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假千金她回家种田了_林林走走【完结】(50)

  原因是为了究竟谁来领队的事起了争执。

  “由我来带队,大家没有意义吧”

  曹叔矫健地跃上一块大石头,用他宽厚又洪亮的嗓音说到。

  他昂头挺胸的样子,就像一只英勇而无谓的领头羊。

  只是这只领头羊有些年迈了,越来越不能服众......

  年轻的领头羊紧跟其后,对他的位置窥伺已久。这回他终于按耐不住,故意发出了质疑的声音。

  “曹叔,你行不行啊?可别又像去年那样。”孙家大郎在人群中高声喊到。

  去年怎么了?赵明笙狐疑的看向了一旁的王大婶,只见她的神色也僵了一下。

  这个年轻人不提不要紧,他这一提大家都想起来了,去年曹叔带队,走在一处盘山路上时,有个人脚下的土滑坡了,他一脚踩空直接和那些泥土一齐摔了下去。

  好在最后并没有出人命,但是他也摔断了一条腿,现在走路还一跛一跛的,所以这次摘青果他也没来。

  “上次走的那条路害得大牛的腿摔断了,现在还没好呢......”有人心有戚戚地小声附和道。

  “曹叔也老啦,怎么能怪他呢?”还有人嘴上说着不怪曹叔,心里却认同他不行了的说法。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纷纷议论起来,他们对曹叔是尊敬的,队伍里有经验丰富的曹叔,对他们来说更像是一颗定心丸。

  但是去年的事就像是他们心中的一根刺,就扎在那里,有人一提出来,他们就如鲠在喉、隐隐作痛。

  “你们......”

  曹叔嘴角微微动了动,想说些什么最终还是归于沉默。

  去年的这个时候,雨水颇丰。山上的泥土松软了许多,这才导致了小范围的滑坡。

  不过也是他大意了,明知道雨水多可能会有滑坡,可是当时的他看着已经干透的路面以为没有事,就没有考虑那么多。

  如果当时他选择走另外一条路是不是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每每半夜梦到当初的一幕,将自己惊醒以后,他都这样责问着自己。

  对此他觉得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沉默了许久之后,曹叔迈下石头开口道。

  “好,我不做领队了,那你们再选一个出来吧。”他的声音听起来有些落寞,远没有一开始的中气十足。

  一番推举之后,年轻的领头羊成功的脱颖而出。

  正是刚才的那位孙大郎。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青山村的大部分人家都会在山中获取一些除了种田额外的收入,才能养活一大家子的人。

  孙大郎也是自幼便跟着家里的大人在山中闯荡,积累了一身本领,认路更是不在话下。所以他理所当然的被推举了出来。

  此刻他满脸的春风得意,高声吆喝着:“大家都跟紧我!我们出发了!”

  说完孙大郎便高挺胸脯走在了最前面,活像一只斗胜了的大公鸡。

  赵明笙赶紧低头跟上了他们的步伐。

  赵明笙偷偷瞥了曹叔一眼,他一脸灰败之色,默默地走在了最后,像是被人群抛下一般。

  赵明笙落后两步,张了张嘴刚想说些什么,王大婶在一旁扯了扯她的衣袖,“快跟上大家。”

  赵明笙只好作罢,将没说出口的话又咽回了肚子,低头跟上了大家的步伐。

  除了开头的小插曲以外,后面的过程中气氛倒也算是融洽。

  大家毕竟是一个村子的,又都是左右邻里,谁脚滑了或者是没留神脚下的路被绊了一跤,立马会有人拉他一把、施以援手。

  赵明笙还在路边发现不少长势不错的草药,她都一一记在心里,打算回来的时候再去采摘。

  这样的和谐氛围到了正午的时候,又生波澜。

  “孙、孙大郎!”王大婶气喘吁吁道:“能不能走慢点,我快跟不上了。”

  这话一出,孙大郎直直的转过身来盯着王大婶,反问到:“我走的还叫快吗?”

  他看了眼日头,语气有些不自觉的急躁:“按照计划,我们这会儿应该已经快走到山顶了,可我们现在才走到半山腰!”

  “我们休息一会儿再走吧。”赵明笙向他建议道。

  她早就发现王大婶喘的有些厉害,于是默默搀扶起她的胳膊,分担起一些重量,但还是不行,王大婶体力消耗的太多了。

  她环顾了一下四周,出现这种情况的不在少数,只是他们都咬牙忍着。

  “可是计划......”

  “我们需要休息!”

  赵明笙语气严肃且强硬,对上他的眼睛丝毫不退缩,她不管什么计划,她只知道如果再不休息,王大婶这些人的身体就撑不住了。

  “就是啊”

  孙大郎在她的目光中败下阵来,“好吧好吧,那我们就在那里休息,顺便弄点吃的吧。”他指了指不远处一块稍微平坦的空地。

  安排好了这些,他又小声的嘟囔了一句:“女人就是麻烦。”

  赵明笙:......

  他是瞎还是盲,看不到有好些青壮年一听到终于可以休息了,他们也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吗!

  赵明笙头一次不顾礼仪的翻了个白眼,算了,她也叫不醒一个装瞎的人。

  赵明笙扶着王大婶在石头上坐下。

  “喝点水休息一下吧。”她从溪边打了水递给王大婶。

  喝了水,又过了一会儿王大婶才觉得自己缓过来了。

  “闺女,这回真是多谢你了!”王大婶感激的拍了拍赵明笙的手背,要不是赵明笙,她可能就要把命搭这了。

  拍着拍着,她忽而又思索起来。

  “我平时体力也没有这么差啊?”她不解道:“今天怎么消耗的格外快?去年也没有这么累啊?”

  此次一行十七八人,像她这样的平时田地里帮忙,体格健壮的妇女也有四五个,都是去年就摘过青果的老手,此刻她们也累的够呛,一个个长吁短叹。

  当然像赵明笙这样细胳膊细腿的是个例外,但是王大婶见识过她的力气,这才带她一起来的。

  “是因为步调不稳。”一个宏厚的声音替她做出了解答。

  “忽快忽慢,步调一乱,气息自然也乱了,气息一乱,这体力消耗就大了。”

  王大婶一拍脑袋,激动道:“可不是吗!孙大郎一走快,我就急着追啊!等追上了脚步又慢了下来,这样反复可不就体力耗尽了。”

  她其实也有所察觉,但是一直想不透关键,加上她以为只有自己是这种情况,所以一直也不好意思开口,直到实在忍不住了。

  眼下一看,大家似乎都有这样的问题。那肯定就是那孙大郎的问题了,年轻人还是没经验,压不住步子啊!

  她刚想夸是谁这么聪明,一下子就想到了问题所在,结果一扭头,曹叔正背手而立笑眯眯地望着她们。

  “曹......曹叔。”王大婶有些磕巴的喊了一声,毕竟他们之前另选领队的做法可不厚道。

  赵明笙跟着喊了声:“曹叔好。”

  却引得面前的人哈哈大笑。

  “哈哈哈,丫头,论辈分你可该喊我爷爷了。”

  赵明笙泰然处之,又乖乖巧巧的喊了声:“曹爷爷好。”

  曹叔满意的点了点头,“听说你小丫头很会做饭,给爷爷做一顿饭可以吗?”

  “这恐怕不太行......”

  这倒是让赵明笙有些为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这荒郊野外的连口锅都没有,让她怎么做饭

  仿佛是猜透了她心中所想,曹叔发戏法一般从背后掏出来了一口铁锅。

  赵明笙:???

  好家伙,这锅看上去起码有七八斤重。真不知道他是怎么背着这么重的锅走了这么久的路,还能如此脸不红气不喘,比那些青壮年的身体素质还要好。

  赵明笙看他的目光中多丝钦佩。

  “现在可以了吗?”曹叔咧嘴一笑:“年纪大了,就喜欢吃口热乎的。”

  第51章

  孙大郎和几个一般年纪的青年聚在一起,他们每个人手中都拿了一个厚厚的玉米面饼子,是他们临行前家里人用铁锅给他们烙好的,这种玉米饼子好存放又管饱,外出携带最是方便。

  除了饼子,每个人的脚边还都放着一个小罐子,里面装着自家腌制的酱菜。

  出来了这么长时间,玉米面饼子这会儿虽然凉了一些,但还算软和。表面烤得焦黄得玉米饼从中间撕开再里面塞上酱菜,玉米面的香气和酱菜的鲜咸混杂在一起,也不失为一种美味。

  他们一边大口咀嚼着,一边看笑话似地望着赵明笙那边。

  只见赵明笙起身去了林子里面,经验老道地曹叔则留在原地,不一会儿便用石块砌了一个炉子出来。

  这群年轻人看了一会儿,终于有个人忍不住小声嘲笑道:“曹叔果然是老了,出门还得背口锅。他也不嫌累得慌!”

  “哈哈,就是。再说了,光有锅有什么用,这荒山野岭的没米没面,没盐没油,连像样的菜也没有,她能做出来什么好吃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美食文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