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茂收拾完试卷,对今日发生的事进行复盘反思。
无利不起早,忽然来这么多投靠她的人,说明他们分析时局,很看好她。
这是一个糟糕的信号。
徐茂警戒,她不能继续放任下去了。
裁人,把大动脉裁掉,赶紧散伙。
徐茂支棱起来,一刻不停宣布继续那场武试,人生地不熟,这里不像怀宁那么方便,比试场地选在城郊。
猝不及防接到继续武试的通知,唐折桂呲溜爬树上倒挂,脑袋充血可以缓解她的紧张。
“我还没有做好准备,武试怎么办啊?万一没通过……我不想离开!”唐折桂抠树皮,恐惧填满胸臆。
吕飞燕倚靠树干,“别担心,我们练习这么久的时日,加上碧荷娘子教我们的招式,应当不成问题。”
唐折桂吃下定心丸,悠悠随风摇晃,诚心诚意祈祷:“希望如此。”
第二天,士卒们满怀忐忑起床洗漱,徐茂和大家一起用过早饭,保障身体健康,她下令出发,士卒们迈着整齐的步子有序前往城郊。
太阳高高挂在天际,上午温度不高,凉风习习,士卒肃色威严,抬头挺胸富有精神气,步伐沉重有力,整个队伍可谓正正之旗。
咚咚咚——
百姓们听到声响出门察看,却是被眼前浓厚肃穆氛围的场景震撼到。
士卒们精神奕奕,举手投足间流露激昂澎湃情绪,每一个动作好像精心设计般,规整划一,可以从中看出她们纪律严明。
“徐元帅这是去做什么?莫非忠义军要走了!”不知情的百姓慌张问道。
旁边观看已久的行人摆手,解释道:“不是离开丰城,听说忠义军中设置测验,未能通过者无法留于军中,只得回转家中,她们今日就是去参加武试的。”
百姓惊诧,“别家恨不得士卒越多越好,怎的徐元帅反过来了?”
“那是,你也不看看忠义军中什么条件,吃住不算,还教读书认字嘞。”
“即便离军出来,打打算盘替人写字也有好出路,徐元帅花了大价钱的,银子经不起这般消耗,可不得优中选优,专拣资质最好的培养!”
“给认字?元帅要教出将军来啊!”百姓抽气,啧啧称奇,心思百转千回,猛拍手掌赞叹道:“在朝廷那儿吃空饷,倒不如投效忠义军。”
“谁不清楚好赖,只是徐元帅她眼下不收人,能有什么办法?昨日一群人模狗样的读书人去找徐元帅,最终没留下一个人,更何况我们。”那行人惆怅抬起脸,注视经过的士卒,叹道:“想到徐元帅手下做事,难呐!”
大家一听,人人争抢、难拿到手的东西肯定是好东西,投效忠义军的欲望愈加强烈。
百姓对忠义军的印象分噌噌长,好奇武试具体状况,有胆子大的人兴致勃勃跑上前询问徐茂:“徐元帅,咱们可以旁观吗?”
徐茂思忖,百姓在场给士卒们增加无形压力,必定心情紧张,人一紧张就容易失误。
“好,乡亲们愿意随从旁观是忠义军的荣幸,跟我们一同去吧。”徐茂欣然应允,招呼百姓带上小马扎共同出发。
百姓欢呼雀跃,士卒们手心汩汩冒汗,深吸口气,平复心绪。
抵达城郊,比试分组进行,抽签决定顺序和对手,两两对战,第一轮赢者晋级,输者淘汰,后面几轮加分多,是用来选组长和班长的。
唐折桂调整呼吸,在抽签前合十双手祈求满天神佛,她不求能拿多好看的分数,唯一希望的事情是通过第一轮,只要不被劝退回家就好。
她颤颤巍巍地伸进匣子,往左掏掏,往右拨拨,精挑细选一张纸条,展开定睛看时,唐折桂两眼发黑。
一号。
她第一个上场比试!
挑挑拣拣半天给自己选了个地狱开场,唐折桂快晕过去,欲哭无泪。
吕飞燕抽完走过来,问道:“折桂,我是二十号,你是几号?”
“一号……”唐折桂郁闷。
吕飞燕小声啊一下,悲催地看着她,投去怜悯的目光,安慰道:“没关系,幸好我们不是对手,不必拼个你死我活,此外有前头比试的那些分数打底,应当可以通过测试的。”
第34章
唐折桂做足心理准备,毅然登场。
看热闹的围观群众很多,并且还有源源不断的人得到消息赶赴而至,徐茂坐在上首宣布开始,气氛热烈。
起初徐茂没有将武试放在心上,直到唐折桂凌厉出招,底盘稳定,一看就是专门练过,她的对手跟唐折桂的动作莫名相似,仿佛师出同门。
但问题是她从来没有练过她们一招一式,这都是上哪里学的!
徐茂眼睛微睁,心里咯噔一下,立刻提高警惕,身体陡然坐直,眼光紧跟唐折桂,像是要看穿她。
第一场比试结果很快出来,唐折桂胜。
徐茂给另一人的名字后面打叉,这还不算完,她又在唐折桂旁边标上星号,重点关注对象,如有机会,立即遣退,退不掉的想办法调岗做文职。
太可怕了,自学成才的天赋这么好。
徐茂手指微微颤抖,落笔重重勾画。
唐折桂顺利晋级,兴高采烈下台,比试第二场,第三场,速速落幕,徐茂看着看着,跟唐折桂相似的招式一一重现,徐茂握笔的力气逐渐殆尽。
她有些绝望,唐折桂她们也没有被追杀,坠落悬崖,是谁,是哪位隐士高人在她看不到的地方传授了绝世武功,使唐折桂她们进步飞速。
耳边都是叫好声,徐茂却不置一词,嘴唇紧抿成细线,神态严肃,吕飞燕注意到她的异常,欣喜消散两分,心上泛起淡淡忧虑。
元帅似乎不悦。
吕飞燕跑江湖时间长久,擅长察言观色,她第一时间察觉徐茂情绪不对劲,心间蒙上层疑惑。
时间转瞬即逝,天色擦黑黯淡,徐茂兴致不高,坐得腰疼,第一轮比试终于结束,淘汰人选初定,她整理出名单交给宋延芳,淡声吩咐道:“明日送这些人回家。”
宋延芳大吃一惊,速度这么快,他接过那张决定命运的薄纸,低头查看,半晌蠕动两下嘴唇,犹豫道:“元帅,其中有逃难流民,离开忠义军恐怕无法生存。”
徐茂认真思考片刻,然后说:“徐碧荷不是在负责修路凿渠的事情吗,如果她们愿意,可以留下来修路,食宿皆有安排,只不再是我忠义军中人。”
宋延芳道声是,转身时脑中灵光闪过,突然想到徐茂给他布置的任务,自己身上也具有文试考核。
他登时打了个寒噤,背后冷汗连连,危机感仿若一把利刃没入胸膛,脚步不由加快。
百姓看一天热闹,意犹未尽,回去逢人就夸忠义军风清气正,纪律严明,并且拳脚功夫很是不错,得到忠义军的庇护,稳稳的,很安心。
隔日前来围观的百姓更多,人挤人,手脚撑不开,拍手都困难,所有人伸长脖子观看战况,遇到精彩时刻,大家就大喝一声好。
武试裁撤人员太狠,文试不好太刁钻,徐茂正常出题,花费五六天时间总算是结束大清洗,找出手底下潜力不错的人。
趁热打铁,徐茂把徐碧荷、唐折桂和吕飞燕等人叫到跟前,严肃道:“你们的成绩我已经看过了。”
几人忽地紧张,心高高悬起。
唐折桂面庞绷紧,不禁胡思乱想,元帅此言何意,难道是她们表现太差,元帅不满意?
这个想法冒起,唐折桂口干舌燥,有种拔腿而逃的冲动,不想继续听下去,不想离开。
然而唐折桂两条腿沉重,挪动不了分毫,只能听徐茂继续说:“成绩很优异,但是我觉得你们与现在的职位不匹配……所以我打算给你们一些新任务。”
众人的心忽上忽下升落,一瞬地狱,一瞬天堂,徐茂说完不匹配,大家都慌了神,脸上血色褪尽,而下一刻柳暗花明,泡进冷水的心忽地又被捞出,脸色回缓。
唐折桂害怕高兴没多久,立马重跌谷底,小心翼翼问道:“元帅预备如何安排?”
徐茂目光落到唐折桂身上,“唐折桂,即日起你负责炊事诸务,任炊事班班长。”
唐折桂惊诧张了张嘴,局促不安地呆立。
徐茂忽悠道:“这是极其重要的职位,吃得好,吃得饱,关系全军战力能否如常发挥,炊事虽小,但绝不可忽视,进可挑枪杀敌,退而保障全军餐食,始终处于危境,你愿意担负起这项重任吗?”
本来听说做炊家子,唐折桂心凉半截,以为自己哪里做错,惨遭发配炊事,不过听徐茂这么说,她忽地感觉好像没有那么难以接受。
即将肩负炊事重任,兴奋代替失落,热血沸腾,唐折桂眼底一片火热,她激动道:“元帅放心,定不负元帅厚望!”
徐茂微笑颔首,视线转到徐碧荷和吕飞燕身上,徐碧荷出身奴籍,不可能接触到那些打打杀杀的事情,唯一的可能只有吕飞燕,瓦肆里鱼龙混杂,吕飞燕遇到武艺高强的艺人,学来一两招,她再教给唐折桂她们,很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