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山村内。
处理完杏安堂的事,太阳已经快落山了。
赵明笙索性就在镇子上买了几个新鲜出炉的炊饼,带回去当晚饭。
乘着牛车,路过学堂的时候,赵明笙喊来了秦夫子,一同回赵家吃晚饭。
秦严本来打算自己在家就着热水泡炊饼,但耐不住赵明笙的热情相邀,加上中午的那顿饭吃的他着实身心舒坦,现在回想起来还忍不住咂舌,他平生还是第1次如此重口腹之欲。
他便答应了下来。
没想到到了赵家一看。
原来也是吃炊饼啊,这炊饼有什么好吃的,他家里也有啊,他现在再回去还来得及吗?
但是来都来了,秦严也不好拒绝人家小姑娘,便坐了下来。
除了炊饼以外,赵明笙熬了一锅汤。
将香菇,豆腐,木耳,胡萝卜切成丝,水开后将这些食材下锅,在将勾了芡的鸡蛋打入锅中,等水再次开锅后,放入一小勺的胡椒,一锅热腾腾的胡辣汤就做好了。
刚出炉热热的炊饼,上面洒满了白芝麻,喷香喷香。将炊饼撕开加上腐乳和酱菜,那真是一绝,赵明笙都能吃上一大个。
秦严从前过得清贫,腐乳和酱菜这些玩意儿他也没少吃,可他竟然不知道,腐乳和酱菜,竟也能做得如此好吃,咸鲜香味儿俱全,酱菜不仅保留了蔬菜的鲜味儿,还保留了蔬菜爽脆的口感。
一口酱菜,一口炊饼,这就是幸福的味道吧。
还有胡辣汤,秦严并非是重口之人,甚至不太喜欢吃辣,但是这碗汤却喝得他浑身舒畅,胡椒的味道虽然有一点点辛辣,却不呛鼻。一口下肚,只感觉喉间微微滚烫。
一碗胡辣汤下肚,夏日的闷热和燥热全在这碗汤里被抒发了出来,畅畅快快的出了一身汗。
吃一口烧饼,再就上一口胡辣汤,那才是美味。
秦严一连干了两块炊饼,外加一大碗的胡辣汤,这才停下。
他能收回之前的话吗?
这又是什么人间美味啊!
等到大家都吃完了晚饭,赵清越这才从学堂归来。
这几天夫子布置的课业着实有些复杂,就连他应对起来也要花费些时间,有时候晚了就宿在学堂了。
赵家人也习惯了,今天便没有准备他的晚饭。
赵明笙没想到赵清越会在这个时候回来,连忙迎了上去,“哥哥幸苦了,想吃点什么我现在去给你做?”
赵清越看着妹妹亮亮的眸子温润一笑,拍拍她的发顶,“我已经吃过了,不用准备了。”
他今天回来是为了取一些东西。
赵清越视线移至旁边,这才发现家里多了一位客人,微微一愣。
赵明笙连忙在一旁解释:“这位是青山村新来的夫子。”
赵清越看着眼前年过半百依旧精神抖擞的老人,眼中的震惊不减。因为眼前的这位老人,面容爽朗,眸中藏智,从浑身的气度来说,说他可堪高阁也不为过。
他很难相信这样一位智者,竟会选择来青山村担任夫子。
注意到眼前这位少年目光的同时,秦严也在打量着他。
从之前与赵父的交谈中,他便得知,赵家有个儿子,如今在镇子上念书,听说年纪轻轻便得了解元。
秦严也是寒门出生,正因为他出身寒门,才明白寒门子弟要想上学出人头地有多困难。更别提是这样没有夫子愿意来的小山村。
能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考取解元,秦严不由得高看他一眼,嘴上也不由得夸赞出来。
没想到眼前的少年并没有因为他的夸奖而骄傲,反而十分谦虚道:
“我是幸运的,父亲识字,母亲断句,从小有人给我启蒙。长大后家中也有闲钱能供我上学,我这才能每日在学堂中温书。”
“但是青山村里大多数的孩子,父母皆是没有文化的,更没有办法帮助他们启蒙,更没有钱让他们去上学。他们未来的一辈子可能也就像他们的父母那样,庸庸碌碌,忙忙碌碌,靠着种田过完这一生,如果没有什么变化,他们后代的后代,也将如此度过一生......”
说到这里,他的语气略微停顿:
“但是,如果有了夫子,有人能教他们识字断句,那对于他们未来的人生一切都将不一样。”
赵清越目光真诚的看向秦夫子,深深行了一礼,对于秦夫子的到来十分的感激。
秦严没想到自己会受如此大礼,微微震惊之余,还是受下了这一礼。
“你放心,我会好好教导这些孩子的。”
这番交谈后,他越发的觉得此子不凡,为人者,学问是一方面,品行又是另一方面,能考取解元,他的学问毋庸置疑,能高谈阔论讲出这番话,他的人品也值得赞许。甚至很多的见解都超过了他的年龄,但是也有很多地方,又像是一块没有被开发的璞玉,只要耐心的琢磨打磨,总有一天能焕发出他的光彩。
是个不可多得的好苗子!
秦严暗暗对他上了心。
第91章
平远侯府内一向打扫的整整齐齐一尘不染的祠堂,此刻显得有些凌乱。规规矩矩摆放在正中央用来跪坐的团蒲,散落一地。案台上的贡品也因为大小姐脾气被打翻在地,各式各样的水果糕点,七零八落。唯一完好的就是那些摆放着的牌位了。
好在赵明珠发起脾气没有完全失了理智,还算有所顾忌。不然这些供奉的牌位也得遭殃。
赵明珠面色阴沉不定地坐在用来罚跪的团蒲上,掰指头算了算,今天已经是她被关在祠堂的第七天了。
她原本以为自己在这里关个两三天,等祖母气消了自然会放她出去。可她没想到,祖母这次居然真的会这么狠心,眼看这都七天了,还是没有一点放*她出去的迹象。
而且她被关在祠堂的这段时间里,所有人都被禁止探望,就连梁氏也不例外,每日能见到的只有来送饭的小丫鬟,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这还是她回到侯府后第一次被这样对待,突然的冷落令赵明珠感觉很难受。
想到这里,她揪住滚落在身边的烂橘子朝着门口的方向狠狠地砸去,发出哐当一声的巨响。
守在门口的两个妈妈都被吓了一跳,不过她们很快就习惯了下来。这样的声响,这几天里她们已经听过很多次了。虽然她们不知道,六娘子是犯了什么错才被关在这里,但是主子的事又哪里轮得到她们品头论足呢。
她们要做的就是看好六娘子就好,其他不归她们管的事最好不要多问,这也是她们这么多年在大户人家培养出来的生存法则。
两个婆子眼观鼻,鼻观心,对祠堂里发出的动静不为所动,直到送饭的小丫鬟提着食盒走至门前,她们这才侧身让开了一步,打开了门口的锁。
祠堂的门开了,很快又合上。
听到门口的响动。
赵明珠惊喜的抬头看去,发现来人还是来给他送饭的丫鬟,又失望地低下头去,神色晦暗不明。
秦香战战兢兢的将手中的食盒放下,颤抖着指尖小心翼翼的将一盘盘菜肴端出,并用余光悄悄注意着那边的动静,生怕眼前这位六娘子突然对她发难。
她是梁氏身边的丫鬟,因为梁氏担心自己女儿在祠堂吃不饱饭,这才花费了好多银钱才将她调来给六娘子送膳。
原本以为这是一个轻松的任务,说不定还能在主子面前落得青睐,她欢欢喜喜的应下,可上岗第一天的秦香便被飞来的茶碗砸破了脑袋......
看上去好脾气的六娘子,被关起来后性情大变,喜怒无常。
秦香忍不住摸了摸自己还未曾愈合的伤口,动作越发的轻了。
一切动作都在无比轻柔和安静的状态下完成。
放下最后一碟糕点,秦香在心里悄悄松了一口气,她踏着轻快一些的步伐,正准备转身离开,却被身后的一道声音喊住。
“等等。”
有些阴冷的声音传至耳边,秦香咯噔一下,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不知道又有什么苦差事等着她。
她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的微颤压下去,这才转过头面带笑容道:“六娘子有什么吩咐吗?”
看到小丫鬟脸上的笑容,赵明珠没由来地感觉十分刺眼,看到她被关在这里,这个小贱蹄子就这么开心吗?
赵明珠暗暗攥紧了指尖,忍住想将她打骂出去的冲动,真骂走了可就没人和她说话了,况且她还有疑问需要通过这个丫鬟去解答。
她问道:“今日午膳为何送的比平时要早?”
秦香愣了一下,然后规规矩矩的回答道: “府中的主子今日都去赴宴了,厨房的活少,今日午膳便早了些。”
“谁家的宴,都有谁去了?”
面对少女的问题,秦香想都没想便脱口而出,“是永安伯爵府家的宴,老夫人携大夫人二夫人,还有家中的其他小娘子也一并......”去参加宴会了。
说着说着,她的声音小了下来,到最后的几个字都被她吞入腹中,但估计六娘子也听的都差不多了,面色也越发的难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