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神情宁淡,伸手来取。“端木谢过王妃盛情,却之不恭。”
指尖方触及杯盏,手背已被人压住。
云萧未拿剑的手一把按住了端木的手,微微用了力。“师父。”
凌王妃见之震神,微张着口,讷讷地喃声道:“先……先生……”
“退下。”
此已非失礼,而是僭越得太过。
端木神情微冷,语声已然沉肃。
云萧眉间拧起,手仍未拿开:“师父不宜饮酒。”
凌王妃忤在原地,手中杯盏欲收难为,不收亦难为,忐忑忧忡,讷讷道:“是……是妾身之过,不知先生不宜饮酒,妄自来敬……”
端木腕间一沉,手背无声一拂,青衣的人只觉掌心一疼,控制不住地收回了手。
云萧望着椅中女子,眉间深拧:“……师父。”
端木自凌王妃手中取过杯盏,平声道:“今日端木师徒多有失礼,望王妃海涵。”
凌王妃看着端木举杯回敬,将杯中青梅酒饮下,忙不迭道:“先生言重了……妾身谢先生不嫌弃……”
云萧上前紧紧看着端木,一手伸出欲接端木手中杯盏。
白衣的人却是径直避过云萧的手,将指间白瓷小杯放回了圆桌之上,神色十分平和:“今日谢过王妃盛情,端木师徒这便告辞了。”言罢双手轻拢于袖中,放在了膝上雪娃儿身侧。
一眼观之毫无异常。
凌王妃忙又施了一礼:“先生客气了……妾身送先生。”
端木微微颔首:“有劳。”
青衣的人转椅将女子推出,凌王妃跟随行出,目送二人行远,又忍不住屈身道:“我家悦儿的伤病,劳先生多多费心了……”
几个婢子奉命相随而送,中间端坐的白衣女子轻轻颔首:“端木必尽全力。”
凌王妃立于风中,见之行远,观夜色已暗,方戚戚然归。
“此子……恐非悦儿良人。”
第187章 夏雨微尘
洛阳东街之上,黄昏见晚,蓝衣的少女独行踽踽。
水蓝色长裙迎风扬起,于身后轻拂飘荡,翩然若蝶翼,跹然似落花,幽幽愫愫。
愈行愈慢,愈行愈缓,终是难以为继,恍惚凝目,当街而立。
眼泪若珍珠般撒落,于风中,于晖下,于人来人往的长街之上。
如蓦然不受控制一般。
蓝衣的人立身于流动不息的人潮中,暝日清光下,人影绰绰,泪已两行。
无声而泣。
久久难歇。
千般难为。
万般难过。
欲言难言,不言心伤……
就这么忧忧惴惴,殇殇戚戚,经年如是,空负韶华。
求不得,放不下。
此心悲矣,哀矣,怯矣,伤矣。
沉沦往复,难得自由。
“小姐?”数步之外,璎璃望见蓝苏婉脸上泪痕,心下一震。“小姐怎么了?!”
红衣女子快步行至蓝衣的人身前,紧张地望着面前的少女。“是发生何事了?小姐莫哭,自有璎璃在,更有公子在……不论如何定能为小姐讨回公道!”
透过模糊的视线望着面前之人,蓝苏婉禁不住伸手抱住璎璃,埋头啜泣,颤然不止。
久久无声。
雪胎梅骨外,梅疏影高坐马背之上,一袭雪白色的兜帽薄披风当头罩下,落日余晖映身而暖,流光隐隐,襟领袖口几朵血色的朱梅艳如朱砂。
一白一黑的人影跃身马背而候,白衣公子左侧,另一匹马背上空着。
手中玉扇轻轻敲在掌心,雪色的扇尾流苏于晚风中飘荡如浮浪飞絮。梅疏影侧首而望,有些出神地看着酒肆后院中朱梅小楼的方向。
“公子,可要属下去催促璎璃?”玖璃手握缰绳,肃声问身旁之人。
梅疏影神色浅淡,举止从容,将玉骨扇收入了怀中:“想来不用了。”
一袭红衣纵掠而至,衣袂飞扬猎猎作响,脚踩小瓦轻枝凌空一翻,稳稳落在梅疏影左侧的马背上。“公子,属下来迟。”
梅疏影笑了笑:“太阳还没落山呢,怎么算来迟?再过少许正可用过晚膳再出发,璎璃说是不是?”
红衣女子脸上一闪而过的赧意,微低了头。
下瞬目中又有些繁复,一面握起缰绳一面与梅疏影道:“公子吩咐璎璃告知小姐的江湖近况璎璃都已转述。另有……”
梅疏影悠悠然地拾起马缰,闻言转目:“另有何事?”
“小姐让璎璃带话与公子。”红衣女子顿了一下,而后抬头续道:“蜀地去后归来,小姐有意与公子相谈亲事。”
玖璃怔了一下,梅疏影也是微一愣。
下一刻白衣的人长眉一挑,嘴角露出轻薄浅笑:“怎么?小苏婉终于肯回了?”梅疏影飒然道:“想来小苏婉已十九了,确实不宜再拖,本公子早已说过,何时她想归、愿嫁、再回,自有梅大哥在,惊云阁永远是她的归处。”
璎璃望着白衣的人,目中一瞬复杂一目沉忖,缓慢地点了头。“嗯……小姐已心知,公子年近而立,终身大事也不宜再拖。”
梅疏影挑了挑眉,不置可否。眼中一闪而过的微光。
玖璃诚然道:“恭喜公子。公子不知……几位长老堂主早已心急公子和小姐的亲事,只是不敢于公子面前提及,只私下催促我和璎璃。”
梅疏影闻言一笑,眉眼中一派悠凉:“就不知他们催促的是你和璎璃,还是本公子与小苏婉了?”
双璃面上一红,相视一眼,不由得双颊更红,几乎是同时转开了视线。
黑衣男子低头肃讷道:“……都有。”
梅疏影听罢仰首而笑,笑声清亮灼人,久不止。
“公子……”璎璃闷声道:“小心岔了气。”
白衣的人笑声更响,目如星湛,扬手往后一拂披风,执起马缰高声一喝:“走吧!”
双璃肃声齐应:“是!公子。”
三人纵马而驰,直往洛阳城外去。
.
阴云闭月,欲雨之势。
凌王府后院,青衣的人推椅而行。
初夏的晚风拂过,椅中之人白衣无尘,衣袖轻扬,一如幽雪。
周身之气有些冷凝。
“你可知错?”极淡的语气,似不经意般。端木开口与身后少年道。
青衣的人脚步未停,寒面推扶着木轮椅背,仍在前行。
半晌不吱声。
端木双膝上的小雪貂不知为何打了个寒颤,从睡梦中迷迷糊糊地睁开了眼。
二人身侧有数名婢子受凌王妃之命跟随相送,亦将女子的话听在耳中,隐约觉到师徒间气氛有些凝滞。一时心下惴惴。
端木平视前方,抿唇不语,面色更见寒漠。
云萧忽也置了气,止步凝声:“你等退下罢,不必送了。”
几名婢子对视一眼,不敢有违,立时低头应了:“是,婢子们退下了。”
待得几名女婢走远,师徒二人一站一坐,滞于原地。
王府后院,芳草萋萋,草木成荫。
“师父此次倒是没有醉。”
端木不明他之意,听见他的话先是微一愣,而后便是莫明一震。
一瞬间竟觉身后之人的语气颇似当年谷中初醒,一身血衣张狂恣肆的稚子孩郎。
满心狂肆,抑而不发,但仍能听出一二,觉出两分。
椅中之人心情蓦然一重,慢慢道:“为师再问你一遍,可知错。”
“我不知。”声音一分定,一分冷,一分肆,一分气。
云萧一眨不眨地看着椅中女子:“我只知弟子再不与师父离开,师父便要顺着凌王妃之言将我无意之事应下了。”
端木平视前方:“为师所应皆为事实。”
云萧漠声:“萧儿无意也是事实。”
端木面色微沉:“即便如此,也不该于长者面前如此失礼。”
云萧敛目:“弟子宁愿今日失礼,也不愿来日无礼。”
端木闻言一滞。
晚风又拂,阴云更暗。
白衣的人语声忽低。
“你应知,若当真论及婚嫁心意,为师定然会相询于你,不会妄自与你们作主。”
“萧儿知道。”青衣的人扶在木轮椅背上的手一紧,霍然道:“只是弟子不愿听师父这样与别人相商此事,便是提及也不愿。”
端木不得不蹙眉:“你此言又是因何?”
云萧不语。
端木顿了一瞬。“自你年前回青风寨后归来……”椅中女子语声微沉:“心性大有转变。”
青衣的人心头一震,青衣拂乱。滞目凝声:“师父觉得,萧儿变了么?”
“你年前身中蛊术,我原有意叫绿儿给你看看,如今知你已然解了……”端木凝神:“我不知,回去青风寨的数月里发生了何事,使你有此转变。”
青色衣摆于夜风中鼓荡翻飞,散开丝丝缕缕的寒意。
“我因你年岁愈长,碍于礼数,有意避嫌,故而近日生疏了几分……”端木双目微垂,“只是细觉下来,你之心性转变,更添冷肆,却非近日而始。会置气于为师,刻意生疏相避,亦是心性变化之后,心之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