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七零卖大菜,人生赢家定是我_赚钱养狗【完结+番外】(80)

  一桶糕花一个石臼,扯开垫在底下的布和锥形网架,就可以用沾了水的木槌拼命捶打了,边上还会有一个人坐在边上规律的沾水伸手翻动一下石臼里的年糕。

  大冬天的,糕厂门口小广场上三个石臼一字排开,十五六个壮年汉子赤着上身在那里轮流打年糕。

  没办法,传统打年糕是一件体力活,打年糕的木槌能有二十斤上下的重量,非壮劳力干不了这个活。一石臼年糕要捶200下才算打透锤烂。

  五个人一组,每人每次捶20下,两轮下来,年糕就算打完了。打得越重,捶得越多,年糕的口感才越Q弹。这是后来的机器年糕没法比的口感。

  最开始的时候,这活也不算工分,几百几千年的传统,家家户户都要做,家家户户都出人,每天轮着来就行了。后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有人想着偷奸耍滑了,好像能少干点活就算赚。

  有那么一两年,年糕质量和产量急速下滑,于是大队里就商量着还是给工分吧。

  抡锤子的男人们,干满一天还是10个工分,里面蒸糕花的、搬蒸桶的、翻年糕的,包括边上围着用大门门板搭成的糕台做糕定型的妇女们,都按活劳累程度来算工分。

  林国庆刚又捶完了一轮年糕,一身的汗,脑门直冒烟,胡乱抹了把脸,就看见沈春花跟在两个师傅后面跑出来,咧这个嘴笑着喊道,

  “来了来了,这三桶都是我们家的!”

  “哎呦,国庆家的年糕来了,大家努力搡呀!”陈金水站在最中间的石臼边,抡起木槌就给新进臼的糕花来了一锤,“哼唷!国庆!你尤其要加油啊!”

  “好嘞!”

  “哼唷!”

  “哼唷!”

  ……

  沈春花要明天才轮到去做糕,但她站在边上也没闲着,洗了把手直接挤进大长桌里,跟着村里的三姑六婆们一起做糕。

  “这是贾师傅他们家的年糕吧!一点小米都不掺,纯粳米的才能那么白!”

  “是他们家的!贾师母喜欢吃得软,说有小米的糙!”

  “我就喜欢吃带小米的,有嚼劲!诶,春花,你家的年糕掺小米了吗?”

  前面两个婶子,一起两边扯着年糕边转边捏,捏成圈状,中间漏个大洞,再将它拧断拆开,就变成了碗口粗的年糕条。

  刚出炉就被捶打了几百下的年糕条仍有将近一百度高温,一般负责干这活都是上了年纪,手掌上茧子比皮厚的老太婆们了。她们也算是分糕人。

  分糕人的手要先沾一下冷水,然后用虎口将糕条拧成一个个拳头大小的糕团,再丢给后面的年轻媳妇儿们,小媳妇儿们将一个个糕团搓成十五公分长的圆条,再往后传,后面人会用印糕板把圆条压扁成型。

  沈春花就正拿着一个糕板往里塞年糕条呢,听见有人问她话,头也没抬的回道,“掺了呀,我90斤年糕里有20斤的小米呢,纯大米,我家可吃不消。”

  他们村的糕板是光的,有些村高级点,会还会雕个花,所以印出来的年糕,背面平直,正面会有条纹与花样,看着就漂亮。

  不过沈春花还是怀念年糕机器,好歹搡好的年糕丢进去再出来只要用剪刀剪断就行了。

  “你家看着人多,大半是孩子,做九十斤也差不多够吃了,我家人多,做120斤都只能吃到立春。”

  “马会计家昨天好像做了快200斤呢!是不是呀?春花?”说的就是林玉兰家。

  沈春花啪的一下,把一条成型的年糕敲下来,她边上的一个小媳妇儿拿着个红印章就往中间一戳,“是有200斤,昨天来问我家借三轮的。他家人多,当然得多做点。”

  这里的传统年糕是不放糯米的,纯晚稻收割的粳米,易消化,但又比吃饭饱腹感强,还能存放很久,所以人多的家庭能多做点就多做点。

  刚成型的年糕其实还很软,得小心又快速的码到竹箕子上排好队,不然就会变形。

  最边上的女人们把年糕条一条条的,间隔一些距离放在圆圆的晒箕上,一层层的摆在养蚕架上晾晒,等到年糕凉透就会变硬,叠在一起的时候才不会相互粘连变形。

  “这家年糕结束了,后面开始是春花家的啦~”最前面的分糕人朝这边喊了一声,大家伙开心的应着声,晒年糕的人到时候会把两家的年糕分开晒箕放。

  沈春花等自家的年糕等好久了,终于轮到自己家了,她糕板一放,往前挪了几个人。在分糕的老婆婆边上坐下,拿起几个米团子就开始捏。

  她们这过年传统习俗是要进行“祝福”的,需要用鸡、鹅、羊、鲤鱼和猪头等“五牲”来祭祀。但谁家能真有这个条件,所以很多人家会用年糕来代替。

  沈春花没几下,就捏了只羊出来,给边上的人羡慕坏了,“春花你还有这手艺呢!一会儿我家的来了也帮我捏几个呀!”

  沈春花:“好说好说~”

  “我家昨天就做好了,是请贾师傅帮忙捏的,我男人还送了他一包烟,早知道就喊春花了~”

  这个沈春花没搭理,不熟,你还想喊我白干活?

  这会儿已经半下午了,林淑英也放学了,梁生娣带着四个孩子晃悠晃悠的晃到了糕场,闻着那大米的香气,她成功的饿了。

  儿子正在抡锤子打糕她没敢带着孩子走近,就摸到了糕台边,“春花啊,咱们家的年糕好了吗?”

  沈春花举起手里的小鱼给她看,“这不正在做呢嘛!快了快了!”

  小淑美翘着两只羊角辫,颠颠的跑到妈妈身边,一下子就扑在了她腿上,抬头,张嘴,“啊~”

  沈春花笑着揪起一小坨年糕塞进她嘴里,给边上几个也都吃馋坏了,纷纷跑来一起张嘴要吃,包括梁生娣老朋友。

  沈春花一人塞了一嘴,然后就不肯给了。

  “等做完!咱们晚上吃年糕,不然你们晚饭要吃不下了!”

  ——————————————————

  年糕不是用来卖哒,就是自己家吃哒~村里做年糕,大家都是几百斤几百斤做的,可以一直吃到清明ヽ(ー_ー)ノ

  不过80年代粮食比较紧张,所以要算着做,春花拉去90斤粮其实不多的。

  【第115章第115章一年更比一年高】

  冬至吃年糕,一年更比一年高。

  今天刚晒好的年糕还软糯得很,回家随便几下就能用刀切成薄片,等再过几天,硬得开裂了就得扔水里浸着了,隔几天换个水,能一直浸到清明。

  梁生娣成功吃到了那天想吃的搭配,只不过不是面条,而是年糕。

  一人一碗青菜肉丝汤年糕,再配个荷包蛋,一勺猪油。一家7口人,堂屋里愣是没一句说话声,只有吸溜年糕的声音。

  林国庆是吃的最快的,他是真饿了,干完一大碗年糕,打了个响亮的饱嗝,然后摸着肚子乐道,

  “诶,咱们明天早上要不要吃白糖蘸年糕?”

  “要!”

  “吃!”

  林书超小朋友和梁生娣老朋友异口同声的附和着这个提议,其他三个小朋友由于嘴里还塞着年糕,只能一个劲点头表示同意。

  沈春花翻了个白眼,刚吃完晚饭就开始惦记早饭了,真是一家子饭桶。

  不过,“白糖年糕也行,就是糖不多了,明天吃完估计就见底了,咱家不是还有一斤半糖票吗?妈,你明天……”

  “明天我去买来!”梁生娣没等她说完就赶紧举手表示自己可以,给沈春花乐的。

  就是这年糕吧,刚开始吃的时候,大家都挺开心的,连着吃了十天后,连梁生娣都墨迹到了沈春花身边问着,“咱今天能不吃年糕吗?”

  沈春花憋着笑,“你不是说喜欢吃用油炒的年糕吗?我今天正打算给你们大白菜炒年糕呢?不吃了吗?”

  梁生娣:……“前天吃的不就是大白菜炒年糕?”

  “那你想怎么吃?你可以提意见,我看看能不能参考一下。”

  梁生娣:“……我想吃大米饭配炒菜了。”

  沈春花眨眨眼,看了看案板上已经切好的年糕,哄小孩似的哄着,“明天吧,我今天都切好了……”

  梁生娣铩羽而归,出去告诉四个孩子,今天还是吃年糕,四个萝卜头都痛苦的仰天长啸了一声。

  ***

  12月份林国庆隔10天就跑一次省城,直接补上了11月份的空档,把大家的蛋啊鸡啊鸭啊啥的,能换钱的都帮忙换了钱。

  这回没人再说什么赚差价的事情了,甚至还有好多人时不时的提着点东西上门,有些是自家院子里种的一点菜,有些可能是半斤糖,几两花生……不值多少钱,但都是情分。

  沈春花该收的都收下了,并告诉他们下次大概什么时候林国庆还会再去一趟,可以早点攒着东西。

  就是院子后面的鸭子,到现在还没下蛋,给五妮六妮急的啊。

  “姐,你说鸭子能吃了年糕会不会长快一点?”六妮开始想馊主意了,成功收获了五妮一个白眼。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 温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