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年糕喂鸭子,你等着被奶奶打死吧!”
六妮委屈巴巴的缩了缩脖子,看着那群快乐的嘎嘎乱叫的鸭子一个劲的叹气,
“鸭鸭啊,你们快点生啊……生了我们就能有钱了啊……”
不是说这里面只有2只公的,其他都是母鸭吗?都快四个月了咋就一只都不肯生呢!
元旦前一天的早上,六妮终于在鸭棚角落里找到了一颗圆滚滚的鸭蛋,她兴奋的举着那颗蛋冲出来,
“五姐!五姐!生了!生了!”
啪叽一声,马六妮一个不留神直接踩进了小河里,虽然现在是枯水期,河里的水鸭子站起来都能露脚脖子了。但依然还是有水的,河床上的青苔给她哧溜滑了一下,差点摔进水里。
六妮却浑然不觉,把蛋举的高高的,一个劲的喊着姐姐快来看,马五妮拎着桶切碎的红薯藤站在那里,红着眼跟着妹妹一起笑。
“生了呀!终于生了!”
越州麻鸭,是华夏三大鸭之一,素有“禽中明珠”之称。特点就是产蛋多、耗料少、生活力强,养的好的高产群鸭一只一天一枚蛋根本不是问题。
那天那颗鸭蛋像是给这群鸭开了一个好头,从元旦开始,鸭棚里每天都能拎出一桶鸭蛋来,最少也有10枚以上,多则能有20枚。
林国庆和沈春花帮着一颗颗的照灯看种蛋。凡是发现能孵小鸭的就挑出来,直接塞进了鸡窝里。
这两天小坏蛋突然开始抱窝了,问题是能孵的鸡蛋其实就三四枚,沈春花正愁着它这效率低下呢,就有鸭蛋来顶上了。
剩下的鸭蛋则在墙角攒着,让林国庆到时候一起去省城换钱回来。
自从鸭子开始下蛋,五妮六妮恨不得天天住在鸭棚里,盯着鸭屁股,催它们快快下。
第一批鸭蛋攒了10天,林国庆就送过去了,差不多就130颗,十六斤半不到。7毛一斤,换了十一块三毛七回来,还有三斤二两的粮票。
粮票是一早就和五妮六妮商量过的,归林家所有,她们只分钱。四成,一共是四块五毛五。
两个姑娘收着钱的时候,手都在抖。
“这,这是卖鸭蛋的钱?我们那四成?就有那么多?”
“对啊,你们不是以前也养过鸭吗?鸭蛋价格也没变多少啊。”林国庆坐在桌边喝水,看着那俩孩子发愣,有些好笑。
“你俩不是在上学了吗?要不要我再给你们算一遍?”
马五妮看看钱,再看看舅舅舅妈,眼眶里已经开始积蓄起了泪珠,就是不肯掉下来,她用衣袖胡乱擦了擦,
“以前就是养鸭子,拿去供销社的都是奶奶,我们不知道价格,钱也到不了我们的手。”至于算术问题,她咧嘴一笑,
“我俩才一年级,这个太复杂了,不会算嘿嘿,但我们相信舅舅妈妈。”
“嗯,舅舅算过了的肯定是最准的!”马六妮也跟着点点头,还拉着五妮的衣角小声说,“姐,那咱是不是到年前就能还清大姐二姐的学费了。”
林国庆摸了摸两孩子的脑袋,直接帮五妮回答了这个问题,
“当然能啊,学费才多少,你们一旬就能赚四块五,一个月不得有个十三块多,还了债还能多一块五出来呢!”
六妮惊喜着叫道,“真的啊!那,那不是比大姐她们赚的还多了!”她扯着五妮,“姐!以后七妮八妮要上学我们都能供了!”
“嗯!加上九妮,我们也都供得起了!”
【第116章第116章日子还长着呢】
腊月,距离过年还剩半个月,天上都飘过两场雪了,地里已经没活了,孩子们也放假了,一个个成群结队的在村里疯玩。
打着比拳头还小的雪仗,往地上一薅,半手雪花半手泥,回家再挨一顿揍,这日子过得不要太开心。
沈春花把老石那盒子里的十斤半肉票全部拿出来,再加了自家之前攒下的几张,一共15斤左右,全部让梁生娣拿去供销社买了肉。
前几天她就带着林书赶去过一趟,和师傅约好了要半只猪后腿,沈春花打算做盐猪蹄来着。
大师傅咧着嘴胡乱的划拉了几下,就把一整只猪蹄切成了很大很小两份,大的那半让梁生娣给拎了回去。目测都得有20斤。
“猪脚那边都是骨头,你带走好了!”大师傅挥挥手,深藏功与名。
林书赶踮着脚朝师傅伸出一只小手,“叔叔,给你。”
大师傅笑着摊开手,夹着音问,“你要给我什么呀?”
林书赶的小手在大师傅的胖手上方一张,两颗糖落在了师傅手心。“给你吃糖,谢谢叔叔。”
“哈哈哈哈哈!”师傅看着手心里那两颗糖笑个不停,“看见没,这小子送我糖还谢谢我呢!”
周围的工作人员也都笑了起来,一个大婶笑着都林书赶,“你怎么不送我呀?你奶奶前几天还在我这里称糖呢!”
林书赶有些不好意思的躲在了梁生娣身后,伸出一个小脑袋小声说,“……就两颗,没了……”
大师傅骄傲的不得了,捏着那两颗糖喊着梁生娣他们下次要什么尽管说。
梁生娣:嘻嘻,我就知道带上老二好使。
***
沈春花把猪后腿刮毛洗干净后,整个腿都抹一遍高粱酒,然后放在一个长盆里,倒上提前炒好的粗盐来回擦,直到擦到猪皮发红,再翻面擦肉。
两面都擦完后,在猪蹄最上方压上一块腌过咸菜的大石头,盖上布放在角落里,后面隔几天翻个面再撒遍盐就行了。等到年三十刚好可以割咸肉炒菜吃。
出了年再给它晒几天,跟咸鱼干一起找个阴凉通风的地方挂起来,能吃个半年。
前几年没钱,她们只能买几斤肉腌制,打打牙祭。这还是第一次直接腌一只猪腿的,整个四河村都没人家这么干的,还好梁生娣来回是骑三轮来着,放在车厢里,骑得快点,没让太多人看见。
不然又要传一阵闲话了。
沈春花刚把那石头压上去,喊着梁生娣一起把盆推到角落,林家大门便被敲响了。
大人们都在忙,林淑英赶紧跑出去开门,一串弟弟妹妹外加几只鸡跟在她身后一起去。半开着门就见外面站着一男一女,她都不认识,不是村里的。
“你们找谁呀?”林淑英眨巴了几下眼睛,没让人第一时间进门。
后面跟着的林书赶站在她边上也问了句,“你们是谁啊?”
随后就是两个小脑袋从边上挤出来,一左一右歪着脑袋当复读机,
“你们找谁呀?”
“你们是谁呀?”
“咕咕咕……”
“咯咯咯……”
钟慧哭笑不得的看着这串小萝卜头,刚才酝酿了半天的情绪已经差不多没了。沈秋生看着门口这群孩子也有点傻了,这是他三姐家的孩子?这么多?
“谁啊?大囡!”林国庆趿拉着鞋子从房间里出来,今天生产队还有点体力活要干,他刚回来出了一身汗,在里面擦了个身。
“不知道呀~”
门口传来孩子们的声音,他走出去一看,呦,这不是春花那小弟两口子嘛!他把门打开请他们进来,顺便让那几个萝卜头去后院跟鸡玩去,再去灶间喊沈春花。
沈春花擦着手出来,看见这俩人还呆了呆,钟慧她不意外,意外的是沈秋生。其实她从来没想过还能有一天和自己兄弟坐在一个屋檐下心平气和说话的。
“三姐。”钟慧看见沈春花便笑着站了起来,“我俩是来跟你告个别的。”
沈春花一听,也笑了,“考上哪了?”
“江省的工学院。”
“那厉害了呀!我记得那是重点大学吧!”
钟慧点点头,也没顾得上沈春花一个农村妇女怎么会一下子知道是不是重点大学的,她两眼熠熠生辉,
“明年开春就能去报到了,到时候,秋生会跟我一起过去的。”
沈春花看向沈秋生,上下扫了他一圈,给这个不怎么熟的弟弟看的两颊微红,说到底,还是去当上门女婿的,他媳妇儿考上了重点大学,以后他八成是要吃软饭了。
“你,你看我干嘛……”他多少还是有点要脸的。
沈春花“啧”了一声,“以后你跟着钟慧,可得好好照顾家里,洗衣做饭照顾孩子,一样都不能马虎,争取当个贤夫良爹。你要是干的不好,有的是人干,怕是多的是人撬墙角!”
沈秋生眼睛一下子就瞪圆了,看向钟慧,眼里满是控诉。
他说什么来着!这么跟着钟慧走了,村里什么都没了,以后钟慧要是一脚给他蹬了,他去哪里要饭去!
钟慧哭笑不得,但也没急着安慰丈夫,反而说,“三姐没说错呀,所以你好好干不就完了?”
说完便转过头去与沈春花聊天去了,不管沈秋生一个人在那里抓耳挠腮的生闷气。
“三姐,村里那边全部给大伯他家了,包括老人,都已经在村长那边过过明路了,秋生,秋生以后就算是嫁进我家了。考进大学,我也算是拿到了返城的资格,想着以后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再回来了,便拉着秋生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