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年代好年华_沈湖【完结+番外】(341)

  离开前的头一晚,阿布都在乡政府的平房小院里招待了她们。

  葡萄藤形成的棚子下,葡萄、无花果、哈密瓜西瓜摆了一桌子,烤肉配馕,噎的姜馨玉连喝了好几杯茶水。

  这茶水用的是当地的茶叶,说不上好喝,也就是能喝而已。

  饭后,阿布都拿出了三条颜色鲜艳图案各不相同的毛毯,还有两条色彩艳丽的丝巾。

  

  “这是我们的心意,还请你们收下,期盼着你们下次再来我们这里玩。”玩是其次,最好能继续进货,提高他们乡里的效益。

  王素梅焦灼难安的心被毛毯和头巾安抚了不少。

  她既担心这么多货卖不出去就全坏了,又担心先前给的定金都打了水漂。哪怕她们这些日子打交道的都是乡政府的领导,定金也都开了条子盖了章,可这里和首都相距几千公里,什么都说不准的。

  阿布都的态度让她愿意相信这一定是一个好的开头,他肯定会在后续的事中出力。

  第二天中午他们回到了乌市,去了罗大爷家中。

  “朝生去了隔壁县里考察,得几天才能回来,你们是不是要走了?”

  罗大爷心里可惜,多好的机会啊,他儿子却不在跟前。

  王素梅点点头:“买到票就走。”

  那些货虽然至少半个月才能到,但她们得赶紧回去找合适的院子堆放东西,按照儿子儿媳的打算,还得赶紧找铺面,办手续开业。

  这桩桩件件都是事,这么多货压在那,要是砸手里了一亏就是几大千块,一想到这些,她连觉都睡不着。

  罗大爷好意说:“你们的货尽管堆在院子里,除了屋里不能用,别的都随便使。”

  他可想不到她们能一次性进近三吨的货。

  第二天买票时,陈奕直接买了回首都的车票,姜馨玉和王素梅婆媳俩买的是回县里的车票。

  婆媳俩得回去抱孩子,顺便把自行车托丁长海卖了,再找一个靠谱的人跟她们去首都帮忙。陈奕得去找店面。要是一起行动,就有点耽误时间。

  从首都坐车回去的时候还能躺着卧铺买火车上的热菜热饭,结果到了今天,从乌市返程时,三人皆在座位上就着水啃着干干的馕饼。

  看着餐车过来,在王素梅喷火的眼神中,陈奕还是叫了两份盒饭。

  王素梅想骂人,他儿子心里到底有没有数?知不知道这一趟回来她们花了多少钱?

  她已经开始后悔了,后悔当时心血来潮想卖干果。

  都花出去快三千了,他还敢买火车上的饭吃。

  餐盒一打开,豆角炒肉的香味扑鼻而来,王素梅难受的泪都要出来了。

  她把食盒推像陈奕那边,“你吃吧,我吃不进去。”

  已经吃上的姜馨玉放下筷子,贴在她耳朵边说道:“妈,那么多钱都花了,还差这点钱?吃吧,吃好喝好回去好好干。”

  王素梅捂住了心口。

  这一趟花的不是两块,也不是二百块,而是近三千块!

  儿子和儿媳妇咋就能淡定的坐在这啊!

  第474章 没有退路

  姜馨玉现在是兜比脸都空,她和陈奕两千块的存款在这一趟里一干二净,如果不是从存折里提前取出的以防万一的一千块,这趟来钱肯定不够。

  等这次再回去,她得把金条拿上以防万一了。

  货已经进好,接下来就是怎么在三个月之内把货卖掉的问题。

  婆婆是一眼可见的愁,这一愁就愁到了五里桥大队。

  不过分别了半个多月,孩子好像都不认识她了,姜馨玉心里那个郁闷啊。

  她捏捏他的小脸,“小没良心的,还没多少天就不认识我了。”

  “妈。”

  短促又稚嫩的声音让她心里一颤,她惊喜的说道:“再叫一声。”

  小屁孩动动脑袋不搭理她了,仿佛刚才那声是她的幻觉。

  她看向自己亲妈,“他刚才是叫我了吧?”

  陈秀云笑了一声,扶着孩子把他带过去,“我看他不是不记得你了,应该是在生气,你们走的当天晚上,他哭到半夜才睡着。”

  姜馨玉难得觉醒母爱,抱起孩子连亲好几口。

  姜老头吃着葡萄干一直打听她们去疆省干什么了,姜馨玉不想搭理他,干脆抱起孩子和陈秀云往自留地去了。

  “妈,你要不要和我们去首都?别的知青都回城了,你就不想离开这?”

  陈秀云的家乡又不在这,姜馨玉不认为她对这里会有多少留念。

  “我跟你去首都干啥?去了又没工作,小川咋办?市里的初中一直想让我去那边教学,我也提了要求,只要给我安排好房子,我就带着小川去市里。”

  姜馨玉咬了一口红彤彤被太阳晒到温热的西红柿,想起小川上学的问题,她有点犯难。

  她挽住她的手臂:“妈,我和姐姐们才是你亲生的吧,你现在处处为小川考虑。”

  她心里酸酸的,但也理解陈秀云,这个年代土生土长的人不一样,她们得考虑工作关系、粮食关系,生活上的问题方方面面都得考虑到。

  “妈,你以后跟我过吧。”

  陈秀云白她一眼:“你们要做生意是不是人手不够?你想让我去帮忙?”

  姜馨玉摇头:“我们准备在村里找一个知根知底靠谱又愿意去首都的人去帮忙,不缺你帮忙,我就是不想你再待在这边。我和二姐都在首都,你就不想经常见到我们?等去了再慢慢问工作的事,什么事情都得一步一步来,说不定以后可以留在那。就算没工作,我每个月的补助加上稿酬也能养你们…”

  陈秀云打断了她的话:“你说的话根本不切实际,我在公社待的好好的就不折腾了,户口、工作什么的都不好办,咱家本来就不比你二姐婆家,我不能去首都麻烦他们,省的你二姐在婆家难做。”

  “你要找个帮忙的,我给你推荐一个,你以前也教过那个学生,叫宋亚辉,他考了两次都考不进高中,中专也考不上,现在在公社的泥瓦厂干活,小小年纪天天跟个泥耗子一样在土堆里打滚,就他这年纪,要不了几年身体就得伤着。”

  陈秀云对宋亚辉印象深刻,明明人看起来机灵的很,可就没长读书的脑子,上课是挺认真,一到考试成绩就一塌糊涂,她都不知道一本正经的学习,成绩还能越来越差。

  

  宋亚辉就是活生生努力也不会进步的例子,这让陈秀云明白,有些人天生就不是读书那块料。

  这孩子每次摘了什么野果子、抓了野鱼还不忘给她送去,成天乐呵呵的样子让她想起侄子陈正宇,这俩家伙都是爱笑呵呵的龇着牙傻乐的猴子。

  少年人看起来朝气蓬勃的,身板还没长好,咋能一直待在泥瓦厂那种地方出苦力?

  姜馨玉对宋亚辉自然是有印象,当初不继续读书可是他主动的,她和宋桂芳以及罗老师结伴下乡去劝来着。

  这小子重新上学后学习的态度是挺认真,可成绩么,真是算不上好,可咋就不好到了考不上高中的地步?真是白长了一个机灵样。

  “我明天就去公社找他。”

  又说了一会儿别的,姜馨玉把这次去疆省的情况大概说了说,随即手一摊:“妈,我和陈奕的积蓄都没了,金条让我带走一根吧。”

  陈秀云听到光是运费都一千多块已经开始头晕眼花。

  太敢了,她闺女和女婿实在是太敢了。

  “你婆婆就由着你俩这样进货?一次性进这么多卖不掉咋整?那不得全砸手里了?”

  姜馨玉笑着说:“你没瞅见我婆婆回来后整个人都是紧绷的,我咋说都没用,她现在就怕全亏了。”

  陈秀云看她跟看傻子一样,“你咋还笑的出来?她担心,你还高兴?”

  姜馨玉无语的收起笑意,“那我跟她一起丧着脸吧。”

  “交通不便,去一趟不容易,先打通进货渠道,一次性进的多才对得起来回的路费,并且运费也会更便宜点。”

  她就不信首都几百万人口在三个月内吃不下两吨的葡萄干。

  她面上不慌,其实心里一直在想怎么销售,贴广告宣传、送东西促销,销售思路千千万,疆省的果干那么甜,首都人口这么多,市场又属于蓬勃发展初期,果干总不能亏手里。她甚至都想到了搞出礼盒包装,在过年期间肯定能走的动货的美好景象。

  这生意既然做了,那就得做好喽。货都在路上了,她们没有退路。

  陈秀云觉得自己血压都高了。

  铺面、仓库啥都没整,她们就敢先进一千多块钱的货,也不知道那东西好不好卖,咋就这么大胆呢?

  “金条你都拿走,我这还有二百块钱,是玉珠去年过年给我寄回来的,你都先拿去用吧。”

  陈秀云手里有不少钱,当初周家给了八百块的彩礼钱她是都塞回给了二闺女,但去年过年二闺女给寄回来了二百,小闺女寄回来了五十,加上她自己的工资和以前的存款,她手里是有不少钱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 沈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