆又亮。
“苏姐姐!可算找到你了!”
他跑得急,额头上还挂着细密的汗珠,跑到苏绒跟前才刹住脚步,胸膛微微起伏着,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她。
“我回来了!”
苏绒看着眼前这张熟悉又似乎长开了些的脸,正是许久不见的赵小七!
少女顿时被这突如其来的惊喜冲散了思绪,她放下怀里的橘猫,站起身来,脸上也漾开了真切的笑容。
“小七!真是你!怎么这时候来了?怎么跑得一头汗?”
赵小七嘿嘿一笑,抬手用袖子胡乱抹了把额头的汗珠,眼睛亮得惊人,带着风尘仆仆的兴奋劲儿。
“苏姐姐,我……我是来找夫子报喜的!”
他一边说着,一边下意识地伸手往怀里掏,动作带着点急切和掩不住的雀跃。
“报喜?”
苏绒好奇地挑眉,看着他急切的模样。
赵小七用力点头,脸上是按捺不住的激动笑容。
他从怀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个用细布仔细包着的东西,直
接递到苏绒面前,声音清脆又响亮,带着献宝似的雀跃。
“苏姐姐!你看!我的!”
苏绒疑惑地接过,入手感觉布包里的东西有些分量,硬硬的。
她低头解开布包上系着的同色细绳。
靛蓝色的布巾滑落,露出里面一块打磨得极其光滑、泛着温润光泽的深青色木牍。
木牍约莫一掌长,半掌宽,厚度如书页,触手温凉细腻,带着淡淡的檀木香气。
牍面用沉稳的墨色刻着几行字,字迹端正有力,笔画间带着金石之气。
这个东西可不是现代有的,苏绒正想看个仔细,赵小七的声音就迫不及待地揭晓了答案——
“苏姐姐,我收到麓台书院的青简了!”
第48章 猫馆里到底有谁在啊
苏绒不知道青简是什么,但就手里这块温润光滑的深青色木牍而言吧……
嗯,怎么说呢?
就像极了她在博物馆隔着防弹玻璃看到的那些很古老的拓片,那种多盯两眼都怕盯出问题的国家一级文物。
少女捏着这块文物的手都下意识地放轻了力道,连呼吸都屏住了半拍,生怕自己一个手滑,然后给这祖宗摔出个好歹来。
她现在认识不少字,目光便在那几行刻得一丝不苟的墨字上飞快扫过,然后磕磕绊绊地读了出来。
“赵家子小七,性敏而坚,质朴向学,虽处市井而不坠青云之志,经麓台书院诸师考校,准入我麓台书院丙斋,望尔勤勉笃行,不负韶华。”
落款处是麓台书院的朱印,印泥鲜亮,透着庄重。
这……这居然是一块录取通知书?!
苏绒:“……”
古代的通知书都这么硬核的吗?
这分量这质感,这扑面而来的历史感…跟她上辈子邮箱里躺着的电子版offer比起来,杀伤力简直不是一个量级!
少女握着木牍的手指微微一顿,杏眼倏地睁大,难以置信地看向赵小七,手上忙不迭地把东西塞给了林砚。
好小子呀,小七深藏不露啊!
林砚几乎是下意识地接住了被塞过来的木牍。入手温凉,深青色的木质细腻光滑,带着淡淡的檀木香气。
他甚至没有低头去看牍面上的字迹,指尖在木牍边缘那打磨圆润的硬木轴头上一搭,沉静的眼眸便抬了起来。
目光直接落在赵小七那张写满兴奋和激动的脸上。男人薄唇微启,声音不高,带着一贯的沉静。
“麓台青简,除了麓台书院,没别家会用木头刻牍当录取凭证。”
他顿了顿,目光在赵小七脸上停留,语气依旧平稳,却带着点洞悉的了然。
“是张不容替你引荐的?”
赵小七现在可不是那个不知道林砚几斤几两的市井傻小子了,甫一被问,脸上的兴奋劲儿瞬间收敛了几分。
然后便赶忙挺直了腰背,对着林砚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嗓门儿都发紧了。
“回…回林大人话,是先生替我写的荐书!”
小少年抬起头,眼睛亮得能照出人影儿来。
“明珠姐姐回来没去恭贺,就是被爹带去了书院考试!”他顿了顿,脸上又漾开那种纯粹的喜悦:“就…嘿嘿嘿,考上啦!”
苏绒看着赵小七那副傻乎乎的模样,心头那点震惊还未完全散去,思绪却不由自主地飘向了别处。
赵里正急急忙忙带着小七去书院考试?
少女的目光在赵小七那张因激动泛红的小脸上停留了一瞬,睫毛一颤,只一息就想明白了。
是了,登闻鼓一响,定远侯府倒台看似尘埃落定,可这京城的水哪是那么容易就清的?
事后算账这种事,可是比比皆是!
如今风波稍歇,他第一时间把儿子送出去,送去远离京城是非漩涡的麓台书院……
这心思,苏绒懂。
是怕啊。
怕侯府余波未平,怕牵连到自家这根独苗。
苏绒心里轻轻叹了口气,倒没觉得恼,反而生出几分理解和……一丝暖意。
赵里正那个老里正,平日里看着谨小慎微,最是怕事,可这次这份胆气和担当,在苏绒看来,已经是顶顶了不起的了。
这人可能是有点刻板老派,骨子里确实还是个实打实的好人。
一个会在宫门前为明珠撑腰,会在风波后默默护着儿子的……好父亲。
少女嘴角忍不住向上弯了弯,看向赵小七的眼神也浸满了暖融融的温和。
就在这时,一直端坐在小板凳上的老丞相终于受不了几人的呱呱噪噪,也扭过头来瞅着这个突然出现在眼皮底下的小子。
然后一眼就看到了他师弟搞出来的青简,便饶有兴致地挑挑眉毛,伸手招呼赵小七过去。
“小子,你过来。”
赵小七闻声一愣,有些茫然地看向这位穿着半旧青布直缀,气度却非同寻常的老翁。
他下意识地又看了一眼旁边的林砚和苏绒,苏绒连忙对他一眨一眨地使眼色,下巴朝蒋淮一扬,催他快过去。
小少年这才有些局促地挪步上前,在蒋淮面前站定,先行了个礼,然后双手紧张地揪着自己的衣角,眨巴起那双温明澄澈的眼睛来。
蒋淮的目光在他脸上停留片刻,带着点长辈的温和,开口问道。
“这青简来之不易,想必是下了苦功。你夫子是谁?引你入这麓台书院门墙的?”
蒋淮听了,脸上露出一丝了然,随即又化作一种带着感慨的笑意。
老人点了点头,捻了捻胡须,像是想起些旧事,目光转向林砚,语气带着点追忆。
“张不容这个年轻人,老夫是知道些,也是惊才绝艳的人物,与你倒是不分伯仲,各有千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