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那些虚假的恭敬,认真地做好自己,给上面的“人”一个愿意帮助我们的理由。
第894章 【篇外:利他是有前提的】
出门了一周今天刚回来,晚两天在跟大家分享一下出门的收获。
这几天没更新,发现了个别友友爱抬杠,哈哈,上一章的内容澄清两个点。
第一个是,烧香、磕头、念经、持咒有没有用。
上一章表达的是,天天光做这些,无法解脱。
这句话并不是说那些事情没有用。
就好比我说:“你天天光知道吃,就想考上清华啊?”
这句话表达的并不是说吃饭没有用,不让你再吃饭的意思。
而是说,烧香、磕头、念经、持咒这些事情(包括风水也是),就跟吃饭一样,是很基本的事情。
如果光做这些,并不能保证你就万事如意了。
这些事情就跟吃饭一样有用,但是不能花费太多的时间在上面。
我们需要把更多的精力用来做正事儿。
第二个要澄清的点是,天天去求省长,就算省长给你了一个岗位也很难胜任。
这句话跟上一段的意思是一样的,不是说见贵人没有用,只是说不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在这种事情上。
如果有时间可以跟贵人坐一坐聊一聊还是有用的,说不定人家那句话就把咱给点醒了。
偶尔的聊一聊是有用,但如果生命全部拿去东聊西聊了,没有把更多的精力用来提升自己,那么聊不聊也没什么大用。
不执着,别极端。
让你别光想着吃饭,所以你就不吃饭了?这不是我要表达的意思。
包括利他也是一样。
利他的前提是你自己得有能力。
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治国、平天下之前,得先修身、齐家。
不少友友自己家里过得鸡飞狗跳的,天天琢磨着怎么修神通去拯救法界众生……
书里前面说过,修心,修的是笃定的、慈悲的心。
家里鸡飞狗跳的,心真的能笃定和慈悲吗?
这还美名其曰是看了我的书,所以格局提升了,想为众生做点事儿。
呃……
这就好比说,自己做一年级的语文和数学题,也只能得个五六十分,但看到很多大学生心理抑郁,就想去大学当教授好好开导开导那些大学生……
还振振有词自己这是“利他”,这是正心正念!
……
贪图功德、好高骛远也是贪。
贪并不只是体现在钱上。
一门心思的“利他”,就算不收钱,但你想做的跟自己的能力不匹配,也算是一种贪,这个要特别特别注意。
贪念一起,就容易入魔。
但因为自己是“无私”奉献的“利他”,被假象的“正心正念”迷住了,很难接受自己是起了贪念。
如果理解不了,建议大家读一下儒家经典。
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几个角度,一一内省。
修身:给自己足够的爱,让自己开心快乐。
齐家:给家人足够的爱,让父母、伴侣和孩子也都心情愉悦。
先把自己和家人照顾好,给自己和家人足够多的爱之后,再去关爱更多的人。
如果连自己的家人都不爱,又谈何爱众生呢?
把拯救苍生的远大理想先收回来,脚踏实地先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再说。
再澄清一句:把“远大理想先收回来”的意思,不是说不要去“拯救苍生”,而是说别好高骛远,脚踏实地的先从修身和齐家做起。
我的表达不够清晰,个别友友的理解能力也很一般,所以不得不多啰嗦几遍,哈哈。
第895章 【篇外:出偏】
这章讲讲出偏的情况。
很多人修行修偏了,但是自己却不愿意面对。
起了贪念,就算偏。
这个贪不只是用钱来衡量的,而是用是否能匹配来判断的。
比如上一章说的自己小学一年级的题还不熟练,就想去大学当教授,这种不匹配就叫贪。
好多的持证道士,都不是以玄学为职业。
也有带仙家缘分的人,她们也不以玄学为职业。
当缘分还没有到的时候,他们就跟其他普通人一样从事着各行各业。
我们为什么要不断地修行?
就是因为我们还不够正,所以才要不断地修正。
如果已经很正了,就不需要再修了。
所以,不正才是我们每个人的常态,没必要因为自己不正而起负面情绪或者抵触情绪,意识到了改了就好了。
不断的修正。
尤其是跟仙相关的事情,人修好了,神通是自然的事情,不要主动去求,否则很容易出偏。
下面举几个例子。
这位友友说视频上很多“心想事成”的功法,很想练。
反过来想想,如果发视频的那些人真的已经可以心想事成了,他们为什么辛苦的发视频?
又是因为他们有大爱吗?
玄学界有“大爱”的人有多恐怖等下两章再说,我们先说一下什么叫广告。
不知道大家看没看过洗发水的广告,那种头发一甩头甩出一头瀑布般的光亮。
那种洗发水咱们用了之后,能用出广告的效果吗?
还有各种降血糖、降血压的保健品广告,轻轻松松就能根治三高的那种小视频,咱们能用出视频里的效果吗?
广告并不少见,为什么还有人会信?
洗发水等产品,就算是假的,也骗不了多少钱。
但玄学界可不一样。
除非能戒贪,才能醒悟。
比如下面这种。
戒贪是唯一的出路。
区别在于,你要在被骗之前戒,还是在被骗之后戒。
否则,倾家荡产都不足以形容其后果。
在玄学中的被骗,被骗钱还只是最轻最轻的后果。
洗发水用错了,最多起点儿头皮屑。
如果灵魂的层面出偏了,你准备拿什么补救?
只要有贪念,就会有魔的诱惑。
“贪”会以各种形式出现,比如下面这种。
这位友友执迷于见到“去世的母亲”。
只要你贪,你就会感召各种“神奇”的路数等着你。
每个月1800,一年就是两万多。
而且,再重申一次,在玄学里面,被骗钱只是最轻最轻的后果。
如果执着于外求,人很容易迷茫和混乱。
比如下面这位友友。
提醒大家看完书再大动,别还没看完就乱改,心要先笃定。
这位友友说,他买了“五行阴阳符”,运势更差了。
又买了五帝钱,运势进一步恶化,心里犯嘀咕又取掉了。
然后又买了四个“石敢当”,摆上后感觉更不好。
然后凌晨两点多给我留的言。
一次一次又一次的借助外力之后,明明已经看到效果不好了,仍旧没有认真的想一想,是不是要先把四处飘散的注意力收回来。
于是他继续四处找大师。
哎,除了放下执着,没有什么更好的出路啊。
别看网上那些小视频里吹得这么布局、那么显化的有多厉害,你就看这个世界最终的结果就行。
为什么最大的几个宗教只有儒家、道家、佛家和基督家?
其他那么会布局、那么会显化的,怎么不见得他们更有名气?
又是因为大爱吗?
比各大宗教还要大的爱吗?(笑哭)
关于修行,儒家、道家和佛家其实讲的核心内容都是差不多的。
比如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和佛家的放下,最根本的意思都是说不要执着。
只要有执着,就会有贪念。
有贪念,就容易入魔。
所以各种修行法门,都强调放下执着,戒除贪念。
好多人还在问怎么修行?
【能把执着和贪念放下,就是很好的修行了。】
再比如,儒家作揖、道家抱拳、佛家合十,甚至于跪拜等姿势,表达的都是谦虚和恭敬。
只要心意到了,具体用哪种姿势并不重要,不必拘泥于表相。
不过修佛和修道的人,因为涉及到了神通,所以很多人容易被带偏。
如果理解不了儒释道是相通的,容易执迷于神通的人,建议从儒家经典开始自修。
(下一章是一位友友发来的他的个人经历,总共写了一万多字,我完整地复制出来给大家看看,等下下一章我们再细聊。)
第896章 【篇外:粉丝的经历分享】
三合(明一)老师你好:
感谢缘分让我看到了这本书,很惭愧,我是一个既懒又怕麻烦的人,从不看未完结的书,所以我未曾给《改命》做出过任何贡献。
每一次命运路口,上天都会赐我一本书帮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