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出去考试,只有自己没考中,白果消沉了几天后,又干回了账房的老本行。
来给苏凤仪交账本的时候,苏凤仪问她:
“白果,你现在骑马骑得怎么样了?”
白果懵懵地:
“啊?哦,应该差不多了,殿下出门不跑太快的话,奴婢也能跟上。”
苏凤仪道:
“行,户部尚书许大人月底要派人去边境各地盘粮仓,备着夏日万一发洪灾赈灾,你跟着一起去吧,这几日,抓紧把骑马再练练。”
下笔无丘壑,主要的原因还是经历的太少,脑子里的信息不足以支撑起形成论点,这个时候就要多听多看,看得多了,自然就有丘壑了。
但是白果以前宅在长公主府不爱出门,除了熟人也不太跟其他人打交道,这样要想有丘壑,估计再过八百年都难,所以苏凤仪决定推她一把,让她去见见世面,见见天地,见见民生。
户部许大人非常上道,苏凤仪跟他说要在盘粮仓的队伍里加个人,都不用苏凤仪多说旁的,许大人主动送了一份户部司务的聘书过来。
司务,八品小吏之职,在户部衙门里,管的也是杂事。
对这个官职,苏凤仪觉得很合适,许大人选的不错。
当初梧桐受封长史,是因救圣驾有功,又有皇上亲自下旨,这是她堂堂正正靠自己赢来的,旁人也说不得什么。
后来绿卿受封主薄,是因和亲之事非她不可,无人能替,回京后升为鸿胪寺丞,是因她促成了北虏归降这样能进史书的大事,旁人只有羡慕的份。
但白果现在寸功未建,无功不受禄,如果现在就给白果太高的官职,只怕会招人记恨,同时引起文官集团的反弹和警觉。
毕竟,朝廷的官职就这么多,旁人寒窗苦读几十年都未能摸到官府的边,凭什么你靠着裙带关系,轻轻松松就摘了桃子,占了坑呢。
司务只是个干活的小吏,又没有定额,读书人看不上,也碍不着谁的事。
白果原名公孙白,收了聘书后,低调地进了户部,成了公孙司务。
许大人派了陶主事带她,先帮着管禄米库,给京官发月俸,熟悉熟悉公务流程,到时候去盘粮仓或者赈灾才好有个章法。
陶主事是许大人的心腹,也是个会来事的人,把白果带在身边,手把手教白果,对白果的态度客气极了。
陶主事一开始是抱着给上官分忧,和长公主拉关系的心思来安排白果,安排了几天后,陶主事笑嘻嘻地来找许大人:
“公孙司务,一个顶三个,以后都放我这吧,大人。”
许大人呵呵笑:
“老陶啊,以后她能到何处,可不是你我能安排的了的。”
陶主事听出许大人话中未尽之意,眼珠子一转,没再提把白果要过来当差的事,回去后对白果不仅更客气,甚至有些恭敬。
户部两个直属上司都对白果关照有加,白果身后又站着长公主,白果在户部当差当得顺利极了,每日开开心心去,欢欢喜喜回。
不仅户部没有阻碍,一直到四月底白果都要出门了,朝中更是一点反对的声音都没冒出来,连个弹劾苏凤仪或者许大人的折子都没有。
朝中风平浪静,苏凤仪府里却起了波折,梧桐主动找到苏凤仪这里,表示自己愿意陪白果一起去。
白果从来没出过远门,出门就分不清东西南北,逛个庙会都丢过好几次,武艺更是几乎等于没有,梧桐很担心她出事。
苏凤仪不为所动:
“不准去,你好好准备下个月的院试,让她一个人去历练,她不是小孩子,你们总不能一辈子看着她,有你们跟着,她就事事问你们的意见,不肯自己拿主意,怎么能成长?”
梧桐还是很担心:
“没人看着,丢了怎么办?外面不像京城,乱得很。”
苏凤仪笑道:
“放心,本宫安排了人陪她去,肯定丢不了。”
既然长公主拿了主意,梧桐也不再坚持,但把府里的府兵盘了个遍,也没盘出来,谁这么有能耐,能保白果不丢,心里就一直记挂着这事儿。
直到过了几天,梧桐陪白果去买出门用的东西,在长公主府门口被两只羊给撞了一下,她才知道,长公主安排的人是谁,若是此人,那确实是,想丢都难。
来人从牛车上赶羊下来,见羊把梧桐给撞了,忙跑过来牵羊道:
“哎呀,哎呀,撞到你没得,老汉我真的没看到噻,晚上给你做烤全羊吃噻,好不好嘛。”
第207章 匪患
来人正是梧桐的老熟人,曾经的钱老汉,现在的钱千户。
钱老汉自从去年跟了长公主,干得都是救圣驾,杀左贤王这样的大事,一年不到的时间,祖坟失火,扶摇直上,从一个末流的驿卒摇身一变,成了朝廷正五品的千户。
去年追左贤王的时候,钱老汉立功心切,老当益壮,作为冲在队伍最前面的探哨,跑得最快,冲得最猛,直接就扎到了左贤王的队伍里,寡不敌众,就负了伤。
要不是沈大将军赶到的及时,钱老汉差点就交代在那里了。
加之钱老汉年纪也大了,下了战场后,沈权就让他先回家休养,养好伤再说。
过完了年,钱老汉养好了伤,想要出山,问了问沈大将军,结果暂时只有常规防务,没有战场要上了。
啊,那还不如跟着长公主办的差事痛快。
钱老汉觉得很不过瘾,就找自家大侄子帮忙写了封信给苏凤仪,想问问看长公主这里,有没有差事是他可以效力的。
前段时间,朝堂动荡,苏凤仪就没让他来,现在皇上和朝臣对峙之事暂时告一段落了,苏凤仪这才回了封信,问他可还愿意出趟远门?
在家闲得发慌的钱千户那自然是愿意得不得了,当天接了信,当天就要来京城。
既是登长公主的门,也不好空手来,钱千户挑了家里养得最肥的四只大肥羊,套了牛车,带了干粮,灌满水囊,穿上斗篷,就往京城而来。
从看了信准备出门,到收拾完真的出门,不到一刻钟时间。
钱千户跟梧桐说给她做烤全羊吃是中午说的,说出的话绝不过夜,撞了梧桐的羊当天就杀了,当场就起炉子烤,梧桐吃到烤全羊的时候,太阳都还没下山。
然后钱千户才发现,苏凤仪做为长公主,是做不出跟他们一样抱着羊腿啃这样的事的,长公主吃不上,那他特意从宣城几百里路带来献忠心的羊,基本就是白费了。
吃人嘴软的梧桐给他出主意,细细地教钱千户怎么办差。
她拿了个特别雅致的盘子,拿碧绿碧绿的叶子垫在下面,然后把整只羊烤得颜色最好看的肉片下来,每片都片得相同大小,再从里面选了最匀称的十几片,漂漂亮亮地摆了盘,拿了食盒装了,这才让钱千户给苏凤仪送来。
苏凤仪在书房接待了钱千户,尝过后夸赞了他的手艺,又问过他家中老小都好后,跟他说了他的差事:
“过几日,白果要跟着户部的队伍,去陕甘地区盘粮仓,你明面上的任务,是护送白果去陕甘,护卫她的安全,盘完粮仓,再把她平安送回来。”
原来长公主说的出远门是指这个,听起来好像也不是特别刺激,但是钱千户准确地抓住了长公主话中的重点:
“明面上的,要得嘛,那实际上要做啥子噻?”
长公主给了钱千户一个暗桩接头用的牌子:
“实际上,你到了陕甘后,找一个尹夫人,助她查一查陕甘匪患横行之事。”
秀姑夫君姓尹,老家也在陕甘之地。
去年带着小虎回陕甘老家之后,秀姑就改名尹夫人,以每半个月一封信的频率,给苏凤仪传消息。
因为一开始,苏凤仪也没有明确的差事给她,秀姑传消息的目的,是为了维持和长公主的关系,给小虎留条后路,所以传的消息就有一搭没一搭的。
基本她身边发生什么不对劲,或者她想到什么不对劲,只要是长公主可能感兴趣的,秀姑就写什么。
比如陕甘之地这些年突然匪患横行,官府去剿,土匪就跑,官府一走,土匪就回,官府年年剿匪,但是匪患却越剿越多,就很不对劲。
礼部侍郎罗敏死后,苏凤仪回想起秀姑给她写过的这封信,便让薛钰把往年陕甘总督罗大人送过的折子,以及各地剿匪的折子,都给她抄送了一份。
罗大人当陕甘总督的这些年,送上来的折子里,关于剿匪,上了很多折子,但基本只讲了两件事。
一是要钱,出门剿匪,人马车粮草,都是花费,省不了,朝廷得出。
二是请功,每次剿匪,都大获全胜,但也有伤亡,请朝廷给赏赐,给抚恤金。
和其他封疆大臣上的剿匪折子相比,罗大人剿匪,频率高,次数多,伤亡大,花费也尤其大。
陕甘地区,每年赋税,十之取一,居然都花在了剿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