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柔声:“不过无妨,跑了便跑了。今日是意外,我本就没有今日抓她的计划。”
这一下,长青意外了:“所以姚女侠说的回来见二郎的话,当真是她胡诌。郎君今日根本不知道她在那里。”
张文澜心想:这便是心有灵犀。
昔日二人决裂,她大哭着说她与他毫无默契,互不了解。可二人今日傍晚于汴河偶遇,这就是默契。
张文澜道:“先安排下月婚事吧,至于她……她已经在一点点进入我的网中了,总有收网的时候。”
不过,张文澜沉思片刻,又觉得一丝一毫的机会也不能放过。张文澜抬起眸,烛火照得他眼睛濛濛金光,神色微扭。
张文澜轻声细语:“把机关师打造的那只大鸟笼,运去婚宴上的高家。”
长青悚然一惊,不可置信郎君竟真的要用那种东西。
张文澜的手指点着桌上的清水,在平方小几上勾划几个字。清水洌冽,将他笔下那几个字连在一起:
杜员外,高氏兄妹……然后便是,“我”。
张文澜盯着桌上几个字,把其他几个字用水抹去,独留一个“我”。
入我局,陷我怀。身空留,心何去?
……这一次,我要你的心。
--
四月初五,天日大吉,乃是张家与高家联姻之日。
论理,张二郎父母早亡,那么当朝宰相,即他的亲兄长张漠,理应主持这场婚事。但张家大郎张漠常年身体不好,平日上朝机会都不多,便连今日这场亲弟弟的婚宴,张漠都不参与。
倒是皇帝派了昭庆公主去观礼,让昭庆公主代皇室送了贺礼。
攀上张家,任谁都觉得高氏门楣有望,扶云直上时日可期。于是,不提私下那些龃龉,高家大郎高善声,花了大力气在妹妹这门婚事,绝不能让前来观礼的朝臣、百姓觉得高家寒碜,远配不上张家。
天未亮,高家华灯已挂,满府彩结栏槛。
日头方出来些,来登门的客人们多了,高家的丝竹声,奏得更加响亮。
而张家讲究古礼,早早便派张二郎出门迎亲。只是出府前,张文澜与张家长辈告别时,张家长辈听他咳嗽了两声,再看去,张二郎长身单薄,脸色微白。
一旁的长青看懂了长辈们的眼色,回答说:“二郎连日夜里开窗写折子,受了凉。”
几个长辈脸色不虞:风一吹就受凉的体质,暂且不提;大喜之日得风寒,听着便不吉利。
但不管吉利不吉利,张文澜都悠悠然出门,前去高家迎接新嫁娘。
用来接亲的花檐子用金钿珠翠装饰,四角垂下绣额珠帘。一眼望去,濛濛如红霞雪雾,看不清里面布置。新郎官出府,绯衣卓然,花胜簇面。
傍晚时分,红霞铺天。出府窄巷间,车水马龙,人群络绎。侍女们提着花篮隔开人群,去发放金叶子。众人忙着抢金叶子时,张文澜登上马,又侧头掩袖咳嗽两声。
临出门前,他饮了点酒,好打起精神。想来一个小风寒,影响不了他今日要做的事。
他朝长青望去一眼,长青颔首,表示一切妥当。
而结亲队出门,乱糟糟的人流中,众人便注意不到,长青带着几个侍卫悄然离队,抄小路前往高家,并未与他们郎君同行。
从张家到高家,重重繁闹中,姚宝樱终于挤入了高家。赵舜去做其他布置,姚宝樱溜入了新嫁娘的闺房中。
黄昏时,屋中灯烛已经晕然。高善慈冠帔灼灼,裙裾下露出尖尖珠履,她手持珍珠却扇,坐于床端。吉时一点点接近,围着她的嬷嬷侍女们吵吵着吉祥话,高善慈则频频朝贴着“囍”字的窗扉看。
在她握着却扇的手再一次被汗水打湿时,她听到一个少女声音插入人中:“新郎官马上要来了,新嫁娘要去更衣吗?”
高善慈猝不及防抬眼,满目彤光中,她看到了姚宝樱——
少女冲她笑。
高善慈提着的心脏一下子回去一半,周围嬷嬷侍女尚且狐疑。不知道姚宝樱怎么做的,她轻轻松松几步就挤过一群人,牵住高善慈的手,要带新嫁娘去更衣。
旁边嬷嬷欲拦,姚宝樱回头,俏容一沉,训斥:“放肆!我家郎君的车驾被堵在外面,怕新嫁娘等不及,要我提前来看,你们敢拦?”
众人看这小娘子生得清秀又伶牙俐齿,当下信了:“二郎真是体贴。”
姚宝樱趁乱抓着高善慈的手,沿着后门跑入一层层廊庑,越走越快。
为了混淆眼目,姚宝樱今日穿着碧青色上衫,系一条胭脂红罗裙。她发挽小髻,乌鬓插满流苏钗子,如此再和高善慈走在一起,新娘与平常小娘子间的界限,便越来越模糊。
一路春幡雪柳,仆从遍布。曲乐声声中,姚宝樱抓着高善慈疾走,眼角余光看到各个旮旯都是逡巡侍卫。
高善慈抖着唇:“我走不了……”
姚宝樱轻笑:“相信我。”
两个小娘子在廊下找路,姚宝樱往廊口花墙外一瞥,瞥到了堪堪挤在人中的赵舜少年。隔着草木假山,赵舜朝她轻轻一点头,转身溜入人中,去制造混乱、寻找机会。
姚宝樱和高善慈缩回穿廊,突然听到外面司仪唱道:“新郎官到——”
姚宝樱心脏一咚。
--
张二郎在高家下了马,身子微晃。高宅门前所挂的灯笼光
惨红,他因风寒而骨缝犯冷,又因之前饮的酒而半身发烫。
高宅前花阵酒池,张文澜在簇拥下踏上府门前的青布毡席。在高善声引路时,有一个梳着黄包髻的嬷嬷凑上来赔笑:“二郎真是细心,特意送了侍女提前入府,安抚新嫁娘。”
青灰的砖绊得人脚下一跌,当然也可能是病惹的。张文澜被烧得混乱的大脑,出现一瞬静然。
……那一丝一毫的机会,到来了,是么?
第17章 腰间仗剑斩愚夫6
高宅前的鞭炮声中,张文澜尚未进门,先轻声,莫名来了一句:“什么侍女?”
就站在他左手边的高善声心里突然咯噔了一下。
高善声忙转头望去,见今日的新郎官不入府,黑眸白底,血丝浮动,在大喜之日,用这种眼神直勾勾地盯着一个嬷嬷。
嬷嬷后知后觉,心里先一慌,脸上的笑容便有些勉强:“就、就是一刻钟前,新郎官不是派了侍女来陪同我们娘子……”
高善声当即:“荒唐!此事我怎不知?”
张文澜玩味:“我也不知。”
高善声:“那侍女在哪里?妹妹呢,还在闺房中吗?”
张文澜明明长得清风朗月,此时阴沉沉的眸子盯着人,来接引的嬷嬷侍女们齐齐慌了。她们想到那侍女说带着高二娘子去更衣,而今、而今——
“着火了——”高宅后院,一处火苗窜天,打断了高宅门口的喜事。
高善声脸色刷白,身子一晃。可还没等他承受这种打击,另一个方向传来咋呼喧声:“着火了,快来灭火——”
张文澜眼皮轻轻一跳。
分明是不吉之兆,可心中那份妄想一旦生出,便再也压制不住。
张文澜猛地推开挡路的高善声,扣住那个多嘴的嬷嬷。红袍扬袖,宛如烈火焚身,也烧着他的声音:“高二娘子在哪里?带我去找人!”
被甩在后方的高善声一时间弄不清楚发生了什么时,而府中两处地方相继着火,惹得旁边观礼的宾客们窃窃私语。何况前宅还有昭庆公主代皇帝来贺喜,火灾若是冲撞了公主,可如何是好?
于是,分明心知不妥,可高善声左右为难之际,没有第一时间去追张文澜,而是着急地呼唤仆从:“来人,灭火!莫惊扰了客人——”
--
高宅东北角着火,西北角也着了火。
两处火灾只差着一炷香,在后院躲藏的姚宝樱带着高善慈,心里轻轻地跳了一下。
两处火灾?
糟糕。
她意识到事情出了点儿自己不知道的意外——她只安排赵舜在西北角放火,好引走后院一些仆从。这东北角的火灾是怎么回事?
今天放火的人不只有自己这一拨,还有一拨人。
如今关头,也容不得姚宝樱细想。她只祈求闹事者越多越好,情势越乱越好,方便她带高善慈走便是。
二人在长道上疾走,高善慈跑得喘气,跟不上姚宝樱。姚宝樱急得不行,转身抱住佳人的腰,要不管不顾先带着新嫁娘用轻功走墙壁。她回身时,错乱的绿植后,一丛人影呼啦啦过来。
姚宝樱看到了绯色衣袍,吹打弹唱的乐者,还有引路的嬷嬷。
那嬷嬷满头大汗,眼睛却尖,远远看到了冒头的新嫁娘和小娘子,声音拔尖:“二郎,高二娘子在那里!”
张文澜抬眸望来。
花团锦簇间,身着嫁衣的娘子一闪而过,另一道身影缩回灌木后。那两道纤纤身影朝后面的方向又走又跑,步伐错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