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我娘到底是什么人家的姑娘,这个我爹没说过,我也不清楚。”
田凤英还记得宁母的样貌,“你娘长得漂亮,十里八乡没有不夸的,你不知道,当时很多人议论,她嫁给你爹委屈了。”
宁玉婵不好评价父母,“我爹对我娘很好。”
田凤英倒也不是说宁老汉不好,“大家都觉得你娘不该嫁庄稼汉,应该嫁富家子弟才对。”
宁玉婵不知道父母那辈人的感情什么样。
不过她不止一次听宁老汉说过,他这辈子最自豪的事情就是娶到她娘,又生下她们两个听话懂事的女儿。
忽然提到父母,宁玉婵难免想到很多往事,情绪逐渐低落下去。
田凤英不由的懊悔,她无缘无故的提这些干什么。
“玉婵,你放心,从你进门开始,我就把你当成自己的女儿,和桃花一样。
长生回不来,我就把你风风光光的嫁出去。”
宁玉婵能感觉到,霍老二一家都是真心对她好。
她自然也会投桃报李。
“娘,我一定努力复原狗皮膏药。”
几个人说说笑笑,再次来到城门口。
入城查得严些,出城一般走个过程。
母女三人排队往外走,马上轮到宁玉婵,守城士兵认识她,直接摆手放行。
可她却没能顺利出城。
也是她运气不好,刚走到城门口,忽然有人大声吵吵起来,紧接着所有守城士兵训练有素的摆开防备,城门也在这一刻关闭。
田凤英和桃花跟在宁玉婵身后,三个人全被关在了城里。
乱糟糟的谁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
宁玉婵商量守城士兵,“这位小哥,您行行好,能不能放我们三人出去。”
守城士兵哪有这个胆子,“宁姑娘,你别让我们为难,上峰有令,一个人都不许放出去。”
宁玉婵第一次遇到这种事,心里特别紧张:“城里出了什么事,能不能说一下,让我们心里有个底。”
守城士兵也不清楚具体情况,“只说出了叛逆,在抓到之前,城门绝对不能打开。”
田凤英还想多问几句,守城士兵忙着办差,脾气逐渐暴躁。
宁玉婵只能拉着田凤英和桃花躲到旁边不碍事的地方。
“娘,城门不知道什么时候开,我们先在这等一会吧。”
桃花人小,胆子也小,“听说出了叛逆,叛逆是什么?我们会不会有危险?”
田凤英训斥道:“我们是好人,怎么会有危险,抓到叛逆就放我们出去了。”
宁玉婵忽然想起宁玉乔对她说的话。
她是反叛后人。
今天城里所抓的叛逆,应该和她……
没关吧。
仿佛做贼心虚一般,宁玉婵总觉得周围有无数的目光投向她,随时都可能暴露自己的身份。
好在城门只关了大半个时辰。
刘汉生亲自赶过来开的城门口。
看见她紧张不安的躲在墙角,嘱咐道:“这两天城里不太平,没事别过来了。”
宁玉婵真心实意地感激道:“谢谢刘大哥。”
宁玉婵和田凤英等人出城后,刘汉生看着她背影感叹,“这么漂亮的姑娘,嫁人了。”
正好有霍家村附近的乡民经过,因为知道宁玉婵的背景有几分得意的开口:“嫁人是嫁人了,可惜是个小寡妇。”
刘汉生纳闷道:“你什么意思?”
那人把自己知道的一股脑说出来。
“她男人前几年当兵去了,一直没回来,大家都说他死了,宁家姑娘是抱着大公鸡拜的堂,进门就当寡妇。
要我说霍家也太狠心了点,竟然让一个好好的大姑娘守他儿子一辈子……”
“你胡说什么,”霍明谦刚走到城门听乡民言语不敬,怒斥道,“霍家儿子根本没死,完成任务就回来了,怎么跟那些长舌妇一样。”
霍明谦是秀才,十里八乡没有不认识的。
那人畏惧他的身份,急忙闭上嘴一溜烟跑了。
第13章
霍明谦把乱传八卦的乡民教训一顿,之后甩开大步去追田凤英等人。
刘汉生盯着宁玉婵所走的方向,问乡民:“真和大公鸡拜的堂?”
乡民不敢乱说话了,检查完,抱着包裹急匆匆跑出了城门口。
熬黑膏的过程既简单又复杂。
简单是因为过程看着不难
复杂则是中间有很多需要自己掌握的东西,宁玉婵没经验,不知道该做到什么程度。
不管怎么说,要先试试才行。
她把铜锅刷干净,将所有药材放入锅中,放好麻油,加热并不断搅拌,直到草药全部变成黑褐色。
当然这个过程还要控制温度,炼好后用铁丝网捞出药渣,只留药油。
她没经验,药方里又没说明温度控制在多少。
她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操作。
就算写明温度控制在多少,她也不一定会操作。
这只是第一步。
做好后还有第二部,药油继续熬,温度还要提高,改用中火,直到滴水成珠,保证达到最佳效果。(黑膏熬制过程来源于网络)
滴水成珠,她不明白什么意思,又不会曹操作。
正好看见霍明谦过来,她主动请教。
霍明谦虽然没练过黑膏,可他读书多,看她抄写的过程仔细琢磨片刻,还真弄明白了。
“应该是这样……”
他取了一盆清水,将药油滴进去,复原出滴水成珠的效果。
宁玉婵心里高兴,比天上太阳还要明媚的笑容爬上小姑娘的脸庞。
霍明谦有些被蛊惑到,听见秃了毛的大公鸡打鸣才回过神。
宁玉婵给他的是一张记录操作方法的纸,上边没有用料。
霍明谦注意到她娟秀的小字,是当朝太师的独创字体。
曾经风靡全国,很多文人雅士都以仿写他的字体为乐。
不过前些年太师获罪,已经没什么人再用他的字体了。
宁玉婵竟然会写前太师的字体,可见给她启蒙之人绝非普通人。
宁玉婵注意到他一直盯着自己所记录的熬药过程,疑惑道:“三叔发现什么问题了?”
霍明谦直言道:“你读书写字,全是令堂所授?”
宁玉婵点了点头:“是啊,都是我娘教的,她是一个蕙质兰心的女人,才情非同一般,只是可惜她走的早,我只跟着学了一点皮毛。”
霍明谦感叹道:“可惜了这样一位奇女子。”
他将纸还给宁玉婵,“我去屋里打声招呼,回去准备寿宴。”
宁玉婵把人送到门口,“三叔有事还请吩咐,玉婵一定过去帮忙。”
田凤英让桃花跟宁玉婵一起熬药,一来帮忙提醒着,别有什么遗漏,再者光靠宁玉婵一个人忙碌,连眼睛都舍不得移开,实在辛苦。
桃花听话,乖乖跟着宁玉婵,一直守在旁边。
到了晚上,还真给她熬出一锅黑不溜秋的膏体。
待药膏凉透,田凤英急急忙忙挖出一大块贴到霍老二的腿上。
幻想着霍老二明早就能健步如飞,她笑得合不拢嘴。
明天是霍老太太寿辰,她听从霍明谦的吩咐,准备了两包点心,二斤猪肉。
“长生爹,你明天过去拜寿,不用拄拐了。”
霍老二也高兴。
黑乎乎的膏体,看着和药堂卖的差不多,肯定是管用的。
“享了玉婵的福,我也用上这么好的膏药了。”
桃花思维发散得快,从膏药断骨续筋开始,到膏药大卖赚很多很多银子,一家人过上好日,甚至去城里买大房子,等她大哥回来看见这翻天覆地的变化都不敢认。
她也变成有钱人家的小姐,上门提亲的公子数不胜数,有当官的有富家子弟,各个都得捧着她。
霍老大一家看着她都得低着头。
不停跟她道歉,她昂头挺胸,看都不看他们一眼。
……
膏药熬出来,一家人都很高兴,唯独宁玉婵心里没底。
看着确实和平常所用的膏药差不多,可这药熬得也太顺畅了点。
如果这么简单,大家不是都能做膏药了!
可哪里不对劲,以她的经验、学识和能力又说不出来。
只希望明早霍老二的腿伤能好些。
一整宿,宁玉婵都心神不宁的,睡得不够踏实。
半夜还做了个噩梦。
梦里她把霍老二的腿治坏了,已经盖上白布。
早不回来晚不回来,霍长生就在这个时候回来了。
他跪地痛哭不停地自责自己不孝,埋怨自己没早点回来,没让霍老二过上一天好日子。
呼啦——
他把包袱打开,全都是十两一锭的金元宝,砸在棺材前,像座小山。
随后他怒目圆瞪,眼里沁出鲜红的血,忽然冲着她扑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