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谁要当小福星,你要是敢……”秦荷后面的话还没说完,就被燕九伸手捂住。
秦荷目光紧紧地盯着燕九的伤口,她拍开他的手,急道:“燕九,你,你就不能安静地当个病人嘛!”
秦荷迅速地查看他的伤口,确定他伤口没崩裂开,这才道:“你要是敢再动,就别叫我了。”
秦荷再三叮嘱着,手覆上他的眼睛,强迫他睡觉,最开始,燕九还说话呢,等到了后来,燕九实在是撑不住了,沉沉地睡了过去。
她悄悄地移开手,她趴在床边,凝视着他的睡颜,明明睡着呢,他的眉宇还是紧紧地蹙在一起。
“为什么要这么拼呢?”秦荷轻轻抬手,想要替他将眉宇抚平,丰安县令换了好几个,就没有一个人像燕九这么负责的。
第568章 最好用不上
“小心烫。”秦荷端着刚熬出来的药,小心翼翼地喂给燕九。
燕九一口接着一口,嘴角微扬,目光温柔,看着他的表情,不知情的人,还以为喂的是甜粥呢。
秦荷将最后一口喂完,偏头问:“燕大人,甜吗?”
“甜。”燕九的目光灼灼地看着秦荷,明明是很苦的药,经过她的手喂着,却带着甜味。
“这是烧傻了?”
秦荷打趣地说着,探向他的额头,还有一点点的低烧,只要不是持续高烧,就没事了。
“那可得委屈你嫁个傻子?”燕九半靠着床榻,欣赏着穿着粗布麻衣的秦荷,他不由得想到最开始见到她的时候,小丫头穿着打补丁的衣服,瘦瘦小小的,完全就是一个小可怜。
现在,同样的粗布麻衣,却给人一种清丽脱俗,不染世俗的美感。
秦荷扬起灿烂的笑容:“我才不嫁傻子。”
“那可晚了。”
燕九握住她的手,道:“你已经是我的未婚妻,可逃不了了。”
“哼。”
秦荷轻哼一声,斜睨着他道:“反正某些人,也不知道珍惜自己的小命。”
“我错了,小荷,以后肯定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的。”
燕九心虚地再次认错,当时的情况紧急,他根本不能眼睁睁地看到村民被打死在他的眼前,想也没想地冲了上去,避开了要害,想着受点小伤也没事。
秦荷挑眉:“燕大人,燕县令,你说的话,算数?”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燕九目光真诚地看着她。
“那我们可约法三章。”秦荷趁机开口。
燕九:“约法一百章也行。”
秦荷伸出一根手指道:“其一,你想当为民的好县令,我不反对,可是我只有一个要求,你要平平安安的。”
燕九唇微扬:“好。”
“其二。”秦荷再扬起第二根手指,修长的手指在烛光下,衬得格外好看,她继续说:“以后走哪都要带着我给你的荷包。”
荷包……
燕九的嘴角抽了抽,她给的那哪叫荷包,简直就是一个行走的药包,里面各种瓶瓶罐罐装得满满当当的。
“怎么,不带?”秦荷好整以暇地看着他,乌黑的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他,那眼神似乎在说:你要是敢不带,就别认我这个未婚妻。
“带,绝对带。”
燕九的话音方落,秦荷直接就把旁边属于燕九的随身物品扒拉了起来,除了衣服之外,我绣的荷包倒是带了,但是里面的东西呢?
秦荷当时查看东西的时候,简直气坏了,她给燕九随身带的药品,经常找不见。
后来,秦荷才知道,燕九只挑了三样,剩下的全部被他放在家里了。
“肯定是华笙忘记给我装了,这个华笙,回头我得好好训斥他。”燕九正经地说道:“都成亲了,马上就是当爹的人了,做事还这么毛躁,一点都不稳重。”
秦荷似笑非笑,道:“下次不会又找不着吧?”
“不会。”燕九肯定地回答着。
秦荷再三叮嘱道:“下次再忘,以后别想拿我的药。”
“不对,我的药最好是用不上。”秦荷嘟喃着。
“第三呢?”燕九岔开话题,要不是秦荷给的药罐太多,他绝对全部带在身上,主要是太多了,他经常要出门,实在是不方便。
秦荷想了想,道:“第三我还没想好,等我什么时候想好再告诉你。”
这天夜里,秦荷守了燕九一个晚上,确认他的身体没有大碍了,她才松了一口气,天方亮,她就在村里走了起来,东源村,太穷了,昨天经过县衙人的帮扶,也不过是给屋顶打个补丁。
若是遇上更大的雪,村子里的屋顶,绝对是禁受不住的。
可,该怎么帮助村子呢?
秦荷就想到了修路,可,在古代,想要修路,绝非易事。
走在不大的村子里,前前后后,不过一盏茶的时间,便将村子逛了一个遍,百来口人的村子,民风纯朴,村民们热情地打招呼,因为燕九救了村里人,大家对秦荷也是格外的热情,一口一个秦姑娘,家家户户都恨不得将最好的东西送给她。
走了一路,再次回到燕九休息的家里时,夕照手里提得满满当当的,村子里自家晒的干香菇,干木耳,风干了留着过年吃的野鸡野兔。
“太热情了。”秦荷大口地喝了一口水,坐在燕九的面前,和他描绘着村里人的热情,她道:“燕九,你说,我们该怎么帮他们呢?”
一连几天,趁着燕九休养的时候,秦荷寸步不离地守着,晚上休息也就隔了一间房。
“小荷,真舍不得走。”
燕九在这里待了三天,伤养得差不多了,就该走了。
“再不走,你的师爷都要住在村子里了。”秦荷嘴角抽了抽,燕九是县令,离开几天,县衙等着他处理的事情,可多了去了。
“狠的丫头。”燕九看她没有半分留恋的样子,深吸了一口气说:“本来还想和你说,我已经有了帮村里人的法子呢。”
“什么法子?”
秦荷的眼睛一亮。
“唉,忙啊,我得去忙县衙的事了,小荷说得对,再不走,我家师父都要住在村子里了。”
燕九把她刚刚的话,全部都还给了她。
秦荷嘟着嘴,眼睛一亮,她凑上前道:“你伤还没好全,就这样去工作,似乎也辛苦了一些,要不,我给你做鱼汤?”
“不对不对,你现在的情况,不能喝鱼汤。”秦荷摇头,一拍自己的脑袋,差点都忘记了,他还是一个病患呢,“要不,我送你回县衙吧?”
燕九故意道:“可,你已经好几天没回家了。”
“也不差这一会了。”秦荷笑眯眯地说道:“你快说说看,怎么帮村子里的人呢?”
马车上,燕九享受着秦荷无微不至的照顾。
“喂,你够了啊,再不说,我可生气了!”
秦荷鼓着腮帮子,一双眼睛瞪得滚圆的,可可爱爱。
“其实,也很简单。”燕九伸手戳了戳她的脸颊,两颊圆鼓鼓的,像极了他曾经看过的河豚鱼。
第569章 种杨梅的好地方
“修路?”
秦荷问,要致富,先修路的想法,就一直在她的脑海里,从来没有改变过。
“路,暂时修不了。”燕九摇头,他也想修路,可,为了十几户人家,百来口人,修一条路?
不太现实,花费太大,耗费的人力和财力,那都是非常多的。
“那怎么办?”秦荷偏头,疑惑地看着他,她也想不到法子。
“树挪死,人挪活。”
燕九的话音方落,秦荷就明白了,她道:“村子里的人,会愿意离开村子吗?”
故土难离,如果真的能离开村子,东源村的人,为什么不离开?
“官府出面,当然愿意离开。”燕九细细分析道:“我仔细看过了,东源村的人也不是不愿意离开,而是没法离开,山下的人,不愿意他们下来。”
“看来,你想好了法子?”秦荷挑眉,喜欢他运筹帷幄,胸有成竹的样子,好似一切都尽在他的掌握之中,他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不过,这一切,还得你帮忙。”
……
“小荷,你回来了?”
方翠英看到秦荷回来了,忙问:“小九怎么样?本来我和你爹要去看看的,不过,你陈叔家要娶儿媳妇了,我们都在那里帮忙。”
“我们听说小九没大碍,这才没去。”
方翠英解释着。
“娘,他已经好了,就是一点小伤。”秦荷也知道家里忙,她挽着她的手道:“爹爹呢?”
方翠英将手里的鞋底放下,回:“你爹爹还在睡,喝了不少酒,这会在睡,怎么,有事?”
“娘,你有没有听过东源村?”秦荷拿着旁边的点心吃了起来,这些日子在村子里,村民们很热情,但饭菜,她还不是不习惯,她喜欢吃家里的点心。
“听过,那个村子路不好走,又远,比以前的大桥村还不如。”方翠英平日里在家里的时间多,作坊越来越大,附近几个村子里的人都有,一些八卦什么她也听说,就隔壁村的吴嫂子,曾经说过,有个亲戚在东源村,说起来特别穷,所以,方翠英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