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芃进了后厨,简单看了看各种原料,询问了几句,然后就请掌柜去门口呆着,不要偷看。
掌柜的脾气好,顺从地去了门外,小伙计给他搬了凳子来坐着。
云芃打算做鸡蛋糕。
这是一款美味异常但做起来格外简单的点心,同时成本低廉,用来帮李记点心铺打开局面正合适。
鸡蛋糕的原料很简单,鸡蛋、白糖、面粉,简单易得,便是在这个朝代也很容易找到。
虽然考量到口感和滋味,用一些特定的面粉,加一些其他的辅料会更好,但这简单的材料做出来的也不会差很多。
她以前执行任务的时候做过许多次,熟能生巧,所以做的格外顺畅。
分别打发蛋液、加面粉混合、上锅蒸熟……
很快,一股香甜的味道就从后厨弥漫开来。
原本坐在凳子上打瞌睡的李掌柜瞬间清醒起来,满眼惊讶,这、这味道好香啊,只是闻着就让人食指大动,迫不及待想吃一块尝尝!
他的点心铺子有不少点心,其中不乏味道不错的,但却没有一样的香味这般勾人。
若是有了这样的点心摆在铺子里,那香味绝对能吸引大半路过的人,只要这些人进铺子来看一看,他就有机会卖出去点心……
没想到这老妇人是有真本事的,他庆幸刚刚没有赶走她,让她试了试,现在他的点心铺子有希望了。
云芃不知道这短短的片刻时间里掌柜的已经自我攻略完成了,她正把鸡蛋糕切成漂亮的形状摆在盘子里,让鸡蛋糕看起来很贵很高级,好让她在接下来的说服掌柜的时候能少费些口舌。
结果她刚端着鸡蛋糕来到掌柜面前,一句话都还没说,掌柜就激动地不行。
“老姐姐,这点心方子我要了,您开个价吧!”
云芃:???
事情进展的太过顺利,让她把预计的价格又抬了一些。
“一口价,三十两银子!”
然后她就发现掌柜的脸上闪过一抹犹豫,但既然没有被直接拒绝,就说明有机会。
“掌柜的不妨先尝一口这点心再做决定。”
鸡蛋糕香甜柔软、蛋香浓郁、入口即化、回味悠长,很少有人会不喜欢。
云芃看吃下一块鸡蛋糕后掌柜陶醉、惊喜的模样,便知道这事妥了,他彻底被鸡蛋糕拿下了。
果然,掌柜的回过神来,略犹豫了一下,便问道,“老姐姐,我能问下,这碟点心用了多少钱的东西?”
三十两对他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但也不是拿不出来,大致是从前李记点心铺半年多的利润。
他已经倾向于买下这方子了,这点心好吃一定会有人喜欢,只是成本和价格决定这方子在他手里能赚多少钱。
他想着,这一碟点心卖个二三十铜钱不成问题,若成本在二十铜钱以下,便有把握在半年内回本。
云芃看透了他的想法,脸上露出了志在必得的笑容。
“这一碟的成本,不超过十铜钱。”
第4章 农门寡母和好大儿(4)
“什么?十铜钱?”
李掌柜震惊了,这么好吃,看起来这么贵的一碟点心,成本竟然不超过十铜钱?
又美味又暴利,他已经能想象到日后赚钱的火爆场景了,他当即说道,“老姐姐,我们说好了,三十两,你把这点心方子卖给我。”
“当然。”
很快,掌柜的便起草了一份简单文书,双方签字画押。
她拿到了一兜沉甸甸的碎银子,把鸡蛋糕的做法教给了李掌柜。
李掌柜很震惊,没想到鸡蛋糕的做法这么简单,做起来也很快,实在是一大赚钱利器。
他没有觉得这么简单钱花亏了,反而更加庆幸能买到这么妙的方子。
云芃也很庆幸,遇到的掌柜是明事理的,交易顺利完成了,钱也到手了。
三十两银子,足够让他们一家在接下来很长的一段时间过得很滋润了,也足够她暗戳戳地搞些事情了。
她与掌柜告辞,顺便要买两提点心,掌柜直接送了她四提,死活不让她付钱。
她一想也是,四提点心不过几十铜钱,给与不给没必要太过坚持,便给掌柜鞠了一躬表示感谢。
出了点心铺子,她取了一个芝麻饼塞给赵石头,招呼他快吃。
她知道他早就饿了,出门这大半天他都没有吃什么东西,带的窝头太硬了又没有水就着根本啃不动咽不下去,他又是个半大少年,正是容易饿的时候,早前在茶馆,就听到他肚子咕咕叫了。
芝麻饼很香,对原主和赵石头来说,这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
云芃吃的很香,但赵石头却捏着芝麻饼一脸的苦大仇深。
“我以后一定要赚大钱,让娘想吃什么吃什么,不让娘再为了钱为难!”
显然他是误会了什么,以为云芃之前是去点心铺子打秋风了,类似刘姥姥进大观园攀亲戚要些钱度过难关。
云芃:……不,你理解错了,少年。
不过她没有解释什么,赵石头能这么想还省去她编假话解释在点心铺子那么久的事情了。
只是有孝心是好事,过分苦大仇深,过分在意这些成了执念反倒不好。
“石头,娘知道你孝顺,咱好好过日子就行了,一家人好好的比什么都强。”
赵石头脸上闪过一抹疑惑,是这样吗?不用发大财、出人头地吗?
“娘,我知道了。”
云芃伸手去摸了摸他的头,他也顺从地低下头给她摸,母慈子孝,异常和谐。
因为在点心铺多呆了近两个时辰,这时候想要从县城走回赵家村估摸着天都黑了,不过正可以赶上最后一趟回程的牛车。
从前原主和赵石头是舍不得坐牛车的,一个人坐一趟就是一铜钱,两个人坐个来回就是四铜钱,卖两枚鸡蛋才能赚得到,对原主母子实在太贵了。
“娘,你去坐牛车吧,我走回去就行。”
云芃看了赵石头一眼,孝顺、勤俭,原主把他养的很好。
“听娘的。”
“哦。”
最后母子两人都上了牛车。
牛车上有二十几人,妇孺居多,加上赶车的人,一共七个汉子,再加上赵石头,算七个半。
云芃微微皱眉,虽然已经过了原主母子死亡的时间,但是不能保证那几个杀手已经离开,万一杀手依旧等在那里,牛车上的这些人能不能让杀手忌惮?
她是想借着人多躲过眼下这一劫回到赵家村,不是想带着一车人去死。
好在很快这问题就得到了解决,一行七八个汉子朝牛车走来。
车夫与他们寒暄,“大贵、二贵,最近在县城打短工行情怎么样?还像春天那会儿一天三十铜钱吗?我家那小子也大了,给他找个事做。”
“三十铜钱的不好找,二十铜钱的到处都是哩,就是累啊,真是累的慌,拿了主家的钱,休息都不能休息一下的……”
接下来便是一些寒暄抱怨的话,云芃就没再听了,三十来个人,一半都是壮汉,那几个杀手要是不傻就该知道这不是动手的好时机了。
不过这还不够,不能把一切都押在这上面,万一那些杀手就是傻呢?
她还有别的准备,拉着赵石头往牛车里面挤,利用其他人的身体挡住他们,这样那几个杀手不确定他们在不在牛车上,当然就不会贸然出手了。
牛车晃晃悠悠地上路了。
云芃一路都绷紧了精神,密切注意着路边的状况,尤其在路过原主母子出事的那段路的时候。
好在一切顺利,并没有杀手忽然跳出来对他们喊打喊杀,眼下这一劫算是躲过了,她也得到了一丝喘息的机会。
她松了口气,精神不再紧绷,这才留意到牛车上嘈杂的说话声。
回去的路便是坐牛车也要半个多时辰,这么长的时间不闲聊还能做什么呢?于是各种东家长李家短的就唠了起来。
她爱八卦吃瓜,听得起劲儿。
“你们听说了吗?老王家要把家里的织布机给王月月当陪嫁!哎呦呦,那可是织布机哎,不少钱呢!谁家闺女出嫁有这待遇?”
“真的假的?老王舍得?他那两个儿子也愿意给?”
“老王你又不是不知道,把闺女捧在手心,他当然愿意给,小儿子还小不懂这些事,大儿子孝顺也不会说什么,大儿媳倒是不愿意呢,只不过她不会织布,又嫁进去三年没给老王家开枝散叶,哪里敢说什么?”
“哎呀!早知道老王这么舍得,我就去他家给我儿子说亲了。”
“是啊是啊,真可惜,我侄子也好说亲了,我那侄子家里条件可好了!”
“哈哈别说大话了,咱都乡里乡亲的,谁家那条件没个数儿,你侄子那条件算好,村里哪有几个条件不好的人家了?”
“我侄子条件再怎么差,也比赵石头家强不是?人家都看得上赵石头,怎么看不上我侄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