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瑶喃看着屏幕上那简短的四个字,握紧了手机。
刚退出和陆凌风的聊天界面,手机又震动起来,是宋小满。
宋小满:瑶喃……你看到分班结果了吗?[哭泣表情]
蒋瑶喃看着这条消息,心里那点刚被陆凌风话语压下去的涩意又泛了上来。她知道宋小满留在了重点班。
蒋瑶喃:看到了。恭喜你啊小满。
宋小满:恭喜什么呀!我好难过,我们不能在一个班了……[大哭]都怪我这次运气好,蒙对了两道选择题,不然我可能也……
蒋瑶喃看着屏幕上那个大哭的表情,仿佛能看到宋小满此刻皱成一团的脸。她扯了扯嘴角,想笑一下,却没成功。
蒋瑶喃:说什么傻话,你留在重点班是好事。我们不在一个班,也还是好朋友啊。
宋小满:当然是,永远都是![抱抱]瑶喃,你别灰心,普通班也有很厉害的老师,你基础不差的,就是这次没发挥好。我……我在一班等你,你一定要回来!
看着宋小满发来的“我在一班等你”,蒋瑶喃鼻尖微微发酸。
在这个让她感到挫败的时刻,来自朋友的这份毫无保留的相信和期待,比任何安慰都更有力量。
她深吸一口气,认真地回复:
蒋瑶喃:好。我一定会回来的。
放下手机,窗外夜色渐浓。远处的霓虹和近处零星的鞭炮光点交织在一起。
她突然觉得鼻子一酸,忍了忍,最终还是没忍住,捂着脸哭出声来。
第19章 蒋瑶喃 只要一直在路上。
分班结果的结果, 终究还是没能瞒过家里。
饭桌上,那盘炒白菜都快见底了,杨爱华才像是终于攒够了力气, 把筷子往碗沿上一磕,发出清脆的响声。
“听说你掉出重点班了?”杨爱华声音不高, 却像裹着冰碴子,“蒋瑶喃, 你怎么这么不争气?”
蒋瑶喃夹菜的手顿了一下, 没应声,把一筷子米饭送进嘴里,味同嚼蜡。
“我跟你说话呢!”杨爱华音量拔高,“当初是你自己死活要去粤海,花了那么多钱!结果呢?连个重点班都保不住!你在泸县不是挺能耐吗?次次第一!现在呢?脸都被你丢尽了!”
一直闷头吃饭的父亲蒋斌, 闻言只是把头埋得更低了些,他那条瘸了的腿在桌子下不自然地蜷着, 在这个家里,他向来没有发言权。
蒋瑶喃咽下嘴里的饭, 放下筷子, 试图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些:“这次没考好。寒假我会努力, 下学期一定能考回去。”
“努力?你要是真努力了能掉出去?”杨爱华根本不信, 嘴角撇着, 带着浓重的嘲讽,“我看你就是去了大城市, 心野了,光想着玩,根本没把心思放在学习上!白瞎了那么多学费!”
“我没有……”蒋瑶喃想辩解,想说她辞了工, 想说她每天都在拼命学。
“行了!”杨爱华不耐烦地打断她,下了最后通牒,“寒假也别光闲着念你那点书了,出去找点活儿干,挣点生活费,也给你弟攒点补习费。家里没那么多闲钱供你。”
蒋瑶喃看着母亲那张写满不耐和失望的脸,所有的话都堵在了喉咙里。她重新拿起筷子,扒拉着碗里剩下的几粒米,低低地应了一声:
“嗯。”
饭桌上一时只剩下咀嚼声和碗筷碰撞的轻响。
窗外的天色彻底暗了下来,屋里昏黄的灯光,将每个人的影子都拉得很长,扭曲地投在斑驳的墙壁上。
寒假打工的日子并不轻松。
蒋瑶喃在一家新开的超市做促销,穿着单薄的工服,整天站着,对每一个路过的顾客挤出笑容,重复着千篇一律的介绍词。
下班回到家,往往已经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
这天晚上,她刚拖着疲惫的身子进门,就察觉到气氛不对,杨爱华沉着脸坐在沙发上,手机屏幕亮着,正是韦娴发在家长群里的文理分科意向表。
“你过来。”杨爱华的声音没有一丝温度。
蒋瑶喃走过去。
“填理科。”杨爱华把手机往她面前一递,语气是不容置疑的命令。
蒋瑶喃看着屏幕上那两个选项,没有动:“我想学文。”
“学文?”杨爱华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声音陡然尖利起来,“学文以后能干什么?当老师?还是去坐办公室看人脸色?我告诉你,现在只有学理科才有出路,好找工作,赚钱多!你看看你爸,当年就是……”
“我理科成绩不好,学起来吃力。我文科更有把握,以后考大学选择也多。”蒋瑶喃试图讲道理,声音因为疲惫有些沙哑。
“什么把握不吃力?都是借口,你就是懒,就是不想动脑子。”杨爱华猛地站起来,手指几乎戳到蒋瑶喃鼻子上,“我花钱送你去粤海是让你享福的吗?是让你给家里争气的,学理,必须学理,这事没得商量!”
连日来的疲惫、委屈、不被理解的压抑,在这一刻冲破了临界点。
蒋瑶喃抬起头,直视着母亲那双被怒火烧得通红的眼睛,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
“我的未来,我自己决定。”
“你知道什么?”杨爱华被她的顶撞彻底激怒,扬手——
“啪!”
清脆的耳光声在寂静的客厅里格外刺耳。
蒋瑶喃的脸颊瞬间红肿起来,火辣辣地疼,她偏着头,愣住了。
杨爱华也愣住了,看着自己微微发麻的手掌,似乎也没想到自己会动手。
空气凝固了几秒。
蒋瑶喃什么也没说,甚至没再看杨爱华一眼,转身径直走回自己的房间,“砰”地一声关上了门,反锁。
她背靠着门板,慢慢滑坐在地上,脸颊还在疼,但心里却是一片麻木的空洞,没有预想中的嚎啕大哭,甚至连一滴眼泪都流不出来。
窗外邻居家的电视声隐隐约约传来,夹杂着模糊的笑声,她只是静静地坐着,直到双腿麻木,才挣扎着站起来,一头栽倒在那张狭窄坚硬的木板床上。
眼睛干涩得发疼。
她望着天花板上那片因为渗水留下的、形状扭曲的污渍,一动不动。
蒋瑶喃突然记起来,她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
一个突然闪现的微小念头,一次看似无关痛痒的选择,都会在不经意间决定我们的行为,甚至改变今后的人生轨迹。
她当时看到这句话时的第一个想法是:她以后要谨慎做出每一次选择。她要把自己的人生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可如今。
蒋瑶喃无力地扯了扯嘴角。
她发布了一条□□动态:人有时候其实压根没有办法去主动选择自己的人生。
杨爱华虽然打了蒋瑶喃一巴掌,但还是直接帮她把文理科志愿填报了上去。
最终填报的是:理。
-
寒假匆匆过去,新的学期到来。
春天到来,学校里到处是春光葳蕤、万物复苏的景象。
没有分科之前,粤海中学七个重点班,分科之后,理科重点班五个文科重点班两个。
蒋瑶喃的班级在理六班。
而她之前的班级,现在已经改名,叫做“理一”,人大部分还是那群人,只不过少了几个,又多了几个陌生面孔。
理六班里,也有蒋瑶喃熟悉的面孔——秦一帆,他是六班的第一名,整个人不复当初在原来班级的透明,成为了六班人眼中的“学霸”,他脸上的笑容也更多了起来。
蒋瑶喃踏进理六的班级,新同桌换了一个人,不再是陆凌风,而是一个女生。
她的桌面右上方,贴着一个3,证明她的成绩在六班名列前茅。
而新同学是“38”,倒数第三名。
“我叫梁思甜,”梁思甜主动跟蒋瑶喃打招呼:“我成绩有点不太好,倒数第三名。”
蒋瑶喃偏头看向梁思甜,突然想起去年高一刚入学的那个夏天,她刚入学的时候,面对年级第一的同桌陆凌风的成绩时,心里也是一副不太好意思的模样。
她非常友好地朝梁思甜笑着说:“没关系,你以后有不会的题目可以问我,我教你。”说完之后,她又再次愣住。
好像这些话,陆凌风也和她说过。
人总是会不自觉对弱者好脸色,大概当初陆凌风对她这么友好,也是跟现在她的心态一样吧。
在这个新班级,蒋瑶喃的确比在原来的班级待遇好多了。
新老师依旧是和女教师,叫俞静。
俞静对蒋瑶喃和秦一帆都非常好,蒋瑶喃也很喜欢这个老师,起码比偏心黄书意的韦娴好多了。
但她却听过班里很多人说俞静的坏话。
“救命啊,真的很讨厌这个俞静,她能不能不要这么偏心?”
“就是啊,唐薇上次自习课也说话,结果俞静就罚我们抄写,唐薇说这么大声她就当听不见,就因为唐薇是班上第五名?太离谱了。”