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小丫鬟后靠美食发家_年糕粉丝汤【完结+番外】(100)

  没曾想这里居然还有更勤快的。

  一家三口感叹的同时,他们也穿出巷子,抬眸便见着熟悉的瓦子以及坐落在其中的聚友楼。

  第79章

  三人熟门熟路进了店,至二楼窗边位置落座。林森探身一看,面露喜色:“娇娘,芝姐儿快看!咱们今日运气不错啊。”

  三人所坐的位置恰好能将对面的勾栏尽数揽入眼中,只见台上正坐在两名弹琵琶的乐女,另有五名纤细女郎正跳着胡旋舞,清亮的乐声,摇曳的舞姿,引得诸人纷纷驻足观看,更有不少人注意到聚友楼的好地段,赶忙进了铺子。

  “亏得咱们来得早。”

  “就是,要是迟点怕是就没这般的好位置了。”宋娇娘看着接二连三走上二楼的顾客,愈发庆幸。

  恰好铺里的伙计也将菜单呈送上前,林森看了两眼,忽地认出人来:“我见过小哥的!”

  “你好端端说什么呢。”宋娇娘无语,白了林森一眼:“咱们上回来聚友楼吃饭时见过吧?”

  “小哥曾来过我家?”林森没理宋娇娘的话,好奇追问道。上回他在铺里见到面前人便觉得眼熟,时下再次遇见难免教他惊喜。

  平哥儿浑身一僵,嘴里泛苦,干巴巴地回道:“您是——林芝记的林掌柜?”

  林芝听到这话,方才回头看了一眼。不过她又不在堂屋里出现,加之她还有一点点脸盲,故而根本认不清往来食客,更不用说平哥儿了。

  林芝默默转身,继续趴在围栏上,津津有味地看着胡炫舞,只见舞女们的长袖在空中旋转,蓝绿交错的裙角随着转动仿佛如流动的水一般波澜起伏,配上那莹润放光的雪白肌肤,直教人错不开眼,就连刚刚还喧哗吵闹的场外也渐渐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沉浸于眼前的表演中。

  “芝姐儿,芝姐儿。”

  “嗯?嗯。”林芝回过神,回首时手里被塞进一本菜单。她翻看一二,略过上回吃过的菜又选了几道,便将菜单送了回去。

  平哥儿接过菜单,赶忙退下。他把单子送到后厨里,想了想,又寻到周厨那边,悄声说道几句。

  周厨惊讶归惊讶,可想着崔厨娘上回的交代,便摇了摇头:“无需在意,就当是正常的食客招待便是。”

  “是。”

  “等等。”平哥儿刚走,周厨又唤住他:“待会儿听听他们的对话,若是那姐儿说了什么便都记下,回头告诉我。”

  平哥儿应了声,赶忙出去了。

  等他离开以后,周厨心神不宁半响,他没去崔厨娘这里,反而是上前瞧了瞧林芝几人定下的菜单,目光落在最下面一行。

  周厨心中微动,行至内里,在诸多帮厨诧异的目光中亲自动起手来。

  “周厨怎么下厨了?”

  “包厢里来客人了?”

  “……没有吧?”灶房里的厨子面面相觑,聚友楼里一楼二楼乃是普通堂屋,接待散客,只一楼不收茶水费,二楼收取茶水费,而包厢则位处三楼,全部需要提前预定,无论订购几道菜品,光茶水费便要两贯钱。

  同样,包厢里的顾客所点的菜品,都由对应的厨师制作,体验感自是完全不同。

  而周厨便是专门负责三楼包厢的厨子之一,这般出人意料的操作直教人想不通。

  不多时他便送上三道菜品,两道凉菜一道热菜,凉菜乃是腊肉拼盘和白切鹅,热菜则是豆瓣烧鸭。

  腊味拼盘乃是带皮腊肉拼腊肠,前者腊肉带皮,富有嚼劲的同时还肥而不腻,越嚼越香;后者制作时间充足,咸鲜香风味十足,味道恰到好处,完全不会让人觉得齁。

  林森与宋娇娘赞不绝口,而林芝才腊味拼盘的制作工艺里也能尝过酒楼管理者经营得法,运转高效,细节方面更是把握得极好。

  再来是白斩鹅,许是自家最近做烧鹅的缘故,林森和宋娇娘对这道鹅肉都十分上心。

  林芝光看洁白的鹅肉与透着粉色的骨头,便知这白切鹅做得不差。果然夹起一块放入口中,本身比较粗糙的鹅肉入口松软,外皮Q弹,肉质顺滑醇厚,香味浓郁,想来煮制时应当是加了肥膘的。

  这般的味道,需要用小火慢慢泡制而成,又是耗时耗力的一道料理。

  林芝又夹起一块,蘸了蘸酱汁,眼里又是惊喜,这酱汁是蒜蓉、醪糟加各式辛香料组成,鹅肉用这物配合使用,味道顿时更上一层楼。

  就连抱着挑刺的林森和宋娇娘,也说不出不是的话,或者说她们没想到鹅肉竟是不用辛香料就能做得这般好吃。

  林芝闻言顿时笑了:“爹,娘,这你们就说错了,这鹅肉起码得用辛香料炖煮上三盏茶功夫,方才能让肉质这般松软又细腻,醇厚又温润。”

  接着是豆瓣烧鸭,盘里的豆瓣烧鸭还冒着热气,俨然是刚刚出炉的。

  油亮的酱色裹着大块的鸭肉,炒得微焦褶皱的鸭皮缀着深褐色的豆瓣碎,上面还堆着黄豆、葱段等物,色泽鲜亮,香味扑面而来。

  硬要说缺点,便是量少了些。

  豆瓣和鸭子都是林芝一家再熟悉不过的食材,故而宋娇娘看着送上来的小小一盘,忍不住嘀咕一句:“这要快四百文吧?这鸭子也忒值钱了……”

  林芝夹起一块来尝了尝,鸭皮富有韧劲,鸭肉紧实弹牙,汁水丰腴,最重要的是半点鸭腥味也没有。

  她细细品尝半响,渐渐有了答案:“想来是鸭子的品种不同?这肉质要比咱们之前做烧鸭时用的鸭子肉质更清甜,质地似乎也更紧密。”

  林森唤来平哥儿询问,方才知道聚友楼用的是高邮麻鸭,而非本地豫鸭。

  从扬州高邮运输到汴京,其身价自是翻了数番,其制作的菜品价格亦是水涨船高。

  不到四百文的价格听着贵,实则一点都不贵。

  甚至林芝回想了一下菜单,忍不住与平哥儿说道:“其实你们菜单上也可以标注下食材来源地的,这样咱们选择的时候亦不会有这般疑惑。”

  “就像刚刚的鹅,也不是咱们本地的品种吧?”像是林芝这般能品出鸭肉质地味道不同的人是少数,大多数普通人,或是初次进入聚友楼的食客恐怕都会生出如宋娇娘这般的疑问。

  顿了顿,林芝又想或许是聚友楼作为汴京城里有数的大酒楼,往来的也多是小有资产的富户,这个价格对于大家来说也属正常?

  但后世的餐厅饭店,也都喜欢标明食材产地,这样一来能够锚定品质,二来能与顾客建立信任,减少顾虑,三来也能强化菜品的价值。

  换作林芝自己的话,肯定会写上,至于别的铺子她也就随口一提,再多的也没什么好说了。

  平哥儿表情不变,笑着应下,不多时又送上来两道菜品:“

  三虾茭白,花胶黄鱼羹。”

  听到茭白二字,林芝率先来了兴趣。其实茭白便是菰米感染黑粉菌形成的膨大茎秆,时下正处于两者兼并的时期。

  因着茭白特殊情况,加之官宦人家不轻易吃这些出世不久的食材,所以酒楼乃至市井都难得见着。

  没曾想,眼下聚友楼却是走在诸人前面,甚至率先拿出成品菜来。

  所谓三虾便是虾油、虾脑和虾籽,配上只留下内里最嫩的茭白芯,那一口下去先是虾的鲜甜,再是茭白的清甜,可谓是满嘴生香,教人食欲大开。

  这时候,再来上一碗花胶黄鱼羹,那定然会是鲜上加鲜。

  林芝想到这里,伸手掀开锅盖,热气裹着鲜香喷涌而出,直直侵入一家三口的鼻腔内。

  前面还心心念念松茸鸡汤的林森,此刻双眼发直,深深嗅了一口:“好香的味道!”

  甚至连周遭的食客也投来视线,更有人悄声道:“花胶黄鱼羹?这味儿比我上回吃还香浓?”

  平哥儿闻言,暗暗点头,毕竟眼前这份可是出自周厨之手。要知道他回头去拿餐食时,可是被惊到了!

  周厨竟然亲手为这一家三口做菜!?再是手艺出色,也不过是开脚店的商贩啊……

  平哥儿想到这里不免心情复杂,半响才按捺住情绪,继续观察着林家人,想要看看他们这回会说出什么。

  花胶黄鱼羹不止是香味惊人,模样也是夺人得很,只见炖煮到奶白色的汤汁光泽温润,丝滑细腻,雪白的黄鱼在汤里沉浮,四周缀着翠绿的芦笋、雪白的竹荪、红润的火腿丝,间或能看到半透明的花胶丝,光是外观就足以打下满分。

  林森舀起一碗递给宋娇娘,又给女儿也盛了一碗,最后给自己盛了满满一碗,迫不及待地尝上一口。

  甫一入口,林森便大吃一惊,那羹汤细滑粘稠,仿佛要将嘴唇都粘在一起。

  还未等他蹙起眉,想要舔舐唇瓣,落在舌尖上的汤汁便在瞬间点燃炮火,让强烈的,震撼的鲜味重重叩响味蕾的大门。

  最后,林森只来得及吐出一口长气,就忙不迭再次开始咀嚼,黄鱼鱼肉细嫩无刺,咸鲜中带着鱼肉本身的清甜,花胶丝吸满了黄鱼的鲜味,稍不注意便顺着喉咙涌入胃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美食文 种田文 轻松  年糕粉丝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