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假千金她回家种田了_林林走走【完结】(31)

  看到药品里一切完好,她松了一口气。虽然有些不喜水的草药有些蔫蔫的,但是问题不大,它们的根系并没有被泡坏,只要迎着阳光晒一晒就好了。

  因为连着几天都在下雨,所以药田里就没有好好打理,赵明笙发现居然心涨了不少的野草。

  赵明笙正要像以往一样将它们除去,却细心发现不太对劲,这些和以往的杂草还不太一样。

  定睛一看,这不是在《本草经》中也有记载的野菜嘛!

  原来雨后冒出头的不止有鲜嫩的蘑菇和嫩笋,还有翠绿绿的野菜。

  这长出来的野菜种类还挺多,有曲曲芽、苜蓿、还有荠菜。

  赵明笙觉得把他们当成杂草除了有些可惜,于是将他们都采摘进背篓。

  《本草经》上说这些野菜不仅可以饱腹还可以作为清热降火的药材,如果就这样浪费了实在可惜,不如拿回家做菜。

  况且她以前从未尝过野菜是何滋味,不由更加想尝试一番,今天晚上刚好可以用这些做一桌野菜宴!

  挖完野菜之后,赵明笙又把一些真正的杂草除去,又挖了一些成熟的药材就回家了。

  回到家后,赵明笙背篓都来不及卸,直接带着这些野菜直奔邹大娘家,向她讨教野菜的做法。

  邹大娘是吃野菜老手了,就没有她不认识的野菜,一眼就认出来这些都是刚发出来的野菜,正是鲜嫩的时候。

  不论是凉拌着吃还是做野菜团子都是顶好的。尤其是其中的苜蓿,用来包饺子再好不过了。

  不过看到赵明笙摘回来的苜蓿,邹大娘哈哈一笑,“丫头,这苜蓿虽然都可以吃,但是只有最顶上的部分是刚发出来的嫩芽,像你这样连根拔起可不行。”

  邹大娘拿起一株指给赵明笙看,“下面的部分是老的不好吃了。”

  赵明生上手掐节子根部,再去掐顶端的嫩芽,发现果然不同,顶端一掐就断,根部却是老的都连筋了,掐也掐不断。

  邹大娘好心提醒道:“下次记得摘苜蓿只用将顶端掐去即可,这东西长得快,过不了两天它又可以长起来。”

  她在背篓里挑挑拣拣,又挑出几株曲曲芽,“像这种曲曲芽就要连根挖起才好,它的根才鲜嫩嘞。”

  赵明笙点点头,此番又知道了不少知识。

  知道了做法,她就回去准备实践了。

  按照邹大娘教的法子,先将苜蓿顶上那节子掐去,再将掐下来的部分和荠菜一起用清水洗干净。

  将洗干净的苜蓿和荠菜剁碎与猪肉馅混在一起,加入一点点茴香搅拌成肉馅。

  另和面,准备饺子皮。

  饺子皮的面不能和的太硬,也不能和的太软。

  盆底放置面粉,赵明笙一手端着碗凉水,一手拿着筷子顺时针搅拌,时不时的兑点凉水进去,等面粉搅成絮状的时候就可以停止加水了。

  和好的面要醒上一会儿,这样擀出来的饺子皮才会更加光滑又劲道。

  醒面的这会儿功夫,赵父突然将赵明笙喊到药房中。

  赵明笙还以为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急忙放下手中的活,赶了过去。

  一进药房,就见赵父手上拿着株她今天才采摘回来的药材——黄芪。

  “这......这是哪儿来的?”赵父激动的话都说不利索。

  脸上的神情,比他上次见到何首乌时还要激动。

  “咱们家药田里才摘回来的呀。”

  赵明笙不知道他为何如此激动,不就是黄芪么,药田里还有一堆呢。

  她狐疑的望着赵父,脑袋中突然灵光一现。

  在《本草经》中补气虚的药材有很多,但是唯独黄芪被列为上品,足以说明它得重要。

  以黄芪入药的方子也很多,其中最常用的便是黄芪泡水,治的便是——肾阳虚。

  赵明笙看看黄芪,再看看把黄芪宝贝得捧在手心里的赵父。

  赵明笙:......

  一不小心好像又发现了什么秘密呢。

  再回想一下,爹爹最近好像经常说自己腰酸背痛,那天做完土豆淀粉之后整个人也十分虚弱。

  这不正好和肾阳虚对上了!

  没想到爹爹一大把年纪了,还挺会包养自己。

  “在自家药田里种的?!”

  赵父努力回想了一下,自己之前好像是挖到过黄芪的苗,不过那苗太过弱小了,就被他随手埋在了药田里,后来也没有管过。

  他最近在研究的一个药方里面正需要黄芪,之前上山采药就是为了这味黄芪,但是奈何现在山中的野生黄芪太过稀少,任他苦苦寻找都没有找到。

  没想到会在自家药田里。

  真是有心采药没挖到,无心插苗竟长成!

  “爹爹和娘感情真好啊。”

  突然没头没脑的一句,赵父没明白这其中是什么意思。

  赵父挠挠头,嘿嘿一笑,“那当然啦。我和你娘感情一直都很好啊。”

  赵明笙无可奈何地摇摇头,看来有了这黄芪,不久的将来她可能很快就会多个弟弟,或者妹妹了。

  “那爹爹最近可要注意保养身体。”

  第33章

  听到闺女这么关心自己,不明所以的赵父差点喜极而泣感动到落泪。

  不愧是爹爹的小棉袄!

  不过他很快就笑不出来了。

  因为他的小棉袄贴心的给他泡了杯黄芪茶。

  看着碗里那片起起浮浮的黄芪,他的心也跟着起起落落落落落落。

  小棉袄好像误会了什么。

  他连忙解释道:“闺女啊!这黄芪是爹爹准备用来入药的。”不是你想的那样啊!

  “不是爹爹你要自己用的吗”赵明笙一双大眼睛扑扇着,看起来无辜极了。

  她还满心期待着自己能有个弟弟妹妹呢。

  “咳咳......虽然我和你娘感情很好。”说着说着赵父的耳朵好像红了,“但是爹爹平时还是挺注意包养的,暂时没有那方面的问题。”

  他拿出一张方子给赵明笙看,“这就是爹爹最近一直在研究的药方,就差这一位黄芪了。”

  赵明笙:......好吧,一不小心又闹了个乌龙。

  她还是继续回去包饺子吧!

  一听说要包饺子,从来没有包过饺子的崔二狗也来凑热闹。

  他神情专注的和手里的面皮较劲,可以写出遒劲有力字体的灵巧双手此刻却显得分外笨拙。

  别人包出来的饺子娇娇小小像耳朵,他包出来的又肥又大,像大象耳朵。

  对此赵明笙看在眼里却并未阻止,反而任由他包了一个又一个。

  因为尽管包的不好看,但是每一个褶子都是崔岑用心捏出来的。

  大不了让他自己全部吃完~

  赵明笙相信以他的食量一定可以的!

  今天的饺子包了很多,煮熟后赵明笙给邹大娘家和王大婶家都送了一些过去。

  饺子被捏成元宝状、耳朵状,皮里揣着鼓鼓的肉馅,吃到嘴里就一个字。

  鲜!

  切碎的荠菜和苜蓿有着蔬菜特有的清香,再配上鲜嫩多汁的肉馅,一口下去汤汁四溢。

  白白胖胖的饺子崔岑一口一个,到最后他都不记得自己到底吃了多少个,反正没少吃。

  *

  定国侯府的佛堂内,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跪坐在佛像前,虔诚地祷告着。

  不多时,门口有动静传来,一位老嬷嬷打了帘子进来。

  原本闭着眼睛的老妇人,微微抬起眼皮,眼睫下那双历经风霜的眸子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风华,唯余年岁留下的沧桑。

  她停下手中的佛珠,问道:

  “可是有岑儿的消息了?”

  那老嬷嬷似是不忍心打破她的希望,但又没有任何的好消息,只好躬着身子道:

  “回老夫人的话,珩王那里派人传话过来,暂时还没有二郎的消息。”

  听到这句话,侯老夫人重新阖上了眼,手中的佛珠又慢慢转动了起来。

  没有坏消息,那就是好消息,她这样安慰着自己。

  “那你来是何事?”

  老嬷嬷侍候老夫人很多年了,见不得她如今吃斋念佛闷闷不乐的模样,便挑着一些有趣的事说了。

  “方才青山县的崔家念及您下个月的寿辰,特派人送来了贺寿之礼。”

  这青山县的崔家,百年前与定远侯府的崔家同属一脉,后来渐渐疏远了,除了逢年过节,再无来往。

  “这有什么好让你特意跑到我跟前来念叨,难不成他们家今年送了什么宝贝来”

  被这番打搅,崔老夫人也无心再礼佛了,她抬了抬手,在一旁侍候的丫鬟上前一步扶住了她。

  跪坐时间长了,双腿都有些麻木了,她任由丫鬟将自己搀扶到椅子上坐下。

  老嬷嬷立马上前奉了杯茶,然后坐在一旁的绣墩上,一边替老夫人揉着膝盖,一边道:

  “还真是送了宝贝!据说吃了可使人延年益寿,返老还童。”

  她说的这般神乎其神,侯老夫人倒是不信: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美食文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