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我进城, 没走多久就发现渠水县内的地有问题, 还是很大的问题, 所以我就动手挖了一下, 发现渠水县的地沙化严重, 虽说现在城内房屋还无事,但谁能保证下一次同样这么幸运。”
柴应心中诧异,他自然也清楚公主话中的沙化严重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他治下也有几个县在雨水充沛的季节下,县内的山坡会有落石,出的事情也不少。
这还只是在无人山坡,这可是渠水县内,到处都是百姓房屋。
一旦像那滚落的山石,绝不仅仅砸在地上,更多还是会砸在血肉之躯的百姓上。
最最可怕的是,你不确定这个情况到底会在什么时候发生。
赵虞的话还在继续,“我发现道路中间的土地沙化最严重,靠近两边房屋的土地要稍微好上一些,不过也就是一些,并不影响房屋倾塌。”
赵虞看向郑县令面色认真严肃,“所以郑县令,这渠水县的百姓必须尽快搬离。”
“对对对,郑县令,必须让百姓尽快搬离,不能拖着。”虽说因此要抛弃很多,但什么都没有命重要不是吗?
见郑县令迟迟不说话,赵虞大致能猜到他的顾虑,这渠水县的百姓几乎都穷,整个县最好的房子就属她住的孟氏客栈,只是孟氏客栈在这的规模也远远比不上州府的。
昨日她们包下整个客栈,掌柜和两个伙计手忙脚乱打扫的模样她还有印象。
路上那衣衫褴褛的百姓,寥寥无几的铺子她也没有忘记。
这渠水县的百姓就剩唯一家当——房子,让他们舍弃并没有那么简单。
“这房子我帮渠水县的百姓建起来如何?”
柴应瞪大了眼睛看着公主,虽然很不合时宜,但柴应不得不承认他羡慕了。
白送的房子欸,要知道之前福田县他们地动损毁的房子公主也是让他们以工换房的,虽说那要求的工作更像是公主白给的福利。
郑县令忍不住看向公主,“公主此话当真?”
“我说出话自然做的了真,同时我还会为渠水县的百姓找一个生计,让他们之后生活不会如此困苦。”
如果说柴应之前还只是羡慕,那现在就是嫉妒了。
“公主,公主”郑县令面上满是激动,说了半天‘公主’也没有后文。
“如何?”
郑县令忙不迭点头,他知道这是公主把一个大大的馅饼丢到了他们渠水县的头上。
“既然同意了,那郑县令就快组织渠水县的百姓搬离吧,暂时的没定下来新渠水县的地址,看看把百姓给分成三四批先安排到邻县,我这边会马上传信回州府,让那边把材料和建筑队给调过来。”
赵虞觉得自己可能考虑的还没有那么周全,不过现在最重要的急就是把渠水县的百姓给迁出去,其他的可以后面再进行补充。
郑县令不住地点头,“那我现在就去出公告。”
“好,快一点。”
郑县令把书房留给公主和郡守,自己出去写公告,同时还不忘吩咐人去取渠水县的县志和地理志。
书房内,柴应扭扭捏捏地凑到赵虞跟前,“公主,这渠水县百姓的安置可不是一笔小费用。”
“怎么?柴郡守打算也出自己一份力?”
柴应呐呐道:“出人手没问题,银钱的话,公主你也是知道孙刺史是多么节约,所以我们郡也没多少银钱。”
要是搁在以前,那库房里是连只苍蝇都没有的,还好这段时间孙刺史收入颇丰,对着他们手缝也大一些,不然还是一点都没有。
赵虞也没打算让柴应出钱,既然是她答应下来的事情,那一切都会由她接手。
“到时候送一些人手来,会给工钱的。”
到时候房子就建水泥房,但新的渠水县选址定下后修筑城墙光用水泥也不行,到时候需要的人手也不少,干脆就让柴应去张罗。
听到赵虞这话,柴应的眼睛马上就亮了,他没想到还能给下面百姓找一些活计。
“好的公主,到时候下官一定会挑选年轻力壮的男人来,保证把公主交代的任务完成好。”
对此,赵虞不置一词。
很快,书房的门被敲响,郑县令命衙役把地理志和县志送来了。
赵虞迫不及待打开看了起来,一时间房间内格外安静。
柴应无事可做,让他一直坐着也无聊,干脆就把屋子留给公主,自己出门去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帮得上忙的。
赵虞也没注意到柴应出去了,她的眼睛一直盯着手里的地理志。
渠水县的地理志有介绍渠水县周围大致的情况。
赵虞也大致知道为什么当初渠水县会设址在这里了,按照地理志写的,一开始这渠水县的平坦空地非常大,土质也非常好,虽然看起来像一条沟渠,但原本距离县不远处有一个小山坡,可以说挡住了水流,可以说更像一个畸形的山谷。
按照之前所描述的,确实很适合做一个居住地。
只是后面到底是怎么变成这样呢?
赵虞继续往后面看,发现渠水县建立后不过十来年间那座小山坡就不见了,自此常年积水,更有洪涝的情况出现。
可是好端端的一座小山坡怎么突然就不见了。
在地理志上找不到的答案,赵虞最后在县志上找到了答案。
说是有一年渠水县这一片大雨,整整下了一个月,渠水县的积水很深,已经把房子都给淹了大半,其他县同样也出现了积水的情况,为了救百姓,旁边几个县实在没办法就筑了泥墙,挡住了从渠水县流向他们的积水。
这样一来,渠水县整个就被包围了,里面的水根本排不出去。
眼看一整个县的百姓都要被淹死了,当时的县令当机立断组织幸存的百姓把那小山坡给挖掉了一大半,最后让县里的水给排了出去。
赵虞看到这的时候倒是对当时县令的做法很是赞赏。
说起来,照此描述看来,原先的地势也不应该是这样的,既然能把县里水跑出去,那不远处就算不比渠水县地也应该是差不多持平的。
可是她来是看了,发现从远处到渠水县的地势呈高到低的趋势的。
这个地势只会往渠水县倒灌积水怎么可能排水呢?
明显不现实。
直到赵虞看到因为这一年淹水的情况出现,不少房屋相出现了倒塌的情况,百姓几乎都从山上砍了树木下来建房子。
当初的渠水县百姓规模可比现在渠水县多多了,哪怕当时因为淹水而死了一些人,那人数也是不少的。
可想而知建房子需要的树木要多少。
渠水县内的山林被用了个大半。
当时倒是因为这些树木缓过来了,可是之后渠水县可用做耕地的土地是越来越少了,因为两边山时不时有山石泥土落下,空地被一再压缩。
虽说后来当地县令意识到了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更是带着渠水县百姓连年种树,只是结果已经造成了,而且他们所种的树木也不是一两个月能长成的。
再后来就成了如今渠水县的模样。
县志上还记录了渠水县这些年发生大大小小的灾害,就是这些灾害造成了让渠水县越来越脆弱,不堪一击。
现在渠水县已经不适宜百姓再居住,地面的坍塌亦或是一场洪水都能摧毁这一整座县。
而渠水县这一片地域本就多降水。
赵虞面色莫名,她不知道该如何评判当时那位县令挖开小山坡的决定了。
她赞赏他的决断拯救了一县的百姓,但看到后面渠水县一步步变成如今这样又有这个决定的原因。
不过如果让赵虞来做选择,她当时也会选择挖开那小山坡,若不是如此整个渠水县就没了,又如何谈以后呢。
还有就是邻县决定筑起泥墙堵住从渠水县来的积水。
看起来有些不近人情,甚至是不把渠水县百姓的命看在眼里,可那又何尝不是一个痛心艰难的决定呢。
如果继续放任可能逝去的还有几个邻县数不清的百姓,最后只能选择先保全治下的百姓。
赵虞心里有些难受,当时邻县几个县令不知道背上了多少骂名,可谁又能理解他们心中的苦呢。
尤其是赵虞在县志中看到,积水退去后,邻县都有不同程度送了东西给渠水县。
“唉。”赵虞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还没等赵虞从这种沉重的气氛中缓过来,就隐隐约约听到了吵闹声。
第114章
赵虞忍不住疑惑, 她们刚才从前厅一路过来,虽然算不上安静但也绝对不是吵闹。
而且前厅都是病人,怎么会有吵闹声呢?
莫不是发生什么事了?
赵虞看向一旁的长明, “长明,你去看看,外面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长明领命出去查探, 外面有些吵闹, 再加上赵虞已经从县志和地理志上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随即站起身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