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女福妻有点娇_竹枝欢【完结】(264)

  要是生下一个女儿,难道也不让燕九纳妾?

  燕家三房,可就只有燕九这一个独苗苗。

  “可能燕九一心只喜欢小荷?”

  顾常林不确定地说,在北地的时候,他就撞见过燕九四处搜罗一些新奇的玩意。

  戚六娘心底各种猜测,反正对姜荷好,她就是放心的。

  “他们是想请你义父保媒的,一直在夸你,说燕九这个年纪,也该娶亲了。”戚六娘望着姜荷顾盼生辉的眸子,问:“你怎么想的?”

  “干娘,我,还没想好。”姜荷的眼底,是含羞带怯的,也有茫然。

  活了两辈子都没成过亲的她,真的要将自己的终身托付给别人的时候,她的心底,亦是没底。

  燕九很好,和她说过的每一句话,都会实现,可,谁能保证长久?

  “那就好好想想,燕家说,只要你生下一个孩子,燕九就永远都只有你一个。”戚六娘轻轻拍了拍她的手,道:“终身大事,是一辈子的事,能和两情相悦的人修成正果,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戚六娘没有多询问她。

  另一边,顾常林也和姜松在谈起燕九的婚事,他感慨地说道:“姜老弟,你生了一个好女儿啊!”

  “是啊,没有小荷,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好光景。”姜松望着炭盆里的火,不断地燃烧着,换作以前,他哪里敢想来京都啊!

  更别提来京都买房子了,这一切,都和女儿息息相关。

  “燕家请我保媒,想问问你,关于燕九和小荷的亲事。”顾常林的话音方落,没等姜松回话,就自顾自地说道:“燕九,可以说是我看着长大的,从一个弱不禁风的少年,到现在,他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

  “小九是出了名的不近女色,别看他已经二十二岁了,就连通房丫头都没有一个,不相信吧?”顾常林看向姜松,继续道:“别说你不信,就是我也是不相信的,以燕九的身份,按理说是该有通房丫头的,可是国师说,他在二十二岁前,要戒色。”

  “姜老弟,有句话呢,我也不瞒着你,燕九被国师说,若是遇不上贵人,就活不过二十五岁,这话,你也别信,燕九几次逢凶化吉,是个有福气的。”

  顾常林的话未落,姜松就打断道:“燕家该不会觉得我家小荷是燕家的贵人吧?”

  “可能,也许。”顾常林不确定。

  姜松道:“这事,我要问小荷,我之前说了,小荷十七岁再议亲事。”

  “姜老弟,燕九真是一个好孩子。”顾常林夸赞着。

  姜松:“就是太好了。”

  顾常林:“……”

  如果换作别的人家,被燕家提亲,那还指不定多高兴呢,燕家的家世,燕九的品性,那是没得挑的。

  怎么到了姜松这里,这些都成了累赘了?

  ……

  姜荷忙着义诊,姜松忙新家的各种置办,说不准,明年就要来京都住了,这一次把事情都处理妥帖了,以后来京都就省心了。

  义诊几天,姜荷最大的收获就是灵液!

  原本,一天八滴的灵液,现在经常是下一场小小的灵液雨,她的小葫芦,每天都能装上小半瓶呢。

  看到那些因为看不起病的人,免费诊治,看到他们的笑容,姜荷的心中,是格外高兴的。

  特别是那些人,一口一个‘小姜郎中’,更让她有一种成就感。

  “你好,哪里不舒服呢?”

  姜荷正准备收工,看到对面的椅子又有人坐了下来,她习惯地询问着,一抬头,看到那头发花白的老者时,带着皱纹的脸上,写满了岁月的痕迹,唯有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依旧明亮璀璨,此时,带着笑意,他习惯地摸着山羊胡子。

  “师父!”

  姜荷激动地走上前,说:“师父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都没告诉我呢?”

  “你又不会做好吃的?”胡郎中打量着生得亭亭玉立的姜荷,说:“不错,这会像个姑娘样了。”

  “师父,我以前哪里不像个姑娘了?”姜荷鼓着腮帮子道:“我会做汤,你爱喝的冬笋排骨汤。”

  第380章 姜姐姐

  “丫头,这个汤,三岁的小娃娃都能做。”胡郎中睨了她一眼,说:“你说你怎么连你姐一半的厨艺都没学会呢?”

  胡郎中在外漂泊这么久,最想念的就是姜家了,姜家温馨的氛围,还有姜兰做的菜。

  姜兰做的家常菜,也许不是什么山珍海味,就是让人有家的味道。

  “师父,我这不都把心思放医术上了吗?你给我的行医手札,我可看得明明白白的,不懂的地方,我可都标记好了。”

  姜荷俏皮地吐了吐舌头,她叽叽喳喳地询问着胡郎中这些年去哪里了,见到了什么人,到过什么好玩的地方。

  “哎呦,我耳朵都吵疼了,你一次问这么多,我哪回答得过来?”胡郎中摸着山羊胡,话里透着嫌弃,但脸上却带着笑容。

  “师父,你给我带什么礼物了?”

  姜荷果断地换了一个话题。

  胡郎中吹胡子瞪眼的,说:“你师父一路舟车劳顿的,连招呼饭都没吃上一口,水也没喝上一口,你就问我要礼物?丫头,你还有没有良心?”

  “师父,我错了。”

  姜荷果断认错,从百宝袋里掏出自制的山楂丸,说:“师父,山楂丸,你一定很想吃了吧?”

  酸酸甜甜的山楂丸,十分的开胃,添加了灵液水的山楂丸,对身体也是非常的好。

  “这还差不多。”

  胡郎中已经许久没吃上山楂丸了,一颗丢在嘴里,酸酸甜甜,是记忆里的味道。

  姜荷又特意给胡郎中倒了一杯水,她水壶里的水,可都是加了灵液水的,说:“师父,快喝喝我们家的姜茶,现在已经是皇茶了!”

  “我喝喝。”

  胡郎中将山楂丸吃完了,捧着一杯热茶,在这寒冷的冬季,别提多舒服了。

  暖融融的茶,茶香四溢,还带着一股说不清的甜味,不,也不是甜味,而是很甘冽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

  “好茶!”

  胡郎中夸赞着,随即你摸了摸他的胡子,看向姜荷问:“你送我的茶,怎么就不如我手上的这杯呢?”

  “师父,那当然不一样了,这水可是我收集的晨露泡的茶,自然和普通的水泡出来不一样了!”

  姜荷笑盈盈地解释着,她的灵液水和别人的不一样,为了遮掩这一点,她经常收集晨露,雪水之类的,和普通的水,确实不一样。

  要么就是山间的清泉水。

  总之,姜荷就是要给她的水和别人不一样,是因为她喜欢收集这些水的原因,而不是因为她有大秘密。

  “那得收集到什么时候去。”

  胡郎中瞬间觉得手里的茶不香了,有那时间,能干好多事呢。

  胡郎中轻呷了一口,茶倒是真香,不知道是不是徒弟泡的茶更好,总觉得连日来,赶路的辛苦和疲惫,都消失了一样。

  “小姜郎中。”

  一个女声响起,姜荷正想和胡郎中说喝这茶的好处呢,就听到一个陌生的声音,看向来人,她惊喜地问:“姚奶奶,你恢复得很好啊,气色也不错。”

  不过是几日的光景,姚婆子从那天濒死,到现在的好气色,可真是出乎了姜荷的意料之外了。

  “托小姜郎中的福,要不是小姜郎中,我这个老婆子,连命都没了。”

  姚婆子看到姜荷,非要给姜荷磕头。

  姜荷不让,上前扶住姚婆子,说:“姚奶奶,我才十五岁,真使不得。”

  “银儿,给小姜郎中磕个头,替奶奶感谢小姜郎中。”姚婆子立刻说着。

  姚银儿毫不犹豫地跪了下来,朝着姜荷磕了一个头,脆生生地道:“谢谢小姜郎中。”

  “快起来吧。”姜荷将姚银儿扶了起来,才道:“姚奶奶,我给你再把个脉看看恢复得怎么样?”

  “好,我这会啊,只觉得壮得跟一头牛似的。”

  姚婆子觉得身子骨恢复得比以前还要好呢。

  姜荷没有说话,而是认真地给姚婆子把脉。

  姚银儿站在姚婆子的身旁,紧张地看着姜荷,奶奶的病已经好了,可是她还是担心。

  胡郎中一边喝着茶,一边打量着姜荷给人把脉看病,从头到尾,姜荷都是带着浅浅的笑容,她的模样,本来就生得美,美得没有任何攻击性的那种,让人看了就想亲近。

  特别是那一双灵动的眼睛,似乎会说话一样。

  还记得当初,她求着他救姜兰的时候,瘦得跟个豆芽菜似的,抱着一坛子陈年老酒。

  酒不算太好喝,可是聪明的小丫头,却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姚奶奶,你的身体恢复得很好,就没事了。”姜荷松开手,确定姚婆子恢复得比她想象中还好,也觉得很高兴,她又救了一个人呢!

  “好好好,谢谢你。”

  姚婆子说着,这才后知后觉地想起,她带来的篮子,提起先前放在地下的篮子,打开靓蓝的布,布下面,放着十个鸡蛋,姚婆子有些不好意思说:“小姜郎中,我知道你不缺鸡蛋,可这是我们一家的一点心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