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小丫鬟后靠美食发家_年糕粉丝汤【完结+番外】(144)

  “丘官人谬赞了。”林芝笑着回礼,目光落在丘官人紧锁的眉心上:“瞧您一直皱着眉,可是有什么难办的事?”

  丘官人先是一怔,随即眼前一亮,往前走了两步:“本官还真有些事儿,想要拜托两位。”

  林芝和魏厨齐齐一怔,随即听丘官人说道:“今日来的人实在太多,本官本想把人都打发走,可又怕我要找的厨子恰好在里头,实在左右为难。”

  说着,他对着两人深深一揖:“还望两位能助我一臂之力。”

  林芝和魏厨赶紧侧身避开,却也同时明白了丘官人是想请他们帮忙筛选厨子。

  两人本就是来凑热闹的,见状便应了下来:“丘官人客气了,这点忙我们当然能帮的。”

  丘官人大喜过望,满眼期待地看着二人。正式开始以前,林芝还有些问题得询问一二:“想问问丘官人,您吃过的那道‘状元汤饼’,可有什么独到之处?”

  丘官人苦笑:“其实那也已是三十多年前的事儿了,我也记不大清模样,只记得那位老伯说他做的汤饼之所以便是将猪肉之精华聚集与一身,而那索饼吃起来又脆又香,猪肉鲜嫩,猪杂醇厚……”

  “脆?”这个出乎意料的词语教林芝和魏厨同时面色微变,普通人描述索饼,会说索饼有弹力,却很少会用脆来形容。

  丘官人回想了一下,给出肯定的答案:“就是脆。”

  第118章

  林芝与魏厨齐齐陷入沉思中,各有各的想法。

  他们未将猜测说出口,只转身先观察起院内众人,按丘官人所说这里有一部分是自行登门的厨子,还有一部分是有举荐人带来的厨子。

  眼下人太多,光凭嘴说根本辨不出谁真谁假,得用些实在法子筛选。

  林芝皱了皱眉,很快便有了发现。她压低声音,侧首与魏厨说道:“你有没有觉得有几个人,瞧着就不像是厨子?”

  魏厨点点头,轻声回答道:“丘官人觉得诸人辛苦,故而年年都会给些赏钱与登门者,想来其中还有不少浑水摸鱼者。”

  两人悄声商量两句,很快便与丘官人说了想法。丘官人当即点头,先让府里仆佣去后院牵来四头生猪,又吩咐人搬来十几张长桌,摆在院子中央。

  准备妥当后,魏厨先上前一步,扬声道:“诸位安静!丘官人寻的是能做出状元汤饼的厨子,不是来凑热闹的。现在麻烦登门举荐的请站到左边,登门下厨或是受人举荐的厨子站到右边!”

  话音落下,院里的人赶忙左右分开。魏厨请登门举荐者到旁边落座休息,而林芝则趁机在人群里走了一圈,将那些站到厨子队伍里的人仔细观察一遍。

  “你、你、你,还有你们三个。”林芝干脆利落地点出混在厨子队伍里的几人:“你们可以离开了。”

  “什么?”

  “我还没有做呢!”

  “你确定你是厨子吗?”林芝抬眸看向其中抗议的闲汉,“瞧瞧你的袖子领口,上面还留有油渍。”

  “还有你。”林芝又看向另外一人,轻笑道:“为了来丘官人府走一遭,还挑了绸制的衣裳?你可知道这衣衫可碰不得油污?”

  穿着绸衫的闲汉环顾四周,发现其余人多是穿着短打居多的棉布衣衫,顿时脸涨得通红。

  剩余人不敢反驳,灰溜溜地走出队伍,红着脸挪到了左边那队。

  这一轮下来,厨子队伍就少了七八个浑水摸鱼的。再来林芝又询问在场可有人会杀猪,有说会的,亦有说不会的。

  林芝挑了八人上来,教他们两两负责宰杀。等取出猪血猪杂等物,她又转身看向剩余人:“状元汤饼据说是聚整猪精华所制,处理猪杂最见功底。现在麻烦各位,每人取一份猪杂,就按你们平日做汤饼的法子处理,半个时辰后我们来看。”

  话音刚落,剩下的厨子纷纷上前取猪杂。有人拿起猪肠,先仔细翻出内壁的油脂,用粗盐反复揉搓去味,动作麻利;有人处理猪肝,手指灵活地剔除筋膜,刀刃起落间把猪肝切得厚薄均匀。

  有动作干练果断的,也有人慌了神,手里拿着猪心,半天不知道从哪下刀。

  更有人洗猪肠时只随便冲了冲,连内壁的粘液都没刮干净,更别说去味了。

  林芝和魏厨挨桌检查,但凡动作生涩、处理得乱七八糟的,直接让人站到左边。

  被指出的人里还有不死心的,大声嚷嚷起来:“我在铺里又不是做杂活的!我专做索饼,猪杂不过是汤饼的配料,处理不来也正常!”

  这回都不用林芝出马了,旁边一个刚杀完猪、满手沾着猪油的厨子就嗤笑出声:“连猪杂的腥膻味都处理不好,怎好意思说能做这状元汤饼的?”

  “你!”嚷嚷的人涨红了脸,半响才憋出话来:“做好的猪杂往上一倒不就可以了……”

  林芝上前一步,打断这人的话语,说道:“你可知丘官人是何时尝到这状元汤饼的?”

  “当然知道,是丘官人年幼时尝到过的。”那人梗着脖子回答,满脸莫名其妙。

  “答得对,可惜没抓到重点。”林芝笑了笑,声音清亮,不疾不徐往下说:“丘官人说过,当年家境不丰,只有父亲月考得第一才舍得吃外食。”

  “那又怎样?”

  “以其当年的家境,选择的必然是市井脚店。”对于贫苦的,还需要出资供养丘官人父亲读书的农户来说,每一文钱都需要苛着使用,定然是不可能一月便去大铺里吃一回的。

  “脚店里多是一家人忙活,厨子哪有不处理猪杂的?”

  “再者,大型的酒楼饭馆里能用各种香料去除猪肉的腥膻味,可脚店为了省成本,只能靠前期仔细处理,哪敢偷懒?你若是真琢磨过丘官人的话,又怎会连猪杂都处理不来?”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那人手上:“我瞧你手上老茧的位置,想来你的确是厨人,还是在面粉铺里做生面的手艺人。”

  那人听林芝把自己老底都掀开了,脸色一阵青一阵红,再也待不住,低着头匆匆挤出了人群。

  此后,再无人抗议。

  等筛选完,原本近百人的队伍,只剩不到三十人,连最初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丘官人站在台阶上看着,脸上的愁容终于散了些,对着林芝和魏厨拱手道:“多亏二位,不然我还得在这群人里瞎忙活。”

  “我们也是尽力而为。”

  “丘官人客气,我们只是尽力而为。”林芝回礼道,“剩下的,便请他们动手做汤饼吧。”

  随着院里诸人开始忙活,林芝则坐到一旁,静静注视着下面人的动作。她的思绪还在丘官人刚刚说的那个‘脆’字上,猜测或许丘官人吃到的不是汤饼,而是别的东西?

  林芝刚想到这,魏厨便凑过来低声说:“你说会不会是肚丝?”

  他一边说,还一边瞥向沈砚。

  自打进了丘府,沈砚就没怎么说话,存在感低得很。魏厨原本还盼着看沈砚讨好丘官人的模样,好让林芝看清他的嘴脸,没成想竟是这般光景,心里不免有些遗憾。

  紧接着,魏厨又往下说道:“若是当年丘官人吃的是猪杂汤,把肚丝当成了索饼,倒也说得通。”

  林芝想了想:“的确有可能。毕竟猪肚、猪肠、猪肝和猪心等物只要处理得够好,便能让人吃起来有种脆的感觉。”

  尤其是猪肚能处理成细丝,一筷子夹起来时,会不会让年幼时期的丘官人误以为是索饼?又或者说三十多年的时间,足以美化丘官人的记忆,让他改变不少细节。

  “不过我觉得没这么简单。”随即,她话锋一转:“现在做猪肚的菜不少,我家有芫爆肚丝,街上还有卤肚丝、凉拌肚丝,油浇肚丝等菜品,丘官人寻了这么多年,

  要是真是肚丝,早该找到了。”

  魏厨听着也觉得有理,索性直接问丘官人。

  果然,丘官人摇头:“年年都有人以为是肚丝,有户人家做的肚丝格外好吃,还听我的建议开了家肚丝拌饼铺。可我确定,当年吃的是索饼,就是口味不一样。”

  “您还记得起别的吗?”

  “这……”丘官人思考片刻,“我记得是红的。”

  “汤是红的……”魏厨眉心紧锁,猪杂汤汤色澄澈清亮,吃的便是原汁原味,若是加了红油酱汁,那真真是味道千变万化,天晓得哪种才是丘官人说的记忆里的味道。

  “红的?”林芝突然抬头,声音里带着点吃惊:“您的意思是索饼是红的?”

  “这我就不确定了。”丘官人努力回想了下,叹了一口气:“都过去三十多年,实在记不清。”

  “索饼是红的?”魏厨眉头紧锁,重复着林芝的话语。半响他抬眸看向林芝,忽地问道:“林厨,您有想法了?”

  此话一出,丘官人也投来期待的目光。他之前问过饮食行的行首,可那些人都是名铺出身,擅长做羊肉、鹿肉这些珍味,提到猪杂汤就摇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美食文 种田文 轻松  年糕粉丝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