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宿敌婚嫁手册_香草芋圆【完结】(113)

  这下好了,又得连夜写信,快马加急入京,告知大侄儿,巴蜀郡看好的女婿不成了,珺娘继续留在京城待嫁……

  ——————

  京城。书房灯火透亮。

  小而厚的一本画册摊开在黑木书案上,凌凤池在灯下翻阅。时而沉思,时而微笑。

  凌三叔死命搓脸,强打精神,“凤池,看了五天了。媳妇留下的画册子放一放罢。”

  八岁小天子观阅的豪侠画册,十五岁的云娘看得津津有味也就罢了,凤池他……

  十岁治经学,十五岁文赋轰动两京,十八岁献策论于朝廷,二十三岁初出仕的起家官便是小天子的启蒙师……

  看小儿的豪侠画册看得手不释卷!边看边微笑!

  前几日中元节,全家祭祖的间隙,他也从袖中取出画册翻看两页;

  姚相、韩相,昨日联袂登门拜访。书房会客的空隙,他还神目不转睛地看画册!

  落在凌家人眼里,委实惊悚的场面。

  不等三叔走近,凌凤池果然又把那本宝贝册子收入袖中,不让他有机会多看一眼。

  叔侄两人哑然对坐。

  他这位大侄儿今晚翻看了一页新的画册。微笑之后,他又是沉思的表情了。

  凌三叔在灯下狐疑地打量大侄儿。

  这几日凌府会客,他都腆着老脸陪坐旁边,生怕大侄儿突发异常。但整日观察下来,待人接物一切正常?

  除了抽空就看画册,边看边微笑沉思……饭食睡眠都恢复了正常。

  所以,人到底好转没有?

  还是病得更重了??

  二更末,凌三叔还是撑不住,又躺在罗汉榻上鼾声大作。

  凌凤池给睡死过去的三叔父加了件薄被,添亮灯油。

  从袖中取出整日随身的小书册,摊开书案,往后翻开新页。

  【四月二十。夜。

  凌相还是过于温柔了。】

  她竟如此想他。

  四月二十,陪同清川公主出行,她半途溜出去偷会阮惊春,被他缉捕抓回,人抱回婚院。

  他们在屋中白日敦伦,她惊马时两只手掌都受了伤,躺着动弹不得,他记得自己当日并不很温柔。

  之后,婚院加派防卫,严防进出。她被彻底看管起来。

  在他自己的印象中,四月二十日那场缉捕,归家之后算不上温柔的夫妻敦伦,是他们关系转向冷淡的原因之一。

  被抓捕回婚院,被惊马伤了手,他以为她会深恨下令缉捕的自己。

  那张嫣如春风、看不出真实心意的的盈盈笑脸之下,即便不深恨他,也会忌惮他。

  怎会是这种意犹未尽、甚为遗憾的口气……

  他思索着,又往后翻。

  眉心细微一跳。

  【四月二十五。

  同床异梦,一床两被。

  守活寡第一日。】

  四月二十五,发生了什么?

  他沉思良久,是了。马匡在大理寺狱被毒死,她身上有嫌疑。

  自己半夜入婚院,深夜推醒她,询问情况。

  他原以为,事关朝堂争斗、阉党成败的大事,被当做嫌犯深夜推醒询问,从此,不论白天黑夜,他再进婚院时,她心里都会升起忌惮。

  哪怕没有忌惮那么深重,至少也有七分防备。

  结果,当夜她心里惦记的……一床两被?守活寡?

  凌凤池掩上书册,在灯下沉思良久。

  完全出乎意料。

  她心里哪有阉党?她半点不在乎朝堂上的党争,更不在乎那些所谓同党。

  深夜被推醒,看到床边的自己,嘴里应答着马匡之死,她当时心里想的,或许只有“色相动人”四个字……

  凌凤池哑然失笑。笑里带细微的感慨。

  从头到尾都想错了她。

  难怪她时常以微妙的眼神投递过来,偶尔听她嘀咕一句:“不是同类人。”

  她说得对。那身气质清贵的骨皮之下,她和朝堂上家国天下的士大夫们压根不是一类人,和争权夺利的阉党也不是同类人。

  她没心没肺的程度,不止他想不到,她义父吕钟肯定也想不到。

  快速往后翻动几页,果然寻到了关于吕钟的记载。

  【五月初四,夜。

  凌相携画而来,搭个花架,又匆匆而去。

  一个花架,几句闲话,换走一个活的义父】

  【义父此人,老奸巨猾。

  逃走也就罢了,活捉留下一张嘴,甚是麻烦。

  睡醒想来,还是我亏】

  凌凤池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这页。

  反复揣摩咀嚼,短短三五行字里泄露出的调侃意味。

  吕钟被捕当夜,她安然入睡的浑不在意的态度。

  细细读完这页,不得不说,他心头对吕钟的厌恶情绪都消散了大半。

  取而代之的,是对吕钟的几分同情和怜悯。

  她和吕钟多年积攒下的父子情谊,只怕还比不过她带走的小奶狗……

  书房鼾声停下。凌三叔眯了一觉,忽地惊坐起身:“几更天了?凤池,你还没睡啊!”

  凌凤池把书册又收入袖中,起身相送:“三叔父,回屋休息罢。”

  凌三叔狐疑地盯着大侄儿,“我走了,你会去睡?”

  “会。“凌凤池送三叔父出门,指腹缓缓摩挲袖中的书册,道:

  “我和晗玉之间误会深重。许多隔阂,直到近日才想通。侄儿思来想去,还是要把人请回,当面才能解释清楚。侄儿今晚睡下,明早便想办法寻人。”

  凌三叔嘴角抽搐几下,心想,多大的误会,需得花这么多日子去想?想到今日才想通?媳妇跑了快两个月了!

  五月底人消失不见,如今七月底了!

  跑到天南海北都有可能,去哪儿寻人?

  凌凤池嘴上说睡下,人还不睡。

  如果说前些日子意志消沉,以至于辗转难以入睡;那最近几日,他显然走向另一个极端,以至于深夜还精神奕奕。

  今夜又熬倒了凌三叔。恢复寂静的书房里,他起身取来巴蜀郡的密信,以及随信附送的一封秘卷,撕开封条,在书案上摊开翻看起来。

  张玉。

  事关珺娘的终身大事,准妹夫人选,还是要把把关。

  第78章

  二叔父单独给他的书信里详尽描述了张玉的籍贯、出身、年纪、相貌、家中情况。

  一方面,二叔父显然喜爱这位年轻佳婿,笔下不吝夸赞。

  另一方面,凌凤池身为凌氏掌权的大侄儿,人在京城中枢,凌二叔也有托付他探查底细的意思。

  张玉,东海郡人士。出身乡绅大族,家有良田八百亩。

  凌凤池把灯油芯拨亮,提笔写下一封公文信,召来凌万安:

  “明日安排官驿,递交东海郡郡守府,让那边详查。”

  出身齐鲁地,东海郡,家有良田八百亩的张姓大族。年二十三岁,风仪过人,谈吐清雅,有潘安卫玠之貌。

  二叔父描述得详细,虽然相隔千里,有意追查起来,并不难查……

  凌凤池提笔写信的动作忽然顿了顿,取过凌二叔的家书,重新翻阅一遍。

  确实是二十三岁。

  二叔父信中的原文也确实写道:风仪过人,谈吐清雅,有潘安卫玠之貌。

  远在巴蜀的张玉,年纪竟也和她同岁。

  她在朝中任中书郎时,也时常被人盛赞“当世卫玠”……

  这世上竟有如此巧合之事?

  凌凤池边写边思忖着,二叔父膝下只有珺娘一个女儿,挑选女婿极为用心,想来长得丑的、年纪太大的,不能入二叔父的眼。

  天下之大,二十三岁的儿郎何其多也。

  【风仪过人,谈吐清雅,有潘安卫玠之貌】

  巴蜀郡的张玉,想必是个俊俏儿郎。二十三岁的年纪堪配珺娘……

  他细微皱了下眉,再次停笔。

  桩桩件件,巧合实在太多了些。以天下之大,也难有这么多巧合撞在一处。

  凌凤池垂眸对着书信。片刻后,把寻常公文改为加急公文。

  密封好书信,吩咐凌万安即刻送交官驿,京城急查。明早便安排快马,六百里加急直送东海郡。

  六百里加急送去东海郡守手中,两三日便到。

  东海郡加急查证送回消息,也就五六日的功夫。

  例行查证做完,凌凤池依旧毫无睡意,把凌二叔单独写给他的家信从头有看了一遍。

  凌二叔这封信的写法跟以往不同,显露出几分不寻常。

  笔法隐晦,提起张玉帮了凌家一个极大的忙,渤海凌氏感激张玉。

  又不提起前因后果,显然用了春秋笔法,意在掩盖某些事实。

  他在朝中见识得多了,一眼便识破,凌二叔顺利捣毁巴蜀郡的绣衣郎据点,张玉或许在其中出了力,不想被提起,笔墨掩盖过去。

  凌凤池的眸光警醒三分。

  当场取过随信附送的密卷,细细阅读起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情有独钟  相爱相杀  高岭之花  香草芋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