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回……”
于是,称颂大会变成了宣传大会。
小糖宝都不用专门的去四处打广告,大柳树村的百姓们就行动了起来。
其实,每个月半两银子的束脩,再加上笔墨纸砚的花费,要想供养一个读书人,绝大多数人家,也要举全家之力了。
但是,总归是让许多原本因为束脩银子,望而却步的人家,重新燃起了送家中子弟读书的希望。
村长王正义因为下地干活儿了,所以知道消息晚一些。
他赶来苏家,正好听到人们的议论声。
“只收五钱银子的束脩,再加上咱们大柳树村的孩子们不收银子,这样算下来,这书院怕不是要赔钱的吧?”村长思忖着说道。
村长的话一说完,四周围的村民们都静了下来。
是呀,单是聘请一个状元,一个举人,就不定要给人家多少银子呢。
村长见到人们,开始考虑这个问题。
于是又道:“好了,不管怎么说,大家一定要念着福丫的好!且不说咱们村子的孩子们,都能不花银子的去读书,就凭着这一点儿,以后咱们村子的男娃子们,讨媳妇儿就容易许多……”
村长这话说到了点子上。
这书院一建起来,不但是孩子们读书受惠,有了这一项福利,一些疼闺女的人家,肯定乐意把闺女,嫁到大柳树村来。
毕竟,将来闺女生了孩子之后,若是读书,可以不用花银子。
“村长说的对!以后书院建起来,咱们村子里的后生们,再也不用担心娶不上媳妇儿来了!”
“对对,咱大家伙儿可一定要念着福丫的好……”
“以后谁要是敢欺负福丫,就是和咱们一个村子为敌……”
“就是就是……”
一时间,大柳树村的百姓们,开启了苏家家庭会议时的模式。
同时,也开启了全村洗脑的模式。
小糖宝还不知道,她的一个突发奇想的书院,把自己在村民中的形象,又提高了一大截。
村长王正义,沿着苏家的方针路线,给村民们洗了一回脑,然后进屋去拜见状元爷了。
“苏老哥,这位就是状元老爷?”
村长王正义进屋看了看,眼神儿直接瞄准了,年纪较大的刘举人。
刘举人一见村长看向自己,连忙看了看虞芝兰,道:“这位是我老师,天熙五年的状元。”
村长满脸尴尬,对着虞芝兰躬身行礼。
“我是大柳树村的村长王正义,见过状元老爷。”
“王村长不必多礼。”虞芝兰微微点头道。
村长站直腰,激动的搓了搓手,然后用眼神膜拜虞芝兰。
若说老百姓对于官府中人,天生带着畏惧。
那么对于读书人,就天生崇拜了。
小糖宝眨巴眨巴眼睛,笑眯眯的说道:“状元叔叔,我们村的百姓都很崇拜您,不如您去外面,给他们讲几句话吧?”
顺便满足百姓们,想要近距离膜拜你的愿望。
小糖宝的话一说完,村长的眼睛蓦然一亮。
外面竖着耳朵的村民们,也是眼睛一亮。
若是能聆听状元老爷讲话,值得他们显摆半辈子了。
虞芝兰微微一笑道:“小姑娘,不若你先把教你读书习字之人,给虞某引荐一二,如何?”
小糖宝,“……”
这位状元叔叔,咋对这件事如此的执着?
亦或者,他原本就知道些什么,想要借此机会见小哥哥?
“状元叔叔,我不过是些许认识几个字,听过几个典故。”小糖宝认认真真的道:“教我这些的,是一个比我大几岁的小哥哥,他也是和我一起玩儿的时候,随便教着我玩儿的,当不得真。”
虞芝兰一听,露出恍然的模样。
有些夸张的道:“原来如此。”
小糖宝,“……”
愈发觉得这个状元叔叔不对劲儿了。
莫非,他认识小哥哥?
第252章 :苏家这门亲事必须定下来
村长来了,苏老头索性就把小糖宝,想要借用村子里空置的茅草房,当做书院的事情,说了出来。
王正义立马拍板同意。
随即,顾不得天色已晚,招呼着一大群人就去收拾茅草屋了。
修补房顶,打扫卫生,清除院子里的荒草……
最后,各家各户的又凑了一些桌椅板凳出来。
以至于,等到虞芝兰和刘举人在苏家吃过晚饭,茅草房已经被收拾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像模像样了。
虞芝兰和刘举人也没留在苏家过夜,直接就搬去了茅草房居住。
并且说定了,第二天就开始给大盼等人上课。
一直到虞芝兰和刘举人走了,苏老头也没从高昂的情绪中,平静下来。
村长王正义却又找了过来。
“苏老哥,这建书院怕是要花费不少的银子,你看这件事该怎么个章程?”
毕竟,若是大柳树村的书院,就需要各家各户都筹银子。
那么就各家各户,都有一定的话语权。
比如李家私塾那样的,算是整个李氏一族的。
虽然大权在族长手里,但是其他李家子孙也都受惠。
现在大柳树村的这个书院,全村的孩子们都受惠,那么就不能一毛不拔才是。
“银子的事情你就别管了。”苏老头一摆手道:“建书院是我闺女提出来的,糖宝说了,这笔银子我们家出。”
村长虽然早就知道会如此,可是听了苏老头的话,还是感慨万千。
这书院明摆着,就是不赚钱的。
不但如此,一开始的时候,还要往里面添补许多银子。
若是各家各户的凑银子,肯定有不乐意的。
“好!那这书院以后就是你们自家的!该怎么管理,咱们村子里谁都不能插手。”村长痛快的道。
毕竟,这是人家自家出的银子,别人确实不应该插手。
苏老头倒是还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呢。
从知道建书院到现在,也不过几个时辰。
他还没有时间来考虑这些,只是本能的听小闺女的话。
小闺女说要建书院,那么就建书院呗。
“也行。”苏老头想了想,说道:“不过茅草房后面的那一大片空地……”
“那空地就算是咱们村子,划拨给书院的。”村长爽快的道:“地契的事情我去办。”
“那好,就这样说定了。”苏老头高兴的道。
家里现在虽然不缺银子,但是能省几两买地的钱,总归是好的。
当然了,就算是家里缺银子,借银子也要建书院。
毕竟,建书院比任何事都重要。
苏老头觉得因着这件事,自己现在的身份,都升华了似的。
自家以后,怕是也要变成诗书传家了。
苏老头一想到这些,就觉得热血沸腾。
不得不说,在这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年代,一提起书院,那绝逼是高大上的存在。
苏老头满脸红光,双眼更是冒光。
“闺女,咱家建房子的事情,先往后拖一拖,咱先紧着盖书院,赶明儿我就张罗着,在茅草房后面,再起几间草房……”
苏老头兴奋的絮叨着,任谁都能看出苏老头的高兴劲儿来。
“哦,辛苦爹了。”小糖宝乖巧的道:“书院建起来,还要爹继续费心操持,不过书院的山长,还是由状元叔叔来做比较好。”
毕竟,状元的名头就是招牌,是书院扬名的噱头。
“行!闺女说咋样,就咋样!”苏老头高兴的道。
第二天一大早,苏老头就开始张罗盖书院的事情。
大柳树村的百姓们,也都行动了起来。
大家不用出银子,孩子还可以免费读书,那肯定是争先恐后的出力气了。
茅草房后面的空地上,热火喧天。
有锄草的,有挖土打地基的,有小孩子们欢快的跑着跳着的……
然而,茅草房里,大盼和旺来等人,却被拘着读书。
于是,当郎朗的读书声,从窗户里传出去的时候,空地上霎时一静。
就连跑跑跳跳的小孩子们,都感受到气氛的变化,停止了笑闹。
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看了一眼茅草房,干的更卖力气了。
仿佛看到了某种希望,又仿佛在心里点燃了某个火种。
至于那些小孩子们,都被大人们小声的赶走了。
免得打扰到茅草房里的读书声。
大宅子里。
“哥哥,你认不认识一个叫虞芝兰的人?”小糖宝问轩辕谨,“据说是天熙五年的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