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伤少年还要留在崔善堂养伤,不过霍长生有任务,今晚就得走。
临走前,他从怀里摸出二百两银票。
“玉婵,这个你想办法交给我父母。”
宁玉婵伸手接过。
“我怎么和他们说?”
霍长生有些为难,“反正你不能说我给的,你自己看着想个什么办法吧。”
宁玉婵知道这是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
可又不能拒绝霍长生。
家里日子艰难,确实很需要银钱度日。
可这银钱的来历说不明白,公婆肯定不会收。
“霍大哥,我会想出办法的。”
霍长生又从怀里摸出两个银元宝,一共二十两。
抓住宁玉婵的小手,放到她手里。
“这个给你和桃花买糖吃。”
宁玉婵深受震撼,“霍大哥,我不能要,你一个人在外边肯定会遇到很多麻烦,没有钱怎么行。”
她把银子塞回霍长生手里。
霍长生早知道她懂事,解释道:“我现在不缺银子,”他抬头看了眼楼上,“想要多少都有。”
他又把银子放进宁玉婵手里。
“再拒绝可就是和霍大哥生分了,再说这也不是给你一个人的,你和桃花两个做零花。”
宁玉婵拒绝不掉,只能收了。
况且她现在已经是霍长生名义上的妻子。
收两个银元宝应该不过分。
“谢谢霍大哥。”
霍长生怀里还有一块翠绿色的玉佩。
那是他抓了敌国的小王爷,抢过来的。
他是个粗糙的庄稼汉,不识货,可有人说那块玉价值连城。
按理,他该交归朝廷,不过上峰念他功劳甚巨,赏给他了。
霍长生盯着眼前娇软的小姑娘,手指摸进怀里,触及到温凉的玉佩,犹豫半晌,到底松开,没有拿出来。
宁玉婵是他的妻妹。
他不能把这么贵重的给她,说不清楚是一回事,也会给她添麻烦。
“我一会儿就走了,帮我照顾好楼上的人。”
宁玉婵倒是比他干脆,嘱咐几句保重身体,注意安全的话,从挎包里摸出一个小荷包。
“霍大哥,这个给你,开过光的,保佑你平平安安的回来。”
荷包上绣着一支很漂亮的梅花,另外一面是只喜鹊。
这是宁玉婵嫁进霍家之后绣的。
当时只想祈祷霍长生平安回来,如果他真像传言那般,已经死了,就等田凤英去墓地的时候,亲手烧给他。
如今见到本人,自然要送给他了。
宁玉婵心灵手巧,她绣的荷包,配色好看,绣出来的图样也好看。
霍长生一眼便喜欢上了。
第一次先登高兴吧。
攻城略地,第一个登上敌方的城墙,几十万大军,冲上去的第一人。
可远没有此刻收到宁玉婵的荷包高兴。
战场拼命,是为了活,为了军功,为了荣耀,可收到喜欢姑娘的礼物,是此生无憾一切都值了的信念。
每次决战,大将军都会做站前动员。
让他们想想,留守在家的亲人。
父母、妻儿。
他会想父母,可脑海里浮过最多的,还是那个娇软温柔会软软糯糯喊他霍大哥的小姑娘。
“玉婵妹子,”霍长生吞咽了一口吐沫,努力控制着即将迈近宁玉婵的脚步。
“我走了。”
出了崔善堂,他把荷包放进怀里,贴着心口的位置。
当年,她娘搞错了对象,去宁家提亲,糊里糊涂的订了姐姐。
他听到消息赶过去纠正,路上恰好遇到梁家请的媒婆。
仅仅半个时辰,宁玉婵就订了梁允贤。
他当时像被雷劈了一般,怔在原地。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反应过来,忽然冲进霍家村最近的一条河,在里边泡了一下午。
第27章
傍晚,桃花帮两个师兄把晾晒的药草收进库房。
大壮做的晚饭,蒸的馒头,菜只有一个炖萝卜。
崔善堂没有厨师,平常饭菜都是大壮二壮负责。
他们两人做点力气活还行,做饭稀松平常,只能说熟了,能吃。
往常吃饭的人也就患者和崔善堂的几个男人。
患者没有住太久的,偶尔吃几顿,不喜欢也能将就。
而崔大夫和崔青城几个徒弟,没有太挑剔的,只要填饱肚子就行。
至于宁玉婵和桃花来了之后,虽然觉得饭菜不好吃,可她们能拜师就很高兴了,哪会挑这些。
所以大壮对自己的手艺一直迷之自信。
今天端上一大盘子硬邦邦的馒头,招呼大家过来吃饭。
桃花洗了手,帮着大壮一起把饭菜放到桌上。
患者都把饭菜端进房间里吃。
平时来餐厅吃饭的,也只有崔大夫和几个徒弟以及两个杂工。
这两天崔大夫和宁玉婵都在后宅吃。
来餐厅吃饭的也就剩下崔青城几人。
崔青城和崔石头先后落座,桃花挨着崔石头坐下,大壮、二壮坐在崔青城旁边。
几个人好像约好了似的,谁也没想起药堂今天还来了一个人。
那就是一个人吭哧吭哧收拾屋子的宁玉乔。
那屋子常年没住人,有多脏可想而知。
宁玉乔一边收拾,一边生气。
宁家十八年白养了一个白眼狼,连个屋子都不肯帮她收拾。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弄得浑身脏兮兮才把屋子收拾出来。
肚子早已饿透,大略清洗一下出门找吃的。
桃花等人都快吃完了。
看见她进门,不怎么高兴的瞥她一眼,抓起个馒头打算去后宅吃。
“大师兄、二师兄、大壮哥、二壮哥,我去看看我嫂子,你们慢慢吃。”
她说完一溜烟跑出了餐厅。
宁玉乔凉凉瞥她一眼,转而笑吟吟的看向餐桌,“今天都什么好吃的?忙乎了一下午,早饿……”
她话没说完,注意到桌子上干巴巴硬邦邦的馒头,满脸嫌弃的用手指戳了戳。
“这什么东西,能吃吗?”
大壮第一个不高兴了:“怎么就不能吃了?大家都吃的好好的,就你事多。”
崔石头故意道:“大壮哥做的饭菜最好吃了,平时师父都夸,又不是千金小姐,挑得还挺多。”
宁玉乔一句话惹来两个人怼,心里知道自己不受待见,只能老老实实坐下吃饭。
可那馒头也太硬了点,硌的她牙疼。
又看了一眼桌上的炖萝卜。
清汤寡水也没什么荤腥,寺里的和尚大概都不吃这么素的。
崔善堂平时那么多患者上门,银子没少赚,怎么比村里人还抠搜。
“大师兄,你们平时就吃这个啊?”
崔青城虽然不怎么喜欢说话,可他对谁都一样。
喜欢的不会太热络,不喜欢的,也不会太冷淡。
不像其他人,表现的那么明显。
宁玉乔一个人斗不过好几张嘴,便把聊天的目标转向了崔青城。
平时当然不吃这些,药堂有规矩,每个月要吃三天素。
上中下三旬,各选一天。
今天正好是吃素的日子。
崔善堂原本有个厨娘,年初家里有事回去了。
做饭的任务落到大壮和二壮身上。
他们两个能做熟就不错了,买了好材料也是浪费。
以至于崔善堂的伙食到了现在这个地步。
“大壮,明天早晨去买两条鱼回来,中午炖鱼。”
听说有鱼吃,大壮哎了一声,特别干脆的答应下了。
宁玉乔对自己的美貌一直很有自信。
从小到大,她从来没觉得自己比妹妹丑。
大家都说妹妹漂亮,更愿意跟妹妹接触,那是他们眼神不好。
你看,崔青城就比较有眼光。
药堂吃这么差的伙食,只要她一句话,明天就可以吃上鱼了。
如果说,崔青城不是为她,她是不信的。
“谢谢大师兄,”宁玉乔羞羞答答的说道,还给了崔青城一个十分羞赧的眼神。
崔青城似乎没接收到她的信号,直言道:“你还没拜师,不要叫我大师兄。”
宁玉乔一顿,脸色很快垮了下去。
“那我叫你什么?”
崔青城想了想,说道:“像患者一样,喊我小崔大夫。”
宁玉乔:“……”
馒头实在难吃,她干脆扔进盘子里,萝卜一口没吃。
赌气回屋了。
屋里黢黑,宁玉乔没睡过这么破的屋子,收拾一下午还是一股霉味。
她没坚持一会儿,出去找大壮要灯烛。
大壮还记恨她嫌弃自己做饭难吃,不愿意给她找。
二壮心宽体胖,没那么多心眼,也没看出大家不待见宁玉乔,不光帮她找到灯烛,还添好灯油,又嘱咐她晚上有事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