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六感觉非常的圆满了。
张员外一脸恭敬的看向小糖宝,问道:“小姑娘,犬子想要报名去你们福德书院读书,不知道可不可以收下犬子?”
对于第一个来捧场的人,特别还是在这种情形下捧场的人,小糖宝当然不会拒绝了。
“自然可以!”小糖宝干脆的道:“我们书院的宗旨就是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但凡有上进心的人,都可以来我们书院就读!”
“如此,多谢小姑娘了!”张员外喜出望外的道。
说完,又看向了李良义。
“李族长,你还是把银子退还给我吧,你们这私塾,怕是要关门了,你就不要再误人子弟了,我家小子就算是再不成器,我这个做爹的,也会尽我所能的,给他找良木而栖。”
李良义,“……”
感觉张员外的话,一句句的都是刀子。
刀刀往他心口上戳。
张员外说着,还拍了拍李良义的肩膀。
随即,用悲悯的语气,往李良义的心口上,扎了最狠的一刀。
“李族长,你不要怪兄弟我说大实话,实在是过不了几天,怕是你们李氏私塾的学生,就都跑去福德书院了。”
李良义,“……”
还有比这更狠的刀吗?
小糖宝看到李良义被刀的差点气死的模样,忽然感觉自己真是运气太好了。
挖墙脚不用自己动嘴,戳刀子也不用自己动手。
自己就出了个主意,说了一个建书院,结果夫子和学生就都有了。
苏小六听了张员外的话,哈哈大笑。
“哈哈哈……我妹妹说过了,你们李家私塾肯定会关门大吉,果不其然,你们这破烂私塾,马上就关门了……”
大盼等人去收拾东西了,旺财等一群小弟,还忠心的围着自己老大呢。
此时听了苏小六的话,立刻在一旁跳脚起哄。
“对对!我们老大说了,你们这书院肯定关门……”
“嘻嘻嘻……肯定关门……”
“关门……”
一群孩子一边跳,一边笑。
李良义感觉一颗心哇凉哇凉的。
无力回天的感觉,让他如丧考妣。
李良仁也如同霜打的茄子一样。
那些李家子弟们,也知道事情大条了。
俱是噤若寒蝉,谁都不敢出声。
与原本嚣张的模样,截然相反。
**
小糖宝去了一次镇上的私塾,结果带回来一个状元,一个举人。
很快,这件事就在大柳树村传开了。
没办法,去镇上读书的孩子们,都被小糖宝带了回来。
谁家大人不问问孩子咋回事儿?
于是,关于李氏私塾里发生的一切,如同十二级飓风,在大柳树村掀起了滔天巨浪。
“听说不?”
“咋的啦?”
“咱们村子,要建书院啦!”
“啥子?真的吗?”
“当然!”
“谁说的?”
“福丫说的!”
“哎呦喂!那一准是真的!”
“可不是嘛!福丫还带回来一个状元爷……”
“天老爷呀!这可了不得!我得去看看,状元爷长啥样儿……”
“我也去!”
“走走……一起一起……”
于是,大柳树村的百姓们,呼朋唤友,成群结队,一窝蜂般涌向了苏家。
苏家。
苏老头满脸激动的看着虞芝兰。
这可是状元老爷呀!
活着的状元老爷!
他竟然看到了活着的状元老爷!
“状元老爷,您、您喝茶……”
苏老头颤巍巍的把茶送到虞芝兰面前,说话都有些不利索了。
虞芝兰和煦的一笑,说道:“苏兄不必客气,请坐。”
“哦,谢状元老爷。”苏老头一副受宠若惊的表情。
小糖宝,“……”
很想提醒她爹,这是在自家,不用人家请自己坐。
“爹,我记得咱们村子里,有一处空置的茅草房,不如和村长伯伯说一声,暂时修补一下,当做书院吧。”小糖宝建议道。
现如今除了那处茅草房,好像是也没有其他的地方可以做书院了。
苏老头听了小糖宝的话,头脑终于清醒了一些。
“闺女呀,建书院是大事儿,茅草房是不是太粗陋了?”苏老头迟疑的道:“不如建造几间青砖瓦房,看上去也气派不是?”
反正自家也要建造房子,不如把书院一起建了。
再说了,茅草房哪里配得上状元老爷?
“爹,书院只是让学子们读书习字的地方,有个遮风避雨的屋子就行了吧?”小糖宝不好反驳自家老爹,只得试探的道。
“那怎么行?学子们辛苦读书的地方,自当要环境好一些才是。”苏老头道。
“苏兄此言差矣。”虞芝兰说道:“反倒是小丫头说的话,大有道理,岂不闻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苏老头,“……”
满脸的敬畏。
果真是状元爷呀!
说的话他都听不懂!
不但苏老头不懂,屋子外面跑来看活状元的村民,也不懂。
因为不懂,所以更加的敬畏。
于是,福德书院用茅草房为教室的事情,就此确定了。
而且,还一直延续了下去。
最后,落了一个“茅草书院”的美称,举国闻名。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如今的福德书院,才刚有了个名字。
第251章 :开启全村洗脑模式
此时,屋外的村民不管有没有看清楚状元老爷的模样,但是听到虞芝兰一通引经据典的话,就都已经满心尊崇,崇拜之情犹如滔滔江水,奔流而来。
“听到了不?状元老爷说话好深奥……”
“那是自然,你以为状元老爷和你一样,说话大老粗似的?”
“张铁头,好像你说话多文绉绉的……”
“哈哈哈……张铁头要是说话文绉绉的,他那脑袋就不叫铁头了……”
“就是就是……哈哈……”
“哈哈哈……老子的脑袋哪怕是铁的,也比你们这些榆木脑袋的要强,说不得老子的儿子,将来也能中个状元呢?”
“张铁头,你别做梦了!就你儿子那脑袋瓜子?切!没得我儿子还差不多……”
“好了!都别争了!以后咱们村子的孩子都能读书了,说不得状元榜眼啥子的,都是咱们村子的……”
“对对……我可是听说了,以后咱们村子的孩子们读书,不用交束脩银子……”
“真的?不用交束脩?”
“还有这好事儿?谁说的?”
“对!谁说的?”
人们立即群情激动了起来。
不用交束脩的银子,就能送孩子读书,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儿!
“当然是福丫说的!”那人得意的道。
“福丫说的?那一准是真的!”
“对对!肯定是真的……”
人们高兴的差点跳起来。
随即,就交口称赞起了小糖宝。
“咱福丫就是咱村子的小福星!”
“这还用你说?咱们福丫原本就是福星!咱们晌午吃的牛肉,就是托了咱福丫的福气,现在孩子们读书,又是托了福丫的福气…………”
“依我看,咱福丫就是老天爷派来,专门造福咱们大柳树村的……”
“岂止是咱们大柳树村?我可是听说了,福丫说来咱们村子读书的孩子们,每个月只交半两银子的束脩,比镇上李家私塾要少一半……”
“天呀!少一半?不行!我得赶紧告诉我娘家的二表叔的小闺女……她们家儿子在镇上读书,让她们赶紧来咱们村子读,不但省银子,还有状元老爷在……”
“对对!我赶明儿也去我娘家说一声,我二哥哥想送我大侄子去读书,奈何每个月一两银子的束脩太多了,实在是拿不出来,现在好了,半两银子的束脩,全家人勒紧裤腰带,还是能省出来的……”
“可不是嘛,我娘家也是这样,我也回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