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反派长公主,翻盘全靠1v5_习含【完结】(30)

  不会吧?!不会吧?!

  沈家驻守边关多年,自乔贵上台,军中太监监军,常年克扣军饷,沈家月月为短缺的军饷发愁,就没打过这么富贵的仗,也没领过这么痛快的军饷。

  沈和满脸期待:

  “大穆朝军饷定额,一般兵士一月半石米,伍长月一石米,什长月两石米,百夫长月四石米,千总月十石米。

  骑兵翻倍,我沈家亲兵再翻倍,多的部分沈家出钱来贴,军功另算。”

  翻倍再翻倍,苏凤仪大概算了算,也就是说沈家亲兵,最普通兵士,一个月也有两石米,差不多是二两银子。

  这可真是算的上高薪了,要知道,苏凤仪的头等侍女,梧桐一个月的月银也只有二两银子。

  难怪沈家军战力这么强劲,要提高打工人的战斗力,什么文化建设精神洗脑都是虚的,要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最见效的法子就是真金白银砸下去。

  军饷发齐,天下无敌。

  军饷翻倍,敌军皆跪。

  那沈家这三千轻骑一个月军饷要多少钱呢?

  这个翻倍又翻倍,口算苏凤仪是算不过来的,直接问白果:

  “沈家军三千轻骑,一月军饷,多少?”

  白果心算得飞快,算盘都不用打,张口就来:“月共一万零两百石,殿下。”

  刚说定额的时候,半石米,十石米还不觉得多,这一算出来,沈和就觉得自己刚刚是想多了,一万多石米,那就是一万多两银子,这么大笔钱,总不能让长公主平白无故出这个钱吧?

  要知道,每个月沈家为凑那贴补的五千两银子,可都是费了好大的功夫。

  结果苏凤仪却道:

  “一个月一万两银子,那也不多呀,行军在外,带这么多粮食多有不便,不如就折成现银。

  白果,给少将军再写个条子领银子。

  少将军,边境各地都有本宫的钱庄,领军粮的时候,军饷一块儿领了吧。先给大家预支两个月军饷,少将军你觉得如何?”

  长公主发银子发得如此痛快,沈和都快傻了,给朝廷打仗,他就见过欠军饷的,可还没见过预支军饷的。

  如果昨天他对北虏秘宝还有疑问,今日他却已确信无疑了。

  若非真有这一本万利的生意,长公主怎么敢这么大手笔出本钱。

  银子给足,沈和猛点头,当场下军令状:

  “殿下英明神武,我看就这么办!若这般还不能破北虏王庭,得北虏秘宝,沈某提头来见!”

  沈权倒是比沈和看得深远些,问道:

  “殿下按沈家军的标准发军饷,难道殿下所说这三千轻骑,竟是我沈家亲兵?

  沈家军身处宣府,若从宣府出兵,北虏小王子定会察觉,怕是不妥。”

  乔贵的消息瞒得紧,京中诸人还不知道宣府兵变呢,苏凤仪不由叹气:

  “新任宣府总兵,克扣兵士军饷,滥杀宣府边民当做北虏敌寇以充军功,又将军中官职拿出来卖,升职不论功劳而论银子,宣府军中哗变,兵士多有逃营。

  沈大将军的副将郑将军,因和新总兵起了冲突,已带着沈家亲兵离开宣府多日了。”

  第39章 神仙

  新总兵克扣军饷,是这次哗变的导火索,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苏凤仪上来先发两个月军饷的原因。

  安抚被拖欠工资的打工人,自然是发钱最有效。

  听说副将带着沈家军离营,沈和一下子跳起来:

  “老郑怎会如此!糊涂!糊涂啊!”

  连沈权的神色都前所未有的凝重:

  “兵士擅自离营,按谋逆叛国定罪。依律当斩,郑将军性子火爆,确实冲动了。”

  自古兵匪不分家,擅自离营的兵士,既没有生产资源,又居无定所,还极具破坏力,穷途末路之时,分分钟会原地由兵变成匪寇。

  当郑将军离营时所带粮草耗完,三千多个饿着肚子手中又有刀的士兵,可是什么骇人听闻的事都能干得出来。

  一旦沈家军的刀挥向大穆朝的无辜百姓,从保护者变成施暴者,沈家的罪名就真的洗不清了,再无翻身之日。

  当不当什么破将军,沈和根本无所谓,他早就不想当了,仗剑走天涯才是他心之所愿。

  但若是因这事儿给沈家这个姓抹黑,连累沈家老祖宗的清名,沈和是万万不能答应的。

  这事太过凶险,沈和再也坐不住,提剑就想走:

  “不行,我要去找老郑,现在就得走。”

  这孩子听风就是雨的,也不听人把话说完,苏凤仪叫住他:

  “少将军且慢,你可知郑将军在何处?”

  沈和哪里知道,他之前被押解进京,逃出公主府后又准备劫法场,为了不牵连他人,除了主动找来的张五,和其他所有人都主动断了联系。

  特别是老郑,沈和怕连累老郑,根本不敢跟他联系,哪里能知道老郑离了军营,又哪里能知道老郑现在在哪里。

  但他看苏凤仪那胸有成竹半点不慌的神色,不由冒出一个荒诞的念头,长公主不会连这个都知道吧?

  不会吧?!不会吧?!

  她怎么什么都知道!?

  她到底是怎么知道的!?

  还有什么是她不知道的!?

  沈和心中震惊,沈权心里也不平静。

  沈权看向侍立一旁面无表情的谢玄,心中暗道:

  “长公主既知道北虏秘宝,又能识破平凉王的计谋,还知北虏小王子的动向,如今连我沈家军去了何处都知道,这定是无比强大的线人网才能做成。

  看来这当是谢千户的手笔,这些年锦衣卫看似失势,谁知竟是暗中韬光养晦,手竟能伸这么长,连我沈家军中,连那北虏军中都有暗线。

  线人能到如此程度,其中花费,可不比养私兵来得少。

  长公主一个锦衣玉食,养尊处优的天下第一贵女,不好好地享受荣华富贵,却要把如此多的银钱花在养一个情报网上,到底有何所图呢?”

  沈权对长公主建情报网的动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终得出一个惊骇的结论。

  难道长公主竟然!

  若长公主真有此意,来日兵戎相向,都是文睿的儿女,他该如何呢?

  这个揣测太过匪夷所思,沈权不敢再想下去,咽下心中惊愕,面上淡然笑问道:

  “殿下可是知道郑将军行踪?”

  “那是自然,两位将军请看。”

  时间紧,苏凤仪也不卖关子,摊开自己画的北虏资源图,点到大穆朝和北虏交界的位置道:

  “若无意外,郑将军应当在此处。”

  郑将军带兵多年,也清楚若无粮草支撑,这么多兵,逼不得已,无处可去之时,必定会变成兵寇。

  所以便想出了以抢养兵的法子,带着兵士们在两国边境处游荡,靠抢北虏的散兵和小部落为生。

  这也实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长此以往,终有一日落草为寇,只能拖迟,无法规避。

  沈和不是个心里藏事的人,外表和内心都是同样的震惊:

  “你还真知道!真是神了,我的姑奶奶,你是从哪里来的神仙?”

  刚还姐姐,现在成姑奶奶了,沈和这里,辈份还长得挺快。

  既然都打开了,苏凤仪干脆把这北虏资源图完完整整地介绍了一遍,荒漠里什么地方有水,不同的部落都散在什么地方,一一介绍一遍。

  拿着如此详尽的北虏地图,沈和整个人都要被震麻了。

  真是邪门了,他一个常年和北虏打交道的边军将领都不知道这些,长公主这么一个连京城都没出去过的女子,到底是怎么能知道得这么清楚呢。

  沈和震惊地久久回不过神,良久才道:

  “殿下啊,你可真是我的祖宗,你可知,你这张纸,可抵千军万马。”

  一句话长一个辈分,沈和这窜辈份窜得,比那窜天猴还快。

  该交代的都交代了,苏凤仪将北虏的地形图折好给了沈和:

  “郑将军此事,可大可小,若能有个征北虏的圣旨,再有力破北虏王庭的军功在手,此事就能遮掩过去了。

  圣旨之事,本宫可以操办,军功之事,却要少将军做主了。”

  沈和深表赞同,如果说之前去北虏王庭还只是为回报长公主恩情的一个任务,那么此刻,这事已经和沈家军的未来紧紧绑到了一起。

  对沈家来说,这是生死存亡之战,只能赢不能输,意义重大。

  沈和收了地形图,再也坐不住,着急要走:

  “正是正是,事不宜迟,现在就出发吧,谢千户,你如何?”

  谢玄看向苏凤仪,见她点头,这才道:

  “少将军稍等片刻,谢某点足百名府兵,即刻出发。”

  谢玄要出门,梧桐紧跟着就要去给他收拾行李:

  “有事弟子扶其劳,我既拜在先生门下,先生便是我长辈,这些小事,自该由我来操持。”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穿书 女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