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二当家一路把户部的人转移了好几个地方,连押送的土匪都换了好几波,一路从榆林转移到了渭南,钱老汉几个也跟着到了渭南二华山。
狡兔三窟,这么一路过来,钱老汉都怀疑这个二当家说不定有很多处产业,在这座山叫二当家,在下座山叫龙傲天也说不定。
二当家虽收了钱老汉一家,但也没有完全信任钱老汉,不准白果和秀姑下山,但有时候会放钱老汉下山一起去跟人办事。
钱老汉担心二当家是在试探他,所以除了在卖酒的柜台暗暗放白果,其他都没有轻举妄动。
倒是白果,看气质不太像一般的猎户女,听说白果是在大户人家当侍女,这次回家探亲被误抓的后,二当家有时候会让白果去帮着煮个茶什么的。
再后来山上的账房因为贪东西被二当家砍了,二当家又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白果便趁机说了自己以前是给夫人管库房的,要到的账房的差事。
白果到了二当家的屋子,见他拿了本书在看,旁边的茶一口没喝,便知道是小丫头煮茶没煮好,所以二当家嫌弃,叫她来,就是煮茶的,没有其他意思。
果然,见了白果来,二当家吩咐道:
“煮壶茶来。”
白果把酒坛放下去煮茶,一边煮的时候还一边想,这个二当家,她总觉得在哪里见过,好像是认识的,怎么就是想不起来呢?
她以前宅在长公主府里很少出门,会不会是在长公主府见过呢?
白果之所以这么积极跑来给二当家煮茶,就是为了多看几眼,多辨认几次,看能不能想起来他是谁。
哎,要是丹桂在就好了,她肯定一眼就能认出来。
因为这么想着,白果把茶奉上去的时候,盯着二当家的时间就长了些,二当家轻笑一声:
“盯着我看做什么?”
白果脸皮本来就薄,被当场抓住,顿时脸都红了,心想,脸红也好,免得不好解释自己为什么老是看他,于是忙慌慌说:
“二当家要喝酒么?”
二当家笑得更厉害了:
“我喝着茶,喝什么酒,你们家夫人以前是这么混着喝的?”
白果脸更红了,手忙脚乱已经把酒坛子的纸封打开了,纸封下面居然有一封信。
二当家也看到了,伸手过来拿了信,打开看后,笑道:
“招安信?我看看,凭金当家的人头,可得五千两赏银,二华山众人可转为朝廷兵士,以前之事,过往不纠,朝廷现在真是有能耐了,这种法子都能想出来,也不知我的人头在金当家那里值多少银子……”
正说着,小丫头来禀告:
“二当家,金当家来了,说有事找您商量。”
第232章 故人
远香近臭,这句话在任何时候都是有道理的,包括土匪这个行当。
二当家和金当家的地盘挨着实在太近,常有摩擦,比如打劫的时候,遇到肥羊,从两边地盘的中间过,两边为了抢肥羊打起来,那是常有的事儿。
所以两边关系一直不好,但是今天金当家带了十几个人手就敢来自己的地盘,二当家还是很佩服他的胆子的,甚至让白果给金当家上了杯茶。
茶是好茶,但金当家急得很,就没喝,也不知是不敢喝,还是着急顾不上。
金当家也拿了个招安书出来,摊开给二当家看,边往二当家走,边说:
“二当家,咱俩可不能再这么打来打去了,你看朝廷花一万两银子找我买你的人头,后面还有高官厚禄,这明摆着就是要分化我们,让我们自己内部打起来,咱们得联合起来……”
毫无征兆地,二当家突然拔出手旁的长剑,一下将金当家刺了个对穿,金当家嘴边流出血来,左手拿着的招安书掉到了地上,正从怀里取匕首的右手就显露了出来。
二当家动手实在太快,还没等金当家带来的人反应过来,一步一杀,踢开金当家,已经连杀三人,手中长剑舞得跟影子似的。
白果躲在桌子底下,看着那剑影,一下就想起来了,是了!
这个剑术,她见过,在长公主府见过!
二当家在长公主府,和谢指挥使比试过!
难怪她觉得眼熟,难怪她觉得二当家有时候有些世家公子的毛病,挑东西挑得很,喝个茶都能喝出水煮过头了,茶煮老了,她知道二当家是谁了!
二当家以一敌十,转瞬把金当家带来的人料理了干净,一边拿帕子擦手中的长剑上的血,一边笑道:
“演都演不像,连我的茶都不敢喝,还敢谈合作,蠢货。”
白果从桌子底下爬出来,二当家看了她一眼:
“你胆子倒是大,这里不用你了,回去吧。”
白果默默点头,二当家也没有再理她,抬脚出了门,往议事厅而去。
白果急匆匆去找钱老汉,刚找到,还没来的及说话,山上的土匪全都出动了,乌泱泱地往山下跑。
有人招呼钱老汉:
“老钱,快跟上,二当家点名让你当探哨,趁金当家死了,咱们去把他的山头吃下来!”
钱老汉时刻保持人设,跟着土匪就跑,边跑边对白果道:
“你好好呆着,别乱跑噻,我去赚我们的赎身银子噻。”
白果又重回了账房,因为土匪们要去干票大的黑吃黑,连账房的人都跑去看热闹。
白果拿着账本愁得很,要怎么把消息传给长公主知道呢,有个熟悉的声音传来:
“入账。”
白果听到这声音,几乎要从地上跳起来,她看着眼前完全陌生的一张脸,却觉得遇到亲人一般,简直要当场落泪。
易容成土匪的梧桐左右看看,轻声说道:
“还以为你这次能长进点,果然又丢了。”
白果顾不上跟梧桐拌嘴,趁着旁边没人,赶紧说道:
“二当家是杨阁老家的公子!剑术最好那个,快传消息给长公主!”
……
自从和京中的官员见得差不多了,也铺垫得差不多了后,苏凤仪对自己的作息又进行了一次修改。
她取消了每天下午大规模见官员的日常,把大穆朝荒废多年的早朝给开了起来。
于是她的作息变成了,每天早上早朝,下午批折子,偶尔召见官员。
而似乎是因为那日暴雨天,主动从她设置的牢笼出来了的缘故,陆弘好像打开了心中的心结,向苏凤仪提出要重回禁军。
陆弘愿意重新掌管禁军对苏凤仪来说是好事,她的贴身安危,在别人手上,终究没有在陆弘手上来得让她放心。
但她没有马上答应,而是很认真地对他说:
“陆弘,你知道,终有一天,我和他是要兵戎相向的,这是我选的路,也是我替你选的路,而不是你选的,再等等好不好?”
和自己的亲弟弟你死我活的那一日,那要亲手斩断世间最亲的血缘关系的痛苦,是她选择帝位的同时无法逃脱的必选题。
这样的痛苦理应由她自己承受,没必要再搭上一个陆弘跟她同样痛苦。
一向言听计从的陆弘这次却说了不,他拉了她的手,按在自己的胸膛,说道:
“痛,一起。”
好,那就一起。
陆弘重返了禁军,但却没有搬出养心殿。
在这安宁平稳的时候,苏凤仪却对平凉王的举动感到非常不解。
平凉王得了皇上后这么久,居然没有马上发檄文声讨她,而是一点声响都没有。
总不会皇上不小心已经被他搞死了,所以他手里没有牌了吧?
然后很快苏凤仪就知道原因了,她收到了锦衣卫的密信:
陕甘地区最大的土匪头子二当家,乃杨阁老三年前失踪的重孙,杨柏惟。
是苏凤仪的,一个故人。
第233章 疯狂
杨柏惟,是苏凤仪的剑术老师。
当年苏凤仪跟着太祖学骑射功夫,学近战的枪法,刀法,遇到一个问题。
太祖的武艺都是在战场上实战得来的,一招一式都是杀招,实用威猛但未必好看。
太祖自己用这套招式的时候觉得没什么,但到了自己如玉一般的宝贝孙女身上就有了更高的要求。
杨家剑法,正如杨家家训,讲的是光明磊落,又实用又好看。
于是太祖请了年少成名的杨柏惟做苏凤仪的剑术老师,来教自己的宝贝孙女,怎么把剑舞得又厉害又好看。
后来苏凤仪及笄开府,考虑到男女大防,杨柏惟就主动和苏凤仪断了往来。
因为涉及杨阁老,苏凤仪亲自去了杨府。
去年苏凤仪去杨府的时候,总是吃闭门羹,开国老臣,尽心侍奉三代君主却不得善终,杨府的人对皇家有怨气,这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可以理解的。
这一次,杨府终于为她打开了大门。
上一次见杨阁老,他还坐在轮椅里,这一次见,已经可以由清风道长扶着在檐下走几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