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槿:“婢子晓得的。”
蒋妈妈叹气,拍了拍黄槿的手背:“你晓得便好。”
另一边,躲回船舱里的宋娇娘与林芝坐在窗边,偷偷望着跟随蒋妈妈走上岸,登上马车离开的黄槿。
“真的是的槿姐儿。”
“槿姐儿怎么回来了?咱们出府时都没听说呢。”宋娇娘诧异得很,不过他们毕竟已经离开席府,念上两句,又或是避开也就罢了。
尤其是随着船身轻轻一震,而后两侧河水涟漪荡开,母女俩的视线顿时被宽阔的河道所吸引,不再关注那边的事儿。
眼见船上日子尤为清闲舒适,林芝也生出了主意。她故作自己有些晕船,实则躲在屋里认真练字,空闲时还尝试着做做针线活,借此来熟悉前身留下的本事。
待到她基本能模仿个大概时,官船也抵达了目的地。随着船只靠岸,沈砚也特意来询问林芝一家后续的计划:“……因在和州耽搁了些日子,加之上官要我们尽快回汴京,所以我们接下来会加快速度,后头的行程将会有些赶。”
“那要几天到汴京?”
“原本预计还有十五天的行程,现在的话需要在十天内抵达汴京。”
“我们没问题。”宋娇娘闻言,一口应下。经过前面人拐子与水寇的两回惊吓,她完全不想单独前行,跟着官家队伍是最好的选择。
紧接着林森和林芝也点头应下,决定继续与沈砚等人同行。他们登上马车,随即一行人铆足马力,朝着汴京而去。
因着赶路,所以途中自是简单处理。连着两三日,一家人都是拿沿途买的饼子垫垫饥,渐渐明白为何吕三等人对那硬面胡饼如此怨念,毕竟他们也开始嫌弃了。
“……离下个修整的城镇还有多久?”宋娇娘看着掀帘进来的林森,眼巴巴的。
“听沈郎的意思,前面会直接路过,不停留了。”林森叹了一口气,顺手把一个硬面胡饼塞进娘子手里:“
估计咱们今日又得风餐露宿了。”
“这破饼子,看着都烦。”宋娇娘完全不想看到那玩意,随手丢到竹篮里,把脑袋磕在车厢上,满眼都是怨念。
林芝见状,开口道:“待停下修整时,我来做点东西吧。”
“你身子还没好利索呢。”
“差不多了。”林芝打了一个哈欠,伸展伸展身体。她还是不习惯坐马车出行,故而前两日又是被晃得晕晕沉沉,到今日才觉得整个人好些。
“再说咱们又没啥东西,怎么做吃的?”宋娇娘还想再劝。
“哪有……”林芝翻了翻那几大包行李,虽然知州府里人送的鲜菜鲜果,早已吃光用光,但还留下不少腌制品,比如干菜、酱鸭和腌鱼之类的。
“干菜的话暂且用不上吧?这腌鱼实在咸的厉害,就是蒸了以后也吃不了,我瞧着不如留着,到时候拿豆腐萝卜做汤吃。”林森瞧着林芝取出来的东西,眉心紧锁:“至于这酱鸭,唉。”
若说干菜还是因为手上没别的食材,故而不太好做而留下,那腌鱼酱鸭留下自有它的原因。
那日林森蒸制以后,便发现这腌鱼也不知道放了多少盐巴,做得齁咸齁咸,吃一块就想喝一大碗水的那种,当下饭菜都吃不下去。
另外还有那酱鸭,嗅着一股子酱香味,可仔细一看便能发现这酱鸭风干时间过长,脂肪层早已干瘪到可怜,与正常售卖的酱鸭那种表面油光发亮,富有光泽的模样截然不同。
林森拿出来细看以前,完全没想到知州府里的仆佣会拿这等东西当饯别礼,想来是人走茶凉,纯是在糊弄自家。
“这些东西,怎么用。”
“用也是能用的。”林芝笑道。
林森和宋娇娘面面相觑,刚想再说话又想起女儿的本事,终是决定闭上嘴,再瞧瞧。
说起做吃食,林芝甚至都不觉得晕车了。她趁着车马停下的间隙,教林森要了一袋子面粉回来。
“芝姐儿,你要面粉做什么?”
“做馒头。”
“啊?”即便已知道女儿在厨艺上有所天赋,可林森夫妇听着还是如同梦里。
他们僵坐在车里,呆呆地看着女儿往盆里倒入一袋面粉,而后往里加入猪油、酒曲粉和少许糖,紧接着一边往里加水,一边将面粉搅拌成松散的面絮。
真开始揉面啊?
待到盆里松散的面粉消失大半,她再用拳头将面絮挤压成面团。
林森夫妇只觉得眨眼的功夫,面粉便在女儿指尖变成一个柔软的面团。
没等他们感叹一声,又见女儿在盆上盖了一块毛巾,而后将盆放到一边。
宋娇娘完全不通厨艺,林森也只会做最简单的饭菜,故而夫妇两个完全不知道林芝的速度有多快,动作有多熟练。
他们看林芝的动作告一段落,方才好奇询问:“芝姐儿,你说你准备做馒头,那馅料用甚?”
林芝摆摆手,淡定得很:“馅料的话不急,待马车停下再准备也行,我打算把那条腌鱼给用了,到时候可能还得……”
没等林芝说完,宋娇娘便惊得拔高声音:“唉?用腌鱼肉来做馅?”
第22章
车马停下时,夕阳西沉。
车队里的人熟练地搭起炉灶,准备烧水烧汤,准备凑合着把吃饼。
随着一碗杂鱼倒入铁锅,滋滋声夹杂着吕三等人的叹息声:“又是鱼汤……”
“能有鱼汤就不错了。”
“你忘了?之前连鱼汤都没呢!”
“忍忍吧,待回到汴京咱们想吃啥就吃啥!”
“那还要七八天呢。”
“你再啰嗦,鱼汤也没你的份。”
林芝见状,上前说了两句,立刻有人帮忙多砌了一个炉灶,另外还拖来一口铁锅给她用。
林芝对诸人的态度并不奇怪,毕竟前面他们已坦诚对方盯上自己的缘由,只要稍稍打听便能知道更多详情。
事实亦是如此,谢娘子和吕三等人得知林芝尝出冯记馒头铺的秘方,从而获得了两百贯的封口费,震惊之余更是浮想联翩。
让那等知名铺子花费两百贯钱来收买封口,林芝的本事得有多大!?
听闻林芝要做饭以后,诸人更是双眼冒光。吕三率先冲上前来,连连拍着胸膛:“芝姐儿缺少尽管说!小的上刀山火海都一定给您寻回来。”
紧接着他搓搓手,可怜巴巴地望着林芝:“就是待会儿能让小的也吃点嘛……”
“对对对,我也会帮忙!”
“我我我我,我也来帮忙。”
“有合蕈吗?”林芝询问道,合蕈又唤作玉蕈,香蕈,便是后世所说的香菇,其鲜吃干腌均可,味道鲜美,加之培育简单,保存方便,是时下最常用的菌蕈。
“有有有有有——”立马有人翻出一袋子香菇来,甚至还抓着几根胡萝卜:“您要胡萝卜不?这里还有葱姜蒜……”
“哦?谢谢!”林芝眼前一亮,而后继续思考:“那猪肉……唔这个应该没有吧?你们会打猎不?能弄只鸡或者鸭子来吗?”
“包在我们身上。”吕三几人异口同声回答道。
说起做吃的,众人干劲十足。他们往日不是不打猎,只是每回打猎来的东西都是烤一烤,或者炖了汤,或是干柴到像是在咬树皮,或是腥气到让人难已下咽。
时间一长,次数一多,没人愿意费这个力气去打猎,还不如啃完干巴饼子躺着休息呢。
不过,这回可不一样!
满怀期待地一行人兴冲冲地冲出营地,仅仅两盏茶功夫便拎着三只肥硕的山鸡归来,不仅如此,他们还主动杀好并褪了毛,就连内脏都掏得干干净净。
“怎么样!”
“好厉害!”林芝欣然接过,不吝夸奖。
吕三几人嘿嘿一笑,又从口袋怀里翻出抓山鸡时翻到的野果野菜,甚至还有一堆芋头。
眼见他们挑了几颗芋头,搓洗一番便搁在蒸架上,打算简单蒸着吃,林芝赶忙开口问道:“芋头能不能留些下来?”
“芝姐儿要?当然没问题!”吕三几人把剩余的芋头放在竹篮里,挂在林芝家的马车边。
林芝道了一声谢,随手捡起一把菜刀,干脆利落地切下鸡腿,手腕那么一转一动,轻松将骨头取出。
她如法炮制,又将其他部位的鸡肉与鸡骨完全剥离,把所有鸡肉丢在案板上。
“哇哦……”
“哎?这骨头怎么取出来的?”吕三看得咋舌,只觉得眼花缭乱,甚至看得不敢眨眼,担心自己会错过哪一个步骤。
林芝沉浸在自己手上的动作,并未理会周遭人的问题,更没注意到林森夫妇先瞅瞅自己,而后对视时露出的复杂目光。
你知道?
我不知道?
你怎么能不知道!
我真不知道啊……
林芝不知爹娘正在激烈的眉眼官司,她先将剔除出来的鸡骨头单独放到一个盆里,搁在一边待用,而后再将大块的鸡肉切成带有大颗粒肉丁的肉糜,往里放入葱姜水,最后加入香菇丁与胡萝卜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