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站在走廊上,手肘撑着栏杆,目光落在教学楼前的那排银杏树上。那些新生的绿叶在风中沙沙作响,似乎是在低声絮语。
她忽然想起她离开时育民附中门口的那排已经掉光了叶子的银杏树,想必现在也已经长出新叶了吧。
“星迩!”沈涟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打断了她的思绪。顾星迩回过头,看见沈涟手里举着一台小巧的CCD相机,冲她晃了晃:“快看,我刚刚拍的!”
顾星迩凑过去,相机屏幕上是一张阳光下的银杏树叶特写。金色的阳光透过叶片,将叶脉照得清晰可见。
沈涟:“好看吧?”
顾星迩点了点头。
沈涟得意地一连翻了好几张都是今天刚刚拍的银杏树:“哦对还有一张,是去年秋天拍的,那张照片可有意思了,不过那时候你还没回来呢。等我找一下。”
顾星迩看她飞快地翻着照片,于是目光又投向了远处。
“找到了——你看!”
顾星迩收回视线——照片里的这棵银杏树格外引人注目,它一半的叶子已经变成金黄色了,而另一半却仍是翠绿色的,仿佛被一条无形的线分割成了两个季节。
“阿炎说,它们吵架了,所以才一边黄一边绿。”沈涟笑着解释道。
顾星迩愣了一下:“阿炎是谁?”
她不过是随口一问,谁知沈涟的表情却突然僵住了,耳尖还一下子红了起来。
沈涟迅速别过脸,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相机边缘,有点不自然地开口道:“是、是别的班里的一个男孩子,你应该不认识……呃这不重要啦!”
顾星迩看着她突然慌乱的样子,觉得自己可能误打误撞问到了她的什么秘密——换做以前她可能还想不到,但现在,她自己心里已经有了喜欢的人,自然也知道沈涟的反应是因为什么。
她点了下头没再多问,只是轻轻“嗯”了一声,然后又重新将目光投向了远处的银杏树。
风吹起她的发丝,扎在皮肤上带起一阵细微的痒意。
顾星迩忽然觉得,自己好像已经很久没有这样轻松的时刻了。
回到一中后的这几个月里时间里,她拼命地学习,几乎要将所有的时间都塞进习题册和试卷里。
住校比通校要方便很多,她有时候起得早到教室时天都还没亮透。午休时别人趴在桌上小憩,她却咬着笔帽写错题……
她近乎固执地用忙碌填满每一分每一秒,仿佛只要稍一停歇,心里那股空落落的感觉就会漫上来,像潮水一样将她吞没。
顾星迩还记得前几个星期一个周六的夜晚,家里人都已经睡了。她一个人伏在书桌前,台灯在草稿纸上投下一圈暖黄的光晕,她盯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公式,思绪却不由自主地飘远了。
她能清晰地回忆起贺书辰握笔的姿势,修长的手指松松地圈住笔杆,解题到关键处时,指尖会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可除了那次月考后贺书辰主动给她点了思路还有课上那几次,她的脑海里没有其它任何关于他讲题目的记忆了。
每次想到这儿,顾星迩就会觉得有点后悔——贺书辰那时候是说过有不会的题目可以问他的,就连老刘都和她提过好几次,可她那时候没看清自己的内心,愣是不愿意问他。
还有偶尔路过篮球场时,她也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去看球场上的那些人。
因为这个原因,沈涟一开始还以为她是在看球场上的某个人,还调侃了好几次,后来才发现顾星迩只是漫无目的地看,并没有确切的对象,这才没有再多说。
顾星迩没见过贺书辰打球时的样子,当初两次机会也都是她自己选择放弃的,可如今却想着借看他人的动作来脑补那些错过的画面了。
甚至有时候她一个人走在学校里听到身后或身侧传来脚步声时也会突然僵住,仿佛下一秒就会有人从后边出现,然后用那种带着点散漫的语调和她说“嗨”。
这些细碎的遐想像一场无声的雪,一片片堆积在心里,等到她反应过来时,早已覆了厚厚的一层。
……
傍晚时分,夕阳渐渐西沉,将整个一中染成了一片橙红色。
晚自习的铃声响起,顾星迩刚刚收拾好桌面上的笔记准备晚读,余光却瞥见教室前门处班主任李老师正好抱着一叠答题卷走了进来。她抬头看了一眼,发现李老师的神情很严肃。
“上个星期的二模成绩包括赋分表都已经出来了,我刚刚把名单投在屏幕上了,大家自己看一下吧。”
李老师推了推眼镜,声音沉稳:“现在离高考也就只剩一个多月了,这次二模考试的试卷是按照高考标准来出的,所以成绩是很有参考价值的,希望大家能认真分析自己的薄弱点,抓紧最后的时间。”
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纸张翻动和笔尖划动的细微声响。顾星迩深吸一口气,目光在屏幕上等待自己的名字出现。
因为转学回来的缘故,她的学号被排在了名单的最后。随着名单慢慢往下翻,她的心跳不自觉地有些加快。
这几个月里,她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学习是了,连午休时都在刷题。上一次普通阶段考,她的名次已经在一中提升到了一百五十多名,而这次二模,她希望能更进一步。
屏幕上的名单缓缓滚动,终于,她的名字跳入了视野——顾星迩,总分排名年级第一百三十二名。
她的呼吸微微一滞。
七合一中的竞争比育民附中激烈得多,这个名次,如果换算成附中的排名,大概相当于八十名左右。她瞪着那个数字看了好几秒,直到眼眶微微发酸。
——她真的做到了。
窗外的银杏树枝在晚风中轻轻摇晃,新生的绿叶在夕阳下泛着柔和的光。
顾星迩低下头,悄悄攥紧了手中的笔——原来努力真的会有回报,原来她真的可以靠自己的力量,一点一点地向前走。
她忽然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心,虽然这个成绩和真正有实力的人相比可能算不了什么,她的父母也不一定会完全满意 ,但至少已经有所长进了。
李老师的声音再次响起:“等会儿我会叫几位同学出来谈话,没叫到的同学继续自习。”
她低下头,翻开物理错题本,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笔尖很快在纸面上写下了一行行公式和算式,逐渐填满了空白。
不知过了多久,教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一个刚刚被班主任叫走的男生走了进来。他的脚步声在安静的教室里格外清晰,最终停在了顾星迩的课桌旁。
“顾星迩,李老师叫你出去。”男生低声道。
顾星迩一怔,随即合上笔记本走出了教室,李老师见她出来,笑着招了招手。走廊上的灯光昏黄,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这次进步很大。”李老师开门见山,语气还是和第一见面时一样温和:“比上次月考提升了二十多名,物理和数学的分数都提高了不少。”
顾星迩抿了抿唇,轻声道:“谢谢李老师。”
李老师看着她,忽然笑了笑,“我知道你这几个月很努力,晚自习总是最后一个走。”他顿了顿,“继续保持,高考还有时间,不要松懈,但也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顾星迩点了点头,眼眶却有些发热——原来她的努力,也是有人看见的。她希望有哪天父母也能这样说一句,而不是总是觉得她应该做得更好。
“你有什么想报考的院校或者专业吗?我记得你老家是在宁岸市那边,高考之后是打算回去还是留七合市,我觉得还是这边的好学校多一点。”李老师忽然问。
“啊、”顾星迩没想到班主任会忽然和自己谈这个问题:“学校肯定是报这边的,专业的话、暂时还没什么想法。”
其实她没得选,父母早说了必须要报七合市的学校的。
李老师点了点头:“嗯,专业的事还是要先想一下的,这样之后报考院校也比较有针对性——那别的就没什么了,先回去吧,哦你进去的时候帮我把卢凯叫出来。”
回到教室后,顾星迩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窗外的夜色已经完全降临,银杏树的轮廓在路灯下显得模糊而温柔。
她忽然想起自己在育民附中的最后一个早上她和贺书辰说的那句“我会等你的”。
这话是发自内心的没错,可大概那时候她心里还是没底的,就算说出了这样的承诺,她还是觉得这剩下的半年会有太多的变数。
可现在,她忽然觉得,或许这一天,真的不远了……
第68章 条件——已经四个月零三天了。……
五一放假回来后宁岸市的天气开始迅速转暖,不少学生已经换上了夏季校服,只在早晚时披件外套。
这天午饭后教室里还没几个人,贺书辰一个人坐在位置上看着窗外。他的指间转着一支黑色水笔,窗外阳光正好,透过香樟树的缝隙将他的影子投在身后的桌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