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苏凤仪带着梧桐去户部领俸禄的凭证,许大人可比上次见面热情多了。
既然是长公主吩咐的事,虽不过一个十六石禄米的小事,许大人也办得认真极了,还专门从户部太仓署传了一个姓陶的主事过来。
主事官职虽小,但权力极大,陶主事手上管着的,正是每月官员的俸禄,该用国库里的什么发。
官员该发多少俸禄皇上决定,但拿什么发俸禄,作为执行人的陶主事决定。
执行即权力。
所以一石禄米,是糙米,还是精米,是陈米,还是新米,那可大有不同。
若是兑换成布,该是多少布,什么布。
兑换成茶,又是何地的茶,何时的茶。
诸如此类,凡此种种,都由陶主事说了算,其中的操作空间,可想而知。
陶主事拿了张长长的单子出来,对着梧桐,并没有因为梧桐是个女人而表现出任何的傲慢之意,反而态度谦卑极了,笑道:
“请上官安,鹿大人,这是京城太仓现有的东西,您看看,可有合心意的?
以后鹿大人领俸禄凭证,也只管来找下官,下官必为鹿大人办得妥妥帖帖。”
梧桐看了苏凤仪一眼,苏凤仪笑道:
“既是陶主事的心意,你可得好好谢谢陶主事。”
见长公主默许了,梧桐就跟陶主事郑重道了谢,然后两人真的到一边商量起那十六石禄米要换成哪些东西的事情来。
而从头到尾,许大人都没有不耐烦,反而态度很好地在一旁喝茶等着,再也没有当初“婉拒了哈,不约”的态度。
许大人甚至还和苏凤仪闲聊起来:
“说起来,今年春天风调雨顺,各地茶叶成色都好,如今国库里,茶叶充盈,倒是发了好阵子茶叶当月禄。
也不知明年国库里,还能不能看到这般的好茶。”
乔贵一直想通过东厂推榷茶之事,若让他推成,茶收都进了东厂的口袋,户部的茶税却是名存实亡。
没了茶税,国库的收入要少一大截,户部首当其害。
收入少了一大节,各地的花费却不见少,这个窟窿如果补不齐,许大人这个户部尚书定然也到头了。
所以许大人明着在问明年国库里的茶还有没有,实际是在问,乔贵的这个榷茶之事,今年能不能搞成?
而乔贵这事儿能不能搞成的关键在,皇上在这件事上到底是什么态度?
许大人见不到皇上的人,摸不准皇上的态度,所以问到了苏凤仪这里来。
而许大人从上次的不约到这次的主动询问,期间的转变,皆是因为,曾经的长公主是个局外人,如今长公主却已经是能上桌的权力中心之人。
苏凤仪以后要想推边境的茶马互市,定然也离不开许大人的支持,互惠互利,才是朝堂的生存之道。
而且,国库是国之根本,就算许大人不问,苏凤仪也不会由着乔贵这样瞎搞。
于是苏凤仪道:
“依本宫看,皇上圣明,苍天之福,明年定然也是风调雨顺,茶叶丰收,国库充盈,许大人切莫过度担忧。”
榷茶之事,已困扰了许大人多日了,如今从长公主这里听到了准话,许大人总算是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甚至许大人还正正经经地给苏凤仪行了个大礼:
“老臣谢殿下吉言。”
在一旁察言观色的陶主事,顿时对梧桐更热情了。
陶主事甚至亲自安排人,给梧桐把她要的东西从禄米仓取了出来,还安排了一辆牛车,给梧桐送东西回长公主府。
梧桐选东西的时候是高兴的,第一次作为鹿青桐从国库领俸禄,什么都好奇,什么都想要,米面茶盐布选了一堆。
到了长公主府,牛车的车夫问她东西往哪个门进,往哪里搬的时候,梧桐卡壳了。
她终于想起来,她和丹桂住一个屋,她们俩儿那个小小的屋子,是绝对放不下这么多东西的。
梧桐有些懊悔,一石米一两银子,早知道直接领十六两银子就得了,而且禄米仓旁边就是专门收这些的店,刚刚就应该把这些给处理掉。
干脆,回去处理掉得了。
她不好意思地对车夫道:
“劳驾……”
这个时候,丹桂带着一堆小厮来救梧桐了:
“鹿大人回来了,给鹿大人请安,来来来,给鹿大人搬到院里去。”
一群小厮涌上来,一下就把东西搬完了,梧桐想要拦都没拦住,问丹桂:
“这么多东西,都搬咱们屋里去了,咱们晚上睡哪儿?”
丹桂笑得跟花开了似的,她是真的为梧桐高兴,梧桐升了长史,长公主第一贴身侍女的位置就是她丹桂的了,所以梧桐好就是她好。
丹桂上来就拉着梧桐要走:
“什么咱们,谁跟你咱们,自然都搬你院里去。
长公主给你单拨了一个院子,加俩儿小丫头伺候你,以后咱那屋,就是我一个人的了。
嘿嘿,快来,我和白果,绿卿我们仨儿给你院子布置半天了,你来看看,合不合心意。
不合心意也没用,可累死我了,不合心意我也改不动了……”
梧桐被丹桂拉着往前走,回头看苏凤仪,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
“殿下……”
苏凤仪笑道:
“既已是长史了,就该有长史的体面,去吧,他们仨给你准备了庆功宴,今日你们姐妹们好好聚一聚,庆祝庆祝。”
当晚梧桐的庆功宴,苏凤仪没去,免得自己去了,她们不自在。
丹桂是个体贴的人,庆功宴到一半,亲自给梧桐送了一碗米饭过来,笑道:
“快尝尝,怎么样?”
国库里的禄米,再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如何能和长公主府的精米比。
但梧桐尝了一口用她月俸里的米做的米饭,觉得,这是她此生,吃过最好的东西了,即便是娘娘宫里的琼汁玉液,龙肝凤胆,也比不上。
第93章 执念
过了几日,苏凤仪估摸着,乔贵若是要安排薛钰,这些时间怎么也该够了,于是再次进宫了。
这一次她没有带梧桐,而是把梧桐留在了长公主府,让她学着写文书。
长史是朝廷正儿八经的官,处理长公主府的公文,才是长史正儿八经该干的活。
苏凤仪的贴身事儿,如今已全部交给了丹桂,苏凤仪给梧桐请了个师爷,专门教她怎么能写好公文,当好一个长史,当好朝廷命官。
师爷顺便也教梧桐四书五经,这些读书人该读的功课。
最近几年,凡是皇上有可能会出现的地方,苏凤仪都准备让梧桐避让开。
甚至过段时间,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差事,苏凤仪还要把梧桐派出京城去。
派梧桐出京,既能让梧桐历练历练,又能彻底凉一凉皇上的心思,等皇上什么时候移情她人,在那后宫之中,有了宠妃才算保险。
苏凤仪进宫,不去找皇上,先去看了王美人。
皇上自从流连后宫,雨露均沾,一天换一个人睡,整个后宫这么多宫妃,竟都不成气候,也看不出来谁更得宠一些。
所以王美人也好几日没见过皇上了,她见长公主进了枕霞阁,四处瞧来瞧去,便知道长公主在找什么。
王美人是个良善人,见长公主着急,也不拿乔,不待长公主问,就自顾说道:
“妾身宫中原有个小太监,得了皇上青眼,昨日,被调到御前去了。
昨夜皇上召了汪才人到乾清宫侍寝,现下大概在乾清宫吧。”
说完还朝苏凤仪温柔地笑了笑。
有眼色,知进退的人,总是惹人喜欢的,王美人这么上道,苏凤仪不由多看了她几眼。
于是王美人笑得更温柔了:
“妾身长居宫中,见了殿下只觉亲切,若殿下不嫌妾身浅薄无知,得闲空了,请来妾身宫中喝杯茶,妾身不甚欢喜。”
苏凤仪没想过往皇上宫里送女人,但枕头风从来都是最好使的。
王美人主动起了投诚之意,苏凤仪对她的为人不了解,便没有当场答应下来,准备先观察观察再说。
毕竟,自古宦官专权之祸,与外戚专权之祸,不分伯仲,历朝历代,尽皆有之,不得不谨慎。
她出了枕霞阁,便往乾清宫而去,结果皇上根本不会在乾清宫这个无聊的地方好好地待着,他又跑到西苑钓鱼去了。
苏凤仪怀疑,若再不给皇上找点正事做,占住他的心,只怕他穷极无聊,又要玩出不知道什么大事来。
苏凤仪到了西苑,找到皇上,皇上正钓鱼呢,见了她来,先往她身后看,没见着想见的人,不由抱怨道:
“皇姐怎么自己一个人出门,也不带个人伺候?”
得不到的都是最好的。
皇上本也没有非梧桐不可,但因为得不到,这几日反而开始日思夜想。
越想越是挠心抓肺,试了一个又一个,换了一个又一个,都解不了心底的那股求而不得的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