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年代好年华_沈湖【完结+番外】(392)

  郭红他爸瞪她一眼,“你知道养鸡养鸭一年得要多少钱?别承包养鸡场的钱都收不回来,咱手里有多少钱?上哪弄钱去?老二老三马上娶媳妇了,要用钱的地方多的是。”

  几句话说的郭红她妈垂下头不再说话。

  过了八天,接线员拿着纸条找到了郭益民家里,同时送来的还有钱。

  郭益民看过后意外姜馨玉竟然这么大方,竟然多给了二十块,加上他从中抽取的,这回挣了四十多。

  二十块钱少吗?肯定是不少了,村里弟兄分家,还能为锅碗瓢盆打起来呢。

  看来做买卖是真的挺赚钱。

  郭益民没有因为姜馨玉还是个学生就小看了她,能一次拿出三千块做生意的大学生,会是笨蛋吗?

  郭益民提前把电话费给了,又道:“你给她说我知道了。”

  东北的货进来了,姜馨玉又去邮局联系阿布都,随即收到了一个预想过的坏消息。

  他们那边的葡萄干在和省内各大供销社签了订单后,顶多只能给她们余出三吨一的货。

  据阿布都所说,今年能给她们供这么多货已经是产量提高不少后的结果了。

  阿布都自然是没说实话,今年产量再提高也不会有这么多剩的可以给姜馨玉发过去,不过是除了他们葡萄园,也有别的乡产了葡萄干,抢了他们的订单。

  不过好在他们的余量姜馨玉这边都能吃下。

  第545章 周齐家的四合院

  三吨一的货还得给丁长海分一部分,卖到明年新货下来,根本不可能坚持到明年那个时候。

  一天店里平均下一百多公斤的货,这是所有干果的量,一个月也要出近三吨多的货,再过两个多月要过年了,她一点都不怀疑过年时的销量会上不去。

  姜馨玉问:“除了你们葡萄园那边,还有没有别的生产地?”

  阿布都:“这我就不知道了,不过我可以帮你打听打听。”

  嘴上这么说,心里想着这个忙他就不帮了。

  不止葡萄干,姜馨玉还想再定一批开心果、椰枣和巴达木。

  价钱她都知道,但运过来的货质量怎么样不能保证。让人帮忙办事没道理白让人干,没有好处人家也不会尽心。

  于是她许了二十块钱,让阿布都帮忙定一下其它货,这钱会随着葡萄干的货款和运费给他邮过去。

  有钱拿,又不是葡萄干,阿布都欣然答应。

  这批货不急着运过来,只要年前能到就行,她还得联系上次压货过来的老刘帮忙。

  这批货再来,院里就算能放下,也得挤的满满当当。

  姜馨玉记得陈奕说的回林街新建的市场,有仓库有门面,门面房暂时不需要,仓库得租一个专门用来放货。

  婆母照顾着店里和孩子,陈奕走了,有关铺子的其它事只能她自己操心。

  周末她提着自家店里的礼盒骑着自行车去找周齐,准备给周齐找点事做。她和陈奕给周齐一成的利可不是白给他送钱的。

  不巧周齐和姜玉珠都不在家,听周齐他爸说,他们去后海那边的四合院盯装修了。

  姜馨玉把礼盒放在桌上,对面的孙昭慧问:“这是提来的什么?我以前怎么没见过首都有这种盒子?”

  姜馨玉把盖子打开,露出拼盘样式的内里,每个空格里都装着一种干果,松子榛子花生开心果都是炒制过的,蜜枣和葡萄干没法加工,都是原味。

  铺子里的干果已经有十种了,花生瓜子和核桃有人带着货上门送,这个拼盘只能放六种,干果重量不到两公斤,定价却不便宜,一整盒要六块钱整,中秋一天就卖了三十七盒。

  “这都是我们铺子里的货,这盒子是定制的,过年过节摆在桌上就图个喜庆好看,能一直用,也不会坏。周叔和孙阿姨你们都尝尝,我们铺子里雇的炒货郎家里祖上说是给紫禁城的贵人供货的。”

  金福海炒货配了各种香料炒,姜馨玉吃过后虽然没有多惊艳,但这味道绝对不差,还越嚼越香。

  周平尝过后点头,“确实不错,这花生后味回味越吃越香。”

  孙昭慧捏着花生说道:“我听周齐说你们铺子里生意不错?你和陈奕平日里忙着学习,店里都是你婆母在忙吧?她还挺能干的。”

  孙昭慧还是瞧不上干个体户的,这但凡有工作,谁去干个体户?不过心里咋想嘴上就没必要露出来了。

  她本还想着冯蔓都被离婚了,兴许陈奕妈就和陈进华复合了,谁成想快一年了也没传出个风声。

  又坐了二十来分钟,姜馨玉告辞出了门,骑着自行车往后海那边去。

  半道上,在某个中学门口的柱子上看到了贴纸小广告,是培训班招收学生打的广告。

  

  郭红说孙建伟在搞培训班,她估摸着这个广告有可能是他贴的,这人还挺行,竟然找到了场地。

  骑了近两个小时她才到后海那片,摸到周齐家新买的四合院。

  周齐奶奶和她妈张潼芝已经准备走了,恰巧和她打了个照面。

  打过招呼后俩人坐车离开,姜馨玉往四合院里一路走一路找人,心里惊叹她家两千块的院子和这座四合院比起来连弟弟都算不上。

  刚才一路骑车过来,大致瞟了瞟这片的布局,周齐家这个两进的四合院面积不算大的,周围有更大的,但这里头修整的是真不错,他才买到手没几个月,里头就这么平整,显然之前保存的就好。

  进了院门,左右两侧有两棵树,院子的主路两侧是还带着绿意的草坪,廊下种了一排绿竹,哪怕即将进入冬季,这个院子里也充斥着绿意,打眼看过去,白墙青砖黛瓦,外观虽不华丽,但古香古色的,非常有古韵。

  还真不是她嫌弃自家小院,她家小院是真的比不起这边的四合院,还没进屋里瞧,光是院子的布局就把她家比下去了。等手头存款更多,家里小院和屋里布局都可以重新规整一下。

  钱真是个好东西呀,她也想住这种古韵十足的四合院。

  院里还有师傅在房顶上干活,姜馨玉进了门敞着有声音传出的房间。

  周齐正在里头和师傅说卫生间的问题,要把茅厕装在房间里,整个前卫的抽水马桶。

  姜馨玉走进去把背对着她的姜玉珠吓一跳。

  “哎呀,你走路不出声的?”

  姜馨玉微微尴尬,“我正常走路,你们听不到还怪我喽?”

  周齐又和师傅掰扯了几句,带着姜馨玉参观每一个房间。

  买到手后家里就开始找人装修,从开始到现在不到三个月,就算这栋四合院面积不大,里里外外的修缮装修起来也不是个小工程。

  不是所有屋子都装好了,但有装修好的屋子里家具都摆好的,已经能住了。

  人家这书房才叫书房,看起来四平八稳、工整对称,整体都是红木家具,墙上还挂了一幅不知道哪个朝代的古画,好一个宁静致远的书房。

  姜馨玉真心说道:“装的真不错,我都想住这不走了。”

  她喜欢亮堂堂的装修风格,可这种古香古色的中式风格也相当吸引人。

  周齐带着她参观就是有显摆的意思在,毕竟这院子装修他可是费了不少心神。

  姜玉珠说道:“钱也花了不少,他奶奶的积蓄都往里贴了。”

  就这座小院,里里外外的修缮改造、买家具,把周齐父母存下的钱都填进去了,周齐奶奶也赞助了一些。

  好在都是有工作的,级别不低,每月工资也不少,不至于对生活造成什么影响。

  第546章 所谓梦想

  四合院装修好的客厅里,姜馨玉坐在沙发椅上,看着周齐装象泡茶。

  姜馨玉问:“你俩已经住这了?”

  周齐端了两小杯茶搁俩人跟前,“你姐放假,我就和她来这边,总在大人眼皮子底下,做什么都不自在。”

  姜玉珠抿嘴笑。

  以前每周末放假她都和他回他爸妈那边住,最近偷偷被他拉来这边,不夸张的说,感觉空气都自由了。

  喝茶聊了一会儿,姜馨玉进入正题。

  “姐夫,回林街那边的仓库你得去帮我们租一个,空间最好大点,百平左右的吧。”

  周齐点点头,“要不要门面房?”

  “没法要,现在供小于求,疆省那边和东北的货都不多,产量不高,运来这边的都不够卖的,一个店铺都不够卖,再开一个,除了增加开支,没别的好处。”

  这个年代想要挣到钱,货才是最重要的。虽然国家正在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但在刚放开的头几年,尤其是这两年,都是过渡阶段,能搞到货的才能挣到钱。

  就比如她婆婆最刚开始做的头花,碎布条都能难倒她。

  街口卖的东西大多少农民自家地里的农产品。

  她家铺子里的葡萄干,葡萄园那边也得先紧着国营的供销社,有多的才能卖给她们私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 沈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