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此人藏匿在给张侯爷唱戏的戏班子中。张侯爷每看一出戏就让管事往戏台子上扔铜钱打赏。这个贼人跟在武生后头,脸上涂了铅粉做小卒打扮,本不打眼。但管事扔铜钱打赏时,台子上的伶人们纷纷争抢,只有他不为所动着急退场。
张侯爷豪爽又最好面子,每次打赏都扔不少铜钱,这个伶人竟然看不上眼,侯爷心里就有些不舒坦,让下人把他叫到身边来问话。
他一下着了慌,打伤好几个下人逃跑。正好杨清在两府之间的院墙上巡逻,当即一个飞身过去,几招就把他制服了。
后来万岁也知道张侯爷立了功,半开玩笑半是认真的嘉奖了侯爷,允许承恩侯袭爵一代。
也就是说,如果承恩侯有儿子的话,儿子就能被立为世子,等他百年之后袭爵为下一任承恩侯。
但是承恩侯没儿子。
他与何氏伉俪情深,有看得比眼珠子还金贵的娇娇女儿,现在万岁又帮他找了个好女婿,没儿子就没儿子吧!
他不在乎,但是河间老家的张氏族人得到这个消息才叫快,没几天张氏族长就托人给他寄来一封信,请他回老家一趟,从族中挑一个适龄的小郎君过继为嗣子。
当然族长的信那叫一个情真意切,连张姝都帮忙考虑好了。等张姝嫁人,万一在婆家受了欺负,家里总得有个兄弟帮她撑腰吧。她的族兄弟们都住在河间,如果没有亲兄弟在跟前,真有事远水也解不了近渴啊。
倘若侯爷光想着自己个儿,是不打算过继嗣子的,但是族长对娇娇的那番考虑说到了他心坎里。和何氏一合计,准备回河间去给娇娇找个好兄弟。
此外,万岁下赐婚诏书后,吕大人按照杨首辅的吩咐,聘书、彩礼、婚书一趟一趟的,流水席似的,帮两家办得齐齐整整又快又好。
连婚期都帮他们选好了,就在八月仲秋月。
可是侯爷夫妻俩不乐意。
何氏心里一直有个疙瘩,担心是不是娇娇和杨敏之已经有了首尾,人家才着急迎娶。若果真如此,娇娇匆忙嫁过去就矮了一头。
她暗地里对女儿观言察色,又跟喜鹊旁敲侧击好几回,那回事断然是没有的。但她还是底气不足。
张侯爷这边呢,觉得自己跟杨首辅不是一条道上的。他请杨首辅看戏,杨首辅坐得稳如泰山,跟个木头似的。杨首辅邀他品鉴字画,他看一眼就脑壳疼。请他欣赏还不如请他家娇娇呢。
唯一一回两人坐在一起把酒言欢,却无话可说。
幸好有个杳杳在中间玩闹,帮他二人缓解了不少尴尬。
不过等他从宴席上回到家,侯府的人发现他们家侯爷一把威武的络腮胡被拔得像癞子的头似的,东秃一块西秃一块。
何氏还以为他和杨首辅打架了。一问才知道是杳杳干的。
本来杳杳闹着要玩外祖父的胡子,杨首辅那一把飘逸的长须美髯保养的极好,杨首辅本人又是行止有度之人,哪能由着小娃娃胡闹。让她扯了几回就不准她再玩了。
看着杳杳眼泪汪汪嘟着嘴的小模样,侯爷就想到自家娇娇小时候。把胸脯拍得砰砰响,让杳杳来扯他的胡子玩。
哪知杳杳对待他跟对杨首辅完全不一样。上手就动真格的,别看这孩子小手小脚,力气可真大,几把抓下来,他的脸皮子都快被扯掉了。
回到家跟何氏痛嚎:“这杨家人哪,一个个心眼子太多了!连这么大点孩子都精灵古怪着呢!跟她外祖父就是玩,跟我就不客气呀!”
没法子,只能把一圈胡子全剃光。露出一张英俊的浓眉大眼,倒显得年轻了好几岁。
连张姝都笑:“还是杳杳有眼力,知道爹爹剃了须好看。”
侯爷气得哼哼,说她女生外向,还没嫁过去就帮着夫家人说话。
吕大人催得紧,侯爷跟杨首辅又说不到一块去,何氏也不想把婚期定太早,缠不起总躲得起吧。
张侯爷借口说回河间过继嗣子,溜之大吉。
杨首辅的夫人和老母还在保定府,回去正好拜会一趟。也跟亲家母和亲家祖母带个话,他们还想把娇娇留两年再完婚。
张侯爷这一走,何氏说她一个妇道人家做不得主。吕大人急得团团转也没辙。
杨敏之早料到侯爷夫妇对婚期有意见,没想到侯爷居然招呼都不打一个就遁逃了。
过侯府来找张姝,她也不在。说是陆五娘不大好,这些日子都去陪陆五娘去了。
杨敏之想了想,打马去了沈誉在京中的府邸。
第79章 送别
杨敏之料想的没错,陆五娘如今已在沈宅。
陆如柏与武安侯一直有勾结。宫宴那日,陆如柏在最后关头心生畏惧,临阵退缩,和武安侯的人起了内讧,反杀了几个武安侯麾下的逆贼。
但之前犯下的罪行不可饶恕,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他和卷入其中的陆家子弟都获罪下狱,即将被流放。
张姝也是从西山行宫回来后才知道,马球赛那日早上陆蓁被陆骞的人诓骗带走,当即就被送到沈宅。原来陆骞早在暗中和沈誉交换了婚书,把陆蓁以沈家媳妇的名义从这场祸事中摘了出来。
接着陆骞将陆如柏这一房从陆氏除族,把他的幼子过继到早逝的长子陆如松名下。
而陆骞自己告罪乞老,自请看守先皇的皇陵。
陆蓁的生母早逝,至此,再没有父族兄弟,没有祖父。只她孑然一身,以及一个突然多出来的沈家新妇的头衔。
当她知道这一切的时候,跟疯了似的,每日在沈宅哭闹,要回家要回自己家。
沈誉还在宣府未归,他家中双亲俱已不在,只有一个从老家过来的婶娘帮忙打理家事。沈婶娘哪跟高门贵女打过交道,被陆蓁闹得焦头烂额,只得劳烦张姝和吴倩儿来宽解她。
陆蓁的情绪极不安稳,一会儿哭喊要回家,一会儿发狂摔东西说不要嫁给沈誉。
但哪一件事都由不得她。
吴倩儿问她还记不记得诗会那日被带走的兵部尚书母女,她知道害怕了,不敢再闹,趴在张姝怀里小声哭,哭着哭着就昏睡过去。等醒了,又想起来,要么哭闹要么默默流泪。
几乎日日如此。
杨敏之到沈宅的时候,内院里声嘶力竭的哭喊声和噼里啪啦摔东西的声响,隔了老远都听得见。
沈宅不大,两进两出的宅院。沈婶娘急急慌慌的跑出来,跟杨敏之致歉说招待不周。
杨敏之皱了皱眉,没说什么,请她自去忙,他在厅堂等着就好。
内院。下人刚把满地的瓷器碎片打扫干净。
陆蓁趴在榻上哭,伤心欲绝。
吴倩儿叹了口气,无可奈何:“行啦,沈大人家最后一个值钱的玩意儿也被你糟践了,差不多得了,莫再哭了。”
陆蓁哭的更停不下来。
吴倩儿丧气的直打自己的嘴。让她安慰人,能一口把人呛死。
张姝倒是一直在温言细语的宽慰她,她一头扑到张姝怀里接着哭,一边哭一边说不要嫁给沈誉,要回家。
陆蓁哭了几日,张姝就陪她流了几日的泪。可是又有什么法子呢。
沈婶娘过来通传,张姝把陆蓁托到吴倩儿怀中,拿帕子擦了擦眼眶,出去见杨敏之。
杨敏之见到她的时候,她两只眼睛还红红的。
陆蓁的事毕竟是女孩儿家的私事,她不能说也说不出口。
杨敏之是何等聪明的人,猜不出十分也能猜出个六七分来,对她说:“你去跟陆五娘说,她若铁了心要跟去父兄发配的地方也不是不行。她父亲和兄弟不日就要流放至宣府,沈誉正好还在那边。她不论是想让沈誉跟她和离还是出一封休书休了她,这事总要当面跟人说。”
张姝被他一点拨,马上就明白了,赶紧去后院找陆蓁。
陆蓁浑浑噩噩的听她说完,她又解释道,“据我朝的律法,陆世叔的罪不波及已嫁之女,就算已嫁女再度成为离妇,也不会被娘家父兄的罪行牵连。”
“所以,蓁蓁你考虑好,要不要随陆世叔他们去宣府,到了那里跟沈誉好好商量请他与你和离,实在不济出一封休书也行。但是你就再也不能回京城来,只能留在宣府照顾陆世叔。”
“宣府是边城苦寒之地,那边风沙大,生活清苦,跟京中比差远了!五娘你可想好了呀!”吴倩儿说着就有些着急。
陆蓁不再哭了,红肿的眼睛发光,“我去宣府!”
张姝笑了,把湿帕子递给她擦脸,说:“路总是要自己选,自己走,不要后悔也不要怕。”
陆蓁重重的点头,不再撒泼哭闹。
沈婶娘对张姝和吴倩儿千恩万谢,让下人抬了一桌席面过来,说是请京城最好的一家酒楼做了着人送来的。
她俩本来吃不下,但是看着陆蓁的情绪大为好转,就是强颜欢笑也得多陪陪她。
看到沈婶娘给她们置办的筵席菜品,张姝有些意外。全都是清淡素净的小食,样样都做的精致可爱,既爽口又不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