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反派长公主,翻盘全靠1v5_习含【完结】(43)

  苏凤仪衷心地笑道:

  “既是纸面富贵,自然要越大越好,本宫听闻厂公对前朝之物颇感兴趣,厂公见多识广,裴大人,可别让厂公失望才好。”

  说完,苏凤仪和裴宇相视一笑,再无多话,一个寻了小白龙和梧桐,翻身上马,一个寻了自家马车,隐入其中。

  一个向东,一个向西,渐行渐远。

  第56章 疑阵

  苏凤仪回府后,叫了丹桂和梧桐来,吩咐了完全相反的两件差事。

  苏凤仪对丹桂道:

  “准备准备,为沈大将军操办丧事,棺材要大,寿材要厚,八寸为佳。

  要上好的铁樯木,不要杉木,府里若没有,便到府外去寻,京城若没有,就到南方去寻。

  务必要寻到一份贵重的棺木,让沈大将军走得体面。”

  长公主府虽没有办过白事,但丹桂日日琢磨别人家的红白喜事,以防万一长公主府出什么事,府里又没个长辈,忙乱起来,没有章程。

  因此,丹桂在这白事上也研究出了几分心得,回道:

  “殿下,香蜡纸钱,丧衣白布这些府里都没有,是不是也都先预备起来?”

  “可以,你看着办,按大操大办的方向去办。”

  丹桂告退去为沈大将军寻寿木,苏凤仪又吩咐梧桐道:

  “传消息出去,就说沈大将军快大好了,一顿能吃一头牛,一拳能打死一只虎,不出三日,定能上阵杀敌,杀得北虏军片甲不留。”

  梧桐最近研习谢玄留给她的作业,也是颇有心得,将自己和丹桂的差事一对比,就懂了,于是问道:

  “殿下可是要行那故布疑阵之法?”

  凤仪没想到,谢玄不在,梧桐仅靠自学就能参悟这些玄机,于是笑道:

  “不错,不错,既你有悟性能自己想通这点,本宫再嘱咐两句。

  故布疑阵的目的是为让旁人看不清虚实,因此真真假假,假假真真,重点是要假中有真,真中有假,如此真亦是假,假亦是真。

  你可明白?”

  这真真假假绕来绕去的,旁人只怕已经听晕了,梧桐却觉得自己好像被长公主开了光,猛点头:

  “明白,明白!”

  于是后面几天,京城里关于沈大将军的消息,一天能变三个样。

  有说活着的,那是梧桐安排了个和沈大将军身形相仿的府兵,易容了七八分象,在京城的大街上时不时溜达个几圈。

  好些人都是亲眼所见“活着”的沈大将军,沈大将军看起来身强体壮,活得好得不得了。

  有说死了的,要不长公主府怎么大肆购买白事用的白布纸钱,又满京城找铁樯木的棺材呢。

  这长公主府里,够资格用铁樯木的,可只有沈大将军。

  有说不死不活的,那是梧桐专门安排了十几个小丫头,每日旁的都不干,就负责在靠墙的地方煎药,十几个炉子通宵达旦不停火,一煎就是一整天。

  那厚重的煎药味道,隔了三条街的人都能闻到,根本瞒都瞒不住。

  每件事儿都是真的,每件事儿又都是假的,反正就没个准信。

  苏凤仪让梧桐放这些真假不一的消息出去,防的就是刘安在京城布了暗线传消息。

  如此,连近在眼前的京城的人都搞不清楚,这沈大将军到底如何了,更何况远在天边的北虏小王子。

  苏凤仪要的就是日益逼近的北虏小王子,搞不清楚沈大将军的虚实,就算是到了兴和,也不敢擅动。

  果然,几日后,兴和边关急报,北虏小王子带着北虏大军杀到,足足五万大军,仅一日就攻克了兴和。

  北虏骑兵打仗的优势,是机动,要快,抢完了就要跑。

  按照北虏一向的习惯,一旦抢完兴和,正该马不停蹄立即向宣府进发才对,结果这次北虏小王子却一反常态,驻兵兴和,不走了。

  苏凤仪把兵部的急报给沈权看,笑道:

  “你当初对北虏小王子做了什么,他竟如此怕你?知道你可能活着,就半步不敢来了。”

  兵部的急报是裴宇一早让人送来的,三百里加急一到,裴宇就赶快让人抄录了一份给苏凤仪送来。

  按照皇上起床的时辰看,说不定苏凤仪比皇上还先看到这份急报。

  沈权自然地接过兵部的急报,甚至第一时间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劲。

  直到看完了,沈权才突然反应过来,既是兵部急报,非阁臣不得有,长公主这里就不该有。

  虽说裴大人和长公主有婚约,但这种军事机密,是不是不太合规矩?

  这种不合规矩的事情,沈权在长公主府已经经历太多次了,多到他自己熟练地掌握了处理方式,那就是,做事底线再灵活一些,假装一切正常,就这么看。

  长公主既有问,沈权也无隐瞒,答道:

  “沈某也没做什么,不过是十年前,当着他的面,杀了他全家罢了。”

  人是很难战胜自己的童年阴影的,十年前,北虏小王子也不过才十来岁,年纪小,受了刺激,难怪对沈大将军又恨又怕。

  沈权放下急报道:

  “兴和守将是沈某的老部下,沈某此前已飞鸽传书,密信他将兴和民众和物资撤离。

  兴和如今就是座空城,特意放出来唱的空城计,北虏小王子定会生疑,更是不敢擅动了。

  北虏小王子,不过将死之人,不足为惧。”

  沈权断定北虏小王子必死无疑的时候,裴宇正在皇宫,向皇上禀告军情。

  裴宇这个次辅当得明显比宋大人更合皇上的心意,最明显的表现是,这几日皇上居然召裴大人到御前议事。

  皇上甚至还留裴大人用膳,席间还特地赏了自己猎的一盘烤鹿肉给裴大人吃。

  真是千古奇闻,朝堂内外,无不震动。

  奇在哪儿呢?

  奇一是皇上居然愿意见阁臣了,奇二是皇上居然关心起朝政来了,奇三是厂公乔贵居然没有拦着也没有给裴大人使绊子!

  你说奇不奇。

  据御前伺候的小太监说,厂公和裴大人居然还有说有笑的,相处得融洽得很呢。

  皇上常召裴宇说话是因为,他突然发现,乔贵虽好用,忠心又听话,任劳又任怨,但是出身太低,所以见识实在是有些跟不上。

  比如这御驾亲征之事,他若自降身份去跟什么北虏小王子对上,可不就成了这流传百世的大笑话了。

  相反,裴宇的见识卓越,说话也合皇上的心意,又从不提先皇二字,皇上自然愿意召裴宇说话。

  皇上是那种火烧眉毛了,才开始着急的性格。

  虽皇上不御驾亲征了,但仗还是要打的,裴宇前几日便请皇上定统帅的人选。

  朝中几派,争夺得厉害,各自报了名单到皇上这里,结果皇上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只想着玩乐,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一直到今日都未曾定下来。

  直到听完军情急报,皇上才开始慌了,问裴宇:

  “裴大人以为,何人做这统帅合适?”

  裴宇前几日不催皇上,等的就是此刻,等的就是皇上非决断不可的时刻,于是朗声答道:

  “启禀皇上,臣举荐,沈大将军,沈洪先。”

  第57章 决断

  裴宇举荐沈权,是因为如今裴家和长公主的利益已经牢牢绑定在一起。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世间多少人和事,如潮涨潮落,起起伏伏,几百年来,多少世家也曾煊赫一时,却又沦为不值一提的黄土尘埃,湮灭在历史长河中。

  世家的地位,从来不是理所当然的。

  江南裴氏能代代传承到如今,靠的是一代代家主,在无数次变幻的局势中,能头脑清醒,看清局面,在诸多选择中,敢于舍弃,做出决断。

  每一次,无数次,裴家家主都要选择那条他认为最正确,却又无法回头的,唯一的道路,带着家族走向昌盛或者灭亡。

  这是家主的权力,责任和义务。

  裴家家主放裴宇出世入局,便是给予了他替裴家做决断的机会和权力。

  裴宇判定,若裴家不能在此次边贸茶马互市中提前布局,被其他家抢了先机占了位置,那么裴家在茶这一块的统治地位,就将被彻底打破。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但若错失这股东风,那么不出十年,裴家就将迅速衰落,沦落到二流世家之中去。

  攘内必先安外,北虏不平,边贸茶马互市就开不起来。而要想平北虏之患,沈大将军必须出山。

  这就是这次,裴宇,这个未来家主,为裴家的未来所做的决断。

  但显然乔贵可不这么想,他能容忍裴宇当次辅在皇上面前转悠,那是因为裴家给了他明年一整年裴氏茶山之利的十之取一,以及诸多前朝古董孤品。

  这样大的手笔,远远超过之前任何人能给乔贵的好处。

  所以虽然裴宇做次辅这事儿来的太过突然,先斩后奏,打了乔贵一个措手不及,但看在银子的份上,乔贵忍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穿书 女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