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礼仪中有一项,是食不言,所以大家的谈论,都是克制的。
广府靓汤的人,依旧是先上。
“这一道红烧鱼翅,沿袭了大国庆典当晚在帝都饭店举行的国宴。热菜八道,头道便是红烧鱼翅。这道菜的真章在于高汤。汤须下足料,用老母鸡、火腿等慢慢地熬成。料和火功都够了,汤自然醇厚鲜美。”
众人细细探看,只见鱼翅丝粗长,美食博主尝过称赞:“入口弹性足,滑爽,汁浓味腴却不腻。”
众人眼观鼻,鼻观心。这鱼翅吃的岂是鱼翅本身?分明是附加在食物之上的东西。
国宴嘛!
汤逊瞥了眼包靖江,嘴角扬了扬。
飞禽水产环节,对方居然是以这种形式呈现的。不见鱼,不见禽,可又有鱼翅,有老母鸡入味。
可真有意思。
老火靓汤这边,上菜的是林月初。
她安静立在场间,手自然垂着,声音清婉。“老火靓汤主打京粤融合菜,其中一个理念,就是不时不食。在特定的时令吃特定的食物,从中获取自然与大地的能量。这道甘草香叶清远鸡正是典范。”
“特别选用净重在1.2公斤的清远鸡,油脂较少,而肉质结实,再浸入以鸡骨、香叶、甘草等材料熬制的白卤水中大约十分钟。期间数度起落,在马上将鸡置于另一锅冻鸡汤中,这一热一冷的过程,使鸡肉充分吸收汤汁滋味之余,外皮也因收缩而变得爽脆。”
来宾们目光灼灼地盯着鸡,它的摆盘也很别致:将蒸熟的金华火腿片与浸熟的鸡肝片,梅花间竹般夹入鸡件间。
岂一个美字了得!
论起食材贵重,清远鸡与鱼翅,相差甚远,但依然令这些吃过了无数美食的挑剔食客咽了口口水。
林月初将大家的反应,尽收眼底,“享用的时候,鸡肉、火腿、肝片三件夹于一箸齐吃,才是最佳滋味。”
话音才落,大家齐齐举筷子。
“再来一口伴碟的青菜,方觉圆满。”
“终于吃到飞禽了。”
这分明吐槽,刚刚的红烧鱼翅不见飞禽。
“姑娘,你说的不时不食,最初本是药食同源中倡导的,现在已经很难得了。”程老语重心长,而又哀其不幸。
林月初杏眼流转,眸光灿然。即使身材依然很胖,但却平添了雍容之态。她上称时,比九月初瘦了十斤。她的回答不疾不徐,有理有节。
“是的,大概现在科技太进步、物流太发达,人们在新潮流的冲击下,将传统滋味都忘记了。四季、节气渐渐模糊,连进餐环境也变得‘四季如春’,粤菜里的四季菜谱也都被束之高阁。这实在是很可惜的一件事。”
程老沉吟,这话说到了他的心坎里。“这道清远鸡是你掌厨吗?”
林月初摇摇头,“不,是我们的主厨师傅,我是煲汤的。不过我在网上找到了粤菜的四季食谱,看到了加甘草这个环节。”
有时候,一个小小的创意,就让一道菜脱颖而出。
包继来读懂了程老的心思,“程老,你这是动了惜才之心吗?”
只是一道菜,还不足以。程老说,“继续吧。”
因为程老和林月初多说了些话,包靖江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
明明他们广府的菜稀缺程度更高,工艺更考究,这些吃货大佬们也没多做点评,反而对着一道普通的鸡肉说了这么多。
他在餐厅坐不住,去了一趟餐厅,和他的员工,交代了一番接下来的菜。
很快,真正的压轴菜品上来了。
第33章 佛吃了都跳墙PK鱼尾巴
后厨里,林月初受到了其他小伙伴的一致赞美。
“文化人就是有文化,我感觉你说的比我好多了。”主厨火哥想到自己只会照本宣科,背了不少遍,机械刻板,都不如林月初临场发挥好。
“火哥,您可太谦虚了。如果不是你的菜,做得这么好,我也没底气啊。”林月初笑容可掬。
“今天这桌宴席,你贡献了不少点子,所以你来讲是最好的。”副灶龙哥说。
之前他们开会开了四个多小时,打磨菜单,当时和现在完全不同。是林月初劝服了大家。
她说,她理解的宴席,一不是看食材的昂贵,天下食客众多,他们不是为了一小撮人服务的;二者,技艺工序固然重要,但要有主题和思想。不时不食就是一个核心的理念,这直接决定了做什么。
越是平凡的食材,做出特别的味道,才会产生更大的反差。不然人们怎么会说,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呢?
“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林月初玩笑似的拂了下身子。
广府靓汤那边,厨师们各个不服气。他们辛辛苦苦,没多得一句赞美。“说得好像你们已经胜出了似的,不过是人家多点评了几句而已。”
水台岗的浪哥,“duang”一刀剁下去,砧板上鱼身一分为二。“咦,哪里来的酸腐味?隔壁的,你们食材是不是坏了?”
广府的人更气,比不过他们,就诋毁他们的食材。“我怀疑,是你们的嗅觉和味觉,出了问题吧。我们可都是赛前新到的食材,上面还有标签呢。”
口舌之争没有意义。这里是老火靓汤,大家也不想失了东道主身份。
林月初笑道:“广府今日真是国宴荟萃,让我们大开眼界。这第十一道菜你们做的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