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轻嗤一声,带着几分嘲讽道:“这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家小门小户的妇人呢,当初窦老夫人怎就叫卫国公续娶了岑氏?这丢人现眼的样子,真是叫人看了笑话,害得咱们定国公府都要叫人编排议论了!真是晦气!”
秦嬷嬷听她这般言语,知道老夫人是觉着岑氏母女太不识趣了,她一个当长辈的都登门送了赔礼,还说等陆丹若出嫁送份儿添妆,这已是尽够了,给足了岑氏和陆丹若脸面,岑氏闹这一场,也是打了老夫人的颜面。
秦嬷嬷想了想,没忍住问了出来:“听说世子夫人替老夫人您送了赔礼过去,岑氏面儿上便不好看,还嘲讽了崔氏几句。外头的人都说岑氏和崔氏婆媳关系不好,世子为着护着崔氏还揭穿了岑家老太爷和那小倌儿的丑事,老夫人今个儿怎就选了崔氏去送这赔礼?”
这不是火上浇油吗?若是换个人,哪怕是叫她这个心腹去,也不过听些不中听的话,兴许未必会闹成这般了。
第150章 打听
听秦嬷嬷这么问,殷老夫人脸上有瞬间的不自在,她说:“不叫崔氏过去,难不成我这定国公府的老夫人亲自过去给岑氏送赔礼不成?你虽是我身边的人,可到底身份差些,岑氏也不是那等好脾气的,若是说些不中听的话,哪里是伤你这下人的脸面,传出去我这老夫人的颜面也挂不住。与其如此,倒不如劳烦崔氏过去一趟,左右都是她们自家人,岑氏如何发作都是她们婆媳的事情。早听说她们婆媳不和,想来也不差这么一桩事情。”
秦嬷嬷听着这话,总觉着老夫人没有将心思全都说透,老夫人不愿意说她也不好追着问,便点了点头,将话题转移开来,道:“今个儿出门一趟您也累了,老奴扶您去里屋歇会儿吧。”
殷老夫人点了点头,扶着秦嬷嬷的手进了内室在床榻上躺了下来,见着秦嬷嬷要告退出去,她将秦嬷嬷叫住,吩咐道:“老二这亲事算是定下来了,你派人去将这桩事情告诉老大和淳安一声,别当兄嫂的还不如外人清楚弟弟的事情,传出去没得叫人笑话。”
“过几日我请贺氏带着陆丹嬿过府做客,叫淳安也回府一趟,毕竟往后和陆丹嬿是要当妯娌的,私下里相处相处,人家进了门才不至于太过拘束。“
秦嬷嬷点了点头,福了福身子退了下来。
走出了屋子,她才蹙起了眉头,公主一向不待见老夫人这边的人,她过去公主府没得讨人嫌。只是老夫人这般吩咐,她这当奴婢的也不好不应,只能走这一趟了。
老夫人这分明是给淳安公主添堵呢。
想到老夫人之前在卫国公府特意开口叫崔氏帮着去岑氏那里送赔礼,秦嬷嬷愣了一下,这才想起似乎崔氏和世子刚成婚时进宫拜见过淳安公主,公主对崔氏的印象不错,还赏赐了不少东西,且上回承恩公府老夫人寿辰,公主也将崔氏留在身边说话,很是给了崔氏几分体面,难不成今个儿老夫人这般使唤崔氏,是因着不喜公主这个儿媳却不能做什么,所以迁怒到崔氏身上,才特意给了崔氏这个拒绝不得的差事。
如今岑氏带着陆丹若回了岑家,心里头还不知如何迁怒崔氏这个儿媳妇,觉着崔氏是故意到她跟前儿添堵呢。
若真是如此,怪不得老夫人方才不好意思将这心思说明白呢。
这不是欺负人吗?偏偏崔氏身为晚辈还推拒不得。
秦嬷嬷想着这些,摇了摇头,出了定国公府的门,往公主府去了。
公主府
奢华雅致的殿内,淳安公主坐在软塌上,黄花梨小方桌上摆着一个精致的白玉香炉,烟雾袅袅升起,屋子里弥漫着一股清淡好闻的香气。
身边宫女和她回禀着宫中的事情:“二皇子很快要成婚在宫外开府,这些日子倒是安生了几分,每日会去勤政殿给皇上请安,不过皇上因着之前的事情也不如何待见他,也只见了一回,其他时候都是在外头磕头请安。”
“大皇子依旧和过去一样的性子,每隔半月会带着大皇子妃进宫给太后和继后请安。至于三皇子,昭嫔倒是想带他在皇上面前露面邀宠,只是前几日昭嫔带着三皇子在园子里玩儿,恰好偶遇皇上,皇上当场没说什么,回去后却是将随驾的一个太监送去了慎刑司。昭嫔受了惊吓,病了一场,没再敢生出什么心思来。”
淳安公主听着这话,面色平静,心中却是泛起一阵嘲讽来。
这宫里头一出一出的,不管是真安分还是假安分,在父皇眼中,不过是冷眼瞧着儿子们和妃嫔演戏罢了。
这些年,父皇的性子是愈发薄情了些,虽也临幸后宫,可真正能称得上得宠的竟是一个都没。
外人嘴上不说,心里头都知道父皇最念着故去多年的母后,至于如今母后成了宫中的忌讳,无人敢在父皇面前提起母后。
做出这副深情后悔的样子给谁看?母后还不是被他和淑嫔给逼死的?当初若肯顾忌多年夫妻情分,也不至于将淑嫔接进宫中,直接就给了贵妃的位分,叫世人看了母后一场笑话。
淳安公主冷笑一声,淡淡道:“父皇如今不好美色,冷落后宫,她们有多少心思落在他眼里也不过是看戏,哪里真正值得他在乎。”
宫女不敢接这个话,正当这时外头有丫鬟进来回禀道:“回禀公主,老夫人那边派了秦嬷嬷过来,公主可要见见?”
淳安公主淡淡点了点头,那丫鬟出去,很快就领着秦嬷嬷进了殿内。
“奴婢给公主请安。”秦嬷嬷恭恭敬敬请安,口称公主,并不叫声大夫人。
淳安公主眉眼间露出几分了然来,这秦嬷嬷是老夫人身边的心腹,只是虽有几分聪明,却也劝不动老夫人做些蠢事。
她没有赐座,也没开口问老夫人为何派她过来。
秦嬷嬷知道公主的性子,也没敢叫公主开口问,直接便道明了来意。
“回禀公主,二老爷和卫国公府二房的姑娘陆丹嬿定了亲,老夫人派奴婢过来将此事告诉公主。”
淳安公主听她这么说,微微蹙了蹙眉,道:“不是赏花宴那日老夫人选中了陆丹若吗?怎么,因着高僧批命的那些话,尽是这般快就换了人?卫国公府竟也应下了?”
秦嬷嬷知道公主这样说,其实根本没将二老爷娶谁进门的事情放在心上过,这会儿不过随口这么一问。
公主若是真上心,早就派人盯着府里,知道殷老夫人这个婆母今日登了卫国公府的门,早就将事情给打听清楚了。
她解释道:“虽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可高僧批命也不可不放在心上,毕竟,二老爷前后两个未婚妻都出了事儿,如今再要定亲娶妻,自然是要更注意一些的,若再有什么波折,只怕二老爷的婚事更要艰难了。”
“老夫人说过几日请贺氏带着陆大姑娘过府做客,想着公主最好也能回府一趟,陪着老夫人一块儿见见,也算是表示府里对陆大姑娘的满意和看重,毕竟二老爷克妻的名声满京城都知道,卫国公府愿意结这门亲事也是冒了风险的
。”
淳安公主原本不耐烦这样的场合,可陆丹嬿到底是卫国公府嫡出的姑娘,弟弟自小当作卫国公世子养大,是陆丹嬿的堂兄,所以总要给几分脸面的。
这般想着,淳安公主便应了下来。
“行,安排好了日子叫人过府通传一声,本宫会到场的。”
淳安公主这般轻易就应了下来,反倒叫秦嬷嬷有些诧异。
来不及叫她多想,淳安公主放下手中的茶盏,吩咐道:“行了,没事就回府里伺候吧,你是老夫人身边的贴心人,怕是一时半会儿都离不开你。”
淳安公主这般说了,秦嬷嬷也只好应了声是,转身退出了殿外。
待回了府里,等到殷老夫人午睡起来,秦嬷嬷便回禀说是长公主应了下来。
殷老夫人听着这话,眼底露出几分诧异来:“你一说她就应下来了?没多问你几句?”
“你瞧着公主脸色可好?可露出什么异样来?她肚子一直没动静,老二媳妇进门倘若生了孩子,她心里头难不堵得慌吗?”
秦嬷嬷摇了摇头:“公主倒没露出什么不快来。”
毕竟是二老爷裴安娶妻,又不是国公爷要纳妾,公主那般性子,只怕不会将这点儿小事放在心上,又哪里会不快呢?
至于老夫人的那点儿心思,公主大抵只会觉着可笑,毕竟皇上龙体康健,只要皇上在一日,公主恩宠依旧,哪怕公主肚子一直没动静,老夫人即便生出过继的心思,也要顾忌皇上的想法。
要她说,老夫人就是年纪大了又因着国公爷不是自小在老夫人跟前儿长大的便有些偏心,想着替二老爷这个小儿子谋划呢。
只是,二老爷这些年游历在外,哪怕如今回京甚至之后娶了妻,也不见得生出和国公爷这个兄长争抢的心思来。
老夫人只怕又要枉做坏人了,甚至因着这点儿心思闹得兄弟不和呢?
秦嬷嬷这般想着,就听殷老夫人道:“罢了,她哪怕心里头不痛快,也不想叫人看出来。我这当婆婆的也不求别的,只盼着等陆丹嬿进门后,淳安这个嫂嫂能好好和她相处,别摆公主的架子不将自己弟媳当回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