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如此摆烂,也能称帝_阿兰菜【完结】(81)

  内容按顺序排列,依次是忠义军的名号由来,济世救民的终极目标,对士卒们的要求,以及一些激励人心之语。

  相信士卒们看过《徐语》后,大家会更好了解元帅,明白忠义军意味着什么,在元帅的殷殷期盼下,向共同目标不断努力。

  众人团结一心,定可披荆斩棘,做成古今第一大事。

  内容确定下来,杜采文请徐蘅一起去挑选抄写军报的士卒,她先聚集各班的班长,通知道:“咱们的第一期军报做好了,元帅命我选几个写字漂亮的人帮忙抄写,事成后将有酬劳,烦请各位班长回去问问大家,有没有愿意过来帮忙的。”

  班长们客气道是,对军报充满好奇,而且这是她们的第一份军报,谁都不敢掉以轻心。

  “杜娘子,大概要几个人?军中读书认字的终究是少数,虽有课堂教授,但大家学的时间不长,皮毛而已,帮忙抄写或许有些困难。”班长们互相看对方一眼,提出疑问,说出了担心的事情。

  杜采文道:“这个我明白,从平日里的课业可以瞧出,不过咱们也不是一次抄成千上万份,五六个人足矣。”

  要的人不多,班长们松一口气,“那我们就放心了。”

  几人问清楚情况,回去把消息传告到自己班,询问士卒们意向,收集上报。

  杜采文让报名的士卒挨个到自己这里写永字,抄写一段示范例句,她看完再筛人。

  抄军报跟写诉状不同,那些控告天神教的诉状能使人辨识出具体内容就成,字丑一点更显真实。

  而军报囊括大事新闻、军中情况、优秀诗作文章和元帅语录,彰显忠义军整体形象,不可疏忽大意。

  杜采文丝毫不敢懈怠,要求严格。

  第76章

  徐蘅撑着脑袋在旁边看,一个士卒写完,杜采文叫下一个人的间隙,她忍不住说:“能写出大字已是不容易,再要求美观未免严苛,反正

  第一回的军报份数不多,我跟你连夜抄写,几日工夫就能写完,何必这么麻烦。”

  她自己抄,还省银子呢。

  杜采文失笑道:“蘅娘子,你也说了,这是

  第一回,日后也是要按时抄写的,不能只顾眼下呀。”

  今天她们两个死命抄,抄到手臂酸疼将所有军报抄出来,难道以后同样如此?

  设想一下天天抄得手酸的场景,杜采文不禁打寒颤,她是接受不了,索性找好得力助手帮忙。

  徐蘅想了想,杜采文说得对,抄一天还行,时间久了手要废掉的。

  “我听说有些书坊为了节省人力,已经不用手抄的方式,而是用印版上墨,直接盖在纸张上就好了,还免去粗心大意写错的情况。”徐蘅盯着手工抄写的纸张,脑海中忽然跳出一种高效之法。

  不知什么缘故,话音一落,心口莫名抽疼,徐蘅深呼吸强忍不适。

  徐蘅说的是印刷。

  杜采文知道,一些大书坊用的法子,常常用以印刷四书五经等读书人必看的书册。

  它是首先写好内容,然后找一张完整的木板,反贴在上面,根据字迹凿刻、涂墨、铺纸,最后揭起,即刻印出文字。

  “蘅娘子,这种法子我听说过,但是咱们的军报每期都不一样,这意味着每次都要重新雕刻印版,而且凿刻中途失误,那么整张木板都不能要了,同样麻烦。”杜采文明确指出其中问题,她不建议费时费力做这些。

  徐蘅道:“整张不行,那么单个呢?”

  杜采文蹙眉,“你的意思是……将雕版分开?可是,用字颇多,找起来费时间,如何将所有单片雕版拼凑起来也是问题。”

  “娘子用过印章吗?”徐蘅不跟她兜圈子,直接说:“我想,或许可以仿照印章的方式制作活字,之前听人说,江南那边就有个书坊斥巨资用单字小印章印书,光是印章就做了三千多个,用什么字直接取,非常便捷。”

  杜采文眼睛陡然睁大,惊诧道:“三千多个,这未免太多了,只是制作印章就要花费不少钱吧,而且用的时候怎么找出来呢?”

  凭借她们现在这种状况,携带三千个印章行军,她一想到就两眼发黑。

  活术印刷是不错,但当前不适合她们使用。

  徐蘅应该考虑到这一点,丧气低头,额头两根呆毛上翘。

  杜采文不忍打击她,鼓励道:“等我们稍微安定一些,亦或回晋州,我们再考虑用印刷。”

  “不成,我现在就去找阿姐,写信给徐碧荷和吕飞燕,让她们用泥巴尝试一番,赶紧制作字泥。”

  徐蘅拍脑袋,一刻也等不及,猛地起身往外走,“烧制起来很费时间的,又要三千多个,等我们回去再做肯定来不及。”

  杜采文追上她,“我家书册多,如果娘子要试验,尽管找我母亲。”

  “知道啦。”徐蘅如风般跑走。

  杜采文轻笑,无奈地摇摇头,让下一个士卒进来写字。

  在杜采文选人之际,徐蘅飞到徐茂身边,将自己的想法跟她说了,请求道:“阿姐,我们自己手抄太费时间,何况军中士卒都在念书,以后要用的书籍更多,不若试试活字印刷?”

  “啊?”徐茂喝水呛了两下,她放下杯盏弯腰咳嗽。

  “阿姐怎么这么不小心。”徐蘅急忙伸手拍她的后背,帮她疏通,小声嘀咕。

  徐茂抬手擦干净嘴边的水渍,直起身抬头看徐蘅,“你怎么想到活字印刷的?”

  “江南那边在用,我想,说不定咱们也可以自己做,不用手抄,能省一大笔钱。”

  徐蘅两只眼睛冒星星,大开脑洞,畅想道:“以后不论何种典籍书册,我们全印一遍,囊括天下全书,这样大家想看什么书都可以找来看,外人要借阅,得看我们脸色,还要给我们交银子,岂不是一举多得?”

  徐茂讶异,屈指弹一下徐蘅的脑门,问道:“小财迷,怎么突然想到赚钱了?”

  徐蘅揉了揉额头,焦急道:“我是帮阿姐啊,好多人指着姐姐吃饭,手头没银子可不行。”

  徐茂忍俊不禁,“行了,银子的事不用操心,管够。”

  “你说的活字印刷……印天下书籍集于阁楼之中,建成一座藏书馆,供人阅览,想法极妙,我觉得可行。”

  这个时代背景下,书籍贵重,是奢侈品,有些世家珍贵典籍根本不向外流通,仅仅自家人收藏、观看。

  普通人家想读书的话,第一道难关就是买书,太贵,买不起,有些读书人为了多看几本书便去书铺主动帮忙抄书,以此拓展知识面。

  如果她能建造一座图书馆,广纳天下书籍,印刷备份,供人任意参观、阅览,势必是大功一件,扬名立万。

  不过嘛,中间耍点小手段,设置一些刁难的条件,好事也会变坏事。

  譬如书籍来源,找各个底蕴深厚的书香门第、清流世家“借借”书,将珍藏且不外传的宝贵书籍印刷个几百册,那些人家岂不气得满世界追杀她?

  另外再在限制条件做做文章,进门在大厅参观可以,但看书必须交钱办理会员卡,并且只有部分书籍可以免费看,一些好书需要额外付费,或者办理超级会员卡,多花一分钱,多遭一份罪。

  到时候,她的名声肯定烂到极致。

  徐茂提前筹备一手,感谢徐蘅提供的好点子:“蘅妹,你帮我大忙了。”

  “徐碧荷她们在工地上跑来跑去,估计分不出多余的精力,恰好杜家有送我们书册,由林舒娘着手来办正合适。”

  丰城修路凿渠的任务很重,再给徐碧荷和吕飞燕加压力不妥当,徐茂抽出一张白净的信纸,伏案给林舒娘写信。

  徐蘅陡然被夸,脸颊微热,使劲压上翘的嘴角,如果她有尾巴,估计此时尾巴都已经摇成虚影了。

  她挺起胸膛,两手叉腰,语气颇为得意:“阿姐,我就说我可以帮上你的,这回相信了吧?阿姐你等着,以后你可离不开我!”

  “离不开,当然离不开,我妹妹这么厉害,哪能舍得离开呢。”徐茂一边埋头写信,一边回应徐蘅。

  徐蘅眼光微暗,声音低微:“如果一定要离开的话,别忘记我,我永远会……”

  “什么?”徐茂没听清。

  “我说,袖子又沾上墨水了,阿姐尽快脱下来,不然干了洗不掉。”徐蘅眨眨眼,指向她右边衣袖,浅蓝色布料上晕开一块昏黑墨迹。

  徐茂抬起衣袖一看,倒吸凉气,很快她接受现实,“等下就洗,我把信写完。”

  徐蘅无聊地玩徐茂头发,印刷的事情说完,她想起杜采文还在选人抄军报,立马松开那缕青丝,跟徐茂告别,赶回去监督杜采文。

  军中写得一手好字的人少之又少,杜采文选来选去才勉强凑够三个人,加上她和徐蘅一共五个人。

  “蘅娘子,你来得恰是时候,我们划分好数目便快抄吧,时间紧迫。”杜采文整理桌面写过的废纸,抬眼望见徐蘅回来,当即抓走做帮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系统 无cp  基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